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德人谈话鳞爪
一、德国驻华公使卜尔熙,昔为驻日大使参赞,曾唔谈。在福郎福特大学讲演,卜公使来听讲毕,叙旧。数日后,约于中国学院摄影纪念,并以自备汽车,邀游莱因河诸胜。卜既通华语,车中遂作长谈,偶论时事,谓“日本之屡迫中国,等于法之压迫德。大抵小国一时占优势,恒惴惴然恐大国之复兴,无以自存,遂欲钳制之而使不能再起,但亦徒见心劳日拙而已”。太处曰:“个人与他人,国家与他国,恒存一我不灭亡他、他必灭亡我之念,以之互向拚死中求活。此现代从宇宙观以至人生观之大错误,而为各阶级各民族战祸之源。循此而不易其道,则世界和平与人类安乐终无望。使占优势者了知佛法,从万有以至人群,皆以因缘和合而成,生灭无常,相续不断,无可强据以为我者,亦无可强割以为非我者,惟利他乃成自他两利,若害他则必自他两害,尽堪互助以共存,岂必相斫乃为快!如不明事理,妄逞贪、嗔,人固怨苦,已亦劳困”。卜首肯。
二、柏林远东协会会长叩尔纳贵族耶纳倭伊铿夫人,耆年硕德,颇致概于近代之欧化,以慕中国古文化之热忱,招待倾谈。询及中国现时变迁之情势,均谓中国今不可急于模仿欧洲,毁亡中国固有之美德,变成日本一般国家。其言亦可思绎。
三、开在林伯爵,为德国著名之东方学者,承柬邀,访之于达姗斯达之住宅,畅论佛学,颇有心得。表示当注重个人之精研实证,愿与为互相切磋之学友,但不欲与一般人为集会之举。长身美髯,有超然出群之概。而柏林之维德海伯爵,则致书趋访,霭然欲为援助世界佛学会之组织,别饶有和爱之意。
四、德外交部东方司密歇尔遁课长,曩者亦尝于东京大使馆相识,尤善华语。由东方司司长脱老乎脱孟;嘱招待太虚赴外交部晤谈。密课长译脱司长语云:“前次欧战,非必不可避免者,而终至不能避免,亦由欧洲各国当局者,于道德之修养犹有欠缺之所致。闻佛法最注重于道德修养,故今极欢迎来传佛法”。太虚曰:“欧洲以前,本亦有宗教信仰以为道德涵养,但因近代科学知识之进步,欧洲以前所信之神教,在科学理智上已难成立其信仰,故应有从科学理智,而上达于最高最圆满之佛法,以为现代欧洲之新信仰,促进于道德之修养。今闻司长所言,既懔前车,尤惕来轸!若及今能建树此新信仰以养成真道德,则未来之人世和乐,庶其可保”!脱表示极愿赞助世界佛学苑之进行。
五、德国之佛学研习者,以泥牙罗滑嘎拉比丘及达而梗博士为先进,二人皆钖兰巴利文三藏学者,在锡兰研究修习多年。泥尝建一佛院于瑞士,达亦建一佛院于柏林,并勤著述翻译。敏兴有一雪洛斯书店,出版多种佛书,皆出其手。然今泥返锡兰,瑞士佛院已圯。达于去年弃世,其佛院现由一学生守持,亦势将寥落。除此二人外,柏林之斯泰恩凯,为达而梗之友,专习禅定。近与数十同志,组一学社,注重实行,每月出通讯一册。而研译中国学,以柏林大学教授勿朗凯,及福朗福特大学教授卫礼贤、莱勃齐大学教授海里士为首,然从中国文研究佛学,则以民族博物馆及东方学校莱辛教授为尤善,以昔在中国,曾从梅光羲研佛学也。莱勃齐大学魏勒教授精藏文,并从梵文、华文研大乘佛学。敏兴司法厅长葛立姗,及泼勒司老之龙伯博士,亦精巴利文三藏。海台堡大学华来珊教授,应索尔夫博士之呼声而提倡大乘佛学,日僧友松圆谛佐之。此诸人皆经晤谈,或数通函问者。人才济济,惜未能联合一处而互共研究之耳。
六、莱勃齐大学杜里舒教授,及爱吉士教授,皆曾到中国,对于佛法亦有深切之了解。谓在今科学知识发达后之世界,唯佛法可为人类唯一之宗教,其他各教已皆将淘汰。太虚谓唯佛法可为现代科学发达后欧洲人之合理信仰,亦唯现代欧洲最进步之科学,乃能发挥证明佛法为真理。二君极为首肯。
七、德国教育部伯克总长告施德惟博士,约太虚赴部相见。二十二日,遂偕莱辛教授往访之,畅谈一时余。告以德国可设一佛学院,问及内容之组织当如何?乃口述,由莱辛教授译为德文付与之。谓当加研究以图施设!(见海刊十卷二期)
猜你喜欢 菩萨璎珞经卷第十一·佚名 卷第十七(弥沙塞)·佚名 卷二十九·佚名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四·宗喀巴 第四卷·知礼 养老慈幼之意义·太虚 佛说大方等修多罗王经·佚名 卷第十八·佚名 卷第二十九·佚名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佚名 六门陀罗尼经论广释·佚名 (古今图书集成)释教部汇考卷第二·陈梦雷 卷第四·佚名 卷十一·赞宁 灵峰藕益大师选定净土十要重刻序·智旭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