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九色鹿经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佛言。昔者菩萨身为九色鹿。其毛九种色其角白如雪。常在恒水边饮食水草。常与一乌为知识时水中有溺人随流来下。或出或没得著树木。仰头呼天。山神树神诸天龙神何不愍伤我也。鹿闻人唤声。即走往水边。语溺人言。汝可勿怖。汝可骑我背捉我角。我相负出上岸。鹿大疲极。溺人下地绕鹿三匝。向鹿叩头乞为大家作奴。给其使令采取水草。鹿言。不用卿也。且各自去。欲报恩者莫得道我在此间。人贪我皮角必来杀我。于是溺者受教而去。

尔时国王夫人夜梦见九色鹿。意欲得其皮角。即托病不起。王问夫人言。何以不起。夫人答言。昨夜梦见非常鹿。其毛九种色其角白如雪。我思得其皮作衣裘其角作拂柄。王当为我得之。王若不得我当死矣。王告夫人。汝为且起。我作一国王何所不得。王即便募于国中。若有能得九色鹿者。当与分国治。赐其金钵盛满银粟。赐其银钵盛满金粟。溺人闻王募重。心生恶念。我说此鹿可得富贵。鹿是畜生死活何在。便语募人言。我知有九色鹿处。募人便将至王所言。此人知有九色鹿处。王闻大欢喜。王言。汝得其皮角来。报之半国。于是溺人面上即生癞疮。溺人言。此鹿虽是畜生大有威神。王宜多将人兵乃可得耳。王即大出人兵往恒水边。乌在树上遥见王人众来。疑当杀鹿。即呼鹿言。且起王来取汝。鹿故熟卧不觉。乌复言。知识且起。王将兵至。鹿故复不觉。乌便下树居其头上啄其耳。知识且起。王兵围汝数重。鹿方惊起四顾望视无复走地。便往趣王车边。傍人引弓欲射之。王告莫射此鹿。此鹿非常。将是天神耶。鹿即言。莫射杀我。假我须臾。我有恩于国。王问。有何恩。我曾活王国中一人。即长跪重问王。谁道我在此。王言。车边癞面人也。鹿举头看此人。眼中泪出不能自胜。大王。此人本溺在水中。随流来下或出或没。得著树木仰头呼天。山神树神诸天龙神何不愍伤我。我时不惜此命。自投水中负此人出。本要誓不相道。人无反覆。不如水中浮木也。王闻鹿言有惭愧色。我民无义。王即三教其民。奈何奈何受恩反欲杀之。王即放鹿使去。下国中若有驱逐此鹿者当诛汝五属。于是王便还宫。鹿归故处。是时国中众鹿皆来依附数千为群。永不见害。共饮食水草不犯人菜谷。从是之后风雨以时。五谷丰熟民无疾病。其时太平毕命化去。佛告诸弟子。菩萨所行虽处畜生不舍于慈。人兽并度。是时夫人者孙陀利是也。是时乌者阿难是也。是溺人者调达是也。时鹿者我身是也。调达与我世世有怨。阿难有至意得道。菩萨更勤苦行波罗蜜。忍辱如是。

猜你喜欢
  等品第四十五·佚名
  卷第六十五·李通玄
  卷第十二·李遵勖
  佛说灌顶冢墓因缘四方神咒经卷第六·佚名
  卷第十七·白岩净符
  光赞经卷第六·佚名
  卷第三十一·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十六·澄观
  修行观入第十六·佚名
  大乘破有论·龙树
  大雲初分雲虚空生健度第十一·佚名
  曹溪大休珠禪師住大覺玅濟寺語錄卷第四·佚名
  天童山景德寺如净禅师续语录·如净
  大般泥洹经卷第三·佚名
  卷第五十·志磐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诗学禁脔 全文·范梈

    颂中有讽格 美中有刺格 先问后答格 感今怀古格 一句造意格 两句立意格 物外寄意格 雅意咏物格 一字贯篇格 起联应照格 一意格 雄伟不常格 想象高唐格 抚景寓叹格 专叙己情格颂中有讽格〈中秋禁直〉  

  • 卷七十六·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录卷七十六李商隠【二】近体诗令狐舎人说昨夜西掖翫月因戏赠昨夜玉轮明传闻近太清凉波冲碧瓦晓晕落金茎露索秦宫井风弦汉殿筝几时绵竹颂拟荐子虚名崔处士真人塞其内夫子入于机未肯投竿起惟欢负

  • 列传第七十九 列女·李延寿

    魏崔览妻封氏 封卓妻刘氏 魏溥妻房氏 胡长命妻张氏平原女子孙氏 房爱亲妻崔氏 泾州贞女儿氏 姚氏妇杨氏张洪祁妻刘氏 董景起妻张氏 阳尼妻高氏 史映周妻耿氏任城国太妃孟氏 苟金龙妻刘氏 贞孝女宗 河东姚氏女刁思遵妻

  • 卷一百三十六·毕沅

      ◎宋纪一百三十六 ∷起玄黓敦牂正月,尽三月,凡三月。   ○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绍兴三十二年金大定二年   春,正月,戊辰朔,日有食之。   己巳,遣中书舍人、权直学士院虞允文先往建康措

  • ●卷一百八·徐梦莘

      炎兴下帙八。   起建炎元年六月八日丙寅,尽二十五日癸未。   八日丙寅内降黜责士大夫手诏。   朕惟祖宗创业守成垂二百年涵养士大夫至矣。靖康变故仕於中都者曾无仗节死难之士而偷生取容何其众也。甚者乘时

  • 卷之十五 粤纪(续)·计六奇

      永历至梧州  庚寅正月朔(乙卯),永历在广东肇庆府,群臣朝贺。  前除夕夜(甲寅),大清兵过梅岭。初三日(丁巳),克南雄府;而宝丰伯罗成耀弃韶州。初七日(辛酉)报至,永历震恐,戒舟西上。戎政〔刘〕远生奏自请行清道;给事中金堡特奏

  • 卷之一百九十三·佚名

    光绪十年。甲申。九月。壬寅朔。上诣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辛未皆如之。内记注  ○谕内阁、本年十月初十日。恭逢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五旬万寿。礼部等衙门题请照例行礼筵燕。奉懿旨。

  • 卷之一百七十一·佚名

    光绪九年。癸未。冬十月。戊申朔。享太庙。遣克勤郡王晋祺恭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裕陵。昌陵。昌西陵。慕陵。慕东陵。定陵。定东陵。惠陵。  ○遣

  • 第八卷 水利·缪荃孙

    江宁府秦淮河,在府治南,发源黄堰坝,抵句容、溧水来绕府城,经流甚长。城内外交资其利。娄湖,在东南,吴张昭所凿以溉田。江宁浦,在府南,溉田百二十顷。《建康志》:浦在县南七十五里,源出当涂县界。班渎,在府北,久湮。莫愁湖,在江宁县

  • 冯道传·薛居正

    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他的祖先或种田或读书,没有固定的职业。冯道小时善良淳厚,爱学习会写文章,不厌恶粗衣薄食,除备办饭食奉养双亲外,就只以读书为乐事,虽在大雪拥门的寒天,尘垢满席的陋室,也快乐自如。天..年间,刘守光任他

  •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九·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例品第四(有十一经)(第五后诵)一切智.法严鞞诃.第一得爱生.及八城阿那律陀二诸见.箭与喻比例最在后(二一二)中阿含例品一切智经第一我闻如是。一时。佛游郁头随若。在普棘刺林。尔时。拘萨罗王波

  • 第三次研究会·太虚

    ──六月二十五日──一 抗战被难与业报陈履吉  现在常有人向我们问难:现在我国抗战已近二年了,死伤几百万,流离饥寒者更不可胜计,佛教以慈善为主,佛菩萨既有大神通,应当有所表现来制止战争,为众生解除痛苦,何以竟不见佛教

  • 卷第三十七·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三十七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夜摩天宫偈赞品第二十 【论】将释此品约作三门分别一释品名目二释品来意三随文释义第一释品

  • 秋灯琐忆·蒋坦

    《秋灯琐忆》是清代文人蒋坦所作散文集,内容记述了他与爱妻秋芙的日常生活琐事。这是一对情深意笃、才情清绝、心性淡远的夫妻,他们意趣高雅,性情相契,尽管生活贫寒,却整日涵泳于琴棋书画中,陶然忘忧。他们既是一对夫妻,又是

  • 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因缘经·佚名

    《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因缘经》,原名《太上洞玄灵宝仙人请问本行因缘众圣难经》。「古灵宝经」之一,约成书于东晋末南朝初。陆修静《灵宝经目》已着录。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另有敦煌唐抄本(P2454号),题作《太上洞玄

  • 众妙集·赵师秀

    唐诗总集。一卷。宋赵师秀编。师秀字紫芝,号天乐,为“永嘉四灵”之一。又编《二妙集》,选姚合、贾岛诗,与本集相辅(《众妙集》不选姚、贾诗)。此集前后无序跋,入选诗人凡七十六家,选诗二百二十八首,大多为中晚唐诗人,少数为初

  • 青宫译语·王成棣

    靖康稗史之一。一卷。金人王成棣撰。具体成书年代不详。书中对于一路上所见北方刚经战乱的凄惨荒景,以及押送途中宋室王、妃、姬等人的事迹都详为记述。由此也可见他们北迁途中的坎坷经历。此外,书中还记录了女真族纳妾

  • 三峰藏和尚语录·三峰法藏

    十六卷,明法藏说,弘储记,后附年谱一卷,南岳勒古一卷。卷第一住海虞三峰清凉院语住苏州北禅大慈寺语住杭州临平安隐寺语。卷第二住苏州邓尉圣恩寺语。卷第三住苏州邓尉圣恩寺语。卷第四住梁溪龙山锦树院语住杭州南屏净慈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