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二百五十七

成化二十年冬十月乙卯朔享 太庙

○遣内官祭司井之神

○丙辰太监覃昌传奉 圣旨授医士张有庆许英吴煜邹智陈瑛俱太医院御医御药房办事

○巡抚山西右佥都御史叶淇奏山西岁歉民饥而平阳尤甚其廪增生员有愿纳粟人监者令巡按并提学官考中仍定则例令于本处输纳为便礼部覆奏平阳一府有限乞令山西各府并天下生员随亲仕宦及游学山西者俱许纳粟如狭西则例以五百名为率奏上制可既而淇复奏人数少所得粟不足赈饥命仍以五百名益之

○给空名度牒一万纸分送山西巡抚都御史叶淇狭西巡抚都御史郑时募愿为僧道者令诣被灾处输粟十石以助赈济给度之

○命大宁指挥佥事何荣领属卫并直隶河间真定等卫秋班官军操备

○潼关卫奏境内旱甚野无青草旗军饥死逃移者众本卫戍兵应偿马者宜暂停免而逃移者亦宜示以期限令自归复役贷其本罪事下兵部议移文本卫及通行狭西山西河南守臣令榜谕逃卒两月内赴卫自归如期行戍有不首者治之报可

○命羽林前卫带俸都指挥同知刘山子玉代父原职为指挥使

○南京工部尚书胡拱辰奏本部四司分督江西湖广福建三布政司工匠每四年一季赴部应役近勘合底册为火所焚无由稽考奸顽之徒因而避役请敕工部移文清军御史令有司清理凡失班者皆系送赴工仍造籍册送部为便从之

○取各布政司内府逃匠一千三百四十七人从工部奏请也

○丁巳赐故南京刑部尚书周瑄赠太子少保谥庄懿诰命

○刑部员外郎林俊以言事降云南姚州判官俊言太监梁方招权黩货贡献淫巧引用妖僧继晓以左道惑 上建永昌寺倾竭府库贻毒生灵请诛二人以谢天下命下锦衣卫狱狱具 上曰俊不守本职分外泛言杖之三十降边方州判时欲建寺西市逼买居民数十家工役甚钜而二人势方炽无敢言者俊上此章闻者壮之

○停总理河道通政司右通政杨恭俸三月以漕河浅涩运船多过期不至为户部所参奏也

○降分守开原右参将都指挥使周俊为都指挥同知分守如故辽东都指挥佥事李洪吴琮为指挥使辽海卫指挥同知沈英为指挥佥事三万卫指挥佥事周铨为正千户辽海卫副千户朱鼎为百户俱坐守备失机故也

○戊午晋府河东王钟鏸薨王宪王之子也母邵氏宣德乙卯生正统己巳册封为河东王至是薨年五十讣闻辍朝一日赐祭葬如制谥曰昭靖

○巡抚山西右佥都御史叶淇奏今山西狭西河南岁歉民饥各王府有王妃薨逝俱乞免差内官令本府承奉代之诏可丰年仍旧例

○命羽林前卫指挥同知魏文子景金吾右卫指挥使张祥子振代职故金吾左卫指挥使张琮弟<王已>指挥佥事颜忠弟恕金吾右卫指挥同知李通弟达羽林前卫指挥同知王玺弟昇燕山卫指挥佥事王文熹弟宣袭职

○己未赐征南将军黔国公沐琮加授太子太傅诰命

○升江西按察司副使李芳为按察使

○调监察御史周蕃为湖广湘阴县知县刘王□赞山西襄垣县知县先是蕃王□赞早朝侍班鸿胪寺序班引见外任官所引者失仪而蕃等乃误紏引之者俱下锦衣卫狱狱上命杖之调外任

○巡抚保定等府兼提督紫荆等关右副都御史佀钟奏浮图谷实要害之所宜以保定中左前后四卫秋班次等步军各摘百人分番往戍为便奏请从之

○巡按广西监察御史荆茂覆勘太监顾恒右都御史朱英平乡伯陈政等剿杀廉州等府猺獞功凡擒斩二千七百八十有奇夺回被虏男妇四百四十六人因奏谓此功已踰三年官军人等存亡不齐其间妄冒诸弊皆莫能验升赏之典未可概施事下兵部议上赏格惟阵亡官军人等三十九人升秩一级余官军自擒斩六人以下者凡一千二百有八人皆给赏赉又官军二千七百九十有五人以功薄人多不论恒等亦以近尝进禄已之○宥行人司左寺副张瑾死谪戍广西边卫瑾以使占城国擅封提婆苔论斩五上奏辩至是审录宥其死谪戍之

○庚申太监覃昌传奉 圣旨授儒士钟宏孙王□赞为工部司务王栻等四人俱鸿胪寺序班军人赵秀锦衣卫所镇抚儒士陈福与冠带中书科食粮左至灵陈崇仁左演法道士张通信史宗信左玄义宗师法信僧录司右觉义僧信理左觉义

○录故太常寺少卿黄养正孙文理为国子监生从养正子荣祖援例陈乞也

○辛酉狭西西安府地震

○壬戌设四海冶守御千户所隶永宁卫从总督军务户部尚书余子俊等议也

○癸亥追封河中王奇溶宫人陈氏为夫人仍赐祭以晋王奏王薨陈自经以殉故也

○甲子朝鲜国王李娎遣陪臣韩致亨等奉表贡马及方物来朝贺 万寿圣节

○礼部右侍郎丘浚子敦通政司何琮子钢内阁书办太常寺卿林章子应祥俱乞为国子监生允之

○复赐宽河卫故千户王忠及妻岳氏祭永乐中忠以千户从征死于阵妻岳氏守节其子都督佥事信乞恩已得赐祭至是复请命所司立祠以春秋祀之礼部以忠止是阵亡不当庙食 上命再赐与一祭

○给宛平大兴二县养济院贫民布五千五百匹有奇

○甘州守臣言哈密都督罕慎欲遣朝使往土鲁番索金印并王孙女夷情狡诈未必见还且瓦剌诸酋屯牧哈密旁地使臣经彼恐为所执皆不可不虑宜谕来使令罕慎自遣人索之事下兵部覆奏诏可

○降备御开原等处辽东都指挥佥事陈受指挥千百户严灏等七员各一级先是虏再入开原境内掠官军九人以去受等不能御为巡按御史所劾并及分守右参将都指挥使周俊右少监蓝莹游击将军都指挥同知罗雄 上宥俊莹雄令戴罪杀贼而命逮治受等至是皆降之○丙寅云南守臣奏老挝八百各具缅书称交阯已还兵本国但恐诇报夷情者得之传闻翻译夷文者成于傅会难以为据宜令缘边有司一体防守事下兵部请如其议且言八百老挝去云南甚远万一交人佯遁乘隙复来则二境必先受害宜仍行守臣下令诸夷各饬兵备兼督内地加谨防御而临安府卫尤宜约束我民使不得出境以启边衅讥察彼民使不得入境以来轻侮从之

○戊辰 皇太后圣旦 上率皇太子上寿命妇朝贺赐百官宴于午门

○命户部尚书殷谦掌部事仍旧总督仓场

○己巳太监覃昌传奉 圣旨升百户冯宇沈达为副千户文思院副使张旺叚抚俚钱曰□永为百户小旗贵宗浩匠人钱通朱名董亮号保谭浦为所镇抚俱锦衣卫匠人金宁崔端魏鉴李政张礼熊能张兴李福贾盛孟善阮安孙礼何全为文思院副使冠带儒士孙聪为礼部司务于中书科办事道士方绍端阎得昱崔永宣为右玄义住持僧定保为右觉义色长樊安为右司乐

○运太仓银十万两通州仓米五万石赴大同以给边储

○以云南南甸县径隶武定军民府县附府郭乃外隶和曲州县民以为不便巡抚右副都御史程宗为之奏请故也

○庚午命锦衣卫带俸都指挥佥事李昺子应祺代为指挥使昺世为银工于御用监供事祖效良历升指挥同知有宠子 宣庙父荣升指挥使昺升副千户皆出自内批及荣老昺应代指挥使兵部格以例未几特许之既而又以内批特升都指挥佥事至是乞老遂有是命

○辛未命宁夏甘肃榆林镇守等官加意抚安流民以巡抚狭西都御史郑时言流民万余俱往彼处采取草实野菜为生恐其啸聚为非也

○复云南嵩明州旧治先是罢所属杨林县迁州治居之至是以所司奏民情安土不便命复其旧

○总督大同宣府军务户部尚书余子俊等言虏酋小王子今已远遁调发兵马所费不赀且米价踊贵其京营参将杨玉及游击将军马俊所部精强宜各留骑兵一千五百于大同备冬而所余骑步兵三千及都督白全李俊王义白瑜等兵俱回京明春有警仍令白全领兵往代杨玉李俊代马俊延绥参将郭镛都指挥李杲刘清所获军马各以时罢遣又分守万全怀来等处右参将孙素宋澄俱老不任事宜择人代之又顺圣川等处山川空旷田土沃饶兼有盐利游民无算旧用正军三千三百九十余人屯种公田给以种食得不偿费顷己选壮丁易之数满千人宜添设参将一员给太仆寺寄养马四千匹就以罢遣京军之甲胄弓矢给其用更乞命都察院榜谕大同宣府偏头关等处守臣尽心防虏凡游民潜至境内交通外夷扇惑军民盗耕田地强据盐场者觉谪戍广西边卫遇赦不原又行户部检核正军旧屯田地即令编户代耕如例徵税而盐场亦勘处灶籍令之煎煮量取其税其或所司故纵俱以枉法论罪武职亦调发外卫如此庶边储可省奸冗可销 上悉是之报曰官军留遣者已敕令处分矣刘清李曰□永所领兵马各罢遣之

○命山东莱州卫带俸百户牛绶还锦衣卫绶南京太监玉之侄以玉罪被调至是乞还许之

○江西武宁奉新二县盗起守臣以闻事下兵部言分巡副使过璘及巡捕照磨龚相守备千户葛能等宜令停俸跟捕仍请移文守臣亟令于布政司委官分守于都司委官督捕约两月不获一体停俸又湖广浏阳平江等县与南昌诸府接境劫盗往往由此往来亦宜行彼处守臣令督属禁捕 上可其奏命各官姑免停俸限以三月必获乃已

○壬申 诚孝昭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驸马都尉周景祭 献陵

○调后军都督府经历张黻为云南师宗州知州黻以员外郎林俊言事下狱上<锍-釒>言今三边未靖四方灾旱军民愁苦万状凡有禄位者惟恐 陛下不得尽闻时事不能尽言耳使言之而反得罪则远近相传以言为讳岂朝廷之福哉乞察俊愚直恕其僣越使士气益张谠论无隐诏责其回护并逮于狱法司拟赎杖还职命杖之三十调外任吏部拟山西石州再命调远方故改师宗

○赐广西故左布政使沈敬祭录其子镛为国子监生先是田州夷相讎杀敬犯瘴疠往剿之因得疾卒至是其子锜援例以请 上以敬既有功又其死有可悯者许之

○虏入宣府新开口等堡执逻卒以去守臣以闻命治把总指挥使等官倪镇等罪分守右参将孙素左监丞张刚守备都指挥佥事张俊约束不严皆宥之○宥都察院右都御史朱英左副都御史屠滽罪时本院枷项囚人脱逃有旨命英等回奏至是服罪俱宥之而戒其后务加谨钤束

○癸酉罢云南元江等府磨迺于浮明光教化密只等处银坑以所司奏其地远矿微故也

○乙亥升户部右侍郎李衍为本部左侍郎巡抚宣府左佥都御史秦纮右侍郎巡抚甘肃左佥都御史侯王□赞兵部右侍郎狭西左布政使鲁能山西右布政使李岳俱右副都御史能代瓒岳代纮

○太监覃昌传奉 圣旨画工杨鉴等二十八人于锦衣五所食粮月一石送御用监供事

○命山西等处都指挥同知高昇盛忠都指挥佥事杨彪俱充右参将昇分守万全右卫等处忠分守永宁怀来等处彪分守顺圣川等处

○丙子封中军都督同知王源为瑞安伯与世袭食禄岁一千石本色七百石折色三百石源 皇后之弟也

○丁丑太监覃昌传奉 圣旨升太常寺寺丞雷普明为少卿博士毛守玄寺丞中书舍人金钥许瀚俱尚宝司丞鸿胪寺主簿华容中书舍人文华殿办事序班曹以山中书舍人仁智殿办事儒士刘本洪等四人俱序班钦天监天文生袁鋐漏刻博士锦衣卫副千户徐贵正千户所镇抚吴祥章瑄百户舍人徐瑾所镇抚见任人匠刘玉等五人俱营缮所所丞仍旧办事

○升锦衣卫都指挥使万喜为后军都督同知指挥使万达为都指挥同知万从善为都指挥使百户万牛儿为指挥佥事从善甫二岁故指挥使万通庶子而牛儿甫四岁其养子也

○戊寅实授试监察御史唐韶朱福为监察御史韶湖广道福南京山东道复除贺霖于福建道

○礼部奏 万寿圣节例赐百官宴 上令免宴赐以节钱钞

○己卯狭西开城县地震

○巡抚河南右副都御史赵文博等奏境内荒旱流移载道苟有啸聚之患民兵军余不足发调请留属卫防戍京营及诸边官军相兼操练事下兵部言京营操兵以备非常不可既废今弘农南阳河南怀庆嵩县五卫所被灾尤甚其秋班未至者宜留本境同春班当休者城守操候余宣府诸卫之后期者仍遣赴京而贷其罪若明年春班则必趣使依限诸边戍兵亦宜视此例而留遣之报可

○命万全故都指挥佥事陈琳子勋袭为宣府前卫署指挥使

○巡抚河南右副都御史赵文博奏河南旱灾特甚民多流亡各王府请修府第仓廒坛庙仪仗乞暂为停止又河南都司宣武等卫所逋负军器亦请暂免徵以俟丰年俱从之○庚辰升翰林院修撰吴宽为右春坊右谕德以九年秩满也

○辛巳擢知县杜忠张泽袁道刘洪周南王温张冕李烨张宾李政宋鉴赵瑛胡谅何悌刘翔姜洪缪樗邹贤康厚曹玉为各道试监察御史樗贤厚玉俱南京

○山东费县地陷深二尺纵横各三丈许

○壬午监察御史熊翀照刷南京诸司文卷参奏失错等官成国公朱仪等一千一百十九员都察院请行逮治有旨免执问失错者责其罪状违错者停俸一月稽迟者两月

○癸未巡抚南直隶右副都御史彭韶奏致仕兵部尚书项忠曾居宪职屡任边方历练老成晓畅军务往年以诬去官既而复职致仕年齿未老精力不衰计拂郁之日久必智虑之益增及今起用可期后功况边方多事之秋正弃瑕使过之日伏惟 圣明裁之<锍-釒>入诏不许

大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七

猜你喜欢
  卷四 文帝纪第四·班固
  卷一百二十·毕沅
  石匮书后集卷第三十五·张岱
  资治通鉴后编卷三十五·徐乾学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八十九·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十五·佚名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佚名
  卷之三百五十·佚名
  卷之七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一·佚名
  ◎政治刷新旧绅士谤言四起·宣南吏隐
  后汉纪三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下乾元年(戊申、948)·司马光
  弇山堂别集卷十六·王世贞
  卷第一百二十三·佚名
  卷二百二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马子严·唐圭璋

      子严字庄父,建安人。自号洲居士。淳熙二年(1175)进士。尝为岳阳守。撰岳阳志二卷,不传。   水龙吟   为陈坂种玉庄作(题据花庵词选补)   买庄为贮梅花,玉妃一万森庭户。古来词客,比方不类,可怜毫褚。谁扫尘凡,独超物

  • 卷十六·万树

    钦定四库全书词律卷十六宜兴万树撰垂杨【九十九字】        陈允平银屏梦觉渐淡黄嫩绿一声莺小细雨轻尘建章初闭东风悄依然千树长安道翠云锁玉牕深窈断桥人空倚斜阳带旧愁多少 还是清明

  • 卷五十八·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五十八菊轩段成已上【共二百零四首以下已借刻顾嗣立元百家诗二选中】补成已字诚之克己仲弟登金正大进士第授宜阳主簿克己殁后自龙门山徙晋宁北郭闭门读书元世祖降玺书即其家起为平

  • 列传第六十九 綦俊 山伟 刘仁之 宇文忠之·魏收

    綦俊,字扌剽显,河南洛阳人也。其先代人。祖辰,并州刺史。俊,庄帝时仕累迁为沧州刺史,甚为吏人畏悦。寻除太仆卿。及尔朱世隆等诛,齐献武王赴洛,止于邙山。上召文武百司,下及士庶,令之曰:“尔朱暴虐,矫弄天常,孤起义信都,罪人斯翦。

  • 卷四百七十三 列传二百六十·赵尔巽

      张勋 康有为   张勋,字少轩,江西奉新人。少孤贫。投效广西军,预法越之战,累保至参将。日韩衅启,随毅军防守奉天。袁世凯练兵小站,充管带。拳匪乱作,统巡防营防剿,叙功擢副将,赏壮勇巴图鲁。两宫回銮,随扈至京,谕留宿卫,授建

  • ●卷一·周密

      ○孝宗圣政   阜陵天纵睿圣,英武果断,古今之所鲜俪。圣政彰彰者,备载金匮玉牒之书,尝得以窃窥之矣。其或一时史臣有所避忌,采访遗落,失于纪载者,不一而足。兹以先世见闻,及当时诸公之所记录数事,谨书于此。庶乎美盛德之

  • 卷之六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一二○一 吏部为知照办理《诸史同异录》人员分别议处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黏单)·佚名

    一二○一 吏部为知照办理《诸史同异录》人员分别议处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黏单)乾隆五十二年五月十七日吏部为查议具题事。考功司案呈,吏科抄出本部会题前事等因。乾隆五十二年四月二十六日题,五月初三日奉旨:皇八子永璇着销

  • 卷五十八·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録卷五十八卓晋氏满都浑      塞赫色穆奇理氏岱达理      阿郎阿广佳喇氏奇堂仪      札尔布吴察喇氏聂尔苏      克星额苍玛尔纪氏阿禄       额聂赫

  • 一七四 日本管窥·周作人

    《日本管窥》是我所写关于日本的比较正式的论文,分作四次发表于当时由王芸生主编的《国闻周报》上头,头三篇是在民国廿四年下半年所作,可是第四篇却老是写不出,拖了一年多,到得做成刊出,恰巧是逢着七七事件,所以事实上没有出

  • 孙作传·张廷玉

    孙作,字大雅,江阴人。其文纯正雅典,言之有据。曾著书十二篇,总名为《东家子》,宋濂为他做《东家子传》。元末,携家避乱于吴,将其他东西都抛弃了,唯独载书两筐。张士诚请他去做官,他因母病立即辞官归家,客居于松江,大家都为他买田

  • 一 家世和幼年生活·胡适

    丁文江,字在君,江苏泰兴县人。生于民国纪元前二十三年(光绪十三年丁亥三月二十日,当西历1887年4月13日),他在《努力周报》发表文字,常用“宗淹”的笔名,那当然是表示他崇敬那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卷十二上 告子章句下(凡十六章)·孙奭

    [疏]正义曰:此卷赵氏分为下卷者也。此卷十有六章。其一章言临事量宜,权其轻重,以礼为先,食色为后,若有偏殊,从其大者。二章言天下大道,人病不由,不患不能,是以曹交请学,孟子辞焉。三章言生之膝下,一体而分,当亲而疏,怨慕号天,是以《

  • 第三章 地方分治以度为界·梁启超

      大同之治体,无国种,无险要,故分治之域,不以地势为界,而但以度为界。每度之疆,树石刻字以表之。人生其中,即为其度之人,由人本、育婴、慈幼三院养成,则入小、中、大学,学成则充看护人,一年则入农、工、商各场,有疾则入医院,老

  • 四如讲稿卷三·黄仲元

    宋 黄仲元 撰大学学记尝言大学之道大学之教而不言其所以为道所以为教盖大学者所以教为大人之学又以自别于小学者也小学是已做一个大学底坯墣大学只是就小学上琢磨出治将出小学是涵养此性大学则所以推明此性之理小学

  • 念佛三昧不易得·印光

    念佛三昧[1]亦不易得,若不自量,或致著魔。须知往生净土,全仗信、愿。有信、愿,即未得三昧,未得一心不乱,亦可往生。且莫只以一心不乱,及得念佛三昧为志事,不复以信、愿、净念为事(都摄六根而念,为净念。念佛时,常听自己念佛音声,

  • 周易传注·李塨

    清李塨撰。7卷。作者认为“易为人事而作”,其立论力斥“异端隐怪之说群窜圣经”。自谓“今但求自然,不事强造,且即象玩义,非谓象解必合圣心,不可更移”。此书大抵以观象为主,亦兼用互体,多采李鼎祚《周易集解》、毛奇

  • 秽迹金刚禁百变法经·佚名

    一卷,唐阿质达霰译。为秽迹金刚之印法。载符四十六,以灭种种之苦难。而以急急如律令为咒语,不说余咒。符似抱朴子中入山之符。是明为伪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