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迦叶禁戒经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摩诃比丘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万二千人。是时佛语摩诃迦叶比丘言。比丘有二事。身堕地狱中。一者言是我所。二者求人欲得供养。比丘复有二事。一者反听外道。二者多欲积衣被袈裟钵。比丘复有二事。一者与白衣厚善。二者见好持戒沙门反嫉之。比丘复有二事。堕镬汤中。一者常念爱欲。二者喜交结知友。比丘复有二事。一者自有过不肯悔。二者反念他人恶。比丘复有二事。当堕泥犁中。一者诽谤经道。二者毁伤经戒。比丘复有二事。一者于都犯戒。二者于法中无所得。比丘复有二事悔。一者强披法衣袈裟。二者身不持戒不承事持戒沙门。比丘复有二事。实难愈。一者心邪乱。二者止人作菩萨道。

佛语迦叶。沙门何故。正字沙门。有四事为沙门。一者形容被服像类沙门。二者外如沙门内怀谀谄。三者但欲求索承事名誉自用贡高。四者行戒不犯。是为真沙门。何等为形容被服者。除须发。被法衣。持应器。心不自政。但欲作恶。喜学邪道。是为外被服像类沙门。内谀谄者。安徐而行徐出徐入。外衣食粗恶。内欲甘美。外居山间草苗为庐。内无信意自宽贾。若内嫉忠直。从因缘多索财物。成其承名。是为谀谄不持戒。不持戒者。但欲令人称誉。谀谄屏处。欲令人称誉。不自克责趣求度脱。但有谀谄之态。是为不持戒。何等为真沙门。持戒行道不惜寿命。捐弃身体。不索万物不求供养。若有比丘守空行者。常观净法本无瑕秽。自作慧行不从他人得。于佛法中得泥洹。是为真沙门。

佛语迦叶。欲求道当于是真沙门。莫效承名沙门谄谀沙门。譬如贫人称名大富。但有富名内无所有。佛问迦叶。是人应有不。迦叶言不应。佛言如是。虽有沙门名者。不行沙门法。如贫人称大富。譬如有人为水所没漂反渴欲死。沙门虽多讽诵高才智慧。不去情欲。为是情欲饥渴欲死。坐是入泥犁禽兽薜荔中。譬如贤医师。满一器药。不能自愈其病。虽多讽经。不持戒。譬如摩尼珠堕不净中。虽多讽经。不持戒。譬如死人著金银珍宝。身不持戒。反著袈裟像类沙门。譬如长者子被服庄饰。著好新衣中外洁净。多讽经不持戒如是。

佛语迦叶。有四事像持戒人。何等四事。一者有比丘。禁戒所。语言我不犯。虽有是语。为有著自呼有善。二者若有比丘。悉知深经著行。自言是我所行。三者若比丘多著言是我所著。四者自言我常行等心。著恐畏于生死。是为沙门自称誉为持戒。佛语迦叶。禁戒无形。不著三界。无常无吾我无人。无命无意无名无称。无化无教作者。无所从来。无所从去。无形无灭。无身无所犯。无口无所犯。无心无所犯。无世间无计。无世事无所住。亦无戒亦无所念。亦无败坏。是名为禁戒。是时佛说禁戒无瑕秽亦无所著。戒者无诸嗔恚。安定就度世道。如是为持戒。不爱身形。不爱寿命。亦不乐于五道。悉晓了入于佛道中。是为持戒。亦不在中。亦不在边。不著亦不转。譬如虚空中风。是为持戒。是乃名为无种人有定心。亦无所著亦无我。为天人相。而晓是者。是为净持戒。不转于禁戒。不自贡高。常欲守道持戒。如是无有而过者耶。无有是人信于空者。随佛所行不染污。从世间冥中。入照入明。适无所住立。亦莫于三界。是戒法。佛说是戒法。三万三千诸天人民。皆得须陀洹道。八百沙门。从是因缘意解得度。行智慧如是。

佛说迦叶禁戒经

猜你喜欢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四十五·澄观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七之一·智旭
  卷第二十八·佚名
  卷十九·赜藏主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九卷·慧远
  魔劝舍寿品第二十六·佚名
  谈 唯 识·太虚
  三坛传戒正范卷四·读体
  佛一百八名赞·佚名
  卷第十一·晦翁悟明
  卷四百一十七·佚名
  散华品第二十八·佚名
  費隱禪師語錄卷第九·费隐通容
  萨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卷第八·佚名
  大雲初分大众健度第一·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十·彭定求

        卷40_1 【奉和过旧宅应制】上官仪   石关清晚夏,璇舆御早秋。神麾飏珠雨,仙吹响飞流。   沛水祥云泛,宛郊瑞气浮。大风迎汉筑,丛烟入舜球。   翠梧临凤邸,滋兰带鹤舟。偃伯歌玄化,扈跸颂王游。   遗簪谬昭

  • 唐储光羲诗集卷三·储光羲

    五言古诗秦中初霁献给事【二首】渭水收暮雨处处多新泽宫苑傍山明云林带天碧君子耸髙驾英声邈今昔锵佩岀中台彯缨入仙掖夙心幸清鉴晚志欣良觌鸣盗非足徴愿言同下客二南国久为思西都尝作宾云开天地色日照山河春善听在知

  • 海叟集目录·袁凯

    巻一琴操乐府四言古诗巻二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巻三五言律诗五言排律七言律巻四五言絶句六言絶句七言絶句

  • 外集卷十七·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外集卷十七情感笑赋           【晋】孙 楚有度俗之公子緫万物之细故心髣髴乎巢由以得意为至乐不拘恋乎凡流防亲戚于高宇结宗盟于绸缪所以交颈偃仰椎胷指掌亢洪声于通谷顺长风以

  • 卷四百一十·列传第一百六十九·脱脱

        娄机 沈焕 曹彦约 范应铃 徐经孙   娄机,字彦发,嘉兴人。乾道二年进士,授盐官尉。丁母忧,服除,调含山主簿。郡委治铜城圩八十有四,役夫三千有奇,设庐以处之,器用材植,一出于官,民乐劝趋,两旬告毕。七摄邻邑,率以

  • 卷四百九十五 列传二百八十二·赵尔巽

      ◎忠义九   宗室奕功札隆阿等 觉罗清廉等 松林文炘等 崇寿韩绍徽韩培森 马锺祺 董瀚 谭昌祺 庄礼本 冯福畴 宫玉森 景善等 宋春华马福禄 杨福同 吴德潚子仲韬 成肇麟   宗室奕功,历官奉宸苑卿,至御前侍卫。光绪

  • 卷之二百五十九·佚名

    光绪十四年。戊子。九月。己酉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丙子皆如之。记注  ○钦奉皇太后懿旨。醇亲王奕譞奏、现居赐邸。为皇帝发祥之所。敬稽成宪。应否恭缴。请旨遵行等语。醇亲王府第

  • 序·缪荃孙

    苏省邦交,其在春秋,实始吴晋。会柤之后,遂遍中夏,勾践承之。周王致伯,无疆之败,地属于楚,不专苏境,自可不录。吴濞既王,亦通诸粤。七国之变,削弱宗藩,南边诸郡,不隶王国,邦交遂绝。汉鼎三分,孙吴为国,蜀汉而外,颇通外徼。西晋灭之,邦交

  • 第十卷 仕绩 一·缪荃孙

    江 宁 府 一 汉抗 徐抗徐,字伯徐,丹杨人。以胆智称。初试守宣城长,悉移深林远薮椎髻鸟语之人,置于县下,由是境内无复盗贼。后为中郎将宗资别部司马,击太山贼公孙举等,破平之。迁太山都尉,寇盗望风奔亡。及迁长沙太

  • 前清的退伍军人·齐如山

    退伍“荣军”建成了台湾的横贯公路,我乃联想到前清的退伍军人。从前的退伍军人,不是这种情形,在寓兵于农的朝代,自是最理想的时期,但年代已久,谈起来话也太长,不必多赘。到了宋朝,就讲杯酒卸兵权(或作谢兵权),是皇帝赐统

  • 卷五十九·李光地

    <经部,春秋类,日讲春秋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五十九定公九年春王正月【附录左传】九年春宋公使乐大心盟于晋且逆乐祁之尸辞僞有疾乃使向巢如晋盟【巢向戌曾孙】且逆子梁之尸【子梁乐祁】子明谓桐门右师出【

  • 卷一·佚名

    △降魔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城竹林迦兰陀池边。与大比丘众一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舍诸重檐。逮得己利。尽诸有结。皆得正知。心善解脱。及大菩萨一万人俱。其名曰持须弥顶童真。水智童

  •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卷第四·智俨

    终南太一山至相寺沙门释智俨集 十明品十明章 灭尽定章 十忍品十忍章 阿僧祇品时劫章 寿命品寿命差别 往生章 菩萨住处品住处章 不思议法品显果德自在章 解脱章 如来相海品相海章 小相光明功德品小相用章 

  • 卷六十五·性音

    宗鉴法林卷六十五 集云堂 编 大鉴下六世 潭州云盖山志元圆净禅师(石霜诸嗣) 因僧问石霜。万户俱闭即不问。万户俱开时如何。霜曰堂中事作么生。僧无对。经半年方始下一转语。曰无人接得渠。霜曰道即太煞道。祇道得

  • 第三十三章 十王章·佚名

    于睹多伽摩尼王之治世中人民富荣,沙利王子为彼[一人]儿所善知。(一)彼至[王子]为幸运之人,常喜善业,而容貌极美旃陀罗女所执着,(二)由前生[之因缘]络此[旃陀罗女]阿苏伽摩罗提乞为容姿而爱慕,彼不欲[即]王位,(三)睹多伽摩尼之弟沙陀提沙于彼

  • 小花朵集·老舍

    老舍论文散文集。1963年3月百花文艺出版社第1版。收录了作者的文章29篇和《后记》。

  • 盘天经·佚名

    盘天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宋元。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经为占卜之书。内有占星斗法、占风法、占六甲五卯法、占日月法等。主要根据天气在星斗、银河、日月及六甲五卯之间变化移动情况,预测气候变化和社会人事变

  • 读朱随笔·陆陇其

    清陆陇其撰。是书为陆氏读《朱 子大全集》时,对《正集》三十卷至《别 集》卷所做的读书心得。共四卷。卷 一从《朱子大全集》卷三十至卷三十 八,卷二从《朱子大全集》卷三十九至 卷四十五,卷三从《朱子大全集》卷四 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