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佛法僧园法苑之新建设
──十六年元旦发表──
一 缘起 二 说明 甲 关于本苑宗旨者 乙 关于本苑法事之改良者 丙 关于本苑之改良社会风俗者 丁 关于本苑之推请护法干事者 戊 关于本苑内部之分设者 三 简章
一 缘起
太虚法师曰:“吾行在瑜伽菩萨乘戒,志在整理僧伽制度”。伟哉法师之言乎!夫当今之世,社会之道德几亡,人群之人格将失,不有大悲,乌从拯拔?推以求之,非阐扬佛法不为功。盖自物质文明之势盛,人众欲望于是乎奢;自由竞争之论起,人众社会于是乎乱;几将此大好之人寰,演为物竞天择惨酷之剧场,亦可哀矣!欲挽斯劫,佛法斯尚!盖佛法之真义,在能培养道德之生活,造成幸福之乐土,殊非偶像宗教,机械法则及麻木不仁者流足比喻之!其处处本慈悲之宗旨,运摄化之方便,使物质精神两适其中,不缺不逾,乃能泯纷扰、息尘氛,致大地群生于安宁和乐之域也。虽然、时当末法,浊世同沦,而正法眼藏久蔽不彰,魔众纷起,破坏圣道,失其本有之精神,迷如实之真义。推其所以致此者,则在僧伽僧格之堕落,欲建僧格,必须整理,故太虚法师有整理僧伽制度论之著作。该论共分四品:曰、僧依品,曰、宗依品,曰、整理制度品,曰、筹备进行品。所谓僧依品者,依算式之计量,中国全部得僧伽可八十万人。如整理僧伽制度论云:‘恒保此八十万僧伽之定数,毋令增减,力求淳善,则既可以住持佛法,化导国民,而又免于过滥过瘠,得其适中之道’,是为僧依品之要点。宗依品者,如制度论云:“有僧伽矣,僧何所宗?概言之,则宗佛法而已。今大别为八:──南山、少室、开元、庐山、慈恩、嘉祥,天台、清凉──,在此则可附益而不可移植,在余则可含摄而不可别树,故务使八十万僧伽皆不出于八宗之外,常不毗于八宗之一始从八最初方便学门门入道,终成一圆融无碍行头头是佛”,是为宗依品之要点。整理制度品者,此品共分五节:一、教所,二、教团,三、教产,四、教籍,五、教规。此种钩心斗角之组织,详备该尽,诚大规模之轨范师矣。筹备进行品者,以此为根本之整理,非一蹴可几,故以次筹备而进行之。由上说观察之,凡欲住持佛法,化行来际,必须依僧;僧之建立以及存在,必有所宗;而宗之运行,必赖教团;教团整理,故须筹备;层层相递,则高尚之僧格建,而妙义之佛法昌矣。佛法既昌,世人国民之幸福,亦可致矣!本苑体佛法之精真,赴当今之时势,觉社会对于佛法之要求,有过于饥渴之需饮食,诚不可以自己。故依太虚法师整理僧伽制度论,筹设佛法僧园,复先成立佛法僧园系统下之法苑,使二千年来之佛教开一新纪元,亦即为世人国民谋一福德之新生命。凡有感于斯世及伤佛法僧之堕落者,当能予本苑以同情!
二 说明 甲 关于本苑宗旨者
世风丕变,道德沦亡,狼虎相伺,水火其室,欲其化险为夷,端赖佛法。然潮流既下,佛法亦衰;佛法既衰,则救世殆将无望,故中外旅沪信仰佛教人士,敦请太虚法师出而主持,依僧伽制度论,以谋佛教与社会之福利,发挥光大,摄化无方,期家国世界共入善途。惟初步则以改善僧众生活,提高僧众在社会中之位置,培养人才以阐扬佛法之真义。渐次进展,则佛法播于世界,真义深入人心,三恶不起,十善同归,扰扰尘寰尽化庄严佛土,懵懵人海共成正等菩提,杀伐不兴,战争永弭,故本苑建设,良有以也。
乙 关于本苑法事之改良者
释尊说法,圆音普被,异结等解,故随闻证入者以无量计。佛灭度后,阿难、迦叶秉佛大悲,类集经藏,用诠法音,广度未来。继至末法时衰,众生耽于欲乐,不闻圣言,忽焉老死!子孙之孝,朋友之义,夫妇之爱,兄弟之情,悒悒于心,不能自己,此追荐之所由来也!夫追荐者,乃藉佛之悲愿,僧之精诚,宣演法音,感资亡者,使离苦而得乐。且佛法难闻,中国难生,如欲使人人得闻佛法,必非容易;即闻佛法,尚未解脱,或丧亡于流离、水火、盗贼、刀兵,仁者之心,戚然哀之,此济冥之所由来也。其或为自身及父母亲戚妻子朋友以祈增添福寿,供佛及僧,诵经修忏,此延生之所由来也。他若为一家一县一省一国一世界,或求弭乱,或求消灾,或求除害,或求兴利,则祈祷之所由兴也。总上所谓追荐、济冥、延生、祈祷等,要皆为求幸福及得解脱。惟此必求之纯正之佛法与清净持戒之沙门乃能有效。若以作法事,视为应酬热闹,此实一大误点。本苑本佛法之真精神,纠正迷谬,益加改良,期无负求者之心。兹将改良之点,列之于次:
一、整齐严肃清净庄严 整齐严肃,是为僧像;清净庄严,是为法像。僧以持法,故必须整齐严肃;法以彰僧,故必须清净庄严。若不如是,既不足以昭慎重诚恳,遑云利益,故本苑先注重于此也。
二、禅净律密精进修持 佛法行门,尽摄禅净律密,僧众自应精进修持,以期成就功德。若不具此,礼供、念诵,必鲜利益。若能精修禅净律密,自行化他,必得胜果。惟今末法,多不实行,故本苑僧众必持戒精修也。
三、通达经论随场讲演 经以诠理,贵能了解。而末法之世,僧侣信徒皆视法事为应酬热闹,故于经忏之理,鲜求通达。或有所询,辄不能对,若此殊非宏宣佛法之善道。故本苑必选通达经论者,随所修道场,加以说明也。
四、禁绝鸦片酒肉烟赌 佛之制戒,本慈悲心,化除业障,故不杀等即为入道之因。惟于鸦片烟等,律所未具。但佛制戒,随犯而治,实事求是,不假虚饰,故鸦片等佛未制禁。然此烟等性同于酒,赌近于盗,赌盗须除,烟等亦应戒。况此等习气,足为入道之障,高尚严肃之僧众,岂可习染流俗之嗜好!矧兴修法事,身等三业尤须清净,因亲近佛与正法故。本苑僧众于此皆须禁绝,亦劝来苑者戒之也。
五、废除楮烛精设香灯 夫楮表金帛赠施,烛为光明供养。但时势所趋,觉前所以为供养者,今则不诚;前所以为庄严者,今则不美。故拟废楮钱蜡烛,代以名香、电灯,而楮钱或代以冥钞也。
六、非纯粹佛经忏不修 纯正之药,方能医病,纯粹之法,方能有益。如血湖忏、三官经等,或为杜撰,或非真义,俗僧不择,亦从人请,实不啻伪药治病,有害无益。本苑当调查各处流行之不合佛法经忏,渐次宣布革除,而本苑则非真正佛法之经忏不修也。
上之六端,为本苑对于法事改良之要点,汲汲进行以求贯澈,用阐扬佛法真正之精神,俾修法事者获实在之利益也!
丙 关于本苑之改良社会风俗者
社会者、人类生活上相需相联之群众行动也。群众行动,既成风习俗尚,往往足以拘束各人之行为使不能逾越。故社会风俗之良否,大有关系于吾人之生活也。但社会风俗之不良,仍由各人所造成,故吾人亦皆可为改良社会风俗之运动。察当今之世,群邪纷起,奸诈朋生。所以成此浇风薄俗者,以无道德之根本,不知人生之价值耳。本苑知佛法为人生道德之根本,足为改良社会进求幸福之利器,凡有识者悉所公认。故本此精神,改善佛教之僧众生活,复阐扬佛法真义以谋社会风俗之改良。兹将有关社会风俗者,略举数事,以为改良风俗造福社会之初步。列之于次:
一、佛式之婴儿汤饼仪 二、佛式之儿童入学仪 三、佛式之男女结婚仪 四、佛式之庆祝生辰仪 五、佛式之追荐丧亡仪 六、佛式之庆祝冥寿仪
上列数事,暹罗、日本、锡兰皆颇见盛行,唯我国祗行于丧事,实为缺点。故今后本园之在家信徒,当励行喜庆之佛化。然所谓佛式婴儿汤饼仪者,以世人于婴儿之满月或周岁,辄集亲友,盛馔高会以为庆贺,残杀生物,反促婴儿福寿;如能就佛刹,依佛法为庆祝,蔬食放生,增其福寿,礼佛诵经,资其善根,胜因既植,福果可期矣。所谓佛式儿童入学仪者,儿童入学,即产生精神上高尚人格之初期。若此时不有强烈之熏习,最良善之印象,殊不能立其基础。而佛为最高善之模范,且可依佛之威神愿力,引生智慧,故应举行佛式之祝仪。所谓佛式男女结婚仪者,欲界众生,男女配合,种姓相续,父兄子弟依以成立,故儒书谓人伦造端夫妇。若使无道德以为其根本,则男女之情失其正,人生之患由之起。故在家之佛教信徒,当就佛刹依佛法仪式以结婚也。所谓佛式庆祝生辰者,韶华易逝,时不我留,我生之辰,即为母难之日,于中庆祝,亦应修福。盖庆祝之日不常有,庆祝之事不常得,人若于此不常之时,尚欲杀他生命(指畜类),饱我口腹,作不善业,损害有情,则此庆祝不仁甚矣!且因果二者犹形影之相随,一时之胜,未可久恃,故必广修福田,作诸佛事,藉消过去与现生之罪业,祈当时之康宁及未来之福果;且以回向众人,共受斯乐,则功德无量矣。所谓佛式追荐丧亡仪者,死生事大,毫不由人,一呼吸间,奄然千古。生既未能力行佛法,博闻解脱,则冥然长逝,其苦可知!不有大觉大力,曷从振拔沉沦,除其苦恼;故当作种种佛事以为追荐也。所谓佛式庆祝冥寿仪者,冥寿之作,一为志哀,一为纪念。但于此志哀纪念二事,非徒杀鸡置酒而已。必欲亡者得有真实之福德,藉以解脱罪障,超生极乐,亦舍佛法不为功。夫佛陀悲愿之心,如洪钟待扣,凡有求之,无不相应。而此又不同偶像迷信之崇拜,而实有无漏功德胜缘增上之至理。茍稍知佛之本义者,自不河汉斯言。故藉佛为改良社会风俗之推进机,则世界人类邪氛歇灭,幸福圆成,决非徒作空言,自欺惑世,有志者盍兴乎来!
丁 关于本苑之推请护法干事者
释尊垂灭,嘱咐宰官、长者等资助僧伽,用全法化。良以沙门学道,精勤修持,无暇循顾身息,况复奔逐尘氛!故非宰官、长者、居士之援护,颇难专志宏法。惟自正法时衰,末世式微,僧众寡精进行道之心,居士乏竭诚援护之任。百丈大师,因斯兴而自工自食,上者效之,下者反藉以营求,拥以自饱。及至于今,堕落更甚,十方僧物,视等私产,公益不兴,僧才日少。而本苑成立,应此时机,关系之重,大千无比!故特推请有力护法之干事,资以进行,广助发展,则释迦真正之精神,不难传播于世界,人类无上之幸福,亦将渐现于当前,自利利他,惟此最宜,是本苑推请护法干事之要旨也。
戊 关于本苑内部之分设者
本苑内容计分三项六部,表列于次:
┌研究部 一、教务┤宣讲部 └图书部 ┌修持部 二、法务┤ └法事部 三、事务──蔬食部
研究部之设立:用以研究大乘佛法之真义,以及世间一切宗教学术之精理,助证佛法,发挥胜用。良以法海汪洋,浩瀚无际,若无刻苦之研究,专门之寻讨,决不能得殊胜之应用而自在也。
宣讲部之设立:旨在使佛化普及,令人人皆知佛法真义之所在,促社会教育之进步,以提高人群道德之人格也。
图书部之设立:收集图书,总持文化,俾研究者得资为学理之考证,阅览者有开发知识之机会,网维一切,莫此为尚。
修持部之设立:以佛法重在修持,若说食数宝之流,空劳口舌,无补实事。本苑概欲以身作则,实证如来胜果,兼以福利社会,故必实行修持也。
法事部之设立:此部纯为应社会之要求,以作自利利他之佛事,并用以改良社会之风俗,及纠正流俗法事之劣点,阐扬纯真佛法,作为宏扬胜缘,此尤不可忽略者也。
蔬食部之设立:以养成人群生活上慈善之道德,为自卫卫他之卫生,戒除残杀,提倡俭朴,则佛化之精神,乃贯澈于日用饮食而靡遗矣。
总上所说,已略明本苑之大旨,惟本苑既负此重大之责任,于各项自必著著努力进行,以期不违本愿,尚希各界仁者,予以适当之扶助也!
三 简章
(一)定名 本苑由旅沪中外信仰佛教人士,恭请太虚法师依照僧伽制度论主持建设,定名曰佛法僧园临时法苑。
(二)宗旨 本苑以阐扬佛法真义,改善僧众生活,福国利民,救人救世为宗旨。(三)地址 本苑苑址设在上海静安寺路一百五十二号。
(四)传继 本苑将来之传继,由太虚法师自择贤徒继任,再传以后,当取何制再定之。
(五)内容 本苑内容,分为六部:(1) 研究部 ,(2)宣讲部,(3) 图书部,(4) 修持部,(5) 法事部,(6 )蔬食部。以上各部细则另订之。
(六)推举 本苑推请护法干事若干人,由信士信女任之。
(七)聘任 本苑职员,由主持聘任,依事务繁简增减之。
(八)职员 本苑职员,暂分事务员、教务员、法务员、书计员四人,任期半年,连聘连任无限。
(九)僧众 本苑僧众,由法务员管理及率同修持法事,其同住规约另定之。(十)苑役 本苑苑役由事务员用免之,由书计员帮同管理。
(十一)附则 本简章有未当处,由主持修正之。(见海刊八卷一期)
猜你喜欢 俱舍论记 第十二卷·普光 萬如禪師語錄卷第三·佚名 深沙大将仪轨·佚名 顯揚聖教論卷第十六·欧阳竟无 御选语录卷一·雍正 俱舍论疏 第二十八卷·法宝 法华玄义释签卷第十四·湛然 菩萨行先从人道做起·太虚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朱棣 第二十卷·佚名 孔雀王咒经卷下·佚名 卷第十八·佚名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二卷·慧远 达摩宝传上卷·悟真子 佛法金汤编卷第五·岱宗心泰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