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星吉传

星吉,字吉甫,河西人。曾祖朵吉,祖父搠思吉朵而只,父搠思吉,相继侍奉太祖、宪宗和世祖,为怯里马赤。

星吉年少时就在仁宗的府邸中当差,精明敏捷。至治初年(1321),授中尚监,后改任右侍仪,兼修《起居注》(皇帝言行录),拜监察御史,言行正直,为人们所称赞。升迁为宣政院使,出任江南御史台御史大夫。这时,因久过太平年月,朝廷内外官吏都是看风头察颜色办事,而星吉则坚持纪纲。湖东佥事三宝住,本一介儒生,为人廉洁,对于贪官污吏决不宽容。御史有私事求他,他不肯接受,于是诬告他。星吉看到了奏章后大怒道“:三宝住为官清廉,谁不知道,你竟敢上诬告之词!”立即奏请对御史施以杖刑,昭雪三宝住之冤。因此,执政者讨厌他,调他出京任湖广行省平章政事。

湖广地连江北,威顺王每年要出去打猎,成为人民一大负担。威顺王建立“广乐园”,集中了一些名娼、巨贾,牟取大利。地方官府也不敢得罪他。星吉到湖广后去拜见他,威顺王关了中门,开左边小门召他进去。星吉说“:我是受天子之命来此任平章政事,不是你威顺王的私臣,怎能从不正之道而入呢!”守门的人惶恐万状,进去禀告威顺王,王命开中门迎入。星吉入府之后,谴责威顺王说:“你是皇室宗亲,古之所谓伯父叔父。但如今未闻王有什么德行,而是打猎行乐,商贾抱怨,这样恐怕对你没有什么好处。”威顺王连忙握星吉手,感谢他的提醒,将其一些不正当作为全都废止。有个西域僧人叫小住持的,穿三品官的命服,恃宠横行,甚至多次欺压官府。星吉将他逮捕,搜出其妻、妾、女乐、妇女共十八人。将此僧人判罪之后,一些豪强不敢胡作非为,贫弱百姓拍手称快。

至正十一年(1351),白莲教起义于汝、颍一带。星吉把召募勇士、加固城池、修理军械、严密巡逻等事均交老将郑万户负责。义军派二千人来约降。星吉与郑万户说“:这是诈降,但又不能拒绝。应接受他们的投降,然后进行审查。”经审查,果然是诈降,将为首者数十人严密监禁,等候朝廷处理。恰在此时,朝廷召星吉回京任命为大司农。与他同事的一些人,因受了义军的贿赂,且忌妒其功,诬告郑万户,释放被监禁的义军首领。至正十二年正月十四日,义军攻陷武昌。

星吉回京入见顺帝,陈述防御义军的情况,顺帝大喜。但宰相不高兴,奏请将星吉出为江西行省平章政事。星吉到江东后,朝廷令他守江州。这时江州、池阳已为义军所有。守太平的元军不过三百人,而义军号称百万,守城官军准备弃太平而逃。星吉对他们说“:畏贼而逃不是勇敢的表现,坐在城内等敌人进攻也不明智,你们都有妻子财物,你们逃走了,妻子儿女可免于难吗?”他向富户借钱来召募兵卒,每卒五十千,一天就募得三千人,而在此以前,行御史台曾以每人一百五十千之价募兵,却无人应募。星吉又备造战船,克复铜陵,破白马湾,抵达白湄,俘义军首领周驴,缴获船六百艘,收复池州及石埭各县。

义军反攻,星吉命王惟恭列阵抵御,另遣小舰从旁袭击,大破义军,占据清水湾。侦探报告说,有比官军多数十倍的义军自上流乘舰顺风而下。诸将惊恐失色,星吉说:“没关系,风势盛,敌舰停泊困难,我们埋伏在港湾河汊内,等敌军过了我们再随后出击,无不取胜。”果如星吉所料,官军殊死战斗,大破敌军。围攻安庆的义军,闻清水湾失利,也撤围而去。元军收复湖口、江州。星吉命王惟恭守小孤山,自己扼守番阳口。

这时期内,义军已占有湖广,江西亦在掌握之中,淮、浙一带人民也起而响应,元军无后援,且士卒疲惫,粮食缺乏,将卒都无斗志,有人说东南大势已去。星吉言峻色厉地对全军说“:我们受命守江西,必须与江西共存亡。”不久,义军乘大船从各方面进攻,元军拼死战斗,死亡几尽,星吉侄子伯不华战死,星吉亦中箭昏倒,为义军所俘。他拒不投降,绝食十日而死,年五十七岁。

星吉为人公正廉洁,办事英明果断,能与将士同甘共苦,以忠义激动人心,故在战斗中常能以少胜多,将士为他拼死效力。

猜你喜欢
  卷七十六 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司马迁
  卷九十四 匈奴传第六十四·班固
  ●卷二百四十八·徐梦莘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一百十九·乾隆
  卷二十一·朱熹
  卷十六·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四·佚名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佚名
  卷之九十三·佚名
  第二五七副详及批光绪十五年十一月四日一一六一○--一·佚名
  一二 寄谕豫抚何煟访求胡煦等遗书·佚名
  卷十·温达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五上·袁枢
  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卷六·佚名
  二十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癸亥(同治二年)·林占梅

    癸亥元旦踏春自东城归,与陈榕士、叶松潭、家薇臣坐谭,首唱一律下元甲子数将周,又到清时景运头;四野绿畴忻岁首,一轮红日豁晴眸。关河完固驱狼豕,刀剑销残买犊牛。我是西湖閒散吏,几时同泛木兰舟(榕士曾需次浙省,故云)?叠元旦前韵

  • 许棐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许棐(?-1249)字忱夫,海盐(今属浙江)人。隐居秦溪,筑小庄于溪北,储书数千卷,植梅于屋四檐,曰梅屋,悬白居易、苏轼二像事之。淳祐九年卒。 《宋史翼》有简传。有《献丑集》一卷,《梅屋集》五卷,《梅屋诗馀》一卷。《四库总

  • 卷五十五·志第八·天文八·脱脱

        ◎天文八   ○五纬犯列舍   岁星   建隆二年四月乙巳,犯左执法。五月己丑,犯东井。十月乙巳,犯亢。   太平兴国八年七月丙寅,入张。   雍熙元年正月辛巳,犯灵台第一星。   至道元年十一月庚戌,

  • 卷第二百二十八 唐紀四十四·司马光

      起昭陽大淵獻(癸亥)正月,盡十月,不滿一年。   德宗神武聖文皇帝建中四年(癸亥、七八三年)   春,正月,丁亥,隴右節度使張鎰與吐蕃尚結贊盟于清水。   庚寅,李希烈遣其將李克誠襲陷汝州,執別駕李元平。元平,本湖南判官,薄

  • 卷十四 漢紀六·司马光

      起閼逢困敦(甲子),盡重光協洽(辛未),凡八年。   孝文皇帝前三年(甲子、前一七七年)   冬,十月,丁酉晦,日有食之。   十一月,丁卯晦,日有食之。   詔曰:「前遣列侯之國,或辭未行。丞相,朕之所重,其為朕率列侯之國!」十二月,免

  • 第一百回 失蜀土汉宗绝祀 篡魏祚晋室开基·蔡东藩

      却说司马昭既诛成济,遂议另立嗣君,决迎燕王宇子璜为魏主;使长子中垒将军司马炎,行中护军事,持节至永次县,常道乡,迎璜入都。璜为常道乡公,年方十五,既入洛阳,即至永宁宫,谒过太后,登殿嗣位,更名为奂,改号景元,进司马昭为相国,封

  • 皇王大纪卷五十六·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景王五年晋侯使韩起聘于鲁且告为政焉观书于太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徳与周之所以王也公享之既享宴于季氏遂如齐晋公族大夫韩须逆女齐上大夫陈无宇送女致少姜少姜有宠晋侯

  • 前题·丁宗洛

    丁如金(浮山)巨卵当年毓异胎,异人隔世果重来。何惭韶石中兴相,不信琼山天下才。鸿业百年斯灿着,鱼椷双页肯轻开(先生与先曾祖往来书札,今尚存)?结缘翰墨怀先德,同证莲花最上台。十六春秋岁序迁(兄自嘉庆丁卯北上),独怀先哲创编年。

  • 卷五十七·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五十七乾隆二十三年六月己巳靖逆将军雅尔哈善等疏奏防范库车应援要路雅尔哈善等奏言臣等攻围库车城与领队大臣及伯克鄂对等共议回城虽系土筑颇属髙坚此时贼众不敢出战自应多备云梯土

  • 史记集解卷六十八·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痤为中庶子公叔痤知其贤未及进防痤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曰痤之中庶子公孙

  • 四十六、烟篷的故事·包天笑

      公元一九○○年(光绪廿六年)岁次庚子,那一次我也到了上海。前章所述,我到上海,不是常住在实善街鼎升栈吗?到了那里,恰巧楼上有个小亭子间,是占两榻地位的,我便把它包了。所谓包者,就是一个人出两个人的钱,本来每客二百八十文

  • 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司马迁

    宋尚斋 何平 译注【说明】本传是袁盎和晁错的合传。袁盎在汉文帝时,深得信任,所言皆听,但到汉景帝时,却被查办,降为庶人。而在文帝时默默无闻的晁错曾数十次上书也不被采纳,到景帝时,因与之密切,却官运亨通

  • 文同传·脱脱

    文同字与可,梓州梓潼人,是汉代文翁的后裔,四川人仍以“石室”称其家。文同方口秀眉,以学问著称于世,操行风度高雅纯洁,自号为笑笑先生。他擅长诗歌、文章、篆书、隶书、行书、草书和一种笔画中丝丝露白的飞白书法。文彦博任

  • 卷二百八·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八刑考【十四】详谳【平反】乾隆三十一年定详审题参婪索罪情先是苏州府同知段成功在山西阳曲县任内亏帑巨万巡抚和其衷贪受贿赂保举卓异於其陞任

  • 卷二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十一旗分志二十一八旗佐领二十一【正蓝旗蒙古佐领 镶蓝旗蒙古佐领】正蓝旗蒙古佐领正蓝旗蒙古都统所属左右参领各一右参领下佐领十五左参领下佐领

  • 瓜豆集·周作人

    现代散文集。周作人著。上海宇宙风社1937年3月初版。收作者1936年下半年所写的散文33篇。周作人在《题记》中说:“这三十篇小文重阅一过,自己不禁叹息道,太积极了!圣像破坏与中庸夹在一起”。《家之上下四旁》一文批评了

  • 蜀锦谱·费著

    记述蜀锦工艺和花色习俗的书。作者姓名已佚,大约在南宋时期成书。明人杨慎所编纂的《全蜀艺文志》,题其为元人费著所作。书中记录了宋代成都地区民间机户和官办锦院的织锦情况。介绍了蜀锦发展的历史变迁。记述了当时

  • 圣大总持王经·佚名

    一卷,赵宋施护译。佛为阿难说四咒。能知七生、十四生、二十一生及倍倍生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