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法与人生之关系

现在流行于人世间之佛法,所以开导人生者最为深切,故先就佛法与人生之关系分别明之。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从佛法出发点言,佛法不独为此地球人类而说,是普为一切而说,所谓普为尽虚空无边世界一切众生之类而说。但现今流传此世界之佛法,为释迦牟尼在此人类中成佛所说,人类固为众生之一类,而在一切众生中却具有特殊之意义。盖释迦牟尼佛现身人类中说法,大部分皆从人类而起,在佛书中有两句话:“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即言得生为人之不易。以佛法观察人类,确有特殊优胜之点,但得到人身者,亦不一定能闻到佛法;如不闻佛法,则不知人生之真价,而一期人生仍是空过!必要闻到佛法,方知无始以来从业受果,一生一生,生生相续,因有善业,方能得到人生,而人生又复无常,假定在人生中为恶为善,或发解脱心,或发菩提心,则可转受恶趣、善趣,或阿罗汉、辟支佛、以至菩萨及佛之果报。此中闻到佛法,乃知人生意义之深广,而佛法与人生关系之密切,亦可见矣。

人道为罪福圣凡户枢:人道在无数众生中为一类,佛法中常分众生为十类:所谓四圣六凡。四圣已超脱生死轮转;其犹在生死中轮回者,则为六凡──天、人、阿修罗、地狱、鬼、畜生。在六凡中,人道上只有天之一道,在人道下则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之四道,即四恶趣,系感受恶业之果报。阿修罗意为非天,近似常人之所谓神道,彼有天之威福而无天之德,其性好斗,故亦难免受苦。此下畜生、即飞禽走兽等类,常人谓为动物者,此为人类能见之众生。尚有人类所不能见者,即所谓幽冥世界之众生,则地狱、饿鬼两道也。此两道众生,纯受苦报。大致在十类中,人与天适居中间,但人天虽同处中间,天道则以享受福报为胜,若其身心之活动创造能力,则仍不及于人道。在人道中,造恶业则可受多生多劫之罪报,造善业或值遇三宝,得闻佛法,则可受多生多劫之福报;且从凡位转超入四圣果位者,独以人道为能,此在余经论中有详论。由异生──即六凡──而生圣道者,唯人中能之,为别道异生所无。以人道而修习布施、持戒、多闻等功德,虽天道亦所不如;此为人道特殊之功用,所以谓人道为转六凡成四圣及是余五凡之户枢。人生此种意义,唯佛法发挥尽致,非佛法、则不能知人生乃有超凡入圣之希望。

降生人间成佛说法:佛法、是释迦牟尼佛所证所说之法。佛有三身:所谓法性身、受用身、变化身。佛之法性身与自受用身,遍一切处,无相可睹;其所现八相成佛之变化身佛,则为人类等众生所共见之佛,此系最后身菩萨,从兜率天上降生人间,出家修道。或佛说法,就此八相成佛言,乃有佛所说法。而此佛法非仅流行于人世,即天宫、海藏,亦均由是而得有佛法化行。因现身成佛,说法度生,皆在人间,即可见佛法与人生关系尤切。所以唐裴休长者作圆觉经序云:“诸天正乐,修罗方嗔,鬼神沉幽囚之苦,畜生怀獝狖之悲,其能整心虑趣菩提者,唯人道为能”。故知佛法虽普为众生,而就特殊关系言之,人类为佛法所最依据,佛法为人类所最需要,所以人生对于佛法,极应研究了解,依以修行也。(见二四、七、二四。佛教日报)


猜你喜欢
  卷第二·佚名
  卷第十·丈雪通醉
  跋·代智旭
  灵峰达变禅师语录叙·佚名
  卷二百三十九·佚名
  卷六·佚名
  卷之四十二·别庵性统
  一切经音义卷第九十四·唐慧琳
  致范古农李经纬居士书·太虚
  卷第二十九·佚名
  阿吒薄俱元帅大将上佛陀罗尼经修行仪轨卷上·佚名
  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经卷下·佚名
  卷第一百八十五·佚名
  卷八·佚名
  大般涅槃经疏 第十九卷·灌顶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阮阅

      ●卷一·圣制门  太宗好文,进士及第赐闻喜宴,常作诗赠之,景朝因以为故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赐诗尤多,然不必尽上所作。景元年赐诗,落句云:“寒儒逢景运,报德合如何?”论者谓质厚宏壮,真诏旨也。〔《

  • ◆吕左丞思诚(仲实集)·顾嗣立

    思诚,字仲实,平定州人。母冯氏,梦一丈夫乌巾白襕衫红鞓束带,趋而揖曰:我文昌星也。及悟,思诚生,目有神光,见者异之。及长,从萧■〈奭斗〉学治经,擢泰定元年进士第。授景州县尹,累擢翰林国史院编修,进国子司业,拜监察御史,出佥广西

  • 歳时杂咏巻十五·蒲积中

    宋 蒲积中 编清明清明前一日韩子华以靖节斜川诗见招游李园既归遂苦风雨三日不能出穷坐一室家人辈倒残壶得浊酒数杯泥浊道路无人行去市又逺索于箧筐得枯鱼干鰕数种强饮疾醉昏然便寐既觉索然因书所见奉呈圣俞二十五兄

  • ◎雍和宫打鬼·李定夷

    北京雍和宫,向例于阴历正月晦日,有跳步札布之典(俗呼打鬼)。民国而后,该庙庶务得木奇,呈请蒙藏院届期依例举行,业经该院照准矣。

  • 西汉年纪目録·王益之

    卷一高祖卷二高祖卷三惠帝卷四吕后卷五文帝卷六文帝卷七文帝卷八文帝卷九景帝卷十武帝卷十一武帝卷十二武帝卷十三武帝卷十四武帝卷十五武帝卷十六武帝卷十七武帝卷十八昭帝卷十九宣帝卷二十宣帝卷二十一宣帝卷二十二

  • 卷八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八十二 【起丁丑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止癸卯宋真宗咸平六年】凡二十七年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太宗太平兴国四年诸国诸镇尽平惟辽雄据朔方至下卷真宗时澶渊盟後宋与辽号称兄弟之国仿三

  • 卷三十 艺文志 第十·班固

    (根据刘向的《别录》、刘歆的《七略》写成)【原文】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故《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易》有数家之传。战国从衡,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殽乱。至秦患之,乃燔灭文章,以愚黔首。汉兴,改秦之败

  • 卷一百四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四十七工部一诸司职掌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百工山泽之政令其属有四曰营部虞部水部屯部後改营部为营缮虞部为虞衡水部为都水屯部为屯田俱称清吏司营缮清吏司诸司职掌郎中员外郎主事掌经营兴造之

  • 季氏第十六·朱熹

     洪氏曰:“此篇或以为齐论。”凡十四章。  季氏将伐颛臾。颛,音专。臾,音俞。颛臾,国名。鲁附庸也。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见,贤遍反。按左传史记,二子仕季氏不同时。此云尔者,疑子路尝从孔子自卫反

  • 司巫/神仕·佚名

    司巫掌管有关群巫的政令。如果国家发生大旱,就率领群巫起舞而进行雩祭。国有大灾,就率领巫官察视先世之巫[攘除同类灾情]的旧例[以便仿行]。举行祭祀时,就供给盛木主的匣和神所用的布巾,以及盛藉草用的筐。凡祭祀,负责守护

  •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三十·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慈觉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精进波罗蜜多品第九之六复次舍利子。我于然灯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所。获得具足法身。生三十三天。号光明天子为烁迦罗主。有大威德具大神通。名称

  • 大般涅槃经疏 第二卷·灌顶

    大般涅槃经疏 第二卷隋章安顶法师撰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序品下三人中之龙去明位。人中龙者出方便位。位阶十地者住真实位。安住不动者本际常寂。方便现身者遍下地法界化益。四其名曰下。列名。一恒沙众但列二人

  • 紫柏尊者全集·真可

    三十卷。明·达观真可(1543~1603)语,憨山德清(1546~1623)校,别称《紫柏老人集》。系紫柏尊者著述之集成。收在《万续藏》第一二六册、一二七册,《禅宗全书》第五十册。此书卷首有序赞、塔铭等多篇。对紫柏其人生平,叙述颇详。憨

  • 泪与笑·梁遇春

    梁遇春著。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6月初版。为作者去世后由友人编成之随笔体散文集,收入作品22篇。前有废名、刘国平、石民作的三篇序,后有叶公超所撰跋。集内文章,多剖析内心矛盾痛苦,亦表现对于人生理想境界的热烈追寻

  • 灵枢经脉翼·夏英

    针灸著作。明夏英编绘。三卷。英字时彦,古杭人。是书为阐述《灵枢经》十二经脉、任督二脉及其腧穴的专著。以为“《灵枢》之文,世古言深,中有错简易置,况无注释,后世不无失其真者”。于是悉取祖遗诸秘籍中有裨于《灵

  • 红的日记·冯铿

    短篇小说集。冯铿著。收短篇小说18篇。发表于1931年《前哨》1卷1期。《红的日记》采用日记体的方式写红军女战士马英六天的战斗生活。拥有四百多个战士的一个团与农民赤卫队一道,攻占了T城。他们发动群众处决了土豪劣

  • 红拂记·张凤翼

    戏曲。明张凤翼(1527—1613)撰。凤翼有《窃符记》传奇已著录。此剧取材唐人小说《虬髯客传》,演李靖、红拂女、虬髯客三人故事,并插入孟棨《本事诗》中所记乐昌公主与徐德言破镜重圆传说。写隋代杨素的妾女红拂对到杨

  • 佛性论·世亲

    凡四卷。世亲(梵Vasubandhu ,四世纪)着,陈·真谛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本论详释究竟一乘宝性论中第五至第七等三品,阐明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义。内容由缘起分、破执分、显体分、辨相分等四分十六品组成,详论佛性之体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