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六

阿毗昙八犍度论卷第六

迦旃延子造

符秦罽宾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

阿毗昙结使犍度一行跋渠之余

身中有过去爱结系。有过去未来现在嗔恚结乎。答曰。或有过去爱结系。无过去未来现在嗔恚结。或有过去爱结系。及未来嗔恚结。无过去现在。或有过去爱结系。及过去未来嗔恚结无现在。或有过去爱结系。及未来现在嗔恚结无过去。或有过去爱结系。及过去未来现在嗔恚结。云何身有过去爱结系。无过去未来现在嗔恚结乎。答曰。色无色界法前兴爱结未尽。是谓身过去爱结系。无过去未来现在嗔恚结。云何身过去爱结系。及未来嗔恚结。无过去现在嗔恚结乎。答曰。身中前兴爱结未尽。又此身中嗔恚结未尽。若前不兴兴者已尽不现在前。是谓身过去爱结系及未来嗔恚结。无过去现在。云何身有过去爱结系。及过去未来嗔恚结。无现在乎。答曰。身中爱结嗔恚结前兴未尽。又此身中嗔恚结不现在前。是谓身过去爱结系及过去未来嗔恚结无现在。云何身过去爱结系。及未来现在嗔恚结无过去乎。答曰。身中前兴爱结未尽。又此身中嗔恚结现在前。若前不兴兴者已尽。是谓身过去爱结系。及未来现在嗔恚结无过去。云何身有过去爱结系。及过去未来现在嗔恚结乎。答曰。身中爱结嗔恚结前兴未尽。又此身中嗔恚结现在前。是谓身过去爱结系。及过去未来现在嗔恚结。设有过去未来现在嗔恚结。有过去爱结乎。答曰。若前兴未尽则系。若本不兴兴者已尽则不系(嗔七事竟也)。悭嫉亦如是。身中有过去爱结系。复有过去憍慢结耶。答曰。若前兴未尽则系。若前不兴兴者已尽则不系。设有过去憍慢结有过去爱结乎。答曰。若前兴未尽则系。若前不兴兴者已尽则不系。身中有过去爱结系。复有未来憍慢结乎。答曰。如是。设有未来憍慢结。复有过去爱结乎。答曰。若前兴未尽则系。若前不兴兴者已尽则不系。身中有过去爱结系。复有现在憍慢结乎。答曰。若现在前。设有现在憍慢结复有过去爱结乎。答曰。若前兴未尽则系。若前不兴兴者已尽则不系。身中有过去爱结系。有过去现在憍慢结乎。答曰。或有过去爱结无过去现在憍慢结。或有过去爱结及过去憍慢无现在。或有过去爱结系及现在憍慢无过去。或有过去爱结及过去现在憍慢。云何身中有过去爱结系。无过去现在憍慢乎。答曰。身中前兴爱结未尽。又此身中憍慢若前不兴兴者已尽不现在前。是谓身过去爱结系无过去现在憍慢。云何身有过去爱结系及过去憍慢无现在。答曰。身中爱结憍慢结前兴未尽。又此身中憍慢结不现在前。是谓身过去爱结系及过去憍慢结无现在。云何身有过去爱结系及现在憍慢无过去乎。答曰。身中前兴爱结未尽。又此身中憍慢结现在前。若本不兴兴者已尽。是谓身过去爱结系及现在憍慢无过去。云何身有过去爱结系及过去现在憍慢乎。答曰。身中爱结憍慢结前兴未尽。又此身中憍慢结现在前。是谓身过去爱结系及过去现在憍慢。设有过去现在憍慢结有过去爱结乎。答曰。若前兴未尽则系。若本不兴兴者已尽则不系。身中有过去爱结系。有未来现在憍慢结乎。答曰。未来则系现在若现在前。设有未来现在憍慢结。有过去爱结乎。答曰。若前兴未尽则系。若前不兴兴者已尽则不系。身中有过去爱结系。有过去未来憍慢结乎。答曰。未来则系。过去若本兴未尽则系。若前不兴兴者已尽则不系。设有过去未来憍慢。有过去爱结耶。答曰。若前兴未尽则系。若前未兴兴者已尽则不系。身中有过去爱结系。有过去未来现在憍慢结耶。答曰。或有过去爱结及未来憍慢无过去现在。或有过去爱结。及过去未来憍慢无现在。或有过去爱结及未来现在憍慢无过去。或有过去爱结及过去未来现在憍慢也。云何有过去爱结及未来憍慢无过去现在。答曰。身中前兴爱结未尽。又此身中憍慢未尽。若前不兴兴者已尽。又此身中憍慢不现在前。是谓过去爱结系及未来憍慢无过去现在。云何过去爱结系。及过去未来憍慢无现在乎。答曰。身中前兴爱结憍慢未尽。又此身中憍慢不现在前。是谓过去爱结及过去未来憍慢无现在也。云何有过去爱结及未来现在憍慢无过去乎。答曰。身中前兴爱结未尽。又此身中憍慢结现在前。又此身中本不兴憍慢兴者已尽。是谓过去爱结及未来现在憍慢无过去。云何有过去爱结及过去未来现在憍慢乎。答曰。身中前兴爱结憍慢未尽。又此身中憍慢现在前。是谓过去爱结及过去未来现在憍慢。设有过去未来现在憍慢。有过去爱结乎。答曰。若本兴未尽则系。若本不兴兴者已尽则不系(憍慢竟也)。身中有过去爱结系。有过去无明结乎。答曰。如是。设有过去无明结。有过去爱结乎。答曰。若本兴未尽则系。若本不兴兴者已尽则不系。身中有过去爱结系。有未来无明结乎。答曰。如是。设有未来无明结。有过去爱结乎。答曰。若本兴未尽则系。若本未兴兴者已尽则不系。身中有过去爱结系。有现在无明结乎。答曰。若现在前。设有现在无明结有过去爱结乎。答曰。若前兴未尽则系。若前未兴兴者已尽则不系。身中有过去爱结系。有过去现在无明结乎。答曰。过去则系。现在若现在前。设有过去现在无明结。有过去爱结耶。答曰。若前兴不尽则系。若前不兴兴者已尽则不系。身中有过去爱结系。有未来现在无明结乎。答曰。未来则系。现在若现在前。设有未来现在无明结。有过去爱结耶。答曰。若前兴未尽则系。若前不兴兴者已尽则不系。身中有过去爱结系。有过去未来无明结耶。答曰。如是。设有过去未来无明结。有过去爱结耶。答曰。若本兴未尽则系。若前不兴兴者已尽则不系。身中有过去爱结系。有过去未来现在无明结耶。答曰。过去未来则系。现在若现在前。设有过去未来现在无明结。有过去爱结耶。答曰。若本兴不尽则系。若前不兴兴者已尽则不系(无明竟也)。身中有过去爱结系。有过去见结耶。答曰。若不尽。设有过去见结有过去爱结耶。答曰。若本兴不尽则系。若前未兴兴者已尽则不系。身中有过去爱结系。有未来见结耶。答曰。若不尽。设有未来见结有过去爱结耶。答曰。若本兴未尽则系。若前不兴兴者已尽则不系。身中有过去爱结系。有现在见结耶。答曰。若现在前。设有现在见结有过去爱结耶。答曰。若本兴未尽则系。若前未兴兴者已尽则不系。身中有过去爱结系。有过去现在见结耶。答曰。或有过去爱结。无过去现在见结也。或有过去爱结及过去见结无现在也。或有过去爱结及过去现在见结。云何有过去爱结无过去现在见结耶。答曰。身中爱结前兴未尽。又彼身中见结尽是。谓过去爱结。无过去现在见结。云何有过去爱结。及过去见结无现在耶。答曰。身中爱结前兴未尽。又彼身中见结未尽不现在前。是谓过去爱结。及过去见结无现在也。云何有过去爱结及过去现在见结耶。答曰。身中前兴爱结未尽。又彼身中见结现在前。是谓过去爱结。及过去现在见结。设有过去现在见结。有过去爱结耶。答曰。若本兴未尽则系。若前未兴兴者已尽则不系。身中有过去爱结系。有未来现在见结耶。答曰。或有过去爱结。无未来现在见结。或有过去爱结系。及未来见结无现在也。或有过去爱结及未来现在见结。云何有过去爱结无未来现在见结耶。答曰。前兴爱结未尽又彼身中见结尽。是谓过去爱结系。无未来现在见结。云何有过去爱结及未来见结无现在耶。答曰。身中前兴爱结未尽。又此身中见结未尽亦不现在前。是谓过去爱结系及未来见结无现在也。云何身中过去爱结系及未来现在见结。答曰。身中前兴爱结未尽。又此身中见结现在前。是谓身中过去爱结系及未来现在见结。设有未来现在见结。有过去爱结耶。答曰。若本兴未尽则系。若前未兴兴者已尽则不系。身中有过去爱结系。有过去未来见结耶。答曰。若不尽。设有过去未来见结有过去爱结耶。答曰。若本兴未尽则系。若前未兴兴者已尽则不系。身中有过去爱结系。有过去未来现在见结耶。答曰。或有过去爱结系。无过去未来现在见结。或有过去爱结系及过去未来见结无现在。或有过去爱结系及过去未来现在见结也。云何身中有过去爱结系。无过去未来现在见结耶。答曰。身中爱结本兴未尽。又此身中见结尽。是谓身中过去爱结系。无过去未来现在见结也。云何身中有过去爱结系及过去未来见结无现在耶。答曰。前兴爱结未尽。又彼身中见结未尽不现在前。是谓身中过去爱结系及过去未来见结无现在也。云何身中有过去爱结系及过去未来现在见结耶。答曰。身中爱结本兴未尽。又彼身中见结现在前。是谓身中过去爱结系及过去未来现在见结也。设有过去未来现在见结系。有过去爱结耶。答曰。若本兴未尽则系。若本未兴兴者已尽则不系(见七事竟也)。失愿疑亦复如是。过去爱过去嗔恚过去憍慢(一)。未来(二)。现在(三)。过去现在(四)。未来现在(五)。过去未来(六)。过去未来现在憍慢(七)。乃至悭嫉亦复如是。身见三使而相受入戒盗六疑十二贪五嗔恚五愚痴四一使少有所入。五有漏中欲有漏三十一。有漏五十二。无明漏十五。流中欲流十九。有流二十八无明流十五。见流三十六。枙亦如是。受中欲受二十四。戒受六。见受三十。我受三十八。缚中欲爱身缚五。嗔恚身缚五。戒盗身缚六。我见身缚十二。盖中贪欲五。嗔恚五。睡眠调悔不与众使而相受入。疑盖四结中嗔恚结五。爱结憍慢结各十五。悭结嫉结不与诸结而相受入。下分中贪欲五。嗔恚五。身见三。戒盗六。疑十二。见中身见边见各三。邪见见盗各十二。戒盗六。身爱中鼻更爱舌更爱。一使少相受入。眼更耳更身更爱二使少相受入。意更爱十三使而相受入。二使少有所入。使中贪欲使五。嗔恚使五。有爱使十。憍慢使无明使各十五。见使三十六。疑使十二。结中嗔恚结五。爱结憍慢结无明结各十五。见结失愿结各十八。疑结十二。悭结嫉结不与诸使而相受入。九十八使中欲界身见欲界身见而相受入。欲界戒盗疑乃至无色界思惟所断无明使。无色界思惟所断无明使而相受入(相摄门竟也)。三结三不善根。三结为受入三不善根。三不善根为受入三结。答曰。各各不相受入。三结三有漏三结受入二漏少分。二漏少分受入三结也。余残各各不相受入。三结四流三结受入三流少分。三流少分受入三结也。余残各各不相受入。扼亦如是。三结四受一结受入一受。二结受入三受少分。三受少分受入二结。余残各各不相受入。三结四缚为三结受入四缚耶。答曰。或结非缚。云何结非缚。答曰。二结是谓结非缚。云何缚非结。答曰。三缚是谓缚非结。云何结缚。答曰。一结是谓结缚。云何非结非缚。答曰。除上尔所事。三结五盖一结少分受入一盖。一盖少有受入一结少分。余残各各不相受入。三结五结为三结受入五结。五结受入三结。答曰。各各不相受入。三结五下分结。为三结受入五下分结。五下分结受入三结。答曰。五三非三五非受入何等。答曰。贪欲嗔恚。三结五见为三结受入五见耶。答曰。或结非见。云何结非见。答曰。一结是谓结非见。云何见非结。答曰。三见是谓见非结。云何是结见。答曰。二结是谓结见。云何非结非见。答曰。除上尔所事。三结六身爱。为三结。受入六身爱。为六身爱受入三结。答曰。各各不相受入。三结七使。一结受入一使。二结受入一使少分。一使少分受入二结。余残各各不相受入。三结九结。一结受入一结。二结受入二结少分。二结少分受入二结余残各各不相受入。三结九十八使。三结为受入二十一使。二十一使受入三结。余残各各不相受入。乃至九结九十八使。为九结受入九十八使。九十八使为受入九结。答曰。九九十八非九十八九不受入。何等。答曰。悭嫉也(钩锁门竟)。此三结几受欲有几色有无色有。答曰。一切少有所入。欲有所入。色有所入。无色有所入。贪嗔恚愚痴及欲漏受欲有有漏所入。色有所入。无色有所入。余残所入欲有所入。色有所入。无色有所入。流中欲流受欲有。有流所入。色有所入。无色有所入。余残所入。欲有所入。色无色有所入。扼亦如是。受中欲受受欲有。我受所入。色无色有所入。余残所入。欲有所入。色无色有所入。缚中欲爱身缚嗔恚身缚受欲有。余残所入。欲有所入。色无色有所入。盖及嗔恚悭嫉受欲有。余残所入。欲有所入。色无色有所入。下分中贪欲嗔恚受欲有。余残及见所入。欲有所入。色无色有所入。爱身中鼻更爱舌更爱受欲有。眼耳身更爱所入。受欲有所入。色有所入。意更爱所入。欲有所入。色无色有所入。使中贪欲使。嗔恚使。受欲有。有爱使所入。色有所入。无色有所入。余残所入。欲有所入。色无色有所入。结中嗔恚结。悭结。嫉结。受欲有。余残所入。欲有所入。色无色有所入。九十八使。三十六使。受欲有。三十一受色有。三十一受无色有(有门第三竟也)。身见由何三昧灭答曰。或依四或依未至。戒盗疑或依四或依未至。贪欲嗔恚愚痴及欲漏依未至。有漏无明漏或依七或依未至。流中欲流依未至。有流无明流或依七或依未至。见流或依四或依未至。扼亦如是。受中欲受依未至。戒受见受或依四或依未至。我受或依七或依未至。缚中欲爱身缚嗔恚身缚依未至。戒盗身缚我见身缚。或依四或依未至。盖及嗔恚悭结嫉结依未至(禅六事中一也)。余残或依七(四禅三空也)。或依未至。下分中贪欲嗔恚依未至。余残及见或依四或依未至。爱身中鼻舌更爱依未至。眼耳身更爱或依初或依未至。意更爱或依七或依未至。使中贪欲使嗔恚使依未至。有爱使憍慢使无明使或依七或依未至。见使疑使或依四或依未至。结中嗔恚结悭结嫉结依未至。爱结憍慢结无明结。或依七或依未至。见结失愿结疑结。或依四或依未至。九十八使中欲界依未至。色界及无色界四谛所断。或依四或依未至。无色界思惟所断或依七或依未至(四门三昧也)。所有结过去已为结所系耶。答曰。如是。所有结过去已为结所系也。颇已为结所系此结不过去耶。答曰。有诸未来现在结所系。所有结未来当为结所系耶。答曰。或有未来结不当为结所系。云何未来结不当为结所系。答曰。诸未来结永尽无余。已灭已吐于彼结尽定不退。是谓未来结不当为结所系。云何当为结所系此非未来结。答曰。诸结过去永尽无余。已尽已吐于彼结尽定退。是谓当为结所系。此结非未来云何结未来当为结所系。答曰。诸未来结永尽无余。已灭已吐于彼结尽定退。是谓未来结当为结所系。云何非未来结亦不当为结所系。答曰。诸结过去永尽无余。已灭已吐于彼结尽定不退及现在结。是谓亦非未来结亦非当为结所系。所有结现在今为结所系耶。答曰。如是。诸现在结今为结所系也。颇今为结所系此结非现在耶。答曰。有诸过去未来结所系(结处竟也)。所可用道断欲界结。于彼道退还为结所系不为结所系。答曰。还为结所系。所可用道断色无色界结。于彼道退还为结所系不为结所系。答曰。还为结所系(道退处竟)。九断智欲界中。苦谛习谛所断结尽初断智。色无色界苦谛习谛所断结尽二断智。欲界尽谛所断结尽三断智。色无色界尽谛所断结尽四断智。欲界道谛所断结尽五断智。色无色界道谛所断结尽六断智。五下分结尽七断智。色爱尽八断智。一切结尽九断智。九断智为受入一切断智。一切断智为受入九断智。答曰。一切九。非九一切。不受入何等。答曰。见谛成就世尊弟子。欲爱未尽欲界思惟所断结尽。不受入九断智(二道不得受七断智名也)。欲爱已尽色爱未尽。色界思惟所断结尽。不受入九断智。色爱已尽无色爱未尽。无色界思惟所断结尽。不受入九断智(九断智竟也)。八人趣须陀洹证得须陀洹。趣斯陀含证得斯陀含。趣阿那含证得阿那含。趣阿罗汉证得阿罗汉。趣须陀洹证者。于此九断智成就几不成就几。答曰。或不成就或一二三四五。云何不成就。答曰。苦法忍不成就苦法智不成就。苦未知忍不成就苦未知智不成就。习法忍不成就习法智一。习未知忍习未知智二。尽法忍尽法智三。尽未知忍尽未知智四。道法忍道法智五。道未知忍得须陀洹成就六断智趣。斯陀含证者。于此九断智。成就几不成就几答曰。若倍欲尽越次取证(顿得频来故曰倍也)。或不成就。或一二三四五六。云何不成就。答曰。苦法忍不成就。苦法智不成就。苦未知忍不成就。苦未知智不成就。习法忍不成就。习法智一。习未知忍习未知智二。尽法忍尽法智三。尽未知忍尽未知智四。道法忍道法智五。道未知忍。若得须陀洹证趣斯陀含果六。得斯陀含成就六断智。趣阿那含证者。于此九断智成就几不成就几。答曰。若欲爱尽越次取证或不成就。或一二三四五六。云何不成就。答曰。苦法忍不成就。苦法智不成就。苦未知忍不成就。苦未知智不成就。习法忍不成就。习法智一。习未知忍习未知智二。尽法忍尽法智三。尽未知忍尽未知智四。道法忍道法智五。道未知忍。若得斯陀含果趣阿那含果六(通二道数也)。得阿那含成就一断智。五下分结尽断智。是趣阿罗汉证者于此九断智。成就几不成就几。答曰。或一或二色爱未尽成就一断智。五下分结尽。是色爱已尽成就二断智。五下分结尽断智。色爱尽断智得阿罗汉成就一断智。一切结尽断智。

结使品一行犍度第二竟(梵本一千四十首卢秦万一千九百二十二言)。

阿毗昙一(行跋渠)。

阿毗昙八犍度论卷第六

猜你喜欢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七·佚名
  卷第二·佚名
  卷第八·佚名
  卷四十一·佚名
  志 行 自 述·太虚
  佛说无二平等最上瑜伽大教王经卷第四·佚名
  目次·佚名
  卷第九·李遵勖
  佛说相应可经·佚名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五·佚名
  卷下·书玉
  大觉琏禅师·惠洪
  卷一百五十一·佚名
  守空品第十七·佚名
  卷第六十一·德清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八十七·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八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七 袁凯 雨雪 雨雪雨雪凄风如刀我行中野而无縕袍我寒我饥谁复我知四无人声但闻熊罴罴欲攫我熊欲夺我我身??进退不可进固难矣退亦安止还望旧乡远隔江

  • 卷一百三十四 志一百九·赵尔巽

      ◎兵五   △土兵   土兵惟川、甘、湖广、云、贵有之,调征西南,常得其用。康熙间,莽依图战马宝于韶岭,瑶兵为后援。傅弘烈平广西,亦藉土兵义勇之力。乾隆征廓尔喀,调金川土兵五千,讨安南,以土兵随征。傅恒征金川,疏言:“

  • 第七十二回 通西域复灭南夷 进神马兼迎宝鼎·蔡东藩

      却说匈奴西偏,有一乌孙国,向为匈奴役属。当时乌孙国王,叫作昆莫。昆莫父难兜靡,为月氐所杀,昆莫尚幼,由遗臣布就翖侯窃负而逃,途次往寻食物,把昆莫藏匿草间,狼为之乳,乌为之哺,布就知非凡人,乃抱奔匈奴。到了昆莫长成,匈奴已

  • ◎周幼海的艳史·佚名

    伪府在“全盛时期”有所谓“三脚猫”之说,即是三个巨头把持着一切,哪三个巨头呢?是汪,是陈,是周。汪逆在曰本一命呜呼以后,“三脚猫”变了“两个和尚挑水吃”,“三脚猫”

  • 卷一百五十·杨士奇

    永乐十二年四月甲辰朔享 太庙命皇太子行礼○是日驻跸兴和大阅○以平阳王济熿等所奏晋王济熺不轨事谕皇太子○升狭西都指挥使胡原为右军都督佥事○乙巳户部言广东琼州府宜伦县民黄凯临高县吏王荣安招诱大小英豪又曹衙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六十五·佚名

    万历二十九年十一月乙未朔礼部尚书冯琦上皇太子及 四王冠礼仪注言会典 皇太子冠礼皆冠席醴席于文华殿内今文华殿既为临御遣官之地则带冠醴席似不敢设于殿内不得不移于殿之东序在 皇太子一向讲读之所 亲王冠礼旧在

  • 恩幸传·沈约

    君子和小人是分别人们品行的常用名称。遵循道的就是君子,违反道的就是小人。杀猪钓鱼是卑下的职业,夹板筑墙是低贱的事情,但是姜太公在渭水垂钓,被周文王起用为国师,傅说离开夹板筑墙,而成为殷相。殷周时代并不讲究有没有公

  • 太祖髙皇帝圣训序·努尔哈赤

    朕惟帝王创业垂统传之无穷非独世徳茂也盖亦有典则之贻焉其运之一心播为成宪恒足以示道揆于子孙昭法守于臣庻盱衡千古载籍具存矧其为大圣受命而兴者乎皇哉何规模之逺也我太祖承天广运圣徳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文定

  • 卷一百六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六十二人物志四十二大臣传二十八【满洲正白旗七 乌尔登 舒赫德永 贵】乌尔登乌尔登满洲正白旗人姓乌礼苏父喀喇官至宁夏副都统雍正六年乌尔登

  • 殷源之·周诒春

    殷源之 字伯泉。年二十六岁。年于安徽合肥。父孟乔。任教员。本籍通信处。安徽合肥县中学校前面。已婚。初学于庐州府中学堂。安徽高等学堂。江南高等学堂。宣统二年。以官费游美。入麻省工业学校。民国三年。得学士

  • 卷二十一 要略·刘安

    夫作为书论者,所以纪纲道德,经纬人事,上考之天,下揆之地,中通诸理,虽未能抽引玄妙之中才,繁然足以观终始矣。总要举凡,而语不剖判纯朴,靡散大宗,惧为人之惽々然弗能知也;故多为之辞,博为之说,又恐人之离本就末也。故言道而不言事,则

  • 卷第二十二上·朱熹

    伊川先生语八上伊川杂录宜兴唐棣彦思编 棣初见先生,问「初学如何?」曰:「入德之门,无如大学。今之学者,赖有此一篇书存,其它莫如论、孟。」先生曰:「古人有声音以养其耳,采色以养其目,舞蹈以养其血脉,威仪以养其四体。今之人只

  • 进东宫备览表·陈模

    臣某言安宗社定人心庆储闱之蚤建道问学尊徳性往古训之旁求亶惟海岳之髙深不弃涓埃之微细辄殚一得期补万分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恭惟皇帝陛下如日照临法天刚健改弦易辙将图千岁之安主鬯承祧庸正万邦之本繇政事纪纲之复

  • 第一章 13·辜鸿铭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辜讲孔子的一个学生(有子)说:“如果在正确的范围内做出承诺,这样才能信守诺言。如果经过正确判断并在品性相投的范围内保持诚信,则不会轻易变得狼狈不堪

  • 卷十六·高闶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十六宋 高闶 撰僖公三十有一年春晋杀其大夫?郑父?郑父者里克之党也惠公以私意杀里克故其党皆惧谋召重耳是怀二心以事君也然则?郑父之死虽可伤亦可罪也故幷书其名字夏公及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阳

  • 卷下·佚名

    曼殊尸利。如来应正遍知。在於众中。彼诸众生。皆见如来在其前祝如来亦无分别无异分别。如是我於众生前祝欲令众生知我如来在其前祝然随所化度众生。彼知如来在其前祝何以故?不共法相应故。曼殊尸利。譬如诸众生随下中

  • 为武昌难民呼吁·太虚

    ──十五年秋在星洲作──吾此次回国,将本我佛慈悲之宗旨于国内之息战和平,对于各方之首领,力为劝请。而于战地杀伤逃亡之灾难,尤当联合佛教徒以为积极之救济。更须向海外内外呼吁者,即武昌被围之十数万难民,应如何救脱于危

  • 皇祐新乐图记·胡瑗

    三卷。宋阮逸、胡瑗奉敕撰。阮逸字天隐,建阳(今福建建阳县)人,生卒年不详。胡瑗字翼之,海陵(今江苏泰州)人。仁宗景祐三年(1036)二月,诏令二人校定钟律,至皇祐五年(1053),乐成奏上,即为此书。旧本从明文渊阁录出,后有宋陈振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