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欲求人类之真幸福须“止恶修善”

──十五年九月在福州会馆讲──

太虚此来头一天,即到贵会馆,共叨扰数天,今日又承各位欢迎,好似旧地重游,格外有一种深厚之意味。而对于各位,又不禁有一种很有情的心理。

讲到佛法,本无可说,即有言说,亦不过随缘而说。今因贵会馆之“福州”两字,遂联想到凡属世界上之人类,无非为求幸福而已;讲佛法亦在使人求得幸福,并希望一州一省一国一世界,均成为有幸福之州省国家世界,人人均成为享幸福之人耳。中国古来有一名词,曰神州,佛称此土曰南瞻部洲,再大而言之,称曰四大部洲。现今地理家分吾人所居之地球为五大洲,可见国或世界,同可以州名之。我们为国民或世界人类造幸福,均可谓之使国及世界成为有幸福之“福州”。故“福州”实为世界人类之所共同希望和要求的。而西洋有一派人生哲学家之主张,“求最大多数之最大幸福”,为人生目的,亦本乎此意也。

但世人或为家庭、或为社会、或为世界以求幸福,其目的大多相同。不过求幸福之道,往往不能深知,而常因错误而发生许多苦痛。如今日世界之列强,为求己国己族之幸福,而恒不顾他国他族之幸福,压迫之、残杀之、毫无怜惜。又如中国近年来之军阀,为达求私人野心上最大之幸福,彼此残杀,迄无宁岁。彼辈虽欲求幸福,而结果反得其祸,故吾人当明求幸福之正道。

依佛法讲,要求幸福,并不从抢夺残杀而来,乃要人修善求福。所以佛法最注重是要人“止恶修善”。能照此四字作去,世界自可太平无事。盖人类之根本要义,是在保存其生命,故保全生命是人心为善之根本。唯须推己及人,使世界人类均能互相保存生命;凡属损他人生命之事,绝不去作。如此、在儒家谓之为仁心,在佛家谓之为慈悲。以有仁心和慈悲之人,世界人类幸福,始能成就。

诸位都是福州人,可以说都是具有善根福德之人。若将善根福德,推之一省一国一世界,必尽成有幸福之乐土矣。现在诸位,虽在海外经商,而心目中必时时眷念祖国,思将自己之智巧财力尽量以救济。但徒恃智巧财力以救中国,恐不成功;因真要救国救世,必须先有一种根本之道德,以求得人类有了共同相安之生存,然后方有真正之幸福。所以佛法要人“止恶修善”,第一是使世人均知道宇宙含灵,咸同佛性,都与自己是如一的;明乎此,断无有自己愿意杀害自己者,而相杀害之事乃可休止。故佛法之三皈五戒中,第一条即是不杀生。如杀生,则对于仁心有亏,不能止恶。须视众生之苦乐,若自己也苦乐,如是、则与佛说之慈悲相合矣。

平常许多人,一见佛法很高深,便作望洋兴叹之感;而不知佛法即是人生安稳之寄托处,极切实而不空泛,只须守持五戒中之不杀,则人类立刻减少无限纠纷,得到无限幸福。欲救今日乱争之世界,唯在止杀。而止杀之训,佛言最详,人但遵行,便得利益。如此看来,佛法与人生并不疏阔,而随时随地,均有密切之关系。故太虚与诸位最后申言,佛法以“戒杀为首,慈悲为本”!此八字愿诸位努力提倡,则他日之世界,必真成为共享和平幸福之福州矣。(宁达蕴记)(见海刊七卷十期)


猜你喜欢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十二卷·佚名
  虚堂和尚语录 第六卷·智愚
  卷四·佚名
  七、赵州洗钵·慧开
  又·佚名
  卷第二十六·霁仑超永
  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卷二之上·李通玄
  普陀列祖录·潮音通旭
  卷第七十三·霁仑超永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十八·澄观
  白云端和尚语录卷一·守端
  注大乘入楞伽经 第四卷·佚名
  卷第二十八·佚名
  论中国佛教史·太虚
  卷十一·道世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一十六·彭定求

        卷116_1 【春江花月夜二首】张子容   林花发岸口,气色动江新。此夜江中月,流光花上春。   分明石潭里,宜照浣纱人。   交甫怜瑶珮,仙妃难重期。沉沉绿江晚,惆怅碧云姿。   初逢花上月,言是弄珠时。   

  • 侯蒙·唐圭璋

      蒙字无功,高密人。生于至和元年(1054)。元丰八年(1085)进士及第。徽宗时,官户部尚书同知枢密院,进尚书左丞、中书侍郎。罢知毫州。旋加资政殿学士。宣和三年(1121)知东平府,未赴而卒,年六十八。谥文穆。   临江仙   未遇

  • 卷二十四·贯休

    钦定四库全书 禅月集卷二十四 唐 释贯休 撰 七言律诗 上卢使君二首 一领彤弓下赤墀惟将清净作藩篱马卿山岳金相似张绪风情柳不如【不如当作怨卑】心染烟霞新句出笔驱奸蠧宿根隳鄱阳黎庶还堪羡头有重天足有? 又 司

  • 卷之一千一百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七百五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二十·陈均

    <史部,编年类,九朝编年备要钦定四库全书九朝编年备要巻二十   宋 陈均 撰神宗皇帝【起乙夘熈寜八年止庚申元丰二年】乙夘熈寜八年春正月京东分东西路雨木冰治防狱改窜郑侠初议保甲养马如周

  • 第二十五卷 仕绩 一 六·缪荃孙

    常 州 府 三 明(下)陆南阳陆南阳,字伯明,武进人。尝从唐顺之游,一时学者争出其门,因著讲义行世。以贡授湖广善化知县。纤毫无取,赎金悉用积谷,又捐俸以济诸生贫乏者。有不便于民,力争之上官,必得乃已。久之,拂衣归。

  • 长沙景王刘道怜传·沈约

    长沙景王刘道怜,是高祖的二弟。刚开始当国子监太学生。谢琰当徐州刺史,叫他当从事史。高祖攻下京城,道怜常常留在家中侍候太后。桓玄西逃,大将军武陵王刘遵奉朝廷命令,任道怜为员外散骑侍郎。不久迁任建威将军、南彭城内史

  • 薛居正传·脱脱

    薛居正字子平,开封浚仪人。其父薛仁谦任后周太子宾客。居正年轻时好学,有远大志向。清泰初年,参加进士考试未被录取,写了一篇《遣愁文》来自我解嘲,其文寓意卓越豪迈,观者认为有公辅大臣的器量。过一年,登进士第。晋天福年间

  • 卷八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八十八食货略【八】平粜【常平仓 义仓 社仓】【臣】等谨按平粜之法所以酌盈剂虚使谷价常得其平故岁丰增价而籴以便农岁歉减价而粜以便民是为常平仓法其可与常平相辅而行者则莫如义仓社仓顾自

  • 二十九年(下)·佚名

    秋七月7月1日○朔丙寅,上在貞陵洞行宮。○夜一更,彗星見於中台星東。7月2日○丁卯,司憲府箚曰:伏以差遣陪臣之擧,以義利則不可,以利害則無益。此臣等所以累日伏閤,論列不已者也。聖鑑亦已洞燭,而猶且排抑公論,苟從廟議,惟恐發送

  • 补遗·桓谭

    夏禹之时,鸿水。若其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治家,有可观之辞。遏绝其端,其命在天也。予见新进丽文,美而无采;及见刘扬言辞,常辄有得。文家各有所慕,或好浮华而不知实核,或美众多而不见要约。(及相如之吊二世,全为

  • 卷七十一 易七·黎靖德

      ◎噬嗑   彖辞中"刚柔分"以下,都掉了"颐中有物",只说"利用狱"。爻亦各自取义,不说噬颐中之物。〔渊〕   张元德问:"易中言'刚柔分'两处。一是噬嗑,一是节。此颇难解。"曰:"据某所见,只是一卦三阴三阳谓之'刚柔分'。"

  • 述佛品法句经第二十二(二十有一章)·佚名

    述佛品者道佛神德无不利度明为世则。己胜不受恶,一切胜世间。叡智廓无彊,开蒙令入道。决网无罣碍,爱尽无所积。佛意深无极,未践迹令践。勇健立一心,出家日夜灭。根断无欲意,学正念清明。见谛净无秽,已度五道渊。佛出照世间,为

  • 绝命辞·陈天华

    陈天华著。发表于《民报》1906年第2号。民主革命的宣传家陈天华曾与黄兴等组织华兴会,后参加孙中山的同盟会。留日时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905年,八千名留日学生为抗议日本政府限止学生从事反清斗争的“规则”,举行停课,陈

  • 元始天尊说太古经注·长筌子

    元始天尊说太古经注,金末元初全真派道士长筌子注。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此书是《太古经》注本。原经约出于唐宋间,分作三章,论述修真养性之道。认为无动无为是万物之本,不视不听是谓太玄。修道者养其真火,固

  • 散家财天赐老生儿·武汉臣

    杂剧剧本。元武汉臣著。清《曲海总目提要》说:“作者之意,盖欲深诫妒妇之爱女,而忘其夫之后者。”近人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说:“元剧中宾白,鄙俚蹈袭者固多;然其杰作如《老生儿》等,其妙处全在于白。苟去其白,则其曲全无意

  • 地藏菩萨陀罗尼经·佚名

    全一卷。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本经叙述地藏菩萨之誓愿、功德、陀罗尼等。地藏菩萨系以‘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为其大愿;即为利益五浊恶世之众生,而不惜身命。故凡众生称其名号者,皆可速成意愿,灭除烦恼罪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