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当来变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丘,因有一法不从法化,令法毁灭,不得长益。何谓为一?不护禁戒,不能守心,不修智慧,放逸其意,唯求善名不顺道教,不肯勤慕度世之业。是为一事,令法毁灭。”

  佛告比丘:“复有二事,令法毁灭。何谓为二?一、不护禁戒,不摄其心,不修智慧,畜妻养子放心恣意,贾作治生以共相活。二、伴党相著憎奉法者,欲令陷堕故为言义,谓之谀谄;内犯恶行外佯清白。是为二事,令法毁灭。”

  佛告诸比丘:“复有三事,令法毁灭。何谓为三?一、既不护禁戒,不能摄心,不修智慧。二、自读文字不识句逗,以上著下、以下著上,头尾颠倒,不能解了义之所归,自以为是。三、明者呵之不从其教,反怀嗔恨,谓相嫉妒。识义者少,多不别理咸云为是。是为三事,令法毁灭。”

  佛告诸比丘:“复有四事,令法毁灭。何谓为四?一、将来比丘,已舍家业在空闲处,不修道业。二、喜游人间愦闹之中,行来谈言,求好袈裟五色之服。三、高听远视以为绮雅,自以高德无能及者,以杂碎智比日月之明——畜已!四、不摄三事,不护根门,行妇女间,宣文饰辞多言合偶,以动人心,使清变浊;身行荒乱,正法废迟。是为四事,令法毁灭。”

  佛告比丘:“复有五事,令法毁灭。何谓为五?一、或有比丘,本以法故出家修道,废深经教十二因缘、三十七品,方等深妙玄虚之慧、智度无极、善权方便、空无相愿至化之节。二、反习杂句浅末小经,世俗行故。王者经典,乱道之原,好讲此业,易解世事,趣得人心令其欢喜,因致名闻。三、新闻法人、浅解之士,意用妙快;深达之士,不用为佳。四、天龙鬼神不以为喜,心怀悒戚口发斯言:‘大法欲灭,故使其然。’舍妙法化,反宣杂句。诸天流泪,速逝而去。五、由是正法稍稍见舍,无精修者。是为五事,令法毁灭。”

  佛告比丘:“吾灭度后,有此邪事十五之乱,令法毁灭,一何痛哉!若有比丘欲谛学道,弃捐绮饰、不求名闻、质朴守真、宣传正经。佛之雅典深法之化不用多言,案本说经不舍正句,希言屡中不失佛意。粗衣趣食,得美不甘;得粗不恶。衣食好丑,随施者意,不以嗔喜。摄身、口、意守诸根门,不违佛教。念命甚短,恍惚以过,如梦所见,觉不知处。三涂之难,不可称计,勤修佛法犹救头然。五戒、十善、六度无极,四等、四恩、智慧、善权咸可精行。虽不值佛世,出家为道,学不唐捐,平其本心,愍念一切,十方蒙恩。”

  佛说如是,诸比丘悲喜前自归佛,作礼而去。

    佛说当来变经

猜你喜欢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七·念常
  卷四百三十九·佚名
  卷第二十二·雷庵正受
  佛教与吾人之关系·太虚
  卷一百(西晋居士聂道真译)·佚名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之二·佚名
  卷五百八十六·佚名
  为私立云栖儿童教养院儿童训话·太虚
  随应相具章第三·佚名
  卷第三十一·白岩净符
  新唯识论语体文本再略评·太虚
  卷第九十五·李通玄
  总次·朱时恩
   第十八則 慧忠國師無縫塔·胡兰成
  俱舍论记 第二十二卷·普光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十五章 游翫月宫·屠隆

    〔小外扮叶眞人上〕玉扎丹书位上眞。道成妙用自通神。虚空来往罡风裏。大地山河一掌轮。自家叶法善眞人是也。括苍人氏。授道圣师。兼精符箓。化形而章有□无。名为自在。弹指而上天下地。此是逍遥。今乃中

  • 卷二百二十九·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二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一百六 契嵩 感遇 仙人白玉京去去何缥缈琼楼十二层玲珑泛云表银潢月为波万顷即池沼秋来宫殿光逗落人间晓空际时澄明烟霞渺青鸟可望不可到所思空杳杳 二

  • 卷九·温庭筠

    钦定四库全书温飞卿诗集笺注卷九   明 曾益 撰长洲顾【予咸 嗣立】补春日雨【一作细雨○以下见文苑英华】细雨蒙蒙入绦纱【何逊杏花诗丽色明珠箔余香袭绦纱】沣湖【一作湖亭】寒食孟珠家【丹阳孟珠歌阳春二三月

  • 卷之五百六十·佚名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五月。丁酉朔。夏至。祭地于方泽。上亲诣行礼。外注  ○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己酉皆如之。内注  ○御史王步瀛奏、学部既设。拟请饬将小学集注。大学衍

  • ◎孝姻缘·李定夷

    某邑某氏女,幼孤,依母以居。性纯孝,善体亲心。貌娟秀,年二八,远近争委禽。母亦以女大须嫁,为之妙选东床,俾遂倡随之乐。女闻耗,泣曰:“人生七十古来稀,母老矣。桑榆晚景,风烛残年,儿鲜兄弟,儿嫁,母侍奉无人。愿学北宫女婴儿子,撤其环

  • 卷九·宇文懋昭

    <史部,别史类,钦定重订大金国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九 纪年 熙宗孝成皇帝一 宗孝成皇帝小名和里玛後改名亶武元皇帝嫡长孙也幼而聪达贯通经业喜文辞威仪早有大成之量太宗深所爱重所与游处尽皆文墨之

  • 卷一百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一百八歌颂四十八【举贡诸臣三】万寿诗【七言律二首】贡         生【臣】韩省曾太平天子寿无疆沧海恩波雨露瀼佛日仙霞双阙敞吴绫蜀锦九衢张臣民喜奏琅璈乐川岳钦陈沆瀣觞共祝三

  • 六年·佚名

    (丙寅)六年清嘉慶十一年春正月1月1日○己酉朔,詣孝安殿,行朔祭,仍行晝茶禮。○下勸農綸音于八道四都。敎曰:「予嘗聞之,民者國之本,農者民之重也,故民以食爲天。夫農者,非但民之所重,抑君之所資,祝願年豐,何年不然?而矧今予小子,夙夜

  • 前言·钱穆

    诸位先生,我这一次得有机会,向诸位作一番有系统的讲演,甚为高兴。我的讲演,将连续四次,分成四个讲题。综合起来,暂定一总题,名为《中国思想里的几个普泛论题》。让我先略一申说所谓&ldquo;中国思想&rdquo;一语之涵义。讲到思

  • 佛法能否改善现实社会·太虚

    八月初旬,陈真如、黄忏华、潘怀素、张剑峰等诸居士不约而同集缙云山。至八日、大雨滂沱,暑气顿消。太虚大师以时机难得,于此新凉之际,在大讲堂召开一佛法座谈会。出席者,前述四人及陶冶公、金觉范、龚星楼、卫立民诸居士,暨

  • 卷第二十八·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二十八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随眠品第六之四已辩烦恼诸受相应。今次复应辩随烦恼。颂曰。诸随烦恼中  嫉悔忿及恼害恨忧俱起  悭喜受相应谄诳及眠覆  通忧喜相应憍喜乐皆舍  

  • 禅门锻炼说目次·戒显

    坚誓忍苦第一  辨器授话第二  入室搜刮第三  落堂开导第四  垂手锻炼第五  机权策发第六  寄巧回换第七  斩关开眼第八  研究纲宗第九  精严操履第十  磨治学业第十一  简练才能第十二  谨严

  • 人生的枷锁·毛姆

    《人生的枷锁》是英国威廉·萨默赛特·毛姆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15年。该小说叙述了主人公菲利普从童年时代起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十年的生活经历,反映了主人公成长过程中的迷惘、挫折、痛苦、失望和探索及其

  • 取火者的逮捕·郑振铎

    现代短篇小说集。郭源新(郑振铎)著。上海生活书店1934年9月初版,列入“创作文库”。收短篇小说4篇:《取火者的逮捕》、《亚凯诺的诱惑》、《埃娥》、《神的灭亡》。1956年新文艺出版社重印,由作者校改了个别词句。本集作

  • 沈氏女科辑要·沈又彭

    二卷。又名《女科辑要》。约成于1764年。原书文字无多。后经徐正杰校订补注,王孟英加按,方始成帙。刊于1850年。内容经水、崩漏、带下等12类,并附治疗方剂。沈氏惜墨如金,裒集前贤旧论,非有真识灼见者不辑;切合实用,必欲

  • 冤报冤赵氏孤儿·纪君祥

    全名《冤报冤赵氏孤儿》,也称《赵氏孤儿冤报冤》、《赵氏孤儿大报仇》。杂剧剧本。五折。元纪君祥撰。刊行于元代。 剧情:春秋晋灵公时,屠岸贾专权,一心要杀忠臣赵盾。赵盾逃出,满门被斩。赵盾之子赵朔,被逼自杀。赵

  • 经学历史·皮锡瑞

    清皮锡瑞撰。不分卷。书今传世。这是一本经学入门书籍,是“经学的导言”。皮氏在书中将上下二千余年的经学史划分为十个阶段:经学开辟时代;经学流传时代;经学昌明时代;经学极盛时代;经学中衰时代;经学分立时代;经学统一

  • 大方广菩萨十地经·佚名

    一卷,元魏吉迦夜译。说菩萨十地之治法。最胜王经净地陀罗尼品之别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