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照明品第十

佛言:於般若波罗蜜中。多有起魔因缘者至使得断。须菩提白佛言:如天中天所说,若有菩萨多有危害。所以者何。用极大尊为难得故至使有害。般若波罗蜜亦如是,天中天。多有起因缘者,及新学发意者所知甚少。其心不入大法。亦不讽诵般若波罗蜜。是人以为魔所得。佛语须菩提,如若所言:新发意者所知甚少。其心不入大法。亦不讽诵般若波罗蜜。是为魔所得已,自起魔因缘至使得断。若善男子善女人取持学般若波罗蜜讽诵读者,悉是佛威神。何以故?弊魔不能制令得断。是者以为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之所制持。譬若母人一一生子。从数至于十人其子尚校母而得病不能制护无有视者,若母安隐无他。便自养长其子令得生活。寒温燥湿将护视之。是者即世间之示现。如是须菩提,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念般若波罗蜜。其所持者,若有讽诵书者,复十方现在诸佛。常念般若波罗蜜。是者即。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於萨芸若而示现。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者,从是中自致得萨芸若。其有以成佛者,若未成佛。甫当成佛。皆从般若波罗蜜。自致成阿惟三佛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是萨芸若慧之所致照明。皆从般若波罗蜜。以是故示现世间。须菩提白佛言: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於般若波罗蜜中。照明於世间。何谓般若波罗蜜照明於世间。何所是怛萨阿竭持於世间。佛语须菩提,怛萨阿竭持五阴示现世间。须菩提言:云何於般若波罗蜜示现五阴。何所是般若波罗蜜示现於五阴者,佛语须菩提,无所坏者以是故得示现。亦无无坏而示现空者无坏亦无有坏。亦无想亦无愿。亦无坏亦无有坏。以是故示现於世间。

佛语须菩提,及不可计人不可计心。怛萨阿竭悉晓知。皆是自然人。如是自然人。如是须菩提怛萨阿竭以般若波罗蜜晓知不可计人不可计心。怛萨阿竭以般若波罗蜜。示现持世间。复次须菩提,若疾心乱心。怛萨阿竭悉知之。何谓怛萨阿竭悉知之疾心乱心。其法本者无疾无乱。以是故知之。何谓知疾知乱。其有当尽者以荆以是故知之。其有爱欲心者,知是为爱欲心。其有瞋恚心者,知是为瞋恚心。其有愚痴心者,知是为愚痴心。知爱欲心之本无爱欲心知瞋恚心之本无瞋恚心知愚痴心之本无愚痴心。是者须菩提,令我得萨芸若者般若波罗蜜。何以故?怛萨阿竭无爱欲心。用无爱欲心。悉知其心之本。亦无爱欲心。以是故。怛萨阿竭心无有爱欲。何以故?怛萨阿竭无瞋恚心。用无瞋恚心。悉知其心之本。亦无瞋恚心。以是故。怛萨阿竭心无有瞋恚。何以故?怛萨阿竭无愚痴心。用无愚痴心。悉知其心之本。亦无愚痴心。以是故。怛萨阿竭心无有愚痴。如是须菩提。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因般若波罗蜜示现持世间。

复次须菩提,怛萨阿竭用人故因般若波罗蜜其心广大无所不知。何谓怛萨阿竭用人故因般若波罗蜜其心广大无所不知。其心者亦无广亦无大。亦无去亦无所至来。以是故。怛萨阿竭用人故因般若波罗蜜其心广大无所不知。复次须菩提,怛萨阿竭用人故因般若波罗蜜广大其心无所不知。何谓怛萨阿竭用人故因般若波罗蜜广大其心无所不知。其心者无所从来亦无所祝如是须菩提,怛萨阿竭用人故因般若波罗蜜广大其心无所不知。

复次须菩提,怛萨阿竭用不可计人不可计心故。因般若波罗蜜无所不知。何谓怛萨阿竭用不可计人不可计心故因般若波罗蜜无所不知。其心者无所住亦无所从来灭。以无馀故无所不知。其心若空故知不可计人不可计心悉知。如是须菩提,怛萨阿竭以般若波罗蜜知不可计人不可计心悉知。复次须菩提,怛萨阿竭用人故因般若波罗蜜知不可见心悉知。何谓怛萨阿竭用人故因般若波罗蜜知不可见心悉知。其心者本净故亦无有想。如是须菩提,怛萨阿竭用人故因般若波罗蜜知不可见心悉知。复次须菩提,怛萨阿竭用人故因般若波罗蜜知不可见心悉知。何谓怛萨阿竭用人故因般若波罗蜜知不可见心悉知。其心者不可以眼见如所从来。如是须菩提,怛萨阿竭用人故因般若波罗蜜知不可见心悉知。

复次须菩提,怛萨阿竭用人故因般若波罗蜜。知欲得是者致是悉知。何谓怛萨阿竭用人故因般若波罗蜜知欲得是者致是。知一切色从不可得获而生生。痛痒思想生死识亦不可得获而生生。如是须菩提,怛萨阿竭云何知欲得是者因致是。从死至死是即为色。从死至不死。是亦为色。从不死至不死。是亦为色。亦不有死亦不无死。是亦为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从死至死。是亦为色。识者从死至不死。是亦为色。识者从不死至不死。是亦为色。识者亦不有死亦不无死。是亦为色。识有人无我世者,是亦为色。无人有我世者,是亦为色。有望无望无我世者,是亦为色。亦不有望亦不无望亦无我世。是亦为色。有望有我有世痛痒思想生死识。是亦为色。无望无我无世无识。是亦为色。亦不无望亦不有望亦无我识。是亦为色。得我世与无世。是亦为色。我世不可极。是亦为色。我世有极无极。是亦为色。我与世亦不有极亦不无极。是亦为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亦尔。我与世识亦不可极。是亦为色。我与世识有极无极。是亦为色。我与世识亦不有极亦不无极。是亦为色是命是身。是亦为色。非命非身。是亦为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亦尔。如是须菩提,怛萨阿竭知欲得是者因致是。何谓怛萨阿竭知欲得是者因致是。怛萨阿竭知色之本无。如知色本无。痛痒思想生死识亦尔。何谓知识。知识之本无。何所是本无。是欲有所得者,是亦本无。怛萨阿竭亦本无因慧如祝何谓所本无。世间亦是本无。何所是本无者,一切诸法亦本无。如诸法本无。须陀洹道亦本无。斯陀含道亦本无。阿那含道亦本无。阿罗汉道辟支佛道亦本无。怛萨阿竭亦复本无。一本无无有异。无所不入。悉知一切。是者须菩提,般若波罗蜜即是本无。怛萨阿竭因般若波罗蜜。自致成阿耨多罗三耶三佛。照明持世间。是为示现。怛萨阿竭因般若波罗蜜。悉知世间本无无有异。如是须菩提,怛萨阿竭悉知本无。尔故号字为佛。须菩提白佛言:本无甚深。天中天。是佛菩萨事悉自晓了。谁当信是者,独有得阿罗汉道者,若阿惟越致。怛萨阿竭成阿惟三佛乃能说之。佛语须菩提,本无无有尽时。怛萨阿竭所说亦无有极荆时释提桓因与诸欲万天子俱。梵迦夷天与二万天子俱前至佛所。头面著佛足卻住一面。诸欲梵天子俱白佛言:天中天所说法者甚深。云何作其相。佛语诸天子言:且听作相著已,无想无愿无生死所生。无所有无所祝是者作其相。其相者若如空祝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所住相。诸天阿须伦龙鬼神不能动移。何以故?是相不可以手作。色者不能作相。痛痒思想生死识亦不作相。是相若人若非人所不能作。佛语诸天子言:若说是空有作者宁能信不。诸天子白佛言:不信有作空者,何以故?无有能作空者,佛言:如是诸天子。其相者常祝有佛无佛相住如故。如是住者故。怛萨阿竭成阿惟三佛故。名怛萨阿竭即是本无如来。诸天子白佛言:是相者甚深。怛萨阿竭从是成阿惟三佛。其怛萨阿竭所知。无所罣碍慧皆从般若波罗蜜。是者即佛之藏。佛语须菩提,怛萨阿竭因般若波罗蜜示现持世间。如是须菩提怛萨阿竭恭敬承事是法自致得成。皆从般若波罗蜜。是故怛萨阿竭之所恭敬。因是得佛故。是为报恩。何谓是怛萨阿竭之所报恩者,怛萨阿竭为从是衍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成阿惟三佛。皆从是衍为无所著。以是故现於报恩。

复次须菩提,怛萨阿竭知识法无有作者,以是故得阿惟三佛。亦不无作故成阿惟三佛。是为怛萨阿竭报恩故示现般若波罗蜜。怛萨阿竭阿罗呵三耶三佛。於诸法无所望。皆从般若波罗蜜。以是故示现持世间。须菩提白佛言:诸法不可知不可见。何谓般若波罗蜜出怛萨阿竭示现持世间。佛语须菩提,所说诸法不可知不可见者,谓诸法悉空。以是故不可知。诸法不可获持。以是故不可得见。诸法不可知不可见者,皆从般若波罗蜜。如是须菩提,诸法不可知不可见。为从般若波罗蜜出怛萨阿竭成阿惟三佛。示现持世间故。色为不可见。痛痒思想生死识亦不可见。是者般若波罗蜜示现持世间。

须菩提言:何谓天中天。色不可见。何谓痛痒思想生死识为不可见。佛言:不见色因缘生识。是故色为不可见。亦不痛痒思想生死识因缘生识。是故识为不可见。如色痛痒思想生死识不见。是世间亦不见其相者,亦不见是世间示现所有皆从般若波罗蜜。何谓是般若波罗蜜示现持世间。其忧世间是亦为空。其忧世间是亦为恍忽。其忧世间是亦为寂。其忧世间是亦为净。是者即为世间示现。

猜你喜欢
  佛说宝雨经卷第二·佚名
  卷下·佚名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四卷·湛然
  卷第二十九·德清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净土论卷中·迦才
  社 会 观·太虚
  大智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光赞经卷第六·佚名
  国清百录 第二卷·灌顶
   第六則  雲門十五日·胡兰成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六·佚名
  卷七十一·佚名
  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佚名
  辯中邊論卷第三·欧阳竟无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胡文卿·唐圭璋

      待考。   虞美人   枢庭喜庆生辰到。仙伯离蓬岛。鲁台云物正呈祥。绣线工夫从此、日添长。   满斟绿醑深深功。岁岁长相见。蟠桃结子几番红。笑赏清歌声调、叶黄钟。   又   香烟绕遍兰堂宴。香鸭珠帘

  • 第四折·高茂卿

    (俞循礼同旦儿上,云)大嫂,你整整的瞒了我十三年光景。我早知道这添添不是我的儿,我也不抬举他这十三年也。(王兽医上,云)嗨!俺姐姐敢有些儿怪我。来到门首,我自过去,见俺姐夫去。姐夫。(俞循礼云,舅子,你好狠也,你怎生下的。(王

  • 城楼上·林徽因

    你说什么?鸭子,太阳,(你准知道是白鸽?)(今天的多蓝,你看!)飞过面前。那静?还记得么;谁又罗嗦?蔓草里开野花朵。白鸽,白云,湖心里倒浸,映影我在想,我们在古城楼上想怎样山窝,红叶像火?对了,好,我不再讲天!……城墙上那护

  • 卷二十七·徐世昌

    黎士弘黎士弘,字愧曾,长汀人。顺治甲午举人,由推官历官甘肃布政司参政。有《讬素斋集》。登虔州塔顶同朱具臣南昌游云生登临缘分事,吾自偶然来。孤远荡闻见,高危验胆才。长风牵璧立,众树领江回。烟积山如幕

  • 卷五 中唐二·佚名

    全唐诗续补遗卷五 中唐二权德舆秋疾初愈月夜咏左思招隐诗因而成咏闲吟理轻步,不厌凉夜咏。断续风际声,清羸月中影。荧光拂花露,泉脉连桐井。心畅百虑销,境闲万籁静。前贤有遗韵,顾我三日省。朗怀方自怡,星河渐耿耿。卧病初

  • 卷四百三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三十七白居易翰林中送独孤二十七起居罢职出院碧落留云住青冥放鹤还银台向南路从此到人间重寻杏园忽忆芳时频酩酊却寻醉处重裵回杏花结子春深後谁解多情又独来曲江独行【自此後在翰林时作

  • 卷四十七 志二十二·赵尔巽

      ◎时宪三   康熙甲子元法上上卷述立法之原,中卷志七政恒星之顺轨,下卷志诸曜相距之数。   日躔立法之原:   一,求南北真线以正面位。用方案极平,作圜数层,植表于圜心取日影。识表末影切圜上者,视左右两点同在一圜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五十二·佚名

    嘉靖二十八年九月丁卯朔礼部进来年 大报等祀日册○命成国公朱希忠献瑞榖于 玄极宝殿驸马都尉谢诏荐于 太庙因建秋报大斋于朝天宫三日夜○发太仓银三万两于密云○虏三千余骑寇榆林参将刘继先等战郤之○己巳升工科左给

  • 卷之二百八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第八卷 上海 南汇 青浦·缪荃孙

    上 海经 部周易析义 明·施少溪十三经注疏删订 徐人麟大学正宗 朱锡爵韵苑连珠 韵学统宗 四声韵补 张之象礼记裒言 王 圻谥法通考十八卷 王 圻续定周礼全经集注十四卷 王 圻左

  • 第三十三册 崇德元年十一月·佚名

    第三十三册 崇德元年十一月十一月初二日,察哈尔公主将至,圣汗命和硕睿亲王、和硕豫亲王、豪格贝勒、固山贝子率大臣等於前一日往迎之。初三日,清宁宫国群福晋、麟趾宫大福晋贵妃、永福宫福晋庄妃率诸王、贝勒之福晋及诸

  • 三五八 寄谕两江总督高晋等严饬所属加意搜查违禁书籍·佚名

    三五八 寄谕两江总督高晋等严饬所属加意搜查违禁书籍乾隆四十一年十二月十三日大学士舒<赫德>、于<敏中>字寄大学士 管两江总督高<晋>、江苏巡抚杨<魁>、浙江巡抚三<宝>,乾隆四十一年十二月十三日奉上谕:据海成奏,将各

  • 秦王李从荣传·薛居正

    秦王李从荣是明宗第二个儿子。明宗登上皇位,于天成初年(926),授李从荣为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三年,调任北京留守,兼河东节度使。四年,任河南尹。一天,明宗对安重诲说:“最近听说从荣左右的人伪宣朕的诏书,命他不要接近儒

  • 朱兆莘·周诒春

    朱兆莘 字鼎靑。年三十七岁。生于广州。父珩。弟兆燮。已婚。子二。女一。初肄业于广东广雅书院西学斋。光緖三十三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授举人。光緖三十四年。以官费游美。入纽约大学。习商业及财政。宣统三年。

  • 二程子抄释卷八·吕柟

    明 吕柟 编传闻杂记第二十九御史俸薄故台中有聚防向火分防吃饭之语熙宁初程伯淳入台为里行则反之遂聚防吃食分防向火伯淳为子言【见尘史王得臣字彦辅释聚防吃饭便可观】正叔先生曰枢宻院乃虚设大事三省同议其他乃有

  • 卷四·吕祖谦

    <经部,书类,增修东莱书说钦定四库全书増修东莱书説卷四    宋 时澜 撰臯陶谟第四      虞书曰若稽古臯陶尧舜禹谓之若稽古固也臯陶臣也亦与三圣人并称何哉盖舜以孝禹以功臯陶以谟后世尝并称美舜以不得禹

  • 衍与空等品第二十四·佚名

    佛告须菩提,如汝所言:衍与空等。如是如是,实与空等。譬如虚空亦不可知东亦不知西亦不知南亦不知北亦不知四维上下。须菩提,如来衍者,亦无有东西南北。亦无四维上下。须菩提,譬如虚空无长无短无方无圆。如来衍者亦如是,譬如虚

  • 观心论疏卷第三·灌顶

    隋天台沙门灌顶撰论曰。问观自生心。云何为涅槃。修四种三昧。得真无生忍。此是第四一偈。明欲观一念自生之心。取其理证。应须依四种三昧方轨而修也。故经云。又见佛子修种种行以求佛道。种种行即是四种三昧。修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