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三十三

  炎兴下帙三十三。

  起建炎三年十月二十三日戊戌,尽十一月乙巳朔。

  张浚至兴元府奏乞车驾巡幸兴元府。

  奏曰:窃见汉中实天下形势之地臣顷侍帷幄亲闻玉音谓号令中原必基於此臣所以不惮万里捐躯自效,庶几奉承圣意之万一谨於兴元理财积粟以待巡幸愿陛下凿舆早为西行之谋前控六路之师後据两川之粟左通荆襄之财右出秦陇之马天下大势斯可定矣。。

  十月二十三日浚抵兴元命幕客王以甯作文代祭诸葛孔明曰:某以菲才误膺圣训出将使指顿辔汉中旁观定军之山平生师仰之地适有行役祗谒未遑谨遣属官致祭於祠下恭惟我公学贯天人识该今古沈机妙思典刑制作之闲(阙)盖尝玩孟德於掌中棲仲谋於江上大勋未集宾天而仙俊魄英魂归侍帝所青山折云:覆此灵骨至於今千五百年樵丁牧子咸再拜於阡陇牛羊践履不敢入於疃畦呜呼岂惟神物护持盖子思子之言曰:惟天下至诚惟能尽其性以之参天地育万物终乎!基天其渊无声无臭者其惟我公之道德殆所谓无闲然者矣。某也。後学安能识公目披旧史耳剽前闻服膺师门二十年於此矣。今皇帝遭时孔艰访於落止将即梁洋之地渐为恢复之图某虽巽懦不武而愤敌凭陵忘身殉国不暇量力慨然请行是以在此载惟我公负王佐之才抱王佐之学时命不与斋志空山今也。不然虽鼠窃狗偷肆行於海寓;而奸雄大猾不敢发於山林其故何哉!宋德在人浃肌肤而沦骨髓皇天眷命支百世而卜万年此某之所有而公之所无也。呜呼某为何人言敢及此亦不可谓无其志也。。。若夫教诲之诱掖之左右辅相之某将斋栗有祈於师门公虽在天谅闻我言亦复怃然惠以尺寸翼我坠颠庶无罪疾涉於天渊某不敢慢奉以周旋尚飨。

  二十五日庚子金人陷黄州知军州事赵令{山成}死之。

  先是张用在光州境内沿淮劄木寨上下占百馀时尽收禾稼入木寨中蓄积甚丰无退去之期光州患之至是金人欲取黄州渡江以精骑五百直冲其寨用之众数十万悉奔散金人遂焚积聚径趋黄州一夕而至。又一日光州始知之金人焚不尽者光州般。

  入城知黄州军州事赵令{山成}三月闲丁母忧解官居建昌军七月起复再知黄州八月到官先是权州蔡通判奏乞移治武昌令{山成}到州之三日奏下从所乞乃移治官吏军民在武昌县十月戊戌金人以辰刻犯(改作至)黄州射木笴凿头箭入城守卫排军晏兴拾箭遣习水兵潘明浮江过武昌报令{山成}视箭而惊曰:虏(改作金)兵也。夜半以官兵渡江入黄州连夜上城为守御之备金人纵兵攻城庚子城陷令{山成}在城之西壁被执行至城东地名土门子金人就坐说诱降令{山成}极口骂金人敲杀之军民被杀者不计数癸卯金人渡江尽绝甲辰晏兴同刘祥於竹林下寻见令{山成}尸载过武昌还其家收殓之权葬在武昌县吉祥寺遗史曰:先是靖康京城围闭赵令裨为鄂州通判部官兵在武昌县把隘京城失守阎仅以溃兵南奔犯黄州纵其下搔扰既退去令裨即渡江存抚黄州军民旋复回鄂州内人德之三月令裨以朝散大夫直龙图阁改名令{山成}来知黄州五月诏修筑城壁令{山成}奉诏修城十二月方毕工会张遇{山成}谕令退去不从遇请令{山成}出城相见令{山成}往见之遇令取酒一杯饮令{山成}顾诸贼色有异必知酒中有毒令{山成}执盏谓遇曰:令{山成}知酒中有毒今为公饮之而死然所愿诸公不杀害城中军民言讫一饮而尽遇大惊曰:酒诚有毒方欲第二盏进也。姑以此一盏试公耳乃取毒酒泼於地地裂而有声由是遇与群贼皆重令{山成}之器识令{山成}以二宠妾赠遇使退去遇携二妾去至团峰而回自後丁进九朵花孔彦舟群寇犯境令{山成}皆御退之。

  七泽孙伟(奇甫)劄子伏见十月二十五日金人陷黄州知州赵令{山成}执在军中累日欲命以伪官殴之北去令{山成}极口诋骂卒至遇害鲠烈之气至死不屈行道之人皆言之或者欲盖从贼渡江之愆乃云:令{山成}城降双谓已汙伪命然而贼南去之初有过黄州城见令{山成}遗骴委於道左。又有同时在军中得出者能言令{山成}遇害时事皦如白日著不可诬但以令{山成}初乞移治武昌而武昌乃鄂之属县邑鄂隶湖北黄隶淮西朝旨既下令{山成}未尝关白两路监司此乃令{山成}矣。谓令{山成}弃城纳款非也。令{山成}既被旨徙帑藏过武昌未讫事闲闻寇至复提武昌兵丁北渡黄州迎敌不忠义者能之乎!兼令{山成}靖康初通判鄂州邸吏报伪楚遣使肆赦守将欲遁去。

  令{山成}遂盟僚佐俟其至艰险杀使者焚其书闭关自守激扬之气坐客股栗鄂人悉知之尝闻熙甯中邕州守将苏缄骂贼遇害神宗皇帝赠以节度使庙食其州岭南父老至今能道其事自顷国家多难以来如令{山成}之死节者无几人今令{山成}尽室皆亡虽推恩无人可授。若用苏缄故事实为无穷之劝矣。。又伏见金人渡武昌入洪州江西郡县闻风畏怖往往遂失臣节独分甯知县陈敏识与士民以死相誓斩其传檄之人并力拒守至今不下十二月闲土豪罗氏观望旁近事势聚群不逞欲杀敏识以附贼(二字改作应)敏识摘发其奸悉陆令陈规公安令程千秋皆以御寇论功擢领方面敏识之功实。又倍之今洪州未有守臣谓宜使知洪州。

  乞建庙礼部状准淳熙元年七月二十二日敕尚书省送到降授特进枢密使江淮东西路宣抚使魏国公张浚劄子奏臣据黄州状申据本州士庶父老汤政等状伏见建炎元年逆贼阎仅侵犯黄州当时通判鄂州赵令{山成}将带官兵在武昌县把隘阎仅才退即时过江收复黄州却回鄂州任所於当年三月内以朝散大夫直龙图阁知黄州到任当年五月内修城至十二月了毕至建炎二年正月初十日孔彦舟侵犯本州攻打城壁凡六昼夜保守坚固贼势沮退继而赵龙图会合五州都巡蒋宣赞前来解围杀散而去并前後累次盗贼丁一箭九朵花李仲张遇桂仲等侵犯本州城壁并皆守御保全至建炎三年三月内赵龙图丁母忧解官往建昌县住至当年七月内起复仍知黄州八月初十日再还到任当月十三日系赵龙图丁母忧去後权州蔡通判起奏朝廷乞移治武昌县是日奏下依所乞至当月十八日赵龙图将带本州官吏军民渡江往武昌县至十月二十三日辰时虏(改作金)人犯城箭射入城内守卫排军晏兴拾得虏(改作敌)箭遣习水兵士潘明将箭浮江过武昌县报复赵龙图於当夜二更将带官兵自武昌县渡江回来黄州连夜上城摆布守御於当月二十五日巳时番贼(改作金兵)攻破州城就西边城上捉龙图去城东地名土门子就坐赵龙图一向高声叱骂云:番贼你甚物类如何敢犯大宋州郡杀害生灵真是畜生禽兽连声叫骂我(删云:番至此三十字)誓死不屈其番贼将酒与饮挥盏掷打云:我不饮番贼畜牲之酒褫去凉。

  衫欲换战袍。又骂云:我不着番贼畜牲之衣番贼称将与你好官。又骂云:我不受番贼畜牲伪命勒令下拜。又骂云:我有两膝只拜我祖宗当时见其难屈毁骂不已番贼(删其番至此八十九字)大(改作因)怒用铁鞭打赵龙图面额一下正当左额并连眼颊(删一下至此十字)血流被面赵龙图骂声愈高即令驱出向东竹林边杀至死骂声不绝同时遇害官员都监王逵打死在仓巷口判官吴源从事(阙)打杀在东门外上三县巡检刘绰(阙)从义亦打杀在东门城上并杀武昌吴县尉朱巡检并打杀使院人吏傅拱姜邵李实王仲李坚衙前母宰张悫等并一行兵使守城百姓打杀者不计数目至一十八日番(改作金)人过江尽绝二十九日排军晏兴同刘祥於竹林下寻见赵龙图尸二人舁到江边用小船载尸过武昌地名磨口分付与龙图宅眷买棺木收殓令晏兴等埋在武昌界内吉祥寺至绍兴五年吕谊周仲等具状经州乞赐保明申奏朝廷云:今来所陈赵龙图守城死节并是指实本州士庶兵吏等情愿乞就赵龙图死节之地建立庙宇岁时祭祀永为归向可备申特赐旌表赵龙图庙额施行本州契勘往年朝散大夫直龙图阁赵令{山成}知黄州时守城死节皦如白日明不可诬询之同时被虏之人後得脱出尚存者能言共详盖其方当被旨移治南岸才闻虏(改作敌)骑即时奋励一夜渡江入城御敌以婴其锋及城陷被执极口底骂至杀而不屈其节鲠烈之气凛然如在可获而仰黄人思之愿立庙宇尸而祝之出於诚心理实可从本州切恐岁月久远必致泯灭寂然(阙)白无疑申乞特赐敷奏俯从所请赐以庙额载在祀典血食一方少伸臣子报国之英魂永为後人忠义之激劝臣谨录进呈伏望圣慈特降睿旨施行取进止七月二十三日三省同奉圣旨依。

  二十六日辛丑金人自黄州渡江取路寇(改作攻)洪州。

  金人在黄州岸下得小舟其数亦不多乃折民居绞缚为筏以舟引之而行遂渡大江癸犯军马渡江尽绝取大冶县捷路不入兴国军径赴洪州是时刘光世驻军於洪州先遣统制王德以兵巡绰瑞昌县兴国军大冶县德闻金人兵过飞报光世。且持重无出兵光世遂止。

  京城留守程昌留入京师。

  知蔡州程昌留被命为京城留守遂领兵入京师既。

  到仓廪皆空随行兵使食附行乾粮半月皆尽乃出城四外挑野菜而食。

  诏亲征。

  郭仲荀为浙东宣抚使军越州传崧卿为浙东防遏使军婺州。

  岳飞败李成於长芦九里冈。

  李成据滁州杜充命王燮征讨之燮以本部兵驻长芦镇整饰行伍取瓦梁路趋滁州留轺重舟船在长芦行之次日提点刑狱裴凛亲来犒军军戏行凛次於崇福禅院般钱绢堆贮满屋燮行之三日犹在瓦梁不敢进贼遣轻骑五百渡茅塘取盘城路夜行径犯长芦质明到长芦轺重军人犹睡未起无一上岸者遂急斫断缆开船而去贼遂入崇福禅院掠僧(以行)百姓百馀人方索金奶衣物忽闻呜锣声贼皆退去僧行土军被执者九人贼犹以马捶催督被掠人速行行至九里冈与岳飞相遇初燮之进兵也。充以飞为策应飞渡宣化镇闻有贼骑五百径趋长芦飞遂往长芦至盘城质之村人所说与宣化一同飞遂进兵疾趋九里冈贼之绰路者知官军由盘城趋长芦恐遏归路乃报长芦贼兵鸣锣促回至九里冈相遇飞击之贼兵尽殆夺被执人发回长芦有中刀者有中枪者数十人燮不至滁州而回会充促还建康遂归建康自和芦往滁州有大路二燮直行其一而不虞其他始贼至长芦凛在崇福禅院急登舟而去贼既退钱绢尽为郡人攘取一空。

  十一月乙巳朔韩世清欲立赵令俊不克。

  韩世清屯於斩州兵马州具官员军民状差官五员诣行在举请世清为斩州兵马钤命世清为斩州兵马钤辖斩黄光州兴国军都巡检使令五州应付钱粮刘文舜屯於舒州为淮西都巡检使知江州权邦彦令世清听文舜节制世清不从闻金人已自黄州渡江犯兴国军乃制黄衣请斩州钤辖赵令俊即位以黄衣披之令俊跳叫不从褫其黄衣世清之党强之令俊叫不绝口知州甄采同州县官止之世清方稍止采出榜示众曰:今月日旦望拜二圣因此官员思念二圣远在沙漠至泣下民方稍安。

  知濠州孙逸以赴建康府禀议离任而去张宗望权知州事。

  知濠州孙逸见防秋事急乃曰:当以军期事赴建康。

  府见杜相公禀议遂交印与路分都监张宗望讼宗望权知州事是时兵马都监李择之当代而代者李择到州逸与择之偕行。

  赐进士出身头品顶戴四川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清苑许涵度校刊。

  三朝北前边会编卷第一百三十三终。

  ※卷一百三十三校勘记。

  某将斋栗有祈於师门(师应作公)庶无罪戾(戾误作疾)宴兴拾其箭遗习水兵士潘明(脱其字士字)金人就坐欲诱降(欲误作说)不计其数(脱其字)乃云:令晟以城降(脱以字)蒋宣赞兵马前来解围(脱兵马二字)李成(误作李仲)过武昌县报复赵龙图(复字衍)并连颐颊(颐误作眼)衙前母宰(母应作毋)并一行兵吏(吏误作使)地名磨口(一作樊口)随行兵使(吏误作使)兵马州具官员军民状(兵马下应有阙文)。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二十七·徐梦莘
  卷第七十·胡三省
  卷之三百三十六·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五·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六·佚名
  绎史卷八十四·马骕
  庾杲之传·萧子显
  郭兴传·张廷玉
  卷二十六·佚名
  卷一百三十七·雍正
  卷三十断狱律·窦仪
  钦定南巡盛典卷五十·高晋
  53.鸿门宴·林汉达
  光緒六年·曾纪泽
  穆蕅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金元·王奕清

    ◎金章宗咏扇金章宗喜文学,善书画,闻宋徽宗以苏合油烟为墨,命购得之,墨一两,价黄金一斤尝有蝶恋花词咏聚扇云:"几股湘江龙骨瘦。巧样翻腾,叠作湘波皱。金缕小钿花草斗。翠条更结同心扣。金殿珠帘闲永昼。一握清风,暂喜怀中透

  • 卷八十八·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八十八 明 曹学佺 编 晚唐十五 许棠【字文化宣城人】 过洞庭湖 惊波长不定半日鬓成斑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鸟高还畏坠帆远却如闲渔父闲相引时歌浩渺间 登渭南县楼 近甸名偏着登城景最

  • 梨园原·黄旛绰

    淸黄旛绰等着论戏统古时戏,始一出鬼门道,必先唱【红芍药】一词。何也?因传奇内必有神、佛、仙、贤、君王、臣宰及说法、宣咒等事,故先持一咒,以释其罪;兼利诸己——隔宿昧爽,因喉音闭塞,故齐声而扬。古制云:“

  • 東觀漢記卷二·多人

      紀二   顯宗孝明皇帝   孝明皇帝諱陽,〔一〕一名莊,世祖之中子也。〔二〕建武四年五月甲申,〔三〕皇子陽生,豐下銳上,顏赤色,〔四〕有似於堯,上以赤色名之曰陽。〔五〕年十歲通春秋,〔六〕上循其頭曰「吳季子」。〔七

  • 卷三·商辂

    <史部,史评类,御批续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续资治通监纲目卷三 【起戊戍宋真宗咸平元年尽壬戍宋真宗乾兴元年】凡二十五年 【戊戌】真宗皇帝咸平元年春正月彗星见诏求直言【彗出

  • 卷之五百十·佚名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十二月。壬寅。谕军机大臣等、国子监奏、为已故国子监祭酒熙元、王懿荣、助教柏山、捐建专祠。抑或附祀。并请将助教附祀各摺片。熙元、王懿荣着准其附祀唐臣韩愈祀。柏山着一并附祀。现月○外

  • 中兴小纪卷十二·熊克

    宋 熊克 撰绍兴二年【嵗在壬子】春正月甲午复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待制以下各举一人但学业优长不拘已仕未仕诏略曰祖宗以来百余年间尝以是科获致豪俊朕方求才以济艰难之运尚期得人逺追前烈庶无愧于斯焉时剧防曹成拥潭

  • 石延年传·脱脱

    石延年字曼卿,他的祖先是幽州人。后晋把幽州送给契丹,他的祖父就率领全族人向南方转移,留居在宋城。石延年的为人放纵不拘,崇尚气节,读书通大义,做文章劲健有力。对诗最擅长而且还善于绘画。他屡次考进士,都不中。真宗录用三

  • 卷二·佚名

    康熙十九年(一六八六○)二月癸未(二十三日),提督万正色奏克海坛。先是,上命福建总督、巡抚、提督酌定进止机宜,巡抚吴兴祚奏:臣询之习知贼中情形者云,贼■〈舟宗〉虽多,不如我新造鸟船坚固便捷。今郑锦悉调舟舰,皆在海坛齐集,宜乘

  • 卷七之三·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七之三 朱批孔毓珣奏摺 雍正五年二月十五日两广总督【臣】孔毓珣谨 奏为奏 闻事窃【臣】钦奉 谕旨先至河上详勘将通盘修理事宜细加商酌

  • 卷之一·佚名

    刘子卷之一播州录事参军袁孝政注清神第一形者,生之器也。心者,形之本也。神者,心之宝也。故神静而心和。心静无劳汝形。问静不扰其性情者,去尘远秽。故天清而白日昭,河清而圣人出,时清即太平,水清即鱼跃,神清即无累,心清即影直

  • 孟子集编卷十 ·真德秀

    宋 真德秀 撰万章章句下【凡九章】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濵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

  • 原序·吕祖谦

    吕氏家塾读诗记原序余尝读吕氏读书记大事记未睹读诗记也近得宋本于友人丰存叔读而爱之其书宗孔氏以立训考注防以纂言剪缀诸家如出一手有司马子长贯穿之巧研精殚歳融防涣释有杜元凯真积之悟縁物丑类辩名正义有郑渔仲考

  • 卷第十五·李遵勖

    天圣广灯录卷第十五   [宋勒]汝州风穴山延昭禅师余杭人也。初参镜清。清问云。近离什么处 师云。自离东来 清云。还过小江也无 师云。大舸独飘空。小江无可济 清云。镜水秦山。鸟飞不度。子

  • 谢宣城集·谢朓

    诗文集。南朝齐谢脁(464—499)撰。五卷。脁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著名诗人,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历竟陵王萧子良、随王萧子隆功曹、文学等职,深得赏识,为“竟陵八友”之一。后迁明帝中书郎,建武二

  •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佚名

    白话长篇神魔小说。又名《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三卷,分17节。不题撰者姓名。卷末有“中瓦子张家印”款一行,张家为宋时临安书铺,故王国维、罗振玉皆以为宋人作。然鲁迅以为“逮于元朝,张家亦或无恙,则此书或为元人

  • 宴会·鲁彦

    夏天的一个午间,一家狭窄的饭铺里有了一个小小的宴会。 那里是十三个互称为同志的革命党人,衣襟上备有相同的蓝色而长方的徽章,操着声调各别的官话,占据了两张方桌合并的座位,低小的房子的空气因着这几个人的来到,骤然变得

  • 道园遗稿·虞集

    元诗别集。6卷。虞集撰。《四库全书》曾据江西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本集有元顺帝至正年间金伯祥原刊本传世。卷首有至正二十年(1360)黄溍序,至正十九年杨椿序,卷5之后有至正十四年虞集从孙虞堪跋(《四库全书》本把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