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七十五則 烏臼屈棒

第七十五則烏臼屈棒

舉:僧從定州石藏禪師會裏,來到烏臼。烏臼禪師問定州法道如何?僧答:不別。烏臼云:若不別,更轉彼中去。便打。僧云:棒頭有眼,不得草草打人。

烏臼云:今日打看一個也。又打三下。僧便出去。烏臼云:屈棒元來有人喫在。僧轉身云:爭奈杓柄在和尚手裏。烏臼云:汝若要,山僧回與汝。僧近前奪烏臼手中棒,打烏臼三下。烏臼云:屈棒屈棒。僧云:有人喫在。烏臼云:草草打看個漠。僧便禮拜。烏臼云:和尚卻恁麼去也。僧大笑而出。烏臼云:消得恁麼?消得恁麼?

據你說,既然那邊也和這裏一般,那麼你又何必來這裏?豈不聞西施與王昭君雖一般是美人,但是各有個性分別?烏臼禪師打那僧便是要打出這分別來。現在無論紐約東京柏林,都是一般的市容,沒有個性,也要烏臼禪師打打纔好。

但是那僧原也打算再說下去的,烏臼禪師卻不讓人家說完就打。那僧差之頃刻,便永遠失了這及時說開的機會了。

那僧被打,心有不服。烏臼禪師道:屈棒原來有人喫在,一言點破了那僧。

原來史上就是成則為王,敗則為賊。縱有不服,但是你應知歷史之機比是非之實更大,你既失了歷史之機,屈棒你亦不必怨。那僧聞言大悟,曰:爭奈棒柄在烏臼手裏,他奪得棒就倒打烏臼。打罷拜謝烏臼的教誨。

雪竇禪師頌曰:

喚即易,遣即難,互換機鋒子細看。

劫石堅來猶可壞,滄溟深處立須乾。

烏臼老,烏臼老,幾何般,與他杓柄太無端。

本來如此,天地億劫猶可盡,海水萬丈亦可乾,惟有此機一失不可追。烏臼不該把棒柄授人也!譬如三國演義裏曹爽把兵權交出了,就被司馬懿所殺。

但若把歷史之機看做只是在於權柄,那就差了。孫中山先生把大總統讓給袁世凱。他是雖然捨了權柄,但是握住了革命之機。惟有革命之機不可以放棄,若把來放棄,就等於放棄了歷史。這纔是老子說的「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印度的佛教是沒有講這些道理的,烏臼禪師與那僧的互換機鋒乃是從老子的話而來。然而共匪今只在爭權柄,江青派與鄧小平派的互換機鋒,其實是他們早已脫離了中國與世界的歷史了。

猜你喜欢
  阅大学贯释·太虚
  卷二·佚名
  卷第八·佚名
  卷八·佚名
  电劝甘地进食·太虚
  卷一百五十六·佚名
  卷第十六·佚名
  卷之三十·别庵性统
  瑜伽集要焰口施食起教阿难陀缘由·佚名
  第十九品·佚名
  注大乘入楞伽经 第五卷·佚名
  宗镜录卷第六十六·延寿
  佛学之心理卫生·太虚
  卷四百九十五·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六十九·唐慧琳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莺花小谱》·张次溪

    (清)半标子 着●目录《莺花小谱》自叙《莺花小谱》题词〔南仙吕入双调 步步娇〕〔醉扶归〕〔皂罗袍〕〔好姐姐〕〔香柳娘〕〔尾声〕《莺花小谱》题情忒忒令圜林好尹令品令豆叶黄三月海棠凉儿水玉交枝侥侥令尾声《莺花小

  • 卷三·钱俨

      ○文穆王  文穆王讳元瓘,字明宝,武肃王第七子也。母晋国昭懿太夫人陈氏。唐光启三年丁未冬十一月十有二日,生于杭州之东院。先是,有胡僧持一玉羊,大数寸,光彩异常,献武肃王,且曰:“得此当生贵子。”王果以丁未

  • 第七十三回 论父病互斗新华宫 托家事做完皇帝梦·蔡东藩

      却说湖南将军汤芗铭,与四川将军陈宦,本皆袁氏心腹,只因云、贵义师,直逼境内,不得不变计求安。陈于五月二十二日,宣布独立,汤犹在却顾中。是时零陵镇守使望云亭,已早与桂军联合,在永州宣告独立,自称湘南护国军总司令,且有电

  • 四三四 军机大臣奏查明七至九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佚名

    四三四 军机大臣奏查明七至九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乾隆四十二年十月初七日*查四库全书处进过书籍,前经奉旨:将指出错误记过之处,每三月查核一次,其总裁错至三次,分校、覆校错至两次者,均交部察议;其余未

  • 史记集解卷一百十·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一百十匈奴列传第五十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汉书音义曰匈奴始祖】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晋灼曰尧时曰荤粥周曰猃狁秦曰匈奴】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其畜之所多则马牛羊其竒畜则槖駞驴驘

  • 博尔术传·宋濂

    博尔术,姓阿儿剌氏。始祖名孛端察儿,以雄才武略闻名于北方。父名纳忽阿儿阑,其领地与烈祖神元皇帝接境,彼此睦邻友好。博尔术沉着,勇敢善战,熟知兵法,太祖称帝前,就与太祖艰危与共,情义相投,征伐四方,无往不从。那时蒙古诸部尚未

  • 一零七、惠施去魏考·钱穆

    《吕氏春秋 不屈篇》:“惠王布冠而拘于鄄,齐威王几勿受。惠子易衣变冠乘舆而走,几不出乎魏境。”是谓惠施去魏,在鄄会之后也。然考《楚策》:“张仪逐惠施于魏,惠子之楚”,则惠子实见逐于张仪。鄄会在惠

  • 再版序·钱穆

    予之此稿,初非有意撰述,乃由孔孟学会主持人亲来敞舍恳请撰述孔孟两传。其意若谓,为孔孟两圣作小传,俾可广大流行,作为通俗宣传之用。余意则谓,中国乃一史学民族,两千五百年前古代大圣如孔子,有关其言论行事,自司马迁《史记 孔

  • 卷一百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十六营建志五八旗驻防规制一【京都驻防 各省驻防】京都驻防京师九门外驻防雍正六年设除正阳门外有巡捕营兵看守不设旗兵看守外其崇文门等八门於沿河空闲处修造房屋於各满洲蒙古汉军三

  • 卷三十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三十五兵制志四八旗驻防兵制【盛京 吉林 黑龙江 直隶山东 山西 河南 江南 浙江 福建 广东 湖广 四川 陕西 甘肃 伊犁等处驻防】盛京盛

  • 法言義疏六·汪荣宝

      問道卷第四〔注〕夫道者,弘乎至化,通乎至理也。〔疏〕本篇皆糾繩諸子之語。自「道、德、仁、義、禮譬諸身乎」至「未若父母之懿也」,多論道家之失。「狙詐之家」一章,論兵家之失。「申、韓之術,不仁之至矣」至「如申、

  • 原道中·章太炎

    老聃不尚贤,墨家以尚贤为极,何其言之反也?循名异,审分同矣。老之言贤者,谓名誉谈说才气也。墨之言贤者,谓材力技能功伐也。不尚名誉,故无朋党。不尊谈说,故无游士。不贵才气,故无骤官。然则材力技能功伐举矣。墨者曰:以德就列,以

  • 达摩宝传下卷·悟真子

    偈曰达摩通玄实妙哉摩著三教一气来宗派先天廿八祖横正法船为原开尔是达摩老祖度过神光。说法已毕。悯世心切。云游古刹。涵养真性。忽遇一道人。道号宗横。见得老祖寂然不动。遂自矜夸而言曰。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

  • 四分律卷第二十八(二分之七明尼戒法)·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一百七十八单提法之五“时诸比丘尼僧,应将受戒者,至比丘僧中,偏露右肩礼僧足已,右膝着地,合掌作如是语:‘大德僧听!我某甲,从和上尼某甲,求受具足戒。我某甲今从众僧乞受具足戒,某甲尼为和上,愿

  • 第三十三章 遮那迦王时期·多罗那他

    以后摩诃波罗王长子斯哩史哩咤波罗即泣,三年后逝世,也是没有什么事迹,因此不计入七波罗之内。大约在摩诃波罗王下半生或在此王时代,粗略计算,相当于西藏后弘佛教开始时期。这时婆罗门智足也出世,相传也是小黑行转世的下半生

  • 长乐六里志·李永选

    吾少孤未学,及龄稍稍具智识,即喜闻长者谭里中掌故,爱诵忠孝节烈文章。迨更事,怀登涉之志,所至大江南北,流连光景,考文献,莫不期于自达其性情而止。今忽忽年五十矣,念于时无补,愧厕身士林耳。

  • 毋宁死·程小青

    这是若干年前的事了,那时候我和霍桑还住在苏城。初冬的雨夜,北风呼啸,越到晚上越是寒冷。突然有一个客人来访我的朋友。客人年约四十岁左右,穿着深颜色花绸的厚裘皮袍,十分大方。他乘轿子来,衣服鞋子都没有湿,但是面无血色,身

  • 乾坤清气集·偶桓

    十四卷。明偶桓 (生卒年均不详)编。偶桓字武孟,号海翁,自号瞎牛。太仓 (今属江苏太仓)人,洪武中官荆门州吏目。著有《乾坤清气集》。是集凡十四卷。收录了元一代之诗,分体编次。其中如汪元量、瀛国公,元好问等,上及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