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松源和尚语录序

宗师提唱。各有语录。丛林故事也。或曰释迦掩室於摩竭。净名杜口於毗耶。祖师西来。单传直指。果何取於言语文字之间差乎。道一而已。或语或嘿。何间焉。宗门诸大老说法如云如雨。后之学者因其言而有省者。多矣。且以近事观之。多福一丛竹。是宝觉之悟门也。东山水上行。是妙喜之悟门也。玄沙之语。灵源[((嘹-口)-小)-日+又]得之而悟。汾阳之语。甘露灭得之而悟。机缘感发。箭锋相直。又奚有语嘿之异哉。

松源禅师道眼孤高。具正知见。一钵去就。为诸方重轻者三十年矣。师既殁。其嗣惠足会稡其平生之言。 黄龙一翁禅师又撮取其玄要集为一编。予尝谛观。自颠至末。无非提持佛祖向上之机。为人至深切也。予久从师游。其为人天恣纯笃。造诣端实。接引后学。一以本分见成公案。未尝以词色假借衲子。盍专意於荷法而已。

呜呼。佛道陵夷。得 密庵之髓。以寿杨岐正脉。非师其谁欤。或问曰。禅师千言万句。莫祇是发明个破砂盆消息么。咄。无孔铁槌。

嘉泰三年十月  回庵 谯令宪 谨序。

松源和尚示徒云。明明向汝道。开口不在舌头上。贼赃已露。学者不解。剿绝其命根。返记剩语。殆成巨秩。携入龙峰。请为编次。予窃谛观破砂盆遭其凌蔑。痛的的地处。克由叵耐。虽欲掩藏之。而不可得。然家丑外扬三十年后。当必有为雪此屈者。嘉泰三年癸亥重九日住黄龙山法弟比丘庆如谨书。

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点检将来。漏逗固已不少。是以德山.临际一棒一喝。直欲丧尽己灵。兹岂容拟议以豪发间隔於其间哉。近世宗师。情解俱亡。言语路绝。负荷佛法。而能觉悟后学者。微。

松源老人。其谁与归。

松源於予有交游之旧。自言出家未受具足戒。从应庵华公有所契入。后从木庵永公.密庵杰公。及徧参知识。虽屡有省悟。然犹以未能脱洒为疑。如是者。又不知几年。刻苦自厉。至忘寒暑。一日。留道场全公席下。蓦有所得。疑网尽除。时全公缘化出外。数日而后反。亟欲求证。先众入室。于时全公机锋不辏。松源詈言而出。即挑包过凤口。谒密庵。未及语。密庵云。且喜大事明了。吐露即不堪。松源於是归堂憩息。

其去道场。也有偈云。

当头一着没誵讹。去住还如水上波。

有意气时添意气。从教平地起干戈。

后自澄照至显亲报慈。凡住院者八。予见松源无恙时。乐称参学弟子光睦与大纯惠足。今惠足以其师语录来求序。因为纪其师得道之本末。予独怪黄龙如公。既明明知得松源开口不在舌头上底消息。便合将此剩语屏置影灭迹绝处。今乃与之编次。外扬家丑。予恐它日钝置松源者在。黄龙无以逃其责。

嘉泰癸亥腊月八日  汲郡孟猷后序。

猜你喜欢
  无生法忍总摄十二门义·太虚
  复徐寻声居士书·太虚
  俱舍论疏 第十三卷·法宝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二十五·佚名
  序言三: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李叔同
  卷第三·佚名
  大雲初分福田健度第三十四·佚名
  石雨禪師法檀卷第十八·石雨明方
  卷上·佚名
  王朔生居士写华严经序·太虚
  道利品法句经第三十八(十有九章)·佚名
  法门锄宄·白岩净符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二·佚名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七·佚名
  第五十八章 向阿努罗达普罗进军·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列传第五十一·刘昫

    ○李乂 薛登 韦凑 从子虚心 虚舟 韩思复 曾孙佽 张廷珪 王求礼 辛替否 李乂,本名尚真,赵州房子人也。少与兄尚一、尚贞俱以文章见称,举进士。景龙中,累迁中书舍人。时中宗遣使江南分道赎生,以所在官物充直。乂上疏

  • 列传第一百一十三 杨时硃孙·欧阳修

    杨行密,字化源,庐州合淝人。少孤,与群儿戏,常为旗帜战阵状。年二十,亡入盗中,刺史郑綮捕得,异其貌,曰:“而且富贵,何为作贼?”纵之。与里人田頵、陶雅、刘威善。僖宗在蜀,刺史遣通章行在,日走三百里,如约而还。秦宗权寇庐、寿间,刺史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九十一·佚名

    嘉靖三十一年十一月己卯朔 命纳 裕王景王妃入宫候择吉成婚 建秋报岁典于洪应雷宫分遣英国公张溶等祭告各宫庙○辛巳周府封丘王安湜薨赐祭葬如例谥端惠○壬午巡按江西御史孙慎劾奏四川巡抚戴鱀前任江西左布政使贪污不

  • 二〇四 拾遗辰·周作人

    十五,江户风物与浮世绘 我平常有点喜欢地理类的杂地志这一流的书,假如是我比较的住过好久的地方,自然特别注意,例如绍兴,北京,东京虽是外国,也算是其一。对于东京与明治时代我仿佛颇有情分,因此略想知道它的人情物色,延长一点

  •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司马迁

    支菊生 译注【说明】本篇为合传,以廉颇、蔺相如为主,并记述了赵奢父子及李牧的主要事迹。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今天已是家喻户晓,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起过重要的教育作用,这不能不归功于司马迁的这篇传记。

  • 卷四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四十三庆祝二【图记一】自畅春园至西直门臣民建棚庆祝者凡十有九所为记八图以臣民北面仰瞻摹绘而成故始神武门而竟於畅春园宫门记以御辇所经次第先

  • 兵卫·朱元璋

    凡王府侍卫,指挥三员,千户六员,百户六员;正旗军六百七十二名,守御王城四门,每三日一次轮直宿卫。其指挥、千百户、旗军,务要三护卫均拨。凡亲王入朝,以王子监国。凡亲王入朝,其随侍文武官员,马步旗军,不拘数目。若王恐供给繁重,斟

  • 卷十二上 告子章句下(凡十六章)·孙奭

    [疏]正义曰:此卷赵氏分为下卷者也。此卷十有六章。其一章言临事量宜,权其轻重,以礼为先,食色为后,若有偏殊,从其大者。二章言天下大道,人病不由,不患不能,是以曹交请学,孟子辞焉。三章言生之膝下,一体而分,当亲而疏,怨慕号天,是以《

  • 双桥随笔卷七·周召

    凤县知县周召撰晋宋时人虽放诞不羁而情关父子处天性切挚亦可以观如谢虎子尝上屋熏防胡儿既无由知父为此事闻人道痴人有作此者戯笑之时道此非复一过太既了己之不知因其言次语胡儿曰世人以此谤中郎亦言我共作此胡儿懊

  • 一 朱频的故乡·林语堂

    朱频在自己的祖国觉得自己像一个陌生人。从广州出发,他乘火车旅行了好几天,祖国一望无际的大地震撼了他的心灵祖国。广袤的土地——从南方的广州,朱频父亲出生之地,一直到北方的北京,朱频即将上学之地,有1100多英里。祖国的

  • 六经正误卷六·毛居正

    宋 毛居正 撰春秋左氏传正误序以日系月作□误后作月者皆旧本字作□者传写误也日月之月有阙无阙者与肉同大事书之于策作防误策从朿非从束也隐公元年传注作筞尤非小事简牍而已牍作牍误凡从□者多误作卖舍族尊夫人舍作

  • 卷二百二十二·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四十一复次善现,虚空界清净故色清净。色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虚空界清净。若色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虚空界清净故受想行识清净。受想行识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

  • 毗婆尸佛经卷下·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苾刍言。时毗婆尸佛既成道已。即作是念。我于何处先应说法利益有情。谛观思惟。满度摩王所都大城。人民炽盛机缘纯熟。作是念已。即从座起整

  • 中本起经卷下·佚名

    后汉西域沙门昙果共康孟详译  须达品第七  佛从本国。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游于王舍国竹园中。长者伯勤承佛降尊。驰诣竹园。五心礼足。逡巡恭住。整心白佛。唯愿世尊。顾下薄食。佛法默然。已为许可。长者欣

  •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六·圆晖

      从此大文第三。明因缘。于中有二。一明六因。二明四缘。就正明六因中。复分为三。一正明因体。二明因得果。三明法从因生。就初正明因体中。文分三段。一总标名。二别显体。三三世分别。且初总标名者。论云。如是

  • 此夜绵绵·阿加莎·克里斯蒂

    《长夜》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她的后期作品之一,作品中并没有出现侦探的角色。吉卜赛庄,美丽宁静的山庄,却被传言是一所遭受了诅咒的住所。这里曾发生过诸多的不幸,没有人能逃过悲惨的命运。然而英俊潇洒的

  • 何记室集·何逊

    诗文集。南朝梁人何逊撰。一卷。逊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历建安王水曹行参军兼记室,迁安成王参军兼尚书水部郎。青年时即以文学著名,举州秀才。今存诗百余首,多酬赠纪行之作,注重炼字,尤善抒情,描写山水景物,

  •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大明观想仪轨·佚名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   具明想诸字安布身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