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从人心中把佛教复活起来

──二十四年十一月在丹阳海会寺讲──

太虚到丹阳是第一次,这次来为海会寺请讲佛遗教经,乃承各界以及诸山举行这庄严盛大的欢迎会,曷胜欣幸!同时藉此认识了丹阳的佛教有振兴复活的象征。我觉得现在中国佛教的复兴,与中国民族有很大的关系。中国佛教的复兴,同时也就是中国民族的复兴。我为什么有这样的感想呢?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他是一个王子,他如在家,可以享受所谓“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的高贵生活。但是他能舍去他的一切,他的动机是看透了一切众生因著享乐的贪求,便兴起斗争残杀恶剧。同时、他又澈底地明了人身是一个苦的积聚者,有所谓生老病死种种痛苦,为了要想解除人生的这些痛苦,于是他舍家苦修,终获了解宇宙人生究竟安乐的真理,证到无上正等正觉。这种觉悟,是正确而很普遍的。凡是宇宙间的一切事理,他都知道,所以又名正遍知。释迦牟尼佛既觉到这种真理,同时他希望一般众生皆能得到这正觉,所以他说了种种教法,要众生依他的指导而获正遍知,以解除种种痛苦,得到究竟的安乐。所以他说了四十九年的法;并有信受奉行其法的僧众,成立了传递二千余年到现在的佛教,辉煌不灭。这完全是以他的真理和大悲方便的精神,感动了许多人来认识信仰。于是布施供养,而有崇信三宝的寺院存在于世。凡佛教寺产,皆是教徒所公有的,所以佛教因此大昌。可是、后来的教徒忘了这点,往往有误认佛教寺产是少数人私有的遗传,而与佛舍家救世的宗旨违背,所以佛教便逐渐地衰落。今天来海会寺讲经,我感想到海会寺的佛法僧三宝,已经在丹阳各界人士的心里中复活振兴起来了。即此一寺的复兴,推到全县乃至全国的发扬光大,将来一定有振兴的期望。譬如一株活的树苗,得著土地水分的营养,日光空气的温育,将来决定会欣欣地向荣。今天海会寺的佛事,能得地方党政绅商的踊跃参加,推广到大多数的人民中间,建立三宝为民众道德的指南,将来决定有良好的收获。这是我今天感想到的第一点。

第二点,现在世间生存竞争,日甚一日,尤其是人与人之争,国与国之争,此攘彼夺,达于不可收拾境地。类如我们中国现在立于强邻之畔,受著不平等的欺侮;加之国内天灾人祸,内忧外患,交迫而来,所受痛苦已达极点!而强邻为著满足自己欲望,不惜牺牲残害他国;其实他们欲望未满,自身的痛苦早油然而生。害人适足害己,欺他即是自杀。于此,我们若要得一个真正的救济,非真正信仰佛法,依著实行,不能达到目的。就是中山先生用三民主义的政治力量,来解除吾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痛苦,推本溯源,其根据平等互助的原理,也不外释迦牟尼佛所用宇宙人生皆是因缘所成的真谛。因缘所成,就是说众多因缘聚合而成。我们人类及万有的存在,各有种种不同的因缘。而现在人与人之争,国与国之争,就是不能明了宇宙万有存在──因缘所成──的真相。往往觉得除我以外,应该都给我支配。可是谁无执我之心,谁又肯放弃自私自利的期图呢?彼此都从自我中发出贪欲心,要由牺牲别人来满足自己的利益,这就不能不相争相杀了。其不明因缘所成的原理,在佛学上就叫做无明。因无明就生出贪嗔,强盗侵杀,造成这个战云密布的恶浊世间。若拿佛法以众缘所成眼光来观察,做事,那末世界人们决定可减少许多痛苦和麻烦。盖此身此国皆众缘所成,则他国他身正是合成此身此国的众缘;若毁灭他身他国,乃至大地一切万物等来利自己,则自己也就不能生存。所以我们要求自身自国的利益,就要利及众生以及其他的国民。从共同利益中求自己的利益,乃符契宇宙万有真相的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实现极乐世界、华藏世界,才是我们的究竟安乐!现在人争国争之惨剧,只有用释迦牟尼佛的真理可去救济。今天贵县已能从人心中把佛教复活起来,若能善巧运用、便可做成解救世人痛苦的佛教。今天没有别的供献,所谈的就是这两种的临时的感想,尚希原谅!(苇一、楞陀合记)(见正信七卷十三四期合刊)


猜你喜欢
  佛说善夜经一卷·佚名
  观自在如意轮菩萨瑜伽法要一卷·佚名
  異部宗輪論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序·牧云通门
  卷上·学蕴
  大乘起信论别说·太虚
  目次·佚名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三之一·智旭
  致林宰平先生书·太虚
  卷三百二十四·佚名
  卷三十六·佚名
  佛本行经车匿品第十二·佚名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三·念常
  示临终切要·印光
  顯揚聖教論卷第八·欧阳竟无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同乐院燕青博鱼·臧懋循

    同乐院燕青博鱼杂剧(元)李文蔚撰●同乐院燕青博鱼杂剧目录楔子 〔音释〕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梁山泊宋江将令 正名 同乐院燕青博鱼楔子〔冲末扮宋江同外扮吴学究

  • 五集目录十一·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目录十一卷之八十五甲寅元旦甲寅元旦试笔沈遇岁朝图即用其韵咏竹如意降旨加赈昨岁安徽被水三州县诗以志事降旨蠲免直隶山东河南原限甲寅乙卯丙辰三年带徵民欠十分之

  • 卷八十一·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八十一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青山集山中吟山中吟白日长碧霄泉暖菖蒲香仙翁劝我采为食登高遂觉足力强登高望逺逺思发春风浩浩天茫茫美人一别隔沧海青鸟寄与双眀珰青鸟东飞亦不返草色

  • 卷一二八 宋紀十·司马光

      起閼逢敦牂(甲午),盡著雍閹茂(戊戌),凡五年。   世祖孝武皇帝孝建元年(甲午、四五四年)   春,正月,己亥朔,上祀南郊,改元,大赦。甲辰,以尚書令何尚之為左光祿大夫、護軍將軍,以左衞將軍顏竣為吏部尚書、領驍騎將軍。   壬

  • 第一回 揭大纲全书开始 乘巨变故老重来·蔡东藩

      鄂军起义,各省响应,号召无数兵民,造成一个中华民国。什么叫作民国呢?民国二字,与帝国二字相对待。从前的中国,是皇帝主政,所有神州大陆,但教属诸一皇以下,简直与自己的家私一般,好一代两代承袭下去。自从夏禹以降,传到满清,

  • 雍正实录卷之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  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高祖章皇后传·姚思廉

    高祖宣皇后章氏,名要儿,吴兴乌城人。本来姓钮,父亲景明被章氏收养,所以改姓章。景明在梁朝任职,官至散骑侍郎。章皇后的母亲苏氏,曾经碰见一名道士送给自己一个小乌龟,色泽斑斓晶亮,说:“三年后可应验。”到了期限,皇后出生时紫

  • 斛律光传·李百药

    斛律光,字明月,少年时就精通骑马射箭,而以武艺闻名于世。魏末,跟随父亲金西征,周文帝长史莫者晖这时正在行武中,光看见后,骑在急驰的马上向他射箭,趁着射中的机会,将他活捉了过来,这时光才十七岁。得高祖嘉奖,擢升为都督。世宗作

  • 杜月笙·佚名

    杜月笙先生小传杜先生镛字月笙江苏上海浦东人慷慨任侠能急人之急于友朋匮乏时虽写装货骖无德色以是为世所称民国十六年上海清共之役先生与黄先生锦镛及张先生啸林实主其事事成政府酬庸畀以要职先生坚却不就海上为吾国

  • 施调元·周诒春

    施调元 字和伯。年二十九岁。生于江苏震泽。叔肇曾。家中住址。上海开封路一号。已婚。女一。初学于圣约翰大学。光緖三十二年。自费游美。入菲拉德非亚纺织学校。宣统二年。入本薛文尼大学。习普通文科。民国二年。

  • 十三年·佚名

    (庚辰)十三年大明萬曆八年春正月1月1日○朔辛丑,仁聖王后神主祔太廟。上親祭,大赦,受百官賀,行飮福宴。宴時,舊例或用女樂,而不載於《五禮儀》,禮官據近例,以請行。三司、政院以爲:「飮福宴,承神之休,肅敬將事,不宜聽女樂淫褻之聲。

  • 卷二十八·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要义卷二十八宋 魏了翁 撰丧服经传一丧服篇天子以下亲疏隆杀之礼防服第十一 郑目録云天子以下死而相丧衣服年月亲疏隆杀之礼不忍言死而言丧丧者弃亡之辞若全存居于彼焉已亡之耳大戴第十七小戴第九

  • 卷十三·李钟伦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纂训卷十三安溪李钟伦撰太卜掌三兆之灋一曰玉兆二曰瓦兆三曰原兆注兆者灼于火其形可占者其象似玉瓦之璺鏬是用名之焉上古以来作其法可用者有三原原田也杜子春云玉兆帝颛顼之兆瓦兆帝尧之兆原兆有

  • 佛说幻士仁贤经·佚名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灵鸟山。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菩萨五千俱。皆神通菩萨。一切大圣悉得总持辩才无碍。其名曰师子菩萨。师子意菩萨。诚乐菩萨。道御菩萨。大御菩萨。光首菩萨。光净菩萨。

  • 分别功德论卷第一·佚名

    失译人名附后汉录  建初偈所说曰。迦叶思惟正法本者。谓思惟经法言教甚多。何以知之。迦叶即以比较明其多少。较法从十驴始。云十驴力不如一凡骆驼力。十凡骆驼力不如一凡象力。十凡象不如一细脚象力。十细脚象不如

  • 序·佚名

    阿毗昙八犍度论迦栴延子造 符秦 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阿毗昙八犍度论序释道安撰阿毗昙者。秦言大法也。众祐有以见道果之至赜。拟性形容。执乎真像。谓之大也。有以道慧之至齐。观如司南察乎一相。谓之法。故曰大法也。

  • 折疑论卷第四·佚名

    金台大慈恩寺西域师子比丘述注殊见第十四(此篇因所见差异而殊别。故曰殊见)客曰。子之所言。佛道尊崇无圣可上(此因第二第三篇中。言佛之法身广大证圣极尊以为问也)。或有人曰。佛之为教也。其文富赡。其说宏远。义句

  • 引·如卺

    禅宗正脉引景泰庚午。[氶/巳]参学空谷禅师于修吉山。山在杭西湖上。先是师积稔缘化吾郡。夜话山房。获亲炉鞴。一日问师。如何是露柱。师良久曰。此是说不得底。自会去。厥后成化庚寅。师还化。其年[氶/巳]四十六。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