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十八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复次海意。我今为汝宣说呼召帝释天主秘密章句。而此章句。速能呼召帝释天主。来护正法。尔时世尊。即说陀罗尼曰。

 怛[寧*也](切身)佗(引一句)惹曳(引二)惹野嚩底(三)阿胝(引四)摩酤哩(引五)悉驮末底(六)戌毗(引)扇底葛哩(引七)那祢(引)你(引八)难(引)帝(引九)难(引)多末底(十)怛哩葛(二合)哩(引十一)叉曳(引十二)叉野目契(引十三)阿嚩吒你(十四)尾嚩吒你(十五)波哩嚩吒你(十六)波哩砌(引)祢(引十七)悉蜜哩(三合)底(十八)悉蜜哩(三合)底散提(十九)阿(引)誐蹉憍(引)尸迦你哩[口*爾](二合)多(引二十)阿苏啰(引)惹炀底祢(引)嚩(引二十一)三摩逾(引)帝(引)阿(引)半努(引二十二)达哩摩(二合)怛哩[口*爾](二合)睹(引)啰摩(引)呬(二十三)莎悉爹(二合)野曩部(引)多(引)喃(引)摩(引)啰叉(引)达哩摩(二合)左(引)哩赧(引二十四)

 海意。如是秘密章句。而能呼召帝释天主。有此正法之处。来为作护。及能摄护其说法师。而彼法师。应当以此秘密章句。作持诵已。洁净身心。依法沐浴。著新净衣。处师子座。向于东方散掷妙花。祈求诸佛。愿赐摄受。于诸众生起大悲念。虔想帝释天主哀愍。故来为我安布听法之众。令其严肃。复令此陀罗尼文句和合。如是等事现前所作。若彼法师。内心清净戒行洁白。即能令其帝释天主来为摄受。安布众会。和合文句。善作加护。尔时帝释天主现在此会。即从座起前白佛言。如世尊敕。于后末世。若有法师而能受持此正法者。我当往彼。为其安布众会。和合文句。而作加护又此正法所在之处。为其摄受。令法久住。世尊。又此正法于后末世。我当为彼三十三天诸天子众。常广宣说。何以故。今此正法。即是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世尊菩提之法。佛所赞故。又复我于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世尊菩提之法。起尊重已。是故我当说此正法。尔时世尊。赞帝释天主言。善哉善哉。憍尸迦。汝能作师子吼。发如是言。于后末世护持正法。如汝所言应如是行。又憍尸迦。以此正法摄受力故。能令诸天随所愿求常得最胜。阿修罗众威光退失。

 复次海意。我今为汝宣说摄伏诸魔天众秘密章句。而此章句。速能摄伏诸魔天众。来护正法。尔时世尊。即说陀罗尼曰。

 怛[寧*也](切身)佗(引一句)设弥(引二)设摩嚩底(三)设弥多设讫啰(二合四)盎酤哩(引五)[牟*含]酤哩(引六)摩(引)啰[口*爾]帝(引七)葛啰(引)腻(引八)枳(引)逾(引)哩(九)帝(引)野啭底(十)乌路(引)野你(十一)尾设姹(十二)你哩摩(二合)梨(引十三)摩罗(引)钵那曳(引十四)枯枯哩(引十五)珂誐(十六)誐啰(二合)细(引十七)誐啰(二合)萨泥(引十八)乌目契(引十九)钵啰(引)目契(引二十)阿(引)目契(引二十一)设弥多(引)你萨哩嚩(二合)誐啰(二合)贺满驮那你(二十二)你屹哩(二合)系(引)多萨哩嚩(二合)波啰钵啰(二合)嚩(引)祢那(二十三)尾目讫多(二合引)摩(引)啰播(引)舍(引二十四)塞陀(二合引)必多(引)没驮母捺啰(二合引二十五)阿耨捺伽(二合引)致多(引)萨哩嚩(二合)摩(引)赖(二十六)苏左哩多钵哩戍[亭*夜](切身引二十七)尾誐蹉睹萨哩啭(二合)摩(引)啰葛哩摩(二合引)尼(二十八)

 海意。如是秘密章句。而能摄伏诸魔天众。复能消除一切烦恼。彼说法师。以此秘密章句作持诵已。处于法座。普观众会悉住道场。广运无量大慈之心。当于己身起医王想。法如药想。于听法众起病人想。于佛如来起正士想。法眼不失起久住想。如是等事。以此秘密章句加持力故。现前施作。广为一切如应说法。是时周匝百由旬内诸魔天众。悉不能来作破坏事。设复诸魔至法会者。亦复不能作诸障难。

 尔时诸魔天众现在此会。即从座起前白佛言。世尊。我今见此海意菩萨大士。以威神力加持我故。置我于彼诸乐庄严世界之中。世尊。我今最初。已悉弃舍诸魔事业。是故我等于此正法常当护持。后末世中。若城邑聚落若僧坊中。有人宣说此正法者。我等往彼离诸慢心。恭敬尊重专注听受。尔时世尊。赞诸魔言。善哉善哉。汝等诸魔而能尊重如是正法。最先已舍诸魔事业。汝等今于如是法中有所获得。此由海意菩萨大士神力所致。复次海意。我今为汝宣说呼召娑婆界主大梵天王秘密章句。而此章句。速能呼召大梵天王。来法师所当为作护。尔时世尊。即说陀罗尼曰。

 怛[寧*也](切身)佗(引一句)昧怛啰野(三合引)哥(引)哩(引二)葛鲁拏(引)哥(引)哩(引三)母祢多(引)哥(引)哩(引四)乌闭(引)叉(引)哥(引)哩(引五)没驮(引)哥(引)哩(引六)达哩摩(二合引)哥(引)哩(引七)僧伽(引)哥(引)哩(引八)苏讫哩(二合)多尾左曳(引九)摩贺(引)尾多(引)泥(引十)你瑟波(二合)哩(引)那只(引十一)乌惹钵底(十二)乌儒(仁祖切)誐弥(引十三)达哩摩(二合)那捺你(十四)萨爹钵啰(二合)底瑟姹(二合引)那(十五)乌波钵底尾戍提(引十六)莎唧睹钵设弥(引十七)咩嚩路(引)葛野没啰(二合)贺摩(二合)末逾(二合)底瑟姹(二合十八)三摩(引)地阿(引)吠(引)叉(十九)达哩摩(二合)左啰赧酤噜(二十)萨达哩摩(二合)波哩誐啰(二合)[亢*欠]讫哩(二合)多摩耨播(引)罗野(二十一)没驮泥帝零(二合)摩(引)咩嚩亲那(二十二)娑摩(二合)啰多达哩摩(二合)作葛啰(二合)钵啰(二合)嚩哩多(二合)喃酤噜(二十三)萨埵(引)尾输(引)达喃钵啰(二)底屹哩(二合)贺(引)拏(二十四)达哩摩(二合)那誐啰播(引)罗(引)担(引二十五)没驮(引)提瑟姹(二合引)喃摩(引)尾酤(引)钵野(二十六)

 海意。如是秘密章句。而能呼召大梵天王。其说法师以此秘密章句作持诵已。应当依止梵行。住无碍心。隐密诸根。善护诸念。所言决定。于其身业善令清净。于其语业真实摄护。善固心慧。善修忍行。善净戒蕴。善发精进之力。善持多闻谛。善观想令心调畅。极利慧根。善修正行。善护菩提心。善修慈观。安立大悲。普令众生毕竟解脱一切苦恼。普令众生获得妙乐。其说法师起是心已。当处师子之座。祈求大梵天王。愿垂摄受。然后如应为佗说法。即时大梵天王与诸梵众。来法师所而为护持。又复海意。其说法师应当觉知。大梵天王至法会时。有诸善相。所谓一切众会咸起慈心。或复众会诸根无缺。或复互相安住菩提法中。或复爱乐法及法师。起尊重想。或离诸染污。或专注一心离散乱意。或复系念于诸善法。或摄敛诸念止绝外闻。谛意听法。或于法师所。昔未曾说。昔未曾闻诸妙法门。闻已能说。若有如是等诸相现时。当知即是大梵天王来至法会。

 尔时大梵天王现在此会。即从座起前白佛言。世尊。在在处处若复有人宣说如是甚深正法者。我居梵界。虽有无量禅定之乐。悉能弃置。即当往彼说法师所为作加护。世尊加护之法。有其八种。何等为八。一者加护其念。令彼如所闻法而不忘失。二者加护其慧。令彼于甚深法不相违背。三者加护其行。令彼于义皆悉解了。四者加护辩才。令彼断诸疑惑。五者加护记说。令彼一切语言音声闻者皆喜。六者加护化度之法。令彼超胜一切众会。七者加护现法光明令无暗钝。八者加护得出离门。令其依法修证。世尊。我以如是八法。善作加护其说法师。而复我等于法师所。密常营卫令法久住。诸魔怨诤咸悉除灭。此等皆是如来威神之所建立。令其正法广大流布。尔时海意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今此正法。惟愿世尊威神建立。使令久住。于佛如来入涅槃后末世之中。若有深种善根诸众生等。令得如是甚深经典。受于手中。或安箧笥展转流布令不隐没。尔时世尊。受海意菩萨伸劝请已。即于眉间放众色光。其光遍照此三千大千世界。广大明耀。而此三千大千世界之中。一切药草树林砂石如是种类。蒙光照触。皆悉变成如来形像。所变之像。皆于大宝庄严道场之中而为供养。以佛威神所建立故。其所变化如来之像。即时各各异口同音作如是言。世尊释迦牟尼如来。威神建立此正法故。即彼十方一切如来。亦以威神共所建立。若彼诸佛威神建立故。即彼诸魔不能作其障难。世尊。正使魔众其数犹如殑伽沙等。威势增强尽其勇力。毕竟不能于此正法而兴难事。所以者何。假使大地分裂破坏。一切大海而悉枯涸。诸须弥山碎若微尘。风可系缚。日月坠地。空现色像。火中得水。水中得火。四大种中各有异性。一切众生而同一心。虚空与地二事相合。假使若有如是等事。而亦不能于佛如来加持力中。而有少法可动可转。

 尔时世尊。即举右手。置于尊者阿难顶上。而告之言。阿难。汝当受持此之正法。于后末世广宣流布。令得受持读诵演说。使佛正法久住世间。

 尔时海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见何义故。乃以如是甚深正法。付嘱阿难苾刍。而阿难者具分限智。此会中有诸大菩萨。念慧深广犹如大海莫知渊际。此诸菩萨不付嘱邪。佛言海意。非彼阿难己之慧力。而能受持如是正法。皆由如来威神建立。汝今当知。于后末世有诸众生。于阿难所。听受如是甚深正法。闻已信乐。生大欢喜。发希有心应作是言。皆是如来不可思议威神建立。声闻之人。乃能如是受持甚深广大经典。此即如来威神加持力故。时众会中。或有天人作是思念。彼海意菩萨。念总持力岂有间邪。何故世尊。但说阿难多闻第一。

 尔时尊者大迦叶。知众有疑。观察大会。前白佛言。世尊。海意菩萨念总持力岂有间邪。何故世尊。但说阿难多闻第一。佛言迦叶。假使殑伽沙数等佛刹土中。摄聚众生皆悉遍满。于汝意云何。彼众生界宁为多不。迦叶白佛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佛言迦叶。正使如是诸众生等。无前无后一时皆得人。身。一一皆具念总持力。悉与尊者阿难等无有异。若以如上诸众生等念总持力。比海意菩萨念总持力。百分不及一。乃至乌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迦叶。此海意菩萨。能以十方诸佛世尊所说之法。皆悉任持而无障碍。非于一佛二佛所说之法无障碍故。譬如天雨入大海中。非但容受一渧二渧而无障碍。乃至容受一切雨滴悉无障碍。而彼大海不增不减。海意菩萨亦复如是。悉能任持诸佛世尊所说之法。皆无障碍。非于一佛二佛所说之法无障碍故。而是菩萨念总持力。亦无增减说是法时。会中有八千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咸作是言。我等当愿各得念总持力。如海意菩萨。

 尔时会中诸天及人。各以妙花向佛世尊。及海意菩萨。散掷供养。于是会中有一菩萨。名莲花庄严。前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甚深法门。闻已信解。受持读诵。如理伺察依法修行者。是人得几数福。

 尔时世尊。即说伽陀。答莲花庄严菩萨曰。

 正使大千世界中 遍满真金用施佛

 闻是法藏信解时 此福比前为最胜

 正使十千世界中 满中珍宝施如来

 若能持读此深经 其福比前不可数

 又若十千世界中 满中珍宝广行施

 若能宣说此深经 其福胜前不可数

 正使千俱胝刹土 广积珍宝满其中

 普施诸佛世间尊 修行此法胜于彼

 十方殑伽沙数量 宝严佛刹施如来

 此法真实修学时 其福比前不可数

 四种法具无边福 佛亦不能说边际

 发菩提心并护法 起大悲及修法行

 四种法具无量福 智者闻已不生疑

 虚空界与众生界 菩提心及诸佛智

 我此宣说正法宝 震动十方俱胝刹

 放净光明及雨花 不鼓自鸣百种乐

 一切菩萨大智士 发最胜心伸偈赞

 闻此所说妙法门 各得善利无虚果

 从我得闻如是法 众生普获诸善利

 皆由如来所护持 令菩提心无忘失

 千俱胝数十方佛 各各合掌而顶礼

 称赞德海大圣尊 善住加持释师子

 天龙修罗紧那罗 乾闼婆及夜叉等

 梵王帝释护世天 各处空中作是语

 愿释师子久住世 最上正法无减没

 勇猛菩萨圣众尊 护持如是深妙法

 有受持此法眼者 我等当往现其身

 于彼尊重及策勤 密护令其无衰恼

 

 尔时世尊。告海意菩萨言。海意。今此正法是大法眼。是妙法印。是胜法幢。决择诸法。分别诸法。而彼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世尊。皆说是法。海意。我先已说。汝等应当尊重恭敬。志诚坚固如理修行。

 佛说此经已。海意菩萨等诸大菩萨摩诃萨众。及诸世间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等。一切大会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十八

 澄。举意刻藏。赵水臣。历授此方撰述数卷。读之心知其非佛语。不愿刻。送还水臣。后得净印经。则字字句句。无非甚深妙义。信是世尊金口所宣。快意踊跃。数十年前。曾梦大水充满世界。而人民国土都无损碍。澄游衍其中。如常安乐。觉而异之。此非心想所及。无乃妖祥乎。今是经首。称瑞应。适与梦符。则昔之现梦。今之值经。似非偶然。澄愿藉是因缘。首度先父大学士。文靖公严讷。先母一品夫人吴氏。即生莲界。见佛闻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次度一切冤亲。一切众生。悉成佛道。有一众生不得度者。澄不取自度。

 万历三十六年。岁在戊申。十月朔吉。邵武守道澈严澄书。

猜你喜欢
  摄大乘论释 第九卷·世亲
  焚薪卷第二(婺州张明刊)·师会
  佛说出生无量门持经·佚名
  卷二十·佚名
  告全球的佛学同志·太虚
  合部金光明经序·佚名
  照明品第十·佚名
  一字奇特佛顶经卷下·佚名
  佛说金耀童子经·佚名
  第六十六卷·佚名
  宗镜录卷第五十八·延寿
  佛教与护国·太虚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六·楚石梵琦
  卷第二十四·佚名
  叹无为品第三十·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巧对续录卷上·梁章钜

    杭州裘春湛茮雪先生,乾嘉时有书名,长于文,素不信乩,偶遇之云:“是张紫阳。裘向熟明文金丹,以金丹文最多四百字,故可贵。”正在论文,便喧曰:“‘金丹四百字’,能作一对,则真张耳。”有从旁私议者曰

  • 六、金院本名目·王国维

    两宋戏剧,均谓之“杂剧”,至金而始有“院本”之名。院本者,《太和正音谱》云:“行院之本也。”初不知行院为何语,后读元刊《张千替杀妻》杂剧云:“你是良人良人宅眷,不是小末小末行院。&

  • 卷四十六·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四十六明 高棅 编七言絶句一正始许敬宗奉和圣制饯来济应诏【按本集乃七言律诗】万乗腾镳警岐路百壶供帐饯离宫御沟分水声难絶广宴留歌曲易终卢照邻登封大酺歌日观仙云乘凤辇天门瑞雪照龙衣繁

  • 大明熹宗悊皇帝宝训卷之三·温体仁

    上文缺先年会推各衙门不得干与要在平日发单咨访材品周知有缺照单推用一切请托悉置不行躁竞之风自息例转科臣选郎商之吏科推升台臣商之都察院各有旧规何得踰越至于一切推升才望资俸并论则久任不可不行惟边道提学难拘定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八·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一○○八 湖广总督舒常奏本年抽改过《通鉴纲目续编》数目折·佚名

    一○○八 湖广总督舒常奏本年抽改过《通鉴纲目续编》数目折乾隆四十八年十二月初三日湖广总督兼署湖南巡抚臣舒常跪奏,为遵旨汇奏事。窃查湖南省乾隆四十八年五月初六日承准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尚书和珅字寄内开,钦奉

  • 二三五 两江总督高晋奏续查出违碍书籍遵旨解送折·佚名

    二三五 两江总督高晋奏续查出违碍书籍遵旨解送折乾隆四十年二月初四日太子太傅 内大臣 大学士,仍留两江总督 统理河务革职留任臣高晋谨奏,为续又查出违碍书籍,遵旨解送事。窃臣钦奉上谕,查缴明末野史等书,前经臣将各属送

  • 九、无穷的追求·林语堂

    有时我以为自己是一个到异地探险的孩子,而我探险的路程,是无穷期的。我四十生辰之日,曾作了一首自寿诗,长约四百字,结尾语有云:"一点童心犹未灭,半丝白鬓尚且无。"我仍是一个孩子,睁圆眼睛,注视这极奇异的世界。我的教育只完成

  • 一二 寿先生二·周作人

    凡是品行恶劣的人,必定要装出一副道学面孔,而公正规矩,真正可以称得道学家的,却反是平易近人,一点都不摆什么架子。我有一个本家长辈,是前清举人,平日服膺程朱,不以词色假人,每早又必朗诵《阴骘文》若干遍,可是晚年渔色,演出种种

  • 卷六十九·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六十九明 杨士奇等 撰法祖东汉章帝时校书郎杨终上书曰秦筑长城功役繁兴胡亥不革卒亡四海故孝元弃珠崖之郡光武絶西域之国不以介鳞易我衣裳鲁文

  • 永宪录卷全续编·萧奭龄

    雍正五年岁在丁未。春正月戊子朔。上御殿受朝贺。辛卯。上幸圆明园。开直隶营田捐赎例。和硕怡亲王总理水利营田使允祥奏。大学士朱轼请收用谙练之员效力营田。欲集效力以厚民生。并非旁借赀财以省国帑。查汉制。力田

  • 孟子纂笺卷十四·詹道传

    元 詹道传 撰尽心章句下凡三十八章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所谓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也公孙丑曰何谓也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

  • 卷三十二·陆陇其

    <经部,四书类,四书讲义困勉录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讲义困勉録卷三十二赠肉阁学士陆陇其撰万章上舜往于田章总防 翼注曰通章以怨慕二字作主次节辨其怨已而非怨亲三节四节极言其怨慕末节断其为大孝也舜往于田节 张彦

  • 卷三·叶梦得

    <经部,春秋类,叶氏春秋传钦定四库全书叶氏春秋传卷三宋 叶梦得 撰隠公三十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朝诸侯见于天子之礼也诸侯不得相朝侯而更相朝固僭矣而又旅见亦天子之礼也故累数之以公为僭之中又有僭焉者也叶子曰吾何

  • 禅林宝训卷第四·净善

    东吴沙门净善重集佛智裕和尚曰。骏马之奔逸而不敢肆足者。衔辔之御也。小人之强横不敢纵情者。刑法之制也。意识之流浪不敢攀缘者。觉照之力也。乌乎学者无觉照。犹骏马无衔辔。小人无刑法。将何以绝贪欲治妄想乎(与

  • 观音义疏卷上·智顗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记此文既别出大部。有人亦作三段分文。谓初问去为序。佛答去为正。持地去为流通。复有云经家序者为序。无尽意白佛去为正。持地去为流通。今师有时亦作三段。有时不作三段名。但分为三章。

  • 周易总义·易祓

    二十卷,宋易祓著。前有门人陈章序称:“祓侍经筵日,尝以是经进讲”;又称:“祓别有《易学举偶》四卷,裒象与数为之图说。”此书说《易》兼通理、数,采集众论,予以折衷。论每卦,先列总论,复于六爻之下各为诠解。对经义多

  • 普贤菩萨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天译。说根本咒一与治病咒六。普贤菩萨入三昧,一切佛摩顶赞之,乃放光说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