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地藏菩萨本愿经开题(附大科)

    ──二十四年十月在上海雪窦寺分院讲──

   一 释名题   二 叙译史   (附) 大科

  一 释名题  今天开讲地藏菩萨本愿经。此经共有上中下三卷,共十三品,忉利天品第一,乃至嘱累品第十三。要是详细的讲明,需几个月,现在只于七天内将全部中每品的大意,约略解释。今先来把此经的名题说明一下。第六品中普广菩萨请问世尊说:‘当何名此经,使我云何流布’?佛说:‘此经有三名:一名地藏本愿,二名地藏本行,三名地藏本誓’。这三名总是就菩萨因地所修所发的愿行而立。所谓本行是随愿来的。

  因愿有誓,自己对自己誓约,必定将这种事情做到,故誓也是从愿来的。把三途受苦有情度尽,由大悲心必要如此去行。本愿、本行、本誓而以本誓所成力用为果。由因克果,果上所作也就包含本愿中的。

  地藏、是菩萨的德号,愍念地狱受苦众生,分身十方世界,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以悲愿住地狱度生,名为地藏。次则因大悲愿最胜最广,犹如大地一样:大地为一切所依止,又能荷担一切含藏万物;而此菩萨悲愿心亦复如是,为一切众生之所依止,荷担十方诸佛事业。所以如大地样的,将诸佛功德事业并众生苦恼荷担起来,含藏在悲愿心地之中,名为地藏。又大地能出生一切法,菩萨说法利生出生无量方便法门。此地藏菩萨之名,不但见于此经,其他亦有所说;唯有此经于其本愿、本行及果上之济度众生,说得最为详细。

  菩萨、是通名,如观世音、弥勒、普贤、文殊菩萨等。梵语菩提萨埵,此云觉有情。菩提是上求之佛果,萨埵是下化之有情。菩萨已竟立志上求下化,大慈大悲,名为菩萨。不过有初学、久修、果后之不同。如我们能够发一种自利利他心,也就是菩萨。楞严经说:“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四十位,称名久修的菩萨。若尽未来际利益有情,是果后之菩萨,如观音、文殊等。所以初学与久修,程度相差很远。比如初入小学校与大学,都称学生。又、中国人凡见偶像都误称菩萨,应知偶像不必是菩萨;菩萨亦不必是偶像。大旨说来,没有发自度度人大心的,不名为菩萨;发了心的初学至于等觉皆称为菩萨。现在地藏,是程度极高之菩萨也。

  本愿:有愿望、愿欲,则有所行及所作结果。有志必成,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故愿为一切万行之根本,也为修成佛果之源泉。普通诸佛菩萨都有四弘誓愿,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然各有特别注重的地方:阿弥陀佛以净土摄受一切众生,执持名号乃至十念皆得往生;药师佛十二大愿,闻名礼念可以消除灾病,延寿健康;观音大士是“弘誓深如海”,寻声救苦难最切,一心称念,有求必应的;此地藏菩萨誓愿度空罪障极重的阿鼻地狱,这是特别悲愍愿力所成。经中有说明。

  地藏菩萨本愿六字是别,经之一字是通。梵语修多罗,此译为契经,即贯穿、摄持的意思。中国一经一纬的经,引伸为贯摄古圣贤的道德大法,作为天下人的轨范;佛经为九法界众生的至道亦然。佛典里面分经、律、论三藏,启解导修之法谓之经;佛为弟子制定的行为轨范谓之律;后来菩萨解释经、律谓之论。从前开元圣教录,已有五千四十八卷经,后译的更有增加,故经多律、论较少。今以别判其通,故名地藏菩萨本愿经。概讲经题如此二 叙译史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这部经的翻译,在中国的唐朝。有位三藏法师实叉难陀,从于阗国来华,奉时主的命译这部经的。梵语实叉难陀,此云学喜,因其欢喜好学故。梵音干阗,华言地乳,因他的先祖,饮地上涌出来的乳而生长故,即在现今新疆地方。(智定记)(见佛教日报二十四年十月)

(附) 大科   一 叙起分    甲 结集叙起    乙 赞叹发起   二 一说分    甲 地藏因行果德周     1 愿行德用     2 称扬流通    乙 利益存亡功德周     1 利益存亡     2 称扬流转

    丙 念佛布施功德周     1 念佛布施     2 称扬流通   三 利益分    甲 赞叹劝导    乙 供养总结

  (附注)原记名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要。今留释名题一节,删去余文。附以大科,改题今名。

 


猜你喜欢
  大慧普觉禅师书 第三十卷·蕴闻
  卷第一·白岩净符
  附錄二   瑜伽菩薩地決擇釋〈原出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卷第七十九及八七〉·欧阳竟无
  频婆娑罗王劝受俗利品第十六·佚名
  指月录卷之十二·瞿汝稷
  卷一·佚名
  三峰和尚年谱终·三峰法藏
  大般若經第五分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还源述一卷·佚名
  卷中·吹万广真
  佛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疏卷上·智俨
  佛说胜义空经·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四十六·唐慧琳
  如理实见分第五·朱棣
  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上目录·非浊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查德卿·隋树森

    查德卿,生平、里籍均不详。元·钟嗣成《录鬼簿》失载。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明·李开先评元人散曲,首推张可久、乔吉,次则举及查德卿(见《闲居集》卷五《碎乡

  • 周序·佚名

    周序凡物不得其平则鸣。风晨雨夕之间,时而镗镗鼓喧、时而虺虺雷轰、时而千鼎共沸、时而万马奔腾惊心动魄者,海音也。静渌渟渊,波纹不起;迭浪飞涛,忽焉以兴。其叱咤之生耶?其刺船之移我情耶?颓波欲东,中流有赖;其以之为发聋振聩

  • 卷八·王安石

    钦定四库全书 唐百家诗选卷八 宋 王安石 编 钱起六首 送毕侍御谪居 崇兰香死玉簪折志士吞声甘徇节忠荩不为明主知悲来莫向时人说沧浪之水见心清楚客辞天泪满缨百鸟喧喧噪一鹗上林高枝亦难托宁嗟人世弃虞翻且喜江山

  • 顺治四年一月至顺治八年十二月·蒋良骐

    顺治四年正月,湖广总督柯永盛奏:兴国州等处砦寇悉平。初,陈友谅遗孽分为柯、陈二姓,盘距江西武宁、湖广兴国,而兴国尤蕃衍黠悍,迄明世为患将三百年。有柯抱冲者,与何腾蛟结连,自立为王,以其党陈珩玉为帅,攻陷兴国州,杀武昌同知张

  • 明宫史卷四·吕毖

    ○饮食好尚正月初一日正旦节自年前腊月二十四日祭灶之后宫眷内臣即穿葫芦景补子及蟒衣各家皆蒸点心储肉将为一二十日之费三十日岁暮即互相拜祝名曰辞旧岁大饮大嚼鼓乐喧阗为庆贺焉傍植桃符板将军炭贴门神室内悬挂福神

  • 卷九·沈德符

      ○内阁【阁臣进御笔】今上四年六月,江陵张公为首揆,进阁中所藏世宗御笔圣谕六十三道、御制四十四道、圣制票帖七十道,又纂修馆中,得亲批本章,共六十三本,进之于上。时,张公新被御史刘台纠劾,说者谓怒刘入骨,恨其未置极典,因

  • ◎圆光奇闻·李定夷

    锡邑县立第二高等学校,因校中须教员在卧室失去银洋三十余元,四处搜寻,毫无影踪。初疑校内听差窃去,继疑及寄宿之学生。遂商之该校校长辛某,于当晚即请精圆光术者到校。在该校东偏杨龟山先生祠,内取供设香案搬置校中,令寄宿生

  • 一一六二 广西巡抚孙永清奏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一一六二 广西巡抚孙永清奏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折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十一日广西巡抚臣孙永清跪奏,为遵旨汇奏事。窃照前奉谕旨,颁发直省《御批通鉴纲目续编》各一部,着各督抚将外间流传翻刻之本,照原书铲削抽改,于年终汇

  • 卷九十四下·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九十四下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琊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呼韩邪单于归庭数月罢兵使各归故地乃收其兄呼屠吾斯在民间者立为左谷蠡王使人告右

  • 陆腾传·令狐德棻

    陆腾字显圣,代州人。高祖陆俟,曾任魏国征西大将军、东平王。祖父陆弥,任夏州刺史。父亲陆旭,性格文雅冲淡,喜好《老子》、《易经》的谶纬星象之学,撰有《五星要诀》及《两仪真图》,颇能得其要旨。太和年间,征召他为中书博士,后

  • 裴冕传·刘昫

    裴冕,河东人,是河东的望族。天宝初年(742),凭藉门荫关系再升为渭南县尉,以精明强干闻名。御史中丞王钅共充任京畿采访使,上奏任他为判官。升为监察御史,担任殿中侍御史。冕虽然不学无术,但恪守职责通晓明达,处事果断,钅共非常

  • 吕思诚传·宋濂

    吕思诚字仲实,平定州人。六世祖名吕宗礼,是金时的进士,辽州司户。宗礼生仲堪,也是进士。仲堪生时敏,时敏生钊,为千夫长,死于国事。钊生德成,德成生允,任平定知州,辞官退隐后逝世,吕允就是思诚的父亲。思诚出世后,目有神光,凡见到他

  • 春秋传纲领·胡安国

    胡氏曰学春秋者必知纲领然后众目有条而不繁自孟轲氏而下明纲领者凡七家今载七家精要之词于卷首智者即词以观义则思过半矣孟轲氏曰春秋天子之事也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膺戎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

  •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一卷(出乌波离所问经)·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娜谟释迦牟尼佛 娜谟金刚坚固能摧佛 娜谟宝焰佛 娜谟龙自在王佛 娜谟勤勇军佛 娜谟勤勇喜佛 娜谟宝火佛 娜

  • 卷第五十四(第九诵之三)·佚名

    十诵律卷第五十四(第九诵之三)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问上第四诵七法优波离问佛。若比丘白四羯磨受戒时。不说几事名。不名受具戒。答若不说四事名。不名受具戒。何等四。一和上。二众僧。三求受戒人。四羯磨。不说

  • 卷第十六·昙噩

    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六 淛东沙门 昙噩 述 戒学 护教科(二) 唐智诜 字慧成姓徐氏徐州人。炫法师之弟也。生长西蜀。徧游律肆。以周武之祸。乃东入关。隐于终南太白之间。形影相吊。有隋光启正法。招徕硕德。率先

  • 吕氏春秋白话文译文·吕不韦

    也叫《吕览》。先秦诸子散文著作。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共二十六卷,分八览、六论、十二纪。其著述目的是为秦统一天下进行思想与理论准备。书中内容兼容儒、道、名、法、墨、农及阴阳各家思想。《汉书·艺文

  • 观所缘缘论·陈那

    全一卷。陈那作,唐代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本论有诸译本,如汉译藏经中陈代真谛所译之无相思尘论一卷、西藏藏经丹珠尔经疏部第九十五函之第四观所缘(偈)与第五之观所缘注等。如西藏译、玄奘译本所示,本论之偈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