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九十

 

  卷290_1 【送别】杨凝

  樽酒邮亭暮,云帆驿使归。野鸥寒不起,川雨冻难飞。

  吴会家移遍,轩辕梦去稀。姓杨皆足泪,非是强沾衣。

  卷290_2 【送客东归】杨凝

  君向古营州,边风战地愁。草青缦别路,柳亚拂孤楼。

  人意伤难醉,莺啼咽不流。芳菲只合乐,离思返如秋。

  卷290_3 【送客归湖南】杨凝

  湖南树色尽,了了辨潭州。雨散今为别,云飞何处游。

  情来偏似醉,泪迸不成流。那向萧条路,缘湘篁竹愁。

  卷290_4 【送客归淮南】杨凝

  画舫照河堤,暄风百草齐。行丝直网蝶,去燕旋遗泥。

  郡向高天近,人从别路迷。非关御沟上,今日各东西。

  卷290_5 【春情】杨凝

  旧宅洛川阳,曾游游侠场。水添杨柳色,花绊绮罗香。

  赵瑟多愁曲,秦家足艳妆。江潭远相忆,春梦不胜长。

  卷290_6 【秋夜听捣衣】杨凝

  砧杵闻秋夜,裁缝寄远方。声微渐湿露,响细未经霜。

  兰牖唯遮树,风帘不碍凉。云中望何处,听此断人肠。

  卷290_7 【从军行】杨凝

  都尉出居延,强兵集五千。还将张博望,直救范祁连。

  汉卒悲箫鼓,胡姬湿采旃。如今意气尽,流泪挹流泉。

  卷290_8 【和直禁省】杨凝

  宵直丹宫近,风传碧树凉。漏稀银箭滴,月度网轩光。

  凤诏裁多暇,兰灯梦更长。此时颜范贵,十步旧连行。

  卷290_9 【留别】杨凝

  玉节随东阁,金闺别旧僚。若为花满寺,跃马上河桥。

  卷290_10 【送客往洞庭】杨凝

  九江归路远,万里客舟还。若过巴江水,湘东满碧烟。

  卷290_11 【别友人】杨凝

  倦客惊危路,伤禽绕树枝。非逢暴公子,不敢涕流离。

  卷290_12 【初渡淮北岸】杨凝

  别梦虽难觉,悲魂最易销。殷勤淮北岸,乡近去家遥。

  卷290_13 【咏雨】杨凝

  尘浥多人路,泥归足燕家。可怜缭乱点,湿尽满宫花。

  卷290_14 【柳絮】杨凝

  河畔多杨柳,追游尽狭斜。春风一回送,乱入莫愁家。

  卷290_15 【花枕】杨凝

  席上沈香枕,楼中荡子妻。那堪一夜里,长湿两行啼。

  卷290_16 【送客往鄜州】杨凝

  新参将相事营平,锦带騂弓结束轻。晓上关城吟画角,

  暗驰羌马发支兵。回中地近风常急,鄜畤年多草自生。

  近喜扶阳系戎相,从来卫霍笑长缨。

  卷290_17 【送客往夏州】杨凝

  怜君此去过居延,古塞黄云共渺然。沙阔独行寻马迹,

  路迷遥指戍楼烟。夜投孤店愁吹笛,朝望行尘避控弦。

  闻有故交今从骑,何须著论更言钱。

  卷290_18 【春霁晚望】杨凝

  细雨晴深小苑东,春云开气逐光风。雄儿走马神光上,

  静女看花佛寺中。书剑学多心欲懒,田园荒废望频空。

  南归路极天连海,惟有相思明月同。

  卷290_19 【唐昌观玉蕊花】杨凝

  瑶华琼蕊种何年,萧史秦嬴向紫烟。

  时控彩鸾过旧邸,摘花持献玉皇前。

  卷290_20 【别李协】杨凝

  江边日暮不胜愁,送客沾衣江上楼。

  明月峡添明月照,蛾眉峰似两眉愁。

  卷290_21 【初次巴陵】杨凝

  西江浪接洞庭波,积水遥连天上河。

  乡信为凭谁寄去,汀洲燕雁渐来多。

  卷290_22 【上巳】杨凝

  帝京元巳足繁华,细管清弦七贵家。

  此日风光谁不共,纷纷皆是掖垣花。

  卷290_23 【春怨】杨凝

  花满帘栊欲度春,此时夫婿在咸秦。

  绿窗孤寝难成寐,紫燕双飞似弄人。

  卷290_24 【送客归常州】杨凝

  行到河边从此辞,寒天日远暮帆迟。

  可怜芳草成衰草,公子归时过绿时。

  卷290_25 【送别】杨凝

  春愁不尽别愁来,旧泪犹长新泪催。

  相思倘寄相思字,君到扬州扬子回。

  卷290_26 【送客入蜀】杨凝

  剑阁迢迢梦想间,行人归路绕梁山。

  明朝骑马摇鞭去,秋雨槐花子午关。

  卷290_27 【送别】杨凝

  仙花笑尽石门中,石室重重掩绿空。

  暂下云峰能几日,却回烟驾驭春风。

  卷290_28 【残花】杨凝

  五马踟蹰在路岐,南来只为看花枝。

  莺衔蝶弄红芳尽,此日深闺那得知。

  卷290_29 【戏赠友人】杨凝

  湘阴直与地阴连,此日相逢忆醉年。

  美酒非如平乐贵,十升不用一千钱。

  卷290_30 【赠同游】杨凝

  此□风雨后,已觉减年华。若待皆无事,应难更有花。

  管弦临夜急,榆柳向江斜。且莫看归路,同须醉酒家。

  卷290_31 【送人出塞】杨凝

  北风吹雨雪,举目已凄凄。战鬼秋频哭,征鸿夜不栖。

  沙平关路直,碛广郡楼低。此去非东鲁,人多事鼓鼙。

  卷290_32 【寻僧元皎因病】杨凝

  此僧迷有著,因病得寻师。话尽山中事,归当月上时。

  高松连寺影,亚竹入窗枝。闲忆草堂路,相逢非素期。

  卷290_33 【夜泊渭津】杨凝

  飘飘东去客,一宿渭城边。远处星垂岸,中流月满船。

  凉归夜深簟,秋入雨馀天。渐觉家山小,残程尚几年。

  卷290_34 【晚夏逢友人】杨凝

  一别同袍友,相思已十年。长安多在客,久病忽闻蝉。

  骤雨才沾地,阴云不遍天。微凉堪话旧,移榻晚风前。

  卷290_35 【别谪者】杨凝

  此地闻犹恶,人言是所之。一家书绝久,孤驿梦成迟。

  八月三湘道,闻猿冒雨时。不须祠楚相,臣节转堪疑。

  卷290_36 【行思】杨凝

  千里岂云去,欲归如路穷。人间无暇日,马上又秋风。

  破月衔高岳,流星拂晓空。此时皆在梦,行色独匆匆。

  卷290_37 【感怀题从舅宅】杨凝

  郄家庭树下,几度醉春风。今日花还发,当时事不同。

  流言应未息,直道竟难通。徒遣相思者,悲歌向暮空。

  卷290_38 【与友人会】杨凝

  蝉吟槐蕊落,的的是愁端。病觉离家远,贫知处事难。

  真交无所隐,深语有馀欢。未必闻歌吹,羁心得暂宽。

  卷290_39 【下第后蒙侍郎示意指于新先辈宣恩感谢】杨凝

  才薄命如此,自嗟兼自疑。遭逢好交日,黜落至公时。

  倚玉甘无路,穿杨却未期。更惭君侍坐,问许可言诗。

  

猜你喜欢
  游九言·唐圭璋
  卷六·阮阅
  ◆大痴道人黄公望(大痴道人集)·顾嗣立
  ●紫钗记目录·汤显祖
  一、上古至五代之戏剧·王国维
  剑花室诗集之一·连横
  提要·严羽
  卑微·徐志摩
  山行·戴望舒
  卷六十一·陆游
  卷五十三·陈起
  卷九十六·陈思
  卷四百五十五·曹学佺
  具茨集补钞·吴之振
  第二十场·田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九十二 列传七十九·赵尔巽

      高其倬金鉷 杨宗仁子文乾 孔毓珣 裴幰度子宗锡 唐执玉 杨永斌   高其倬,字章之,汉军镶黄旗人。父荫爵,官口北道。其倬,康熙三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寻兼佐领。五迁内阁学士。五十八年,河南南阳镇兵挟忿围辱

  • 卷第二百五十七·胡三省

    唐纪七十三〔起强圉协洽(丁未)四月,尽着雍涒汉(戊申),凡一年有奇。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下之下光启三年〔(丁未、八八七)〕1夏,四月,甲辰朔,约逐苏州刺史张雄,〔考异曰:吴越备史:「四月,六合镇将徐约攻陷苏州。约,曹州人也,初从黄巢攻天

  • 卷之一百一·佚名

    洪武八年九月戊午朔祭周天星辰○己未 上遣使敕谕征虏左副将军曹国公李文忠左副副将军济宁侯顾时等曰孟秋遣尔代颍川侯等还以息风霜之劳今三越月矣曾得胡人消息否可遣轻骑数十潜入其地候其动静如获其人必得情实古人用

  • 卷之四·佚名

    丙申春二月壬子朔张士诚陷平江○丙子 上率常遇春等击蛮子海牙于采石时敌舟联络江上势甚盛乃命遇春设疑兵以分敌势而以大兵薄之及战遇春率舟师冲其中敌舟分为二我师左右纵击飞礟中敌舟輙糜碎自辰至午战益急敌大败俘获

  • 卷之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二百五十·佚名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夏四月。癸丑朔。享太庙。遣领侍卫内大臣公阿灵阿行礼。  ○甲寅。策试天下贡士卜俊民等于太和殿前。制曰、朕临莅天下五十余年、永惟所以仰答上天眷祐之厚下惬四海望治之心夙夜孜孜、久而

  • 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八·司马迁

    史有为译注【说明】本篇是淮南厉王刘长及其子刘安、刘赐的合传。刘长是汉高祖的小儿子,汉文帝同父异母的兄弟。他因骄横无度,参与谋反,获罪被捕,在押往流放地蜀郡的途中绝食身亡。之后刘安继封淮南王,刘赐封庐江王转徙衡山

  • 目录·佚名

    卷之一官吏门咨目呈两通判及职曹官(真西山)谕州县官僚(真西山)劝谕事件于后(真西山)监司案牍不当言取索(蔡久轩)州官申状不谨朱佥判赴滁州乞牒官交割奖拂立曹公先生祠(蔡久轩)奖子兼佥旌赏监税不受贿赂儆饬官司预借不为理

  • 卷四十七 孔子世家第十七·司马迁

    【索隐】:孔子非有诸侯之位,而亦称系家者,以是圣人为教化之主,又代有贤哲,故称系家焉。【正义】:孔子无侯伯之位,而称世家者,太史公以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宗於夫子,可谓至圣,故为世家。孔子生鲁昌

  • 四十四年·佚名

    (戊戌)四十四年清康熙五十七年春正月1月1日○朔庚戌,忠淸監司尹憲柱狀陳沿海邑被災狀,仍請前春所貸安興米及江都米,竝捧留本邑,各樣身布停捧,軍兵大都案,待秋擧行,備局覆奏,許之。○平安監司金楺狀請義州潛商逃躱罪人金得達,梟首

  • 卷一百三十三 本朝七·黎靖德

      ◎盗贼   蜀中有赵教授者,因二苏斥逐,以此摇动人心,遂反。当时也自响应,但未几而哲宗上仙,事体皆变了,所以做得来也没巴鼻。蜀人大故强悍,易反。成都尝有一通判要反,已自与府中都吏客将皆有谋了。不知如何,一婢走出来告

  • 春秋大全卷六·胡广

    明 胡广等 撰桓公下【庚桓王十辰九年】十有一年【齐僖三十晋缗四衞宣十八蔡桓十四郑庄四十三卒曹庄公射姑元年陈厉六祀靖三宋庄九秦出子三楚武四十】春正月齐人衞人郑人盟于恶曹【左传齐衞郑宋盟于恶曹杜氏曰宋不书

  • 周书·君陈·佚名

    周公既沒,命君陈分正东郊成周,作《君陈》。王若曰:“君陈,惟尔令德孝恭。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命汝尹茲东郊,敬哉!昔周公师保万民,民怀其德。往慎乃司,茲率厥常,懋昭周公之训,惟民其乂。我闻曰:‘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

  • 大宝积经论卷第四·佚名

    后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  迦叶。有当来比丘如犬逐块者。是中向外道如犬者。色等五种境界如块。掷者如畏色声香味触示现畏诸境界。彼畏境界。不证知畏因故。示现有四种相故。唯逐境界。住空闲处者。为欲转得胜境界

  • 摄大乘论释论 第六卷·世亲

    摄大乘论释论 第六卷世亲菩萨造隋天竺三藏笈多共行矩等译入应知胜相胜语第三论曰。如此已说应知相。入应知相云何可见。多闻所熏习依止。非阿梨耶所摄。如阿梨耶成种子。正思惟所摄似法似义所生。似所取物有见

  • 洛阳伽蓝记·杨衒之

    城镇志。魏杨衒之撰。五卷。衍之,史书无传。其事迹略见于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卷六《王臣滞惑》篇。道宣称衒之为北平(今河北满城)人。官抚军府司马,元魏末为秘书监。因见北魏皇族、官吏穷奢极欲,借修佛寺,大肆侵渔人民,乃

  • 杨子折衷·湛若水

    六卷。明湛若水撰。此书是为剖析杨简的心学而作。宋代的儒学至陆九渊始以超悟为宗,诸弟子中以杨简最得其真传。杨简推行陆九渊之说变本加厉,逐至全入于禅。他在所著《慈湖遗书》中认为,心是万物万事之源的精神性实体,心皆

  • 校邠庐抗议·冯桂芬

    冯桂芬撰。冯氏字林一,号景亭,江苏吴县人。道光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在地方办团练对抗太平军,入李鸿章幕,为镇压太平军出谋划策。注重经世之学,注意研究和学习西方文化,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