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续藏经 高僧摘要

 清 徐昌治编辑

叙高僧摘要

余刊布佛祖指南。法苑醒世。凡单传直指。幽明感应。历历备具。而高僧一传。譬如虗空体非羣相。而不拒彼众相发挥。奈传有正有续。若梁若明。计共四帙。俱以十欵分类。余讶之曰。有依有傍。怎说绝伦。拘格拘例。那云独步。余惟前册已经刻过者。不重录外。今止分为四卷。名曰摘要。第一取道之高。堂堂坐断千差路。卓卓分明绝去来。第二取法之高。虽云绵密弗通风。古往今来[(┘@(兹-卄))/(┘@(兹-卄))]间隔。三则取其品之高。转处孤危万事休。随缘得旨复何求。羣生造化乘斯力。一段灵光触处周。四则取其化之高。日月照临不到。天地覆载不着。劫火坏时彼常安。万象泯时全体露。虽然如是。青不自青。黄不自黄。赤不自赤。白不自白。会得云收月皎。方知此等纵横。若问个中同与别。余则应以。鸡寒上树鸭寒下水。葢看经先具看经眼。见地须开见地胸。几人麻上生绳想。况又将绳认作虵。是为叙。

甲午岁菊月登高日无依道人徐昌治觐周父谨题

高僧无传。传高僧者。譬诸描畵虗空。虗空本无诸相。而不碍诸相发挥。此觐翁居士之所以自叙其由来也。集亦多本矣。石门之僧宝。大藏之神僧。济川之五灯。雷庵之普灯。莫不各执一见。以成一家之说。读其书者。无从得而是非之。葢前人之取类也。精而详。而立言也。一而正。惟精且一。而着书之道备矣。觐翁久历法域。宗眼朗朗。彻见古人垂手处於一传焉列而为四。曰道。曰法。曰品。曰化。分而不杂。专而不混。而或者乃以私识度之。殊非觐翁所以辨别。差等之怀。予谓集僧史者。如转摩尼以青黄赤白求之不可也。外青黄白求之亦不可。孔子删诗定礼。各为一书以便後学。学者从而宗之。为千古圣典。惟觐翁能体其意。肆笔垂慈。功不在尼山下。彼以管见窥觐翁者。非惟不识觐翁。亦且不识高僧矣。间有进言者曰。古往今来。如是之久也。神化玄悟。如是之多也。法海义波。如是之泓也。而造论载事者。如是之众也。竟欲以区区数百纸。括尽玄微。毋乃示人以狭小乎。觐翁曰。吾但摘其要者。

住古疁昭尘丈室僧监拜撰

猜你喜欢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四·澄观
  与挪威哲学博士希尔达论佛学·太虚
  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全文·佚名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第二·法藏
  孔雀王咒经一卷(妙辟印幢陀罗尼经)·佚名
  卷五百八十二·佚名
  婆世踬[zhì]品第三十八·佚名
  一、赵州狗子·慧开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 第一卷·宗泐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七卷·圆照
  卷第一百·霁仑超永
  卷三百六·佚名
  卷第九·元来
  无 神 论·太虚
  肇论疏卷中·元康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十歌 摇一程来撑一程·刘半农

    (船歌。三个摇船人互相对答。)摇一程来撑一程,碰到仔顶风顶水还要拉一程。“我说阿银哥来你看来船头浪格是那个?”“啊!原来是吃白酒格朋友小汝生。”顶风顶水=逆风逆水;船家称逆风为顶头风:又船家忌用逆字(土语作枪),故呼顺风为

  • 御选明诗卷四十四·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四十四七言古诗九边贡赠尚子意气凭淩一当百闗西儒生五陵客少年学书复学劒老大蹉跎双鬓白门下诸生半赐麻闺中小妇犹炊麦布衣东来谒天子春日醉卧长安陌陌头花絮夕纷纷琼阁如天隔紫云浩歌翩然却归

  • 第五回 商三官急难求兄弟 二相公舍死傲阎罗·蒲松龄

    却说老王到了明日,领着许多衙役,上诸葛村来了。 [耍孩儿]王知县做事差,想邪人恶人扒,声声还把商家骂。三官屡屡显灵圣,怎么还敢亵渎他?真是没眼的老孙化。领着一大些衙役,一骑马直到商家。 大相公迎进去,老王站在门外,喝叫动

  • ●卷三十六·徐梦莘

      靖康中帙十一。   起靖康元年二月五日辛丑,尽十一日丁未。   五日辛丑康王及张邦昌归自虏(改作金)寨以张邦昌为太宰肃王及太宰张邦昌驸马都尉曹晟质於金国军前(旧校云:按宋史钦宗本纪二月庚子驸马都尉曹晟使金军癸

  • 卷之七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三十五·朱轼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三十五大学士朱轼撰名臣传二十七宋宗泽宗泽字汝霖义乌人登元佑六年进士廷对极陈时弊考官恶其切直置末甲调舘陶尉中使督开御河方隆冬役夫僵仆相望泽上书其帅请待来春从之调龙游令民未知学泽为建

  • 阳峤传·刘昫

    阳峤,河南洛阳人,祖上从北平县迁居到此,为北齐右仆射阳休之的玄孙。仪凤年间(676~679)应八科举考试中试,授官将陵县尉,后任詹事司直。长安年间(701~704),桓彦范为左御史中丞,袁恕己为右御史中丞,争相引荐阳峤,请求任用他为御史。

  • 卷二十一拯救·冯煦

    光绪八年以来救济灾民、抚恤并工赈各项办法。八年五六月间,淫雨兼旬,江水泛涨,沿江各州县圩堤溃决殆尽,加以山洪迭发,怀宁、潜山、太湖、宿松、望江、歙县、婺源、祁门、绩溪、宣城、宁国、英山、霍山等十三州县均报有冲压

  • 《中山世谱》目录·佚名

    正卷首卷 中山世谱序 凡例十条 当官姓氏 中山世鉴原序 中山世谱原序 琉球舆地名号会纪 历代国王世统总图卷一 历代总纪 历代总论卷二 中山万世总纪卷三 天孙纪 舜天王 舜马顺熙王 义本王 英祖王 大成王 英慈王 玉城王

  • 卷十一·李廉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会通卷十一     元 李廉 撰僖公二十有七年春子来朝左氏【桓公来朝用夷礼故曰子公卑不共也注先代之后而迫于东夷风俗杂壊言语衣服有时而夷故子卒传言其夷也今称朝者始于朝礼终而不全异于介葛卢

  • 卷五十八·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五十八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五十八宗庙制度蕙田案天子宗庙之制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盖自虞夏以来商书云七世之庙可以观德其明证也周监二代制度益昭凡祧迁宗祖以

  • 庄公·庄公二十五年·左丘明

    【经】二十有五年春,陈侯使女叔来聘。夏五月癸丑,卫侯朔卒。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伯姬归于杞。秋,大水,鼓、用牲于社、于门。冬,公子友如陈。【传】二十五年春,陈女叔来聘,始结陈好也。嘉之,故不名。夏六月辛未,朔

  • 法华玄义释签卷第七·湛然

    次明智妙为二。先明来意。次正释。初文可见。次正释中自二。初意者文自为六。先列六章。次依章解释。初数中初六藏。次四通。次三别。次三三佛。次四圆。三佛在果。彼三果无人。故别于此列。圆果有人。故自居因后。次

  • 西方合论 第八卷·袁宏道

    西方合论 第八卷第八见网门夫一切迷情。依诸见起。履之则为稠林。溺之则为热海。如蚕作茧。即住处为受缚之因。似蛾赴灯。依光明作丧生之本。故先达云。行起解绝。所以将趋圣室。先入普贤之门。欲修正因。首割

  • 卷第十八·丈雪通醉

    锦江禅灯卷第十八 僧渊 姓李。郪人。家本巨富。为巴蜀所称。及师初诞。天雨铜钱于庭。家内合运。处处皆满。父运钱疲劳。嘘唱云止。钱不复下。仓内贮米。但及于半。忽满溢出。亲姻外内。莫不惊叹其福。自少至长。志

  • 第二十章 正法三次遇敌复又恢复时期·多罗那他

    南方讫里瑟拿罗阇国有一个讲般若波罗蜜多的阿阇梨名叫摩历迦佛提出现。他在中印度设置大法产约二十一处,建立有佛像的塔一千座,弘扬般若波罗蜜多教法约二十年。最后为突厥盗匪所害,流血成乳,体内生出很多花,充满天空。即在

  • 初寮词·王安中

    一卷。宋王安中 (1075—1134)撰。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阳曲 (今属山西)人。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右丞、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等。对王安中之为人,历史上多有微词者,然其才华富艳,亦不可掩。宋人黄升所撰《花庵词选

  • 讷溪奏疏·周怡

    一卷。明周怡撰。周怡,字顺之,号讷溪,太平(今属安徽当涂县) 人。嘉靖进士,任吏科给事中时对当朝有势力的大臣弹劾不遗余力,多次因此而下狱。隆庆初年再度起用为太常少卿,陈新政五事,因语多刺中贵,忤旨,被外调为登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