首页 / 正文

唯識二十論校勘說明

  一.是書校歷二週.一譯校.二刻校。

  二.譯校對勘.凡用五種異本。(一)梵文二十成唯識論.校註略稱梵本。(二)西藏勝

  友等譯二十論釋.略稱藏本。(三)元魏菩提流支譯唯識論.略稱魏本。(四)陳真

  諦譯大乘唯識論.略稱陳本。(五)唐義淨譯成唯識寶生論牒文.略稱寶本。

  三.譯校凡有三例。(一)諸本文句歧異者.皆註出曰.某本云云。(二)諸本譯義較暢

  者.皆註出曰.勘某本云云。(三)因對勘而見奘譯改文或訛略者.皆註出曰.勘某

  本云云.今譯云云。

  四.刻校以南宋刻爲底本.對勘麗刻.訂正文字.附註曰.原刻云云.依麗刻云云。

  五.今刊款式.頌文加註數字記其次第.又頌釋中外人徵難用⊙絕句以醒眉目。

  六.校勘資料出處如次。

  (一)梵本二十成唯識論.Vims/tika^ vijn~aptima^trata^siddhi(Vijn~aptima^trata^si-

  ********************

  ddhi pp 3-11).法人萊維氏Sylvain Le/vi校刊本.一九二五年.巴黎版。

  (二)藏本二十論釋.n~i-c#u-pah!i h!grel-pa.曲尼版.丹珠經解部.ci字函四頁上

  至一○頁上。

  (三)魏本唯識論.陳本大乘唯識論.寶本成唯識寶生論.皆用金陵刻經處刊

  本。

  (四)本書南宋刻麗刻本.依據日本弘教書院縮刷正藏本及大正大藏經本

  校註。

  ********************

猜你喜欢
  大光明藏目录·宝昙
  世界和平运动的罗斯福·太虚
  卷第六·箬庵通问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玄奘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佚名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智顗
  卷十五(竺法护译)·佚名
  卷第五(译经魏吴)·费长房
  国 俗 观·太虚
  第七十一章 [失题]·佚名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六·佚名
  卷九十八·佚名
  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一·佚名
  御选语录卷七·雍正
  卷第十·李遵勖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宋丰之·唐圭璋

      小冲山   花样妖娆柳样柔。眼波流不断、满眶秋。窥人佯整玉搔头。娇无力,舞罢却成羞。   无计与迟留。满怀禁不得、许多愁。一溪春水送行舟。无情月,偏照水东楼。

  • 杨適·唐圭璋

      適字安道,慈溪人。隐居大隐山,以行义闻于乡里,人称大隐先生。嘉祐六年(1061),以荐授将仕郎,试太学助都,不赴。卒年七十六。自署慈川逸民。   长相思   题丈亭馆   南山明。北山明。中有长亭号丈亭。沙边供送迎。  

  • 卷二十三·沈德潜

    ☆王世琛字宝传,江南长洲人。康熙壬辰赐进士第一人,官至侍读学士。○登楼万里辞吴会,经年滞越舟。两行乡国泪,独上海山楼。飓母威难近,蛮云瘴不收。炎荒非我土,何事爱南游?○英州道中寄大兄江岸草萋萋,愁悬落日低。天涯两兄弟

  • 卷二百四十一·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四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十一 卢琦 题待月亭卷 郡西古招提楼台跨城邑小亭仅数椽日斜晚凉入君侯曾此游徘徊松下立开樽待明月月来海风急俗韵忽已消素光

  • 卷二百三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三十四杜甫【补遗】哭长孙侍御【一作杜诵诗 以下四首他集互见】道为谋【一作谏一作诗】书重名因赋颂雄礼闱曾擢桂宪府旧【一作近】乘骢流水生涯尽浮云世事空唯余旧台柏萧瑟九原中虢国夫

  • ●齐东绝倒·沈泰

    (秣陵竹痴居士编西湖竹笑居士评) 〔末上〕【西江月】(瞎汉总然犯法,乖儿却会藏亲。齐东野语古来闻,邹孟揣摩虞舜。女向琴床自倮,身逃滨海谁寻。分明往牒曲中真,听取诙谐可信。) 皋陶拿不着杀人的贼, 商均赶不转朝子的翁。 傲象

  • 列传第四十九·刘昫

    ○崔日用 从兄日知 张嘉贞 弟嘉祐 萧嵩  子华 张九龄 仲方 李适之 子季卿 严挺之 崔日用,滑州灵昌人,其先自博陵徙家焉。进士举,初为芮城尉。大足元年,则天幸长安,路次陕州。宗楚客时为刺史,日用支供顿事,广求珍味,称

  • ●卷十七·邵博

      嘉六年三月,仁皇帝幸后苑,召宰执、侍从、台谏、馆阁以下赏花钓鱼,中觞,上赋诗:“晴旭晖晖花尽开,氤氲花气好风来。游丝胃絮萦行仗,堕蕊飘香入酒杯。鱼跃纹波时泼刺,莺流深树久徘徊。青春朝野方无事,故许欢游近侍陪。”宰

  • 康熙五十九年十月至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蒋良骐

    (康熙五十九年)十月,噶尔弼疏报:臣兵于八月初四日(至)[自]拉里前进,有朱贡之胡土克图来降。次日,进取墨朱(土)[工]喀,第巴达克(萨)[杂]及喇嘛钟科尔头目皆来降。二十二日,渡河。二十九日,分兵三队,进取西藏,传大小第巴头目并各庙喇嘛宣示拯救

  • 元史续编卷十六·胡粹中

    【甲辰】二十四年春正月大明灭伪汉陈理出降【湖南北江西相继归于大明】三月诏削博啰特穆尔官爵【坐匿娄达实等削官爵罢兵权路通许归四川乡里初娄达实以帝母舅故上数为太子寝其事而太子不従丞相吹斯戬宦者保布哈皆附

  • 卷之一百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第五章 潜往东北 七 会见板垣·溥仪

    板垣征四郎是一九二九年调到关东军当参谋的,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揭露,他在一九三0年五月就对人说,他对解决“满洲问题”已有了一个“明确的想法”,他认为必须以武力解决中日间的问题。至少在“九一八”事变前一年,他就主

  • 卷十七·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十七圣德【十三 谦德二】乾隆四十五年福建抚臣摺奏夀民夀妇特谕不得藉陈符瑞乾隆四十五年六月二十七日奉上谕据富纲彚奏夀民郑国玺夀妇郑柯氏等俱年逾百岁洵属熙朝人瑞盛世嘉祥理合缮摺奏

  • 台湾海防并开山日记·罗大春

    同治十三年(甲戌)&mdash;&mdash;是年,为计偕之岁。闽中例,必以三、四官轮船载举人莅天津;而每岁春、冬二季,凡官船之在外者,又必调集一合搜之:故星使以书求商校阅之期于余。盖一经北上,必迟至四、五月乃获旋闽。余定以是月(三月

  • 尚书大传补遗·孙之騄

    五帝传尧见天因邰而生后稷(诗疏引)论衡引大传曰凤凰在列树萧索轮囷是谓卿云(杨升庵引尚书大传)髙山大川五岳四渎之属(史记正义引)书传曰泽障曰陂(新唐书引)书谓菜为茹(诗疏)政者齐中也谓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所以为政也道正而万

  • 荣辱第四·荀况

    [题解]本篇论述了一系列有关光荣与耻辱的问题,其大旨则是《劝学扁》所说的“荣辱之来,必象其德”,以及本篇所说的“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原文]4.1■泄者(1),人之殃也;恭俭者,偋五兵也(2),虽有戈矛之刺,不

  • 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卷下·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佛告阿难陀过去七佛正遍知者。亦复随喜宣说佛母明王真言汝当受持。微钵尸如来正遍知者。亦随喜宣说此

  • 法门锄宄·白岩净符

    全一卷。清代曹洞宗僧白岩净符撰。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七册。系论述禅宗史上云门、法眼宗及天皇道悟所属法系之问题。雪峰广录、颂古联珠通集、佛祖统纪、玄要广集等书谓天皇道悟非属青原行思法系,净符考证编年,推究情理,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