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十年

(癸巳)三十年清不知元年

春正月

1月1日

○初一日,乙酉。詣勤政殿,親上致詞箋文、表裏于王大妃殿。王世子隨詣,行禮。母臨五十年稱慶也。仍受賀,頒赦。敎文若曰:玉曆之歲籥載新,千一運亨泰;璇闈之寶筭彌卲,五十年光臨。爰稽弊章,用覃廣慶。恭惟明憲淑敬睿仁正穆弘聖章純貞徽莊昭端禧粹顯懿獻王大妃殿下,稟姿淵靜,秉德柔嘉。奉純元而逮我神貞,徽音克嗣;配憲廟而位乎壼極,內助者深。七廟潔蘋藻之供,夙夜靡懈;六宮頌樛葛之什,風化攸原。詩禮佩服家庭,無待箴誡乎古訓;敎令不出閨闥,實由謹約之素規。鳳曆已屆七旬,后妃以來未有盛;鴻號丕闡十冊,女史之編,不勝書,顧寡昧叨承丕基,荷厚庇式至今日。先君之思以勖,無愆舊章之率由;至善之不能忘,每切崇報之靡極。爲新祝騰三元之節,廼寶籙綿五紀之隆。天休用申,叶庖羲衍易之數;歲德在巳,符陶唐問野之年。萬年之景命攸基,寶婺增彩;三始之嘉會載屆,化旭漸舒。肆乃罕覯之盛儀,詎緩飾喜之舊典熙章?謹稽於古事,旣有仁元后徽規。懽忱倍切於此時,宜遵辛亥春縟禮。是時也靑陽回泰,其儀則彤階呼嵩。進彩箋而頌禧,蒼杓住長春之景;拚玄篚而獻悃,紅椒奉祥雲之光。登淸廟而薦犧樽,莅昕庭而宣鳳綍。物采必備於是日,禮所當行;制度自有於我家,情亦允叶。自本月一日昧爽以前,雜犯死罪以下,咸宥除之。於戲!柔化如雨露涵育,囿萬品於德海恩山;景籙與天地靈長,躋一世於春臺壽域。故玆敎示,想宜知悉。〈弘文提學李淳翼製。〉

○敎曰:「今日,元朝也。令都承旨,雲峴宮問候以來。」

○賜老人衣資食物。

○下勸農綸音于八道五都。

○御咸和堂,接見各國公使。

○親上致詞箋文、表裏時及陳賀時、王世子坐堂受賀時各差備以下,施賞有差。禮房承旨李容直、對擧承旨趙文永、宣敎官鄭雲景、禮貌官閔啓鎬、相禮尹達榮,竝加資。

○以尹達榮爲成均館大司成。

1月2日

○初二日。詣勤政殿,親傳宗廟、永寧殿春享大祭香祝。

○命今番稱慶慶科,以除初試庭試,擇日放榜磨鍊。因禮曹啓也。

1月3日

○初三日。詣宗廟、永寧殿,展謁,仍詣景慕宮,展拜。王世子隨詣,行禮。春謁也。還宮時,至光化門外,命貢市堂上率貢市人入侍。詢瘼。

1月4日

○初四日。以洪圭爲漢城府判尹。

1月5日

○初五日。詣勤政殿,親傳星壇香祝。

1月6日

○初六日。詣勤政殿,親傳社稷祈穀大祭香祝。

○御隆武堂,王世子侍座,受兵曹判書閔泳韶以下參現禮,仍行軍卒歲首犒饋。

1月9日

○初九日。詣永禧殿,展謁,仍詣儲慶宮,展拜。王世子隨詣,行禮。

1月10日

○初十日。議政府啓:「江界、成川按覈使尹定求陳疏蒙遞。按事正急之時,聞命卽發,分義當然。而稱病煩疏,有若規避,事體攸關,不可仍置。前按覈使,施以譴削之典,其代副護軍金寅植差下,不日下送何如?」允之。

1月11日

○十一日。詣勤政殿,王世子侍座,行人日製。賦,幼學黃龍煥,直赴殿試。

1月13日

○十三日。以李容直爲工曹判書,宋道淳爲吏曹參判,南廷順爲藝文館提學。

1月14日

○十四日。以李裕寅爲漢城府判尹。

1月15日

○十五日。敎曰:「東宮年紀鼎盛,今屆二旬,予心嘉悅。尤異於常年,宜有識喜之擧。來二月初八日,當御便殿,百官宣醞賜饌。京外儒武,亦將應製試射矣。」又敎曰:「養老設宴,載在《五禮儀》,而亦有國朝年年常行之規。此蓋善養及老之盛擧也。近久未遑,而東宮每勸行是禮。非爲讌樂,實出於老老興孝之義,亦在予繼述之一事。其令儀曹,溯考往例,稟旨磨鍊。凡係儀節饌品,務從簡約,只寓愛禮之意。日字,來三月晦前擇入。」仍命養老宴,令儀曹主管擧行。

1月16日

○十六日。議政府啓:「向以班戶推捉禁斷事,申飭果何如?而監察李秉膺私送府隷,捉來外邑之民,杖囚勒奪非理之財。似此駭悖之習,聽聞所及,不可置之勿問。該監察爲先汰去,令該府拿勘何如?」允之。

1月17日

○十七日。以閔應植爲督辨內務府事,沈相薰、尹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五 王茂 曹景宗 席阐文 夏侯详 吉士瞻 蔡道恭 杨公则 邓元起 张惠绍 冯道根 康绚 昌义之·李延寿
  列传第十二·李延寿
  卷一七八 隋紀二·司马光
  卷三十六 漢紀二十八·司马光
  卷六十四·毕沅
  卷二百九十 元豐元年(戊午,1078)·李焘
  卷十二 后赵録二·崔鸿
  ●滿洲實錄卷四·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三·佚名
  卷十一·高士奇
  ●续碑传选集(一)·佚名
   第七章 法国乐魁索城·林语堂
  阳峤传·刘昫
  李勉传·欧阳修
  卷二百三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三十·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三十白翎雀类【雀一作鹊】七言古【附长短句】白翎雀         【元】萨都拉凄凄幽雀防白翎飞飞只傍乌桓城平沙无树巢弗营雌雄为乐相和鸣君不见旧日轻盈舞紫燕鸳鸯锁老昭

  • 御选明诗卷二十五·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二十五五言古诗十王韦怀师文幽蓟多北风尘埃旦暮起严冬十二月积雪亘千里落落高树摧靡靡劲草死中夜独彷徨念我同怀子遥遥涉?冰单车渡易水岁暮人闭关何为逺游此郑善夫黄山杂诗黄山如岱岳萝山若梁

  • 表第二 宰相中·欧阳修

    表格略

  • 卷十五·吴广成

    庆历元年、夏天授礼法延祚四年春二月,侵渭川,诱官军于好水川,败之,杀行营总管任福等。 元昊闻中国师出有期。潜聚兵一路,俟官军出界击之。已,知不果,乃大阅折姜会,令诸将择利进兵,伪使人至泾原请和,韩琦曰:“无故请

  • 刑部左侍郎杭奕禄等奏折 一、应将曾静案及其主犯押送·雍正

      编者按:根据曾静、张熙供词,这件大文字狱的一些主要犯人,已在各省纷纷被捕。杭奕禄等要求将这些犯人押送湖南对质后定案,而雍正则下令一律解送北京。显然,雍正对此案处理,已有成竹在胸。  【原文】  臣杭奕禄、臣海

  • 卷第七·徐鼒

    秋七月丙戌朔,明祀高皇帝以下于奉先殿,以崇祯帝后祔祭。明吏科给事中章正宸疏陈时事。正宸字羽侯,号格庵,会稽人。崇祯辛未(一六三一)进士,选庶吉士。温体仁招之,不往;改礼科给事中。遇事敢言,忤座主首辅周延儒,编管均州(事详「纪

  • 卷之三十·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三十传第十四阿噜科尔沁部总传阿噜科尔沁部在古北口外至京师千三百四十里东西距百三十里南北距四百二十里东界扎噜特西界巴林南界喀尔喀左翼北界乌珠穆沁元太祖弟哈布图哈萨

  • 荀朗传·姚思廉

    荀朗字深明,颍川颍陰人。其祖父荀延祖,为梁颍川太守,父亲荀伯道,为卫尉卿。荀朗年少时气度不凡,有雄才大略,初任梁庐陵王行参军。侯景之乱时,荀朗招集众旅,据守在巢湖间,无所隶属。台城陷落,简文帝下密诏授荀朗为云麾将军、豫州

  • 陶纇仲传·张廷玉

    陶篨仲,名铸,以字行世,鄞人。洪武十六年(1383),以国子生的身份提升为监察御史。稽查、弹劾从来不避权贵,并将刑部尚书开济弹劾至死,其正直名闻天下。不久,提升为福建按察使,处死贪官数十人,兴办学校,奖励贤士,抚恤军民。太祖下诏

  • 卷十六·允禄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皇朝礼器图式>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礼器图式卷十六武备四【火器】御制金龙礟 谨按明史兵志古所谓礟皆以机发石元初得西域礟攻金蔡州城始用火然造法不后亦罕用至明成祖平交阯得神机鎗礟法特

  • 卷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十三吉礼太嵗祀太嵗之礼初春为迎嵗暮为祖正殿奉太嵗神位南向【神位依年建干支黄纸墨书某年太嵗之神覆于位上豫设龛内】两庑十二月神位司春秋者东位西向司夏冬者西位东向嵗以孟春上旬诹吉及

  • 郊祀第六十九·苏舆

      周宣王時,天下旱,歲惡甚,王憂之。其《詩》曰:“倬彼雲漢,昭回於天。王曰鳴呼!何辜今之人?天降喪亂,饑饉薦臻。靡神不舉,靡愛斯牲,圭璧既卒,寧莫我聽。旱既太甚,蘊隆蟲蟲。不殄 祀,自郊徂宮。上下奠瘞,靡神不宗。後稷不克,上帝不

  • 春秋阙如编卷八·焦袁熹

    金山焦袁熹撰读春秋【附】元年春王正月【隐公】左传元年春王周正月不书即位摄也杜预注云隐公之始年周王之正月也凡人君即位欲其体元以居正故不言一年一月也隐虽不即位然摄行君事故亦朝庙告朔也 言周以别夏殷假摄君政

  • 卷二十五·黄伦

    <经部,书类,尚书精义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精义卷二十五    宋 黄伦 撰泰誓中惟戊午王次于河朔羣后以师毕防王乃徇师而誓曰呜呼西土有众咸听朕言无垢曰夫人之情不警则不奋誓所以警之使奋也既渡河是此心有往而已然则

  • 四无所畏品第七·佚名

    宝女白佛。斯所可谓如来至尊。四无所畏十八不共诸佛之法。又彼菩萨则以何行。致四无畏十八不共诸佛之法。世尊告曰:行菩萨道。未曾於法违失师命。了知是像。常以等心愍于众生。一切所有施而不吝。等奉行法观察所归。无

  • 降众生品第三十二·佚名

    尔时释提桓因白佛言:唯世尊,甚奇甚特。受持般若波罗蜜讽诵习读守行念者,为得现世功德教授众生。净诸佛国从一佛刹至一佛刹。见诸佛已意欲供养。随其所愿辄得供养。具足善本所从诸佛闻经法者,至得三耶三佛初不中忘。便得家

  • 卷三·佚名

    尔时世尊,知紧那罗王诸子之心所欲乐已,上昇虚空高七多罗树。放大光明。是光遍照於此三千大千世界。欲界诸天所有伎乐。乾闼婆紧那罗等所有伎乐。不鼓自鸣出微妙音。香山王中所有树木。亦皆悉出微妙乐音。尔时世尊,复於身

  • 太平经·佚名

    早期道教著作。产生于东汉后期顺、桓期间,非一时一人所作。其内容庞杂,卷帙浩繁,可能是当时秘密流传的原始道教中很多人的著作,经于吉、宫崇等编纂增演而汇集成书的。据《后汉书·襄楷传》记载,汉顺帝时宫崇上其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