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妙法圣念处经卷第二

大宋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三藏传教大师赐紫沙门臣法天奉 诏译

  尔时会中诸苾刍等。闻佛所说。地狱焚烧。受苦无量。悲啼雨泪。礼敬佛足。而白佛言。此诸地狱。受罪有情。修何因行免于未来诸苦痛恼。不被缠缚。速得解脱。唯愿慈悲。利益未来。敷演斯事。

  尔时世尊告苾刍言。谛听谛听。吾今为汝分别解说。若复有人。修诸净戒。离于邪执愚迷颠倒。已所作罪。忏令不增。未作之罪。防护不生。修习闻思。及诸善业。舍离悭贪。欺诈暴恶。深信因果。由此因缘。不受焚烧地狱之苦。佛告比丘。若复有人。欲求远离。焚烧冤害。不饮诸酒。修施戒业。苾刍应知。酒失最上。破坏善法。酒失最上。能坏聪慧。酒失最上。能坏安乐。酒失最上。远离善友。酒失最上。能生诸病。酒失最上。破坏解脱。酒失最上。冤家得便。酒失最上。财物散坏。酒失最上。增长非法。酒失最上。远离珍宝。酒失最上。乱说是非。酒失最上。散乱转增。酒失最上。能生贪忿。酒失最上。无明增长。酒失最上。忠实变诈。酒失最上。显露隐密。酒失最上。烦恼转增。酒失最上。成就地狱。酒失最上。焚烧善根。酒失最上。毁坏三宝。酒失最上。恶名流布。酒失最上。醉变脓血。酒失最上。香变臭秽。酒失最上。增长三涂。

  比丘应知。酒能毁坏。色无色业。酒能焚烧四果圣业。酒能增长暴恶之业。酒能不信正实因果。酒能增长烦恼诸苦。酒能发起口四过非及怖畏事。酒能数起贡高欺诈。酒能毁谤善友知识。酒能恒处众苦忧恼。酒能增长一切诸非。酒堕有情黑暗之处。酒堕有情饿鬼傍生。酒能远离聪明智慧。酒能远离诸天神仙。酒能毁坏转佛法轮。酒能增长淫欲炽盛。酒能破坏清净梵行。酒能增长我慢放逸。酒似于风破坏世间。酒能坏乱长者之行。酒能忘失忍辱之心。酒能迷乱世间聪慧。酒能毁谤解脱之法。酒能远离诸佛净戒。

  尔时世尊告比丘言。酒有如是种种过非。应当远离。比丘应知。饮酒之人。但贪美味。不虑苦果。由此为因。堕于地狱。受种种苦。从地狱出。若生人中。愚昧贫乏。不信因果。毁谤正法。轻慢贤善。烦恼增多。淫欲炽盛。远离解脱。暴恶缠缚。纤毫之善。而非修习。极恶之因。恒时亲近。如是展转。轮回诸趣。无解脱时。

  比丘应知。思惟离妄。修习正行。慎护三业。彼苦涩罪。护报艰辛。疼痛艰任。焚烧决定是故比丘。应当远离一切过非及诸怖畏。

  比丘应知。自作自受他不能免。彼杀生等。十不善业。果感不虚。

  尔时世尊。说伽陀曰。

  身语业非虚  轮回诸恶趣

  自作自缠缚  善逝不能救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诸比丘。一切嗔恚。及于妄语。应当远离。由此为因。堕诸恶趣。受种种苦。后生人中。贫乏卑贱。凡所发言。多增秽恶。伤犯于他。犹如刀斧。亦如饿鬼。自业所招。焚烧饮食。此业亦然。焚烧众善。恶名流布。见闻不喜。若有智者。远离妄语。发言诚谛。人皆信受。美名流布。犹如香气。闻皆欢喜。

  比丘应知。若复有人。发于实语。远离苦恼。虚妄邪执。犹如珍宝。堪任受用。亦如灯明照了物像。实语亦尔。闻皆信受。由此因缘。天上自在解脱诸苦。舍离秽恶虚妄之声。算数艺能。安住最胜。趣向解脱。财富无量。普济贫乏。智慧光明。庄严第一。库藏丰盈。远离烦恼。若生人中。尊豪最上。种种庄严。自在具足。利益有情。孤独贫乏。乃至知识。悉皆利乐。恒说真实。犹如火毒烧照最上险恶途路。如毒远离。是故妄语。一切时中。应当舍离。及诸缠缚。怖畏等罪。

  复次比丘。有情妄语。堕大地狱。受诸苦恼。身分破裂。如青莲花。琰魔狱卒。为彼罪人。而说偈言。

  虚妄地狱因  众苦自心造

  娑伽水有尽  此业报无穷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复有人。舍离妄语。如舍苦涩。获味甘美。比丘应知。修习智慧。爱乐真实。庄严自身。功德最胜。犹如甘露。能离过患。愚夫迷倒。不了苦因。炽然造作。暴恶之业。损害憎嫌。一切过非。恒时不息。堕诸地狱。远离安乐及以真实。若得人身。见闻不喜。增多过患。龙天嫌厌。愚迷虚妄。善友如冤。非曾亲近。恒习诸恶。无时暂舍。轮回受苦。而无穷尽。比丘应知。真实最上智者修习。犹如甘露。远离过非。恒时安乐。亦如涅槃。苦恼不侵。远离无义及四相等。又如圣境。爱乐最上。真实亦尔。闻皆欢喜。又如暗室。明灯最上。能了物像。真实亦尔。闻非疑谤。又如良药。能息苦恼。乃至鬼魅。皆能远离。真实亦尔。解脱地狱及诸苦恼。愚迷轮回诸恶趣中。受苦展转。业报无穷。堕诸地狱。不得解脱。受种种苦。发声号哭。空中有声。告诸罪人。汝等勿哭。自作自受。怨于何人。烦恼迷覆自心虚妄。不能远离解脱众苦。若复有人。恒不妄语。犹如甘露。人皆爱乐。普益自他。若行妄语。犹如毒药。损恼自他。不得安隐。虚妄亦尔。堕于险处。受大苦恼。如是虚妄。生生之中。应当舍离。修习净行。解脱诸苦。真实庄严。种种智慧。悭贪诸惑。及不善业。伏断无余。

  比丘应知。有情虚妄。烦恼缠缚。犹如器仗刀剑等物。损害有情。不得安隐。若复有人。真实离妄。财法惠施。饶益有情。最胜功德。而无有尽。乃至获于安乐自在。

  若复有人。远离真实及诸智慧。恒造恶业。轮回诸趣。受种种苦。刀兵饥馑风火疾疫。飘溺焚烧。冤家非一。众苦聚会。逼迫酸疼。一切暴恶。自作自受。业报非虚。

  比丘应知。愚夫妄执此彼世间无因无果及无作用。散乱横计。增长非法。远离善法。愚迷有情。不了因果。堕诸黑暗。轮转不息。苦恼无穷。佛大慈悲。说希有法。导彼愚迷。令心省悟。舍离众魔及诸惊怖。

  佛告比丘。地狱有情。被业所牵。处于黑暗。恒闻恶声。怖畏迷乱。奔堕火坑。焚烧身体。皮干肉烂。犹如枯木。由业力故。凉风触体。还复如本。依前焚烧。苦恼无量。如是受苦。业尽方免。

  比丘应知。勤修善业。远离恶趣及诸苦恼。人天富乐。自在可爱。趣向涅槃。伏除贪嗔及余诸惑。勿令侵害。舍离散乱。不造众恶。地狱酸楚。恒时受苦。应生厌离。解脱轮回。

  若复有人。杀害众生。及不与取。毁谤三宝。不信因果。起于虚诳离间彼此。发身等业。悭贪嫉妒。恒不舍离。命终之后。堕于地狱。受苦无量。如是展转沉沦恶趣。而不解脱。

  比丘应知。由宿业力。轮回生死。缠缚诸有。而无穷尽。

  佛告比丘。身语意业。不善为因。堕于地狱。受苦三时。而无暂息。宁持利刃。断于舌根。不以此舌说染欲事。所以者何。由此为因。起贪嗔痴。广造恶业。轮转诸趣。不得解脱。皆因虚妄。横执染欲。于苦计乐。起业烦恼。生死长时。不能远离。又如罥索。缠缚有情。染欲亦尔。系缚有情。堕于地狱。获苦涩果。愚迷有情。不能远离。染欲因缘。谄诳暴恶。转增炽盛。焚烧众善。而无悲愍。广益有情。

  比丘应知。我执如山。恶业似海。烦恼焰猛。炽然相续。缠绕不舍。相貌丑恶。惊怖忧恼。恒非安隐。又如虚空。遍一切处。惑业苦恼。随逐有情。恒不舍离。无处不有。系缚有情。不令出离。又如世间邪见执我。坚固难拔。僻执系缚。恒无暂舍。苦恼逼迫。暴恶缠缚。损害艰辛。无怙无依。轮转生死。周遍一切。如火焚烧。受种种苦。而无穷尽。

  又此我执。颠倒虚妄。愚暗迷乱。或执星辰。或计五根。或执意根。妄为究竟。归依奉事。而求解脱。由妄执著。我能造因。亦能受果。由斯增长身心苦恼。而非远离地狱轮转酸楚疼痛。坚执勇猛。缠绕相续。愚迷造作诸不善业。而非悔恨。思惟方便。了悟果因。远离过非。趣求解脱。

  比丘应知。若复有人。造诸恶业。受报艰辛。处于地狱。乃至劫坏。而非解脱。龙天八部。不能守护。所以者何。此诸有情。业绳所牵。受地狱苦。此界坏已。恶业因缘。往于他方。余处受苦。不能远离。

  若复有人。于父母处。起杀害想。而生决定。此罪至重。譬如有人。以利刀剑破坏三界一切众生。比此犹轻。所以者何。父母恩德。反生冤害。获罪甚重。

  若复有人。破僧和合。杀阿罗汉。出佛身血。此罪最重。获报无间。受苦相续。残害怖畏。治罚恒时。思惟方便。无暂止息。铁毒火炬。苦[歹*支]无穷。非法缠缚。破坏恐怖。恒常无断。颠倒愚迷。不能远离苦涩之果。由此因缘。烦恼业牵轮回生死。不得解脱。

  比丘应知。染欲妄语。应生厌离。悔恨思惟。伏除弃舍。止息贪爱。勿作是想。何况执著。造作彼业。

  是故比丘。烦恼暴恶。邪见颠倒。汝应破坏。于诸恶趣。舍离彼业及愚痴等。趣求无上。最胜无边。二空智慧。利益有情。不令堕落地狱鬼畜。焚烧诸苦。受种种等非爱之果。

  若复有人。尊重佛僧及诸经典。恭敬供养。歌颂称赞。以此因缘。远离尘垢及诸系缚业等诸障。获报安乐。恒生善趣。初中后善。远离苦恼安乐长时。相续无间。弃舍垢染及诸烦恼。愚迷醉乱。伏除不起。止息轮回。解脱诸有。乃至究竟。而证转依。

  于是佛告诸比丘言。若复有人。虚诈妄语。诳惑世间。希求财利。养活身命及奴马等。以此因缘。命终之后。必堕地狱。受焚烧苦。猛焰炽然。相续无间。苦恼烧煮。而无穷尽。彼获如是暴恶之苦。皆由业牵不得远离。地狱诸苦。譬如罥索系缚有情。令不自在。此业亦尔。能缚有情。堕落猛火。焚烧身体。手足骨髓。皆如火聚。内外亦然。苦恼无量。彼大地狱。周匝四门。复有四角。各各焚烧。脓血粪秽。种种治罚。众多苦具。皆悉烟焰。俱时火然。相续无断。

  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愚迷诸有情  贪财行虚诳

  地狱业所牵  焚烧受诸苦

  亦如诸毒药  自饮还自害

  造业亦复然  似影恒随逐

  又如出火木  生火能自害

  苦果随恶因  自作应自受

 

  佛告比丘。若复有人。于境起贪。应作观想。可以对治。若于珍宝。起于贪欲。如火轮想。及破坏想。世间贪爱。无量无边。由斯观想。皆悉远离。贪著世间。如冤家想。见于海水。作漂沦想。见于刀剑。灭烦恼想。降云雨时。作普益想。见诸佛时。作解脱想。见国王时。起尊重想。见父母时。起亲爱想。起悭贪时。如毒药想。见眷属时。暂止息想。趣圆寂时。起平等想。持净戒时。起光明想。见金宝时。起破坏想。见破戒者。起救护想。财散失时。非究竟想。住三界时。如牢狱想。见日轮时。起智慧想。修静虑时。求功德想。

  比丘应知。于他财物矫设诸行。虚诳盗取。以此为因。堕于地狱。种种苦恼。焚烧其身。支体破裂。恒处黑暗。无有光明愚迷覆心。恒不舍离。无少安乐。远离涅槃。一报终尽。复堕鬼畜。常困饥渴。劳役疲乏。众苦逼迫。而无穷尽。若生人中。乏少资财。欲心炽盛。处人卑贱。劳苦相续。时无暂息。

  尔时世尊。而说颂曰。

  虚诳盗他财  三涂苦自受

  饥渴恒相续  众苦无休息

  愚迷覆智慧  光明恒远离

  轮回恶趣中  业尽方能出

 

  尔时佛告诸比丘言。若复有人。于诸顺情妙触之境。而起染著。恒非舍离。应作坚硬苦涩等想。无常败坏体不究竟。如电如梦。自性非有。于诸妙触。皆悉远离。比丘应知。于诸欲境。勿起爱著。及诸世间。过去未来。所有可爱。染欲尘境。应当舍离。

    妙法圣念处经卷第二

猜你喜欢
  净心诫观法序·道宣
  卷第七·佚名
  道行经随品第二十七·佚名
  第十八章 受纳大菩提树·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三十一卷·佚名
  卷四百二十·佚名
  杂阿毗昙心论 第一卷·佚名
  俱舍论疏 第十六卷·法宝
  卷第六十八·佚名
  改进藏族经济政治教育之路线·太虚
  卷九十九·佚名
  附錄唯識二十論頌·欧阳竟无
  佛学院置院舍记·太虚
  佛因·李叔同
  大般若經第二分方便般若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十三出 情试·李渔

    〖临江仙〗(生带副净、丑上)选艳归来心暗喜,六宫憎杀蛾眉。搔头不见美人遗。愁中才破笑,欢处又生疑。寡人得遇刘倩倩,真可谓千古奇缘,不枉了一番跋涉。只是一件,前日在路途之中,一心驰马,竟把他所赠的玉搔头遗失去了。他临别之

  • 第十三出 花楼春宴·王世贞

    【菊花新】〔副净上〕家君近喜破奸仇。柱国威权独自收。机务与谁筹。朝命尽经吾手。斩蛇须斩蛟。猎兽须猎虎。除却万人雄。天下惟有我。严世蕃荫藉家君。位同卿相。阴险胜如蔡卞智谋远过王雱。前日夏言老贼与我父亲

  • 卷267 ·佚名

    潘阆 叙事答所知 久客向天末,唯将鸾鹤群。 盈亏频叹月,舒卷几怜云。 有志思光国,无才可佐君。 知音时见赠,应达圣朝闻。 潘阆 叙吟 高吟见太平,不耻老无成。 发任茎茎白,诗须字字清。

  • 卷一百八十一·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八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五十八 刘子翬 游龙潭 四客同笑言一僧陪杖屦徜徉山水窟适意忘晨暮疎钟岩北寺细竹溪南路中流石参错不碍潺湲泓澄小龙潭润气金碧聚时惊木叶坠俯见儵鳞度

  • 卷十九 漢紀十一·司马光

      起強圉大荒落(丁巳),盡玄黓閹茂(壬戌),凡六年。   孝武皇帝元朔五年(丁巳、前一二四年)   冬,十一月,乙丑,薛澤免。以公孫弘為丞相,封平津侯。丞相封侯自弘始。   時上方興功業,弘於是開東閤以延賢人,與參謀議。每朝覲奏

  • 第十九回 三国志乱纷纷五十余载·黄士衡

    诗曰:剩水残山古又今,逢时人物此登临。诗吟杜牧孤鸿句,泪落雍门一操琴。老去深藏经济手,病来灰却战争心。残篇检到兴亡处,闲闷闲愁海样深。却说曹操字孟德,父嵩,为中常侍曹腾养子,实夏侯氏子也。操少机警,有权数,任侠放荡,不治本

  • 第一○九札光绪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一一三○五-三·佚名

    福建按察使解,饬新竹县造报:承接缉已未拏获盗窃功过札新竹县钦命盐运使衔、署福建按察使司、盐法道解为飞催赶办事。照得各属承接缉已未拏获盗窃功过一款,例应按年分别,开列专兼■〈纟允〉各职名,声明

  • 一三一 小河与新村中·周作人

    事隔三十五年,在民国甲申(一九四四)的九月,我抄了廿四首“弗入调”(方言“弗入调”兼有不遵规则及无赖的意思)的旧诗,题曰“苦茶庵打油诗”,在杂志上发表了。篇末有一段话,涉及《小河》,现在也可以抄了来,做个说明。“这些以诗论

  • 尹知章传·刘昫

    尹知章,绛州翼城县人。年轻时勤于学业。曾经梦见一位神仙用大凿子凿开他的心,把一些药放了进去,从此以后他心胸日益开朗明亮,通晓各种经书的精微要义,不久众师友都拜他为师研修学业。则天长安年间,驸马都尉武攸暨看重他的经

  • 仁宗诚孝张皇后传·张廷玉

    仁宗诚孝皇后张氏,永城人。其父亲张麒因女儿而身贵,被追封为彭城伯,载入《外戚传》。洪武二十八年(1395),张氏被册封为燕世子妃。永乐二年(1404),被封为皇太子妃。仁宗即位,她被封为皇后。宣宗即位,她被尊为皇太后。英宗即位

  • 论不变法之害·梁启超

    今有巨厦,更历千岁,瓦墁毁坏,榱栋崩折,非不枵然大也,风雨猝集,则倾圮必矣。而室中之人,犹然酣嬉鼾卧,漠然无所闻见;或则睹其危险,惟知痛哭,束手待毙,不思拯救:又其上者,补苴罅漏,弥缝蚁穴,苟安时日,以觊有功。此三人者,用心不同,漂摇一至

  • 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教育·钱穆

    要谈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教育,首先应该提到中国传统教育中的精神和理想。此项中国传统教育中的精神和理想,创始于三千年前的周公,完成于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此项教育的主要意义,并不专为传授知识,更不专为训练职业,亦不专为幼

  • 能言第四十·桓宽

    【题解】此篇就言和行的问题展开讨论。大夫指责儒者“能言而不能行”,“君子耻之矣”。贤良则肆意阉割和篡改荀子的文章,来为自己的言行不一辩护,胡说什么“能言而不能行者,国之宝也”,认为

  •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一卷·佚名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一卷法称菩萨造西天译经三藏银青光禄大夫试光禄卿普明慈觉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集布施学品第一之一我闻地狱大险怖  无穷猛苦镇烧然谓昔曾无寂静心  故乐多闻亲大法闻已远离

  •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三·佚名

    萧齐外国三藏僧伽跋陀罗译“为诸人民说《无始界经》,复一日为众说《火聚经》。如是展转乃至七日,八千五百人皆得道果。佛法于此园中光明流布,以是即名为光明园也。七日已后,诸大德往王宫,说《不懈怠经》已,往支帝耶山。“是

  • 卷第三·永觉元贤

    继灯录卷第三 鼓山嗣祖沙门 元贤 辑 临济宗 南岳下二十世 径山端禅师法嗣 杭州灵隐性原慧明禅师 台州黄岩夏氏子。既长,不甘处俗,往依乐清宝冠寺出家。后谒元叟,叟曰:“东岭来,西岭来?”师指草鞋曰:&ldq

  • 桂海虞衡志·范成大

    地理杂志。南宋范成大(1126—1193)撰。原三卷,今一卷。成大有《吴郡志》已著录。是书为作者知静江(今广西桂林)知府后,赴任途经四川,追记昔游而作,约当淳熙二年(1175)成书,原编已佚,仅传辑本,约三十一万余字。分岩洞、金石、

  • 大坚固婆罗门缘起经·佚名

    二卷,赵宋施护译。说大坚固婆罗门之事历。长阿含典尊经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