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詹玉

  玉字可大,号天游,古郢(今湖北省)人。

  霓裳中序第一

  至元间,监醮长春宫,偶见羽士丈室古镜,

  状似秋叶,背有金刻宣和玉宝四字,有感因赋

  一规古蟾魄。瞥过宣和几春色。知那个、柳松花怯。曾磋玉团香,涂云抹月。龙章凤刻。是如何、儿女消得。便孤了、翠鸾何限,人更在天北。

  磨灭。古今离别。幸相从、蓟门仙客。萧然林下秋叶。对云淡星疏,眉青影白。佳人已倾国。赢得痴铜旧画。兴亡事,道人知否,见了也华髮。

  汉宫春

  题西山玉隆宫

  吟髮萧萧。正古槎秋入,河汉银涛。红云甚家院落,一片笙箫。晋时言语,问何人、还肯逍遥。知几

  度、落花啼鸟,乡歌犹在儿曹。

  游帷旧时明月,照满庭空翠,剪剪春梢。西山笑人底事,流浪宫袍。江湖近日,说原无此字,据天游词补神仙、多在渔樵。千古意,水沉香里,孤枫阴落重霄。

  多丽

  念念

  晚云归,小楼又作阴凉。霎儿间,恨桐招雨,西风叶叶商量。醒时心、又还南浦,愁边句、多在斜阳。菱宛笼青,莲瓶拖艳,旋倾花水咽茶香。怨蛩有、许多言语,说动软心肠。夜沉沉,几条凉月,界破晴窗。

  共绣帘吹絮未久。却孤剑水云乡。自家书、未能成字,邻家笛、且莫吹商。好梦偏悭,闲情未了,隔墙又唱秋娘。帕绡依、旧时香折,戏封做书囊。鸳鸯字,见时千万,绣一双双。

  桂枝香

  题写韵轩

  紫薇花露,潇洒作凉云,点商勾羽。字字飞仙,下笔一帘风雨。江亭月观今如许。叹飘零、墨香千古。夕阳芳草,落花流水,依然南浦。

  甚两两、凌风驾虎。恁天孙标致,月娥眉妩。一笑生春,那学世间儿女。笔床砚滴曾窥处,有西山、青眼如故。素笺寄与,玉箫声彻,凤鸣鸾舞。

  渡江云

  春江雨宿

  拖阴笼晚暝,商量清苦,阵阵打篷声。分明都是泪,不道今宵,篷底有离人。松涛摇睡,梦不稳、难湿巫云。几点儿、泪痕跳响,休要醒时听。

  销魂。灯下无语,□泣梨花,掩重门夜永,应是添、伤春滋味,中酒心情。东风湖上香泥软,明日去、天色须睛。相见也,洛阳沽酒旗亭。

  三姝媚

  古卫舟。人谓此舟曾载钱塘宫人

  一篷儿别苦。是谁家、花天月地儿女。紫曲藏娇,惯锦窠金翠,玉璈钟吕。绮席传宣,笑声里、龙楼三鼓。歌扇题诗,舞袖笼香,几曾尘土。

  因甚留春不住。怎知道人间,匆匆今古。金屋银屏,被西风吹换,蓼汀蘋渚。如此江山,应悔却、西湖歌舞。载取断云何处。江南烟雨。

  一萼红

  泊沙河。月钩儿挂浪,惊起两鱼梭。浅碧依痕,嫩凉生润,山色轻染修蛾。钓船在、绿杨阴下,蓦听得、扇底有吴歌。一段风情,西湖和靖,赤壁东坡。

  往事水流云去,叹山川良是,富贵人多。老树高低,疏星明淡,只有今古销磨。是几度、潮生潮落,甚人海、空只恁风波。闲著江湖尽宽,谁肯渔蓑。

  齐天乐

  赠童瓮天兵后归杭

  相逢唤醒金华梦,吴尘暗斑吟髮。倚担评花,认旗沽酒,历历行歌奇迹。吹香弄碧。又坡柳风情,逋梅月色。画鼓红船,满湖春水断桥客。

  当时何限怪侣,甚花天月地,人被云隔。却载苍烟,更招白鹭,一醉修江又别。今回记得。再折柳穿鱼,赏花催雪。如此湖山,忍教人更说。

  阮郎归

  闺情

  斜河一道界相思。好秋都上眉。鸾笺象管写心啼。搦愁题做诗。

  添别恨,卜欢期。灯花红几时。看看月上小窗儿。夜香今夜迟。

  八声甘州

  寿张尚书

  从黄石容履,一编书,曾佐汉王关。甚殷勤佳约,茹芝人共,引鹤差鸾。借手便成羽翼,方略正如闲。说道赤松去,还在人间。

  紫绶青春如许,是南辰尊宿,北斗天官。问沙堤早晚,喜色满长安。传宣能勾凤诏,便玉除前面领仙班。功名了,却茶烟琴月,慢慢东山。

  桂枝香

  丙子送李倅东归

  沉云别浦。又何苦扁舟,青衫尘上。客里相逢,洒洒舌端飞雨。只今便把如伊吕。是当年、渔翁樵父。少知音者,苍烟吾社,白鸥吾侣。

  是如此英雄辛苦。知从前、几个适齐去鲁。一剑西风,大海鱼龙掀舞。自来多被清谈误。把刘琨、埋没千古。扣舷一笑,夕阳西下,大江东去。

  浣溪沙

  淡淡青山两点春。

  娇羞一点口见樱。

  一梭儿玉一纟呙云。

  白藕香中见西子,

  玉梅花下遇昭君。

  不曾真个也销魂。

  庆清朝慢

  红雨争妍,芳尘生润,将春都揉成泥。分明蕙风薇露,持搦花枝。款款汗酥薰透,娇羞无奈湿云痴。偏厮称,霓裳霞佩,玉骨冰肌。

  梅不似,兰不似,风流处,那更著意闻时。蓦地生绡扇底,嫩凉浮动好风微。醉得浑无气力,海棠一色睡胭脂。闲滋味,殢人花气,韩寿争知。

猜你喜欢
  卷下·叶梦得
  上卷·王松
  远山堂曲品·祁彪佳
  卷二十·辨证一·冯金伯
  卷十四·纪事五·冯金伯
  李邦基·隋树森
  裴少俊墙头马上·臧懋循
  第七出 再晤仙源·丁耀亢
  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巻一·吴正子
  卷三百三十六·曹学佺
  卷二百九·陈廷敬
  卷七百四十四·佚名
  巻七·宋绪
  卷二十七·沈季友
  李之仪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十七·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三十七 解 缙 题吴山伍子胥庙 朝驱下越坂夕饭当吴门停车吊古迹霭霭林烟昏青山海上来势若游龙奔星临斗牛域气与东南吞九折排怒涛壮哉天地根落日见海色

  • 乐婉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乐婉」生平不详。《花草粹编》卷二自《古今词话》录其词《卡算子》一首。 ●卜算子·答施 乐婉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 要见无因见,拚了终难拚。 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

  • 卷二十九·张廷玉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卷二十九 【起壬寅明神宗万历三十年尽壬子明神宗万历四十年】凡十一年 【壬寅】三十年春正月振湖广灾 【湖广潜江沔阳石首巴陵华容广济景陵平江荆门安乡大冶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五·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第一章 一捆矛盾·林语堂

    有一次,几个朋友问他:“林语堂,你是谁?”他回答说:“我也不知道他是谁,只有上帝知道。”又有一次,他说:“我只是一团矛盾而已,但是我以自我矛盾为乐。”他喜爱矛盾。他喜欢看到交通安全宣传车出

  • 晋纪十二 中宗元皇帝上建武元年(丁丑、317)·司马光

    晋纪十二 晋元帝建武元年(丁丑,公元317年) [1]春,正月,汉兵东略弘农,太守宋哲奔江东。 [1]春季,正月,汉军向东进攻弘农郡,太守宋哲逃奔江东。 [2]黄门郎史淑、侍御史王冲自长安奔凉州,称愍帝出降前一日,使淑等赍诏赐张,拜大都督、

  • 卷首之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首之十一勅谕五乾隆年间【一】乾隆元年正月二十二日上谕从前八旗世袭官员所领勅书内开载太祖高皇帝尊諡之处尚有书写太祖武皇帝者理应更正着该部行知八旗查明彚送内阁敬谨改正颁发又上谕易

  • 献贼纪事略·佚名

    大盗张献忠者,系陕西榆林卫军。先隶抚军洪承畴标兵,承畴奉敕办寇,献忠随师中牟县。承畴见其剽悍亡命,遂充旗手。历行间多年,鸠凶徒为翼,恃勇逞强,不守兵律。承畴虽每示以法,而不置之以死者,怜其勇也。时有响马绰号「黄虎」者,啸

  • 实边 第二十四·王符

    夫制国者,必照察远近之情伪〔二〕,预祸福之所从来〔三〕,乃能尽群臣之筋力〔四〕,而保兴其邦家〔五〕。〔一〕○铎按:驱民内迁,前二篇已斥其谬矣。非但不可迁也,更当劝民往实之。此篇阐发实边之要义。〔二〕僖廿八年左传云:“

  • 卷二·季本

    钦定四库全书诗说解頥正释卷二    明 季本 撰召南说见周南鹊巢经防曰此以妾媵之从至备百两美诸侯妻之无嫉妬也媵女虽父母之事然其所敎于女者亦足以法矣维鹊有巢维鸠居之【兴也】之子于归百两御之【兴○两音意 

  • 第一 捭阖 6·王诩

    【原文】故捭者,或捭而出之①,或捭而纳之②;阖者,或阖而取之,或捭而去之。捭阖③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一陰一陽一,四时开闭,以化万物④。纵横反出,反覆反忤⑤,必由此矣。【注释】①出之:取而用之。②纳之:采纳。③捭阖:即开合

  • 建立中国现代佛教住持僧大纲·太虚

    ──十九年冬作──建僧二万人分三大类支配如下:一、学僧  沙弥僧至比丘僧,总数约五千人,年龄十八以上,三十以下。甲、律仪院二年,每省一所;每所五十人至八十人,全国约二千人;年龄十八岁至二十岁。初出家者入之,为沙弥僧;此院

  •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十一·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复次海意。复有二法。于大乘中而能多作。一者精进修七觉支。二者深心说觉支法。复有二法难作。一者不住尽智。二者无生智忍。复有二法多作。一者善行

  • 卷第十·佚名

    补续高僧传卷第十 明吴郡华山寺沙门 明河 撰 习禅篇 宋 瞎堂远禅师传 慧远。号瞎堂。眉山金流镇彭氏子。年十三。隶药师院为僧。听习经论。弃而依灵岩。徽公。微有省发。会圆悟领昭觉。师即之闻。举庞居士问马祖

  • 赵州和尚语录卷上·从谂

    参学门人文远记录

  • 郑板桥集·郑板桥

    清代郑燮著。分诗词卷、题画卷、书信卷、杂著卷四个部分,系作者生前编定。作者的散文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家书部分。他推崇“沉着痛快”的美学风格,认为“文章以沉着痛快为最”,并举出“《左》、《史》、《庄》、《骚

  • 善俗要义·王结

    该文是王结在任顺德路(今河北邢台市)总管期间写成的,是其政治设想的体现,“盖将使之勤农桑、正人伦、厚风俗、远刑罚也”,共计三十三条。从中可以了解元代社会的种种实际情况以及地方官吏所采取的治理措施。

  • 禅宗公案大全·佚名

    公案原意指官府用以判断是非的案牍。所谓案牍即指文书而言。官府之文书成例及讼狱论定者谓之案或公案。禅宗公案是禅宗的血脉,是记录中国禅宗的主要文献,也是禅宗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公案的内容大都与实际的禅修生活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