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

  元丰乙丑正月,以司勋员外郎彭次云为郎中。

  开宝寺为礼部贡院。二月十八日,火。凡本部贡笺与夫所考试卷,须臾灰烬,略无遗者。自正月九日鏁院,方定二十八日奏号,至是火。诏以太学为贡院,再令引试,前此未有也。

  元丰六年癸亥,大庆殿元会。初设五辂于廷。除夜三更,大风自北,木拔,幕屋坏,新玉辂右轮入池数尺,玉饰皆碎。观者莫不骇愕。八年正月二日,先帝不豫。二月五日,遽宣遗制。方悟为变之兆也。

  二月二十七日,内出白麻,丞相而下,进官一等。是日麻案在崇政殿门,百官素服序班于门外,南北相向。通事舍人宣麻于正东西向,示变礼也。

  元丰八年春,太史奏荧惑守心。是时,太清宫道士王太初奏章于太一宫真室殿之中坛。回云:至九天门下,有传上章之命者曰:「已付南陵使者告行。」太初因敬问曰:「南陵使者谓谁」答云:「见守心者是也。」已而又拜章于坛上,回云:复有传上帝之命者云:「已再付南陵使者,依命告行。」自此京师大火,焚庐舍,开宝寺为甚。未几,宫车晏驾,太初方敢传此事于人间也。余昨充北朝贺同天节接伴使。三月五日,至深州安平县。前一夕,大风,是日,寒甚,雪深数尺,林木多折。至雄州,泣覩遗制。河朔人言:虽极寒,暮春未尝有此异也。

  度支员外郎陈向权兼京西转运使,以修奉山陵增员也。事毕如故云。

  四月,以左司郎中范子奇为直龙图合、河北转运使,以右司员外郎范纯粹为直龙图合、京东转运使,以吏部员外郎刘奉世为京西北路提点刑狱,以户部郎中刘理为京西转运副使,以金部郎中晁端彦为利州路转运副使,以都官郎中叶温叟为秦凤路提点刑狱。又以右司郎中李之纯为太仆卿,以吏部郎中胡宗愈为右司郎中,以工部员外郎高遵惠为左司员外郎,以职方员外郎邢恕为右司员外郎,以知滑州刘挚、新知信阳张汝贤并为吏部郎中,以潞州韩宗道为户部郎中,以京西北路提点刑狱梁焘为工部郎中,以知密州范谔、考功员外郎吕和卿并为金部员外郎,以太常博士盛陶为考功员外郎,以秘书省校书郎叶祖合为职方员外郎,以合门通事舍人文贻庆为都官员外郎。

  五月,左仆射王公薨。以右仆射蔡公确为左仆射,以知枢密院事韩公缜为右仆射。又以户部尚书王存为兵部尚书,以翰林学士曾布为户部尚书,以兵部侍郎许将为龙图合直学士、知成都府,以吏部员外郎文及为直龙图合、知陕州,以户部郎中曾肇为吏部郎,以考功员外郎王子韶、水部员外郎王谔并为郎中。

  六月,以通判颍昌府范纯礼为户部郎中,以右司谏蹇序辰为司封员外郎。

  左仆射王公珪,己未七月初九日生。知枢密院韩公缜同甲,月日皆同,惟时差异。五月十八日,王公薨。后数日,韩公拜右仆射。阴阳家之说果可信邪

  余奉使至雄州。五月二十二日,次白沟驿。是日晚,雨雹。其大如拳,屋瓦多碎。彼人云:岁常如此,尤有甚于此者。目所未覩也。

  司马公光拜门下侍郎,辞避甚确。累遣御药院近侍召受告身。只日,特垂帘,促令告谢,押赴门下归,即归秋第。又遣入内都都知张茂则宣召供职。国朝故事:惟宰相或间遣御药院近臣传旨,都知累朝未尝遣也。召受告身,双日特开延和,又遣都都知宣召,皆非旧例。恩礼之隆,今昔绝拟。

  北人谓住坐处曰捺钵,四时皆然。如春捺钵之类是也。不晓其义,近者,彼国中书舍人王师儒来修祭尊,余充接伴使,因以问。师儒答云:是契丹家语,犹言行在也。

  七月,以资政殿大学士吕公着为左丞。自王安礼罢,左丞久阙,至此方有除授。

  初五日,诣南郊,请大行皇帝尊谥曰英文烈武圣孝,庙曰神宗。三省给、谏、侍郎已上,学士、待制、御史中丞、宗室、正任团练使、寺监长、寄禄、中散大夫已上,并预焉。

  七月十六日,太皇太后生辰,上节名曰坤成。有司检讨故事,北朝当遣使人。干兴元年,章献太后垂帘,各遣生辰使人,亦曾致书。嘉佑二年,虏母听政,真宗之妻,于仁宗皇帝为弟妇,即难通问。是时,每遣国信使,即致书洪基云:请侍次闻达。其回书亦洪基传达母后之辞。使者到彼国,即洪基殿通书母后殿,传达遣使之语,及致礼物,当时以谓得礼。今洪基,英宗皇帝之弟也。于太皇太后亦难通问。朝廷方采用嘉佑故事,无以易焉。

  十四日,北朝祭奠吊慰使副各素服诣皇仪殿行礼,既毕,百官立班殿门外,进名奉慰云。

  以户部侍郎李定为龙图阁直学士、知青州,以宝文阁待制吴雍为户部侍郎。

  梁沈约有《修竹弹甘蕉文》。其略曰:「渭川长兼淇园贞干臣修竹稽首言:『切寻姑苏台前,甘蕉一丛,宿渐云露,荏苒岁月。今月某日,有台西阶泽兰、萱草到园同诉,自称今月某日,巫岫敛云,秦楼开照。干光宏普,罔幽不瞩。而甘蕉攒茎布影,独见鄣蔽。虽处台隅,遂同幽谷。臣谓偏辞难信,敢察以情。登摄甘蕉左近杜若、江蓠,依源辨覆。两草各处,异列同款,既有证据,差非风闻。妨贤败政,孰过于此而不除戮,宪章安用请以见事,徙根翦叶,斥出台外,庶惩彼将来,谢此众屈。」历观自昔文集,未尝有类此制者。虽曰新奇,盖亦有所寓托也。

  朝廷承五代之弊,名式未正。文德殿东西有上合门而无上合。按大唐宣政殿,周之中朝也。是谓正衙。紫宸殿直其北,是谓上合。盖自晋太极殿有东西合,天子坐以听政,合之名起于此。方唐盛时,立仗于宣政,天子坐紫宸,而金吾殿中细仗自东西上合门入,谓之唤仗。今文德殿,唐宣政正衙也。而垂拱直其北,紫宸乃在东偏。文德殿东西但有上合二门,未审以何殿为上合谓宜参详典故,正上合之名,以复有唐盛事焉。

  以知蔡州黄好谦为驾部郎中,刘挚为秘书少监,以都官郎中蒲宗闵为利州路转运副使,以知明州马珫为都官郎中,以左司郎中胡宗愈为起居郎,以右司员外郎邢恕为起居舍人,以吏部郎中张汝贤为右郎中。

  元丰八年七月,御史台班簿:银青光禄大夫二员,光禄大夫二员、正议大夫六员、通议大夫九员,大中大夫四员,中大夫六十员,朝散大夫七十三员,朝奉大夫八十七员,朝请郎一百二十一员,朝散郎二百一十四员,朝奉郎二百八十四员,承议郎三百六十七员,奉议郎四百八十九员,通直郎二百三十五员,分司官四十员,宣德郎二百三十八员,宣义郎一百一十四员、承事郎一百三员,承奉郎一百五十七员,承务郎一百一员,内外共一千八百余员。近者登极覃恩,各有迁改,其多如此,然旧数亦依约可见也。

  《史记季布传》:楚人曹丘生招权,顾金钱,事贵人赵同等。《汉书》同作谈,司马迁以父名故改之。今人与父同名者改曰同为是也。

  唐慈恩题名。按《刘公嘉话录》,起自进士张莒,于长安慈恩寺闲游,题其姓名于塔下。后书之于板,遂为故事。本朝进士题名,皆刻石于相国、兴国两寺,亦慈恩之比也。

  梁四公子:一人姓(蜀去虫加圭)音携。名闯,万禁反。孙原人。一人姓(左需右免),音万。名杰,音杰。天齐人。一人姓(左麦右戈),音蜀。名(左端右广),音湍。浩(左氵右亹)人。一人姓仉,音掌。名,五阮人。昭明太子曰:(蜀去虫加圭)出扬雄《蜀记》;闯出《公羊传》;(左需右免)出《世本》,字亦作简,出《三齐记》;杰出《竹书纪年》;(左麦右戈)出索纬《陇西人物志》;(左端右广)出《世本》及《广雅》;仉出《太乙符》,出《史记》。孙原,僰山名。浩(左氵右亹),洮湟之间二水名。五阮,雁门也。

  浩音告,(左氵右亹)音门,今俗呼为合门河,盖疾言之,告为合耳。

  吏部四选:一曰尚书左选,京朝官三千余员。二曰尚书右选,大使臣一千九百余员。三曰侍郎左选,幕职、令录、判司、簿尉四千余员。四曰侍郎右选,小使臣一万三十余员。四选除非次阙外,例多待阙及二年者,员多阙少之弊也。

  唐制:天子坐朝,宫人引至殿上。故杜甫诗云:「户外昭容紫袖垂,双瞻御坐引朝仪。」天佑二年十二月,诏曰:「宫妃女职,本备内任。今后每遇延英坐日,只令小黄门祗候引从,宫人不得出内。」自此始罢也。

  今三省官、谏议大夫、司谏、正言、郎中方出入重戴。盖昔者门下、中书省自侍郎、常侍、给、舍、谏议至起居遗补,尚书省自尚书、丞、郎至正郎皆重戴,是为清望官。唯员外郎不得预此。御史台至今自中丞、监察皆重戴,独此为是耳。三省皆非故事也。

  周显德六年,高丽遣使献《别叙孝经》一卷、《越五孝经新义》八卷、《皇灵孝经》一卷、《孝经雌图》三卷。别叙者,记孔子所生及弟子从学之事。新义者,以越王为问目,释疏文之义。皇灵者,止说延年避灾之事及符文,乃道书也。雌图者,止说日之环晕、星之彗孛,亦非奇书。熙宁中,王徽病,诏医官马世长往治之。归,得《东观汉记》七册。彼亦自无完本。然俗好经书,至于庶贱之家,各于衢路造大屋,谓之局堂,子弟昼夜诵读云。

  建隆三年班簿,计二百二十四员,南班在内。元丰八年止,阶官计二千八百余员。然建隆时,两省凡二十七人,盖不专职本务,分莅中外之任焉。

  神皇帝灵驾发引,自福宁出垂拱殿,由西上合门,文德殿端礼门出右升龙门至德门,而不由大庆殿平日辇路。既葬,吉仗即日东还到阙。虞主自右掖门入,由右长庆嘉肃银台承天门至集英殿奉安,列圣故事也。

  中书舍人礼上有押角。尚书、八坐、丞、郎初拜,并集都坐交礼,迁又解交。《六典》载蕴位动位,省未详其义,以俟知者。

  押角、解交,已检获,载后篇。

  梁均王,晋天福中始葬,故妃张氏独存。考功员外商鹏为志文曰:「七月有期,不见望陵之妾;九疑无色,空余泣竹之妃。」后唐武皇师还渭北,不获入觐,幙客李龚吉作违离表云:「穴禽有翼,听舜乐以犹来;天路无梯,望尧云而不到。」五代之季,工翰墨者,无以过此也。

猜你喜欢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三十五·杨仲良
  第六十七回 海刚峰刚方绝俗 邹应龙应梦劾奸·蔡东藩
  ●卷九·邵廷采
  卷三·陈康祺
  卷之一千一百五十八·佚名
  卷之一千三十四·佚名
  卷十七·曾巩
  世家卷第四十二 高丽史四十二·郑麟趾
  傅慎微传·脱脱
  卷之六十三  青溪暇筆上(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汉纪四十 孝和皇帝下永元四年(壬辰、92)·司马光
  ○[蒙古]色目人第二甲十五名·佚名
  弇山堂别集卷一·王世贞
  谌湛溪·周诒春
  黄添福·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师严·唐圭璋

      师严,宋太祖次子燕王德昭七代孙,见宋史卷二百十八宗室世系表四。尝于高宗末、孝宗初添差通判吴兴,见嘉泰吴兴志卷八。   蓦山溪   春寿太守   文章太守,今作湖山主。冰雪照人清,赋仙家、出尘风度。流芳积庆,故自

  • 卷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卷八寄杜位【公自注位京中有宅近西曲江诗尾有述】近闻寛法离新州想见归懐尚百忧逐客虽皆万里去悲君已是十年流干戈况复尘随眼鬓髪还应雪满头玉垒题书心绪乱何时更得曲江游【梦弼曰新州

  • 简介·张翥

    作者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

  • 赵长卿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赵长卿」自号仙源居士,宋宗室,居南丰(今属江西)。生平未详,曾赴漕试。饶宗颐《词籍考》卷三:“案《宋史。职官志》,宗寺修纂牒谱有《仙源积庆图》、《仙源类谱》,此号盖宋三祖下宗室派系。但玉牒派下无长字,亦无卿

  • ◎江西之三星献寿图·李定夷

    江西豫章道尹何刚德,于民国四年一月三十一号,为六旬大庆。早由政务厅长陈嘉善、高等审判厅长朱献文及道署人员发起祝寿联屏,以致一般属僚,闻信纷往。签名附份者,颇不乏人。何以恐遭物议,不愿举动。是日黎明时,即乘肩舆赴南新

  • 语录上·王艮

    《大学》言平天下在治其国,治国在齐其家,齐家在修其身,修身在正其心,而正心不言在诚其意,诚意不言在致其知,可见致知、诚意、正心,各有工夫,不可不察也。《中庸》“中”字,《大学》“止”字,本文自有明解,不

  • 侯莫陈悦传·令狐德棻

    侯莫陈悦,少年时跟随父亲任驼牛都尉,在西河长大,喜欢打猎,善于骑马射箭。适逢牧民作乱,就投奔尔朱荣。尔朱荣引荐他担任府长流参军,后升任大都督。魏孝庄帝初年,被任命为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封柏人县侯,食邑五百户。尔朱天

  • 马文升传·张廷玉

    马文升,字负图,钧州人。相貌奇异很有气力。景泰二年(1451),考中进士,授御史职。历任山西、湖广巡按。业绩显著。返回京师负责各道的奏章。母丧期满后越级升为福建按察使。成化初年,被召为南京大理卿,后因父丧返乡。满四之乱

  • 卷九·严虞惇

    钦定四库全书 读诗质疑卷九 太仆寺少卿严虞惇撰 魏 郑谱曰魏者虞舜夏禹所都之地在禹贡冀州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周以封同姓焉其封域南枕河曲北涉汾水昔舜耕於历山陶於河滨禹菲饮食恶衣服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此一帝一王俭

  • 卷七·叶酉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究遗卷七左庶子叶酉撰僖公下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宋公曹伯卫人邾人伐齐夏师救齐五月戊寅宋师及齐师战于甗齐师败绩狄救齐宋襄之伐齐纳孝公也传称桓公与管仲属孝公于宋襄公以为太子管仲非从君于昏者其立孝

  • 卷三·王鸿绪

    <经部,诗类,钦定诗经传说汇纂钦定四库全书钦定诗经传说彚纂卷三邶一之三集传邶鄘卫三国名在禹贡冀州西阻太行【孔氏颖逹曰案禹贡太行属冀州地理志云太行在河内河内即纣都而西不踰太行者盖其都近西也】北踰衡漳【孔氏

  • 卷十七·刘瑾

    <经部,诗类,诗传通释钦定四库全书诗传通释卷十七元 刘瑾 撰诗朱子集传生民之什三之二厥初生民时维姜嫄【音原叶鱼伦反】生民如何克禋【音因】克祀【叶养里反】以弗无子【叶奬里反】履帝武敏【叶母鄙反】歆攸介攸止

  • 国疾第二十八·桓宽

    【题解】国疾就是国家的弊病。贤良、文学攻击汉武帝时,&ldquo;国有贤士而不用&rdquo;,&ldquo;邪臣各以伎艺,亏乱至治&rdquo;,&ldquo;其祸累世不复,疮痍至今未息&rdquo;。他们认为所谓的&ldquo;国疾&rdquo;,完全是由汉武帝制

  • 密严道场品第一·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佛薄伽梵。住於超越欲色无色等想。於一切法自在无碍。神足力通之所游戏密严世界。而此世界非彼外道声闻缘觉所行之境。与诸修习胜瑜伽者,十亿佛刹微尘数等菩萨摩诃萨俱。其名曰摧一切外道异论菩萨摩诃萨。

  • 补陀洛迦山传全文·盛熙明

      补陀洛迦山传题辞  九州之山川,具载于书傅,山海之诡奇,亦见于图记,其来尚矣。谨按:补陀洛迦者,盖梵名也。华言小白华,方广华严言,善财第二十八,参观自在菩萨,与诸大菩萨,围绕说法,盖此地也。然世无知者,始自唐朝梵僧来睹神变

  •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九·圆晖

      从此第三。诸门分别。总有十一门。就中有三。一明中有形状。二明眼等九门。三明入胎门。且第一明中有形状者。论云。当往何趣。所起中有形状如何。颂曰。  此一业引故  如当本有形  本有谓死前  居生刹那

  • 笔阵图·卫铄

    专论写字笔法著作。一卷。旧题晋代卫夫人撰。卫夫人,名卫铄。但是否是卫夫人的作品,历来有争议,暂且不论。其论述的方法和论述的落点,都源于蔡邕《九势》;并且《笔阵图》中提出了一系列前人所未论及的书法美学概念,如:“用

  • 一个情妇的日记·庐隐

    茅盾曾说,读庐隐的作品,“就仿佛再呼吸着五四时期的空气。”悲哀是庐隐一些重要作品的主旋律,它在庐隐小说中的位置,恰如母爱在冰心作品中的位置一样。庐隐小说里的女人,仿佛正是我们今生的前世。庐隐在《一个情妇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