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十六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第十六

大唐三藏义净奉 制译

尔时世尊。是无上福田。恭敬尊重。能令国王。及诸臣佐。婆罗门居士。商人商主。天龙药叉。阿素罗。迦楼罗。揵达婆。紧那落。莫呼洛伽。乃至傍苏毕舍遮等。以诸衣服卧具汤药诸疗病物供给世尊及苾刍僧伽。尔时佛在室罗筏城给孤独园。时诸外道。共集讲堂。皆相谓言。仁者知不。我等比来。于此得诸国王群臣居士婆罗门等。尊重供养供给衣服卧具医药等物。今有沙门乔答摩。人间出现。所有尊重恭敬供养供给医药衣服卧具等。皆悉施彼。我等断绝无有利养。今复云何。共设何计。其中一人。作如是言。仁者应知。若持梵行者。作非梵行。时诸外道答曰。如是复有一外道。云何得之。说曰。我等法中。有一女人。形貌端正。人所乐见。教彼女言。乔答摩沙门。共为私事。众皆问曰。是谁端正。答曰。彼毡遮外道女。众人即使令唤至已。告曰。小妹须知。我等往日所有利养。皆被断绝。今时所有利养衣服。医药卧具等。悉皆尊重供养乔答摩沙门。汝不助我耶。弃却我等耶。其女问曰。仁者使我便欲作何计。答曰。汝是我眷属家小妹。可能作是言沙门乔答摩。共我私行非梵行事。若能如是。名为捍敌。世人即皆尊重供养我等。如昔无异。其女告曰。我不能谤沙门乔答摩。彼天人师。王臣敬重。威德无量。谁能辄信。时诸外道报曰。妹子。汝若不能谤沙门乔答摩。不依我等言者。我等大众。不共汝言谈话说。不得入我等家中。共摈弃汝。令汝至死。后堕地狱。女人身少智性。遂便问曰。仁者教我。欲作何事。时诸外道告曰。汝可时时往逝多林。其女依教。每日往逝多林。乃至后时。其女腹上。覆一钵盂。诣如来所。尔时世尊为无量百千大众。前后围绕说微妙法。然而此女来入会中。世尊既见外道女来。作是念曰。我昔曾作此业。积集成就。由如暴流。其外道魔女。面前而住。说伽他曰。

声响令人爱  美言清巧语

染我怀妊胎  而今复说法

尔时世尊以颂告曰。

若人为妄语  当堕于地狱

外道女答曰。

若作云不作  彼当堕地狱

世尊告曰。

二人皆堕于地狱  堕与不堕自心知

谤法之者来生苦(少句未见本)

尔时天帝释作是思惟。彼外道女。垢秽大圣及苾刍僧伽。作是念已。即以神变解钵令堕。是时魔女大生羞耻。速即妇去。

时诸众首苾刍白佛言。世尊。云何胜军大王。佛为说法。初即授记于此正真等正觉。又复我等。今欲往无热池边。于如来前。各自说本事。佛即默然而受其请。诸佛常法出现于世。未入涅槃教化有情。必作十事。云何为十。一者久植善根法王太子灌顶授记。二者未曾发心有情。令彼发起无上菩提之心。三者建立三宝。四者结界。五者命寿五分之中。要舍一分。六者于室罗伐城。现大神通。七者于平林聚落。现从天下。八者于父母所令见真谛。九者于无热池中。共诸苾刍。说业报因缘。由此义故。世尊共诸苾刍。于无热池中。说昔本业报事。告诸苾刍等。可往无热池边。各说自本业事。时诸苾刍闻佛教敕。咸皆依命。佛共四百九十九苾刍众。于室罗伐城没。无热池边出。往诣野猛药叉游行之处。其处花果甚可悦意。然而此池流注四海。一名弶伽河。二名新度河。三名缚叉河。四名呬多河。其处险峻。非得通人而不能往。佛与大众。俱到彼已。

尔时世尊起世俗心。作此心时。乃至虫蚁皆知佛意。难陀邬波难陀龙王。知如来意。云何世尊起世间心。见佛欲于无热池中。共诸苾刍。各说往昔因业。即于池中。化出大莲花。其花千叶。犹如车轮。色如天金。宝茎花蕊。金刚所作。无量千花周匝围绕。尔时世尊坐此花上。及诸苾刍各坐一莲花。于时具寿舍利弗在王舍城只利跋窭山上。缝僧伽胝衣。佛告大目揵连。往唤取汝同侣舍利弗来。白言如是。时具寿大目揵连。从无热池没。于只利跋窭山现。到舍利弗前告言。具寿舍利弗。今时世尊。共九百九十九苾刍众于无热池住。我承佛敕。故来相唤。即可同行。答曰。具寿大目连。汝可待我缝僧伽胝了方得相随。告曰。我共相助。缝不任意。时大目连。以神变力五指为针助缝。其舍利弗告目连曰。汝应前去。我即后来。大目连曰。仁若不去。我强力将行。时具寿舍利弗即舒户钩。告目连曰。汝神通为最。且取此户钩然后将我。时大目连即挽户钩。然舍利弗又作是念。彼大威德。若挽户钩并我将去。便以神通。以身系著只阇崛山。其山即动。并赡部洲地俱时皆动。难陀邬波难陀龙王。并无热大池之中诸大德等。咸悉总动。时诸苾刍白佛言。此是难陀邬波难陀龙王令动地耶。佛告诸苾刍。此非难陀邬波难陀龙王动此地也。此是大声闻现神通也。其舍利弗复作是念。我若系著须弥山者。彼亦将去。我今以心系著无热池中。如来所坐大莲花已。即不能动。时大目连告舍利弗曰。具寿捔神通讫。可往世尊所。舍利弗曰。汝且前去。我在后来。其大目连去已。未至佛所。舍利弗先到。礼佛双足。于莲花上坐已。目连方至。尊者问曰。汝于先来。何大迟之。时诸苾刍皆生疑惑。唯佛能断。白佛言。世尊。比见大目乾连神通第一。今乃不如。佛告诸苾刍。汝等谛听。非但今时。乃往古昔。于中天国。有一画师。其人因事。往诣余国至已。还向画师家停。然而主人作一转关木女。彩色庄严。令其供给看侍。对前而住。客便唤曰。来于此眠卧。其木女默然而立。斯人念曰。主人发遣此女。看侍于我。即以手挽。其索即断。身手俱散。极生羞耻。便作是念。今者被其私里辱我。我应对众而为耻辱。斯人即于当门墙上。画自己身。犹如自绞入门扇后隐身而住。主人怪晚日高不起。即往看之。开门乃见自绞而死。便作是念。彼人何故自勒咽喉。复见木人聚在地上。缘我胜彼由斯致死。其国立法。有人死者。先奏王知然后殡葬。主人急告王曰。中天竺国。有一画师。来居我家。我作转关木女供给。彼为是人手挽索断。斯人羞耻自悬而死。愿王检看。我愿殡葬。王即敕使往看。使者告曰。汝且斫索令断然后检看。为是自悬而死。为是主人勒杀。是时主人即以斧斫唯加斫壁。客便告曰。为死活耶。既对王臣。深怀愧耻。佛告诸苾刍于意云何。尔时画师者。即舍利弗是。作机关木女者。即大目乾连是。于彼时中。由有工巧而能胜彼。今用神通还复得胜。

复次苾刍。汝等谛听。乃往古昔。别于一方聚落之中。有二画师。共斗技能。皆称我好。明解工巧。俱诣王所。白言云。我明图画。第二亦云。我能图画。时王即令壁上各画一面。画已能知。我不信说。其一画师。时经六月。乃画一面。其第二者。但唯摩饰壁面。其画了者。即白王言。我画墙了。王共群臣来观画彩。告曰。大端正。第二画师白王。看我画作。由前壁画光影现斯。以薄衣覆。王见此事。甚大怪之云更胜彼。其人礼王足已。白言。此非我画。由彼壁画。于此影现。大王。为复画者端妙。为复此处端正。王言如汝作者。甚为端正。佛告诸苾刍。汝意云何。尔时六月磨作画师者。即舍利弗是。时经六月画师者。即大目连是也。于彼时中。由其工巧。而能得胜。今复神通而还获胜。

复次苾刍。汝等谛听。非但今时神通得胜。古昔于波罗痆斯城不远。有二仙人。一名胜佉。二名利弃多。彼于后时。天降大雨。地面多泥。其胜佉仙人。膝脚跌倒地。被打瓶破。仙人咒誓。于十二年中。天更不雨。其梵授王。及波罗痆斯人众。皆闻仙人咒誓。令十二年天不降雨。王及国人同往彼仙所。白言大仙。莫作如是。仙人告曰。我不忍之。令十二年不得下雨。梵授王等。别向利弃多仙人所。以事白言。此仙作实语。应时天降大雨。佛告诸苾刍等。尔时名胜佉仙人者。即大目连是。利弃多仙人者。即舍利弗是也。广说如上。

复次苾刍。彼二仙人。有少恼缘。其利弃多仙人。即于胜佉边。求而忏摩。正礼足时。其胜佉乃以脚蹋利弃多头髻之上。被蹋之时。即作咒誓。愿明日日出之时。汝头破裂。胜佉还即咒誓。愿日莫出。日既不出。世间黑闇。诸婆罗门。城中人众。皆来白胜佉仙人曰。莫作是事。彼仙答曰。若令日出。头决破裂。其利弃多告胜佉曰。汝可作一土头。其仙即作土头戴之。其日即出。土头便破。佛告诸苾刍。莫作异见。时胜佉仙人者。即大目揵连是。利弃多仙人者。舍利弗苾刍是。于彼时中。而已胜彼。今时亦胜。

佛告诸苾刍。汝等复听。我今为汝说。昔中天竺有一巧人。善解牙作。遂持象牙。刻为粳米一斗。以充道粮。往波斯国。既至彼国。诣一巧师家中。暂寄欲住。斯人不在。但有其妻。既见妻已。报言。将此一斗白粳米。为我作饭。其巧工妻答曰。此米留著。汝当且去。其人留米即去。彼便为煮。柴薪俱尽。米仍不熟。夫主来至家中。问其妻曰。贤首。汝今作何物耶。妻即具说。夫便看米。乃知是象牙为米。夫以诳心告曰。此水为有灰故。米不能熟。汝用净甜水煮。米当即熟。后时留米人来。其妻报曰。汝宜取净甜水来。其人持瓦瓶取水。预前速至。画作水池。于其池中。画作一死狗。其形胀烂。其取水人。至彼池已。乃见此狗。一手掩鼻。一手下瓶。以眼视狗。遂打瓶破。瓶既破已。便自羞耻。佛言。汝等苾刍。勿作异念。其昔巧工作象牙米者。大目乾连是。画作水池者。今舍利弗是也。汝诸苾刍。如来所得之定。诸圣独觉。名亦不知。诸独觉所得之定。舍利子大目连。名亦不知。舍利子所得之定。余声闻众。名亦不知。舍利子苾刍。具大威德。胜大目连。然而由彼多现神通。密作是说。大目乾连神通第一。

复次大迦叶波自说其业。而说颂曰。

迦叶往诣于众前  具说前生修行法

舍施少分诸功德  获斯无量胜福田

犹如世间师子王  无畏游于诸山薮

今大迦叶亦复然  演说昔法心无畏

我昔曾施升秕食  当于无漏独觉所

住最无垢三昧定  我今信受亦复然

于佛教中发大愿  常闻如是最胜法

由是因缘获果报  千度生于北郁单

其国长寿无彼我  渐获尊贵无阙少

由斯一业获果报  千度得生忉利天

彼天受妙香璎珞  色相殊好以严身

彼寿报尽命既终  还复天中获安乐

由于一业发大愿  多饶财宝不贪著

不求五欲受诸乐  便舍出家学佛道

我昔不遇大明师  亦不逢彼声闻众

见服袈裟染衣者  便即顶礼求出家

我见如是出家时  在于佛前众中坐

从众而起顶礼佛  说佛是我亲教师

于时世尊出是言  汝是弟子我为师

若求出离诸苦难  宜应听受净妙法

世尊为我说妙法  发大慈悲于我处

四禅十力及六根  八支圣道令修学

我今获致如斯法  便以漏尽不复生

今我最后受此身  与诸贤圣为同侣

如来常说真实法  持净戒者愿随心

我所发愿今得随  更不受生最后有

我生及贪今已尽  断诸有结更不缚

我于法中为长子  由法王力离众苦

佛已记我为第一  于杜多中最为上

已见实谛证真法  我今惑尽获不动

对圣尊前说本业  在于阿耨大池中

大圣慈尊加被我  安坐莲花说斯事

尔时耆宿声闻诸大苾刍。问具寿舍利子言。汝昔曾作何业。由彼业故。得大智慧。辩才无碍。尔时舍利弗以颂答曰。

我昔山林见隐人  是其独觉寂静者

依止空闲修净行  身被垢弊破袈裟

我时见彼心欢悦  即便取衣为浣染

更以针线好缝治  殷勤顶礼申恭敬

彼便于我生哀愍  举身涌在大空中

为现种种变神通  于是摇飏腾空去

时我睹斯神变已  合掌殷心发弘愿

愿我生生常智慧  有大势力饶财宝

于彼荣豪族姓中  常得出家舍五欲

由斯愿力得出家  五百生中离俗网

此是最后身  得生于人间

亲事大导师  无上等正觉

我今得出家  于释师子教

以获安隐法  去热得清凉

我于半月间  读诵达彼岸

对亲教大师  于僧众宣示

而为我授记  大慧最尊者

随顺转法轮  令众生悟解

舍利子大慧  于僧大众中

自记宿业报  无热池中说

尔时耆宿声闻诸大苾刍。告具寿大目连曰。其舍利子。已说宿业。次至仁说本业报缘。作是语时。大目连即以伽陀告诸耆宿。而说颂曰。

我昔为隐士  处在于山薮

时有一人来  求我欲出家

即与剃须发  并沐浴染衣

授与令披著  斯人于屏处

端身结加坐  证得缘觉果

摇飏腾空去  是时我欢喜

恭敬而合掌  由斯发弘愿

今获大神通  我愿得斯通

如是大仙者  由斯善根力

生处常获福  此是最后身

得生于人道  亲事大导师

无上等正觉  于释师子教

而我得出家  已获阿罗汉

去热得清凉  世尊记别我

神通为第一  缘于施少分

今招大果报  昔时残恶业

我说仁善听  往因大国中

而生豪贵族  初为童子时

出门庭游戏  入家欲饮食

遇父与母交  既见生羞耻

便以杖打我  为此怀嫌恨

发言愿长大  摧其身如[竺-二+韋]

当发斯恶愿  生黑绳地狱

受诸极苦已  得生于人中

此是最后身  由有余残罪

遭斯外道难  命根几欲尽

最后罪报尽  不复更有余

于慈父母边  是故发清信

所有诸群生  而堕于恶趣

由心怀恶事  常见苦无乐

目连对耆德  说是宿业报

阿耨大池中  安坐花台上

尔时耆宿声闻诸大苾刍。于具寿善妙苾刍。作如是说。具寿目连。已说宿业竟。次至仁说本业报缘。作是语已。其时善妙即以伽他。而说颂曰。

我昔入寺中  见地有尘秽

即便持扫帚  除粪及涂治

因发清信心  扫洒令清净

由斯善根故  生处端正身

父母与立名  名为妙善来

于眷属等前  时好美名称

众人常乐见  见者生欢喜

亲侍大导师  无上等正觉

我获阿罗汉  去热得清凉

我昔作斯愿  恼尽成无漏

于赡部等洲  以缯彩扫地

若有人能扫  离欲经行处

彼人能扫除  此地并诸地

若有人能扫  四方僧住处

塔地好如掌  大如安钵许

斯人福增长  亦能自觉悟

是故汝当知  应正等妙觉

有大功德聚  宜勤供养塔

获斯大果报  皆由往昔时

所修众善业  方获斯安乐

所以于佛塔  志心兴供养

无上大福田  净心应布施

若于佛正觉  或佛声闻处

施少获福多  由持戒净故

善妙大众前  自说宿业报

无热池安住  安坐妙莲台

尔时耆宿声闻诸大苾刍。告具寿妙意曰。善妙已说本业果报。次至于仁。说其本业。尔时妙意便以伽陀。而说颂曰。

我昔为童子  共诸同伴侣

耳安苏秣那  同往花林处

见佛毗钵尸  大窣睹波塔

诸天人众等  咸兴大供养

并以清净心  手持顶耳鬘

悬在高塔上  各发斯誓愿

我见彼施花  即于大众前

持其耳上花  悬佛大塔上

由斯善根力  生于六欲天

常得大果报  我舍一花枝

一百俱胝岁  天中受妙乐

最后证无生  大德今应知

正觉多福德  勤修胜供养

第一世间尊  佛塔应恭敬

大师并弟子  净心施少分

获福果无边  我念过去世

作斯微善业  由斯福业故

常受诸天乐  亲觐天尊师

无上等正觉  已获阿罗汉

去热得清凉  此是最后身

不得受后有  由此因缘故

名为苏末那  解脱诸苦蕴

已度于有海  苏摩那苾刍

对众而宣说  昔时因业报

无热大池中  安坐花台上

尔时耆宿声闻。告具寿俱胝苾刍曰。其具寿苏末那苾刍。已说自业。次至仁说。昔作何业。由何业故。佛记于汝。精进之中。最为第一。

尔时具寿俱胝苾刍以颂告曰。

昔于亲慧城  造一毗诃罗

净心修已毕  奉施四方僧

于斯寺院内  缯彩而敷地

欢喜心调畅  发斯弘誓愿

常愿亲事佛  获得无上果

证第一涅槃  永离诸烦恼

我缘此福故  于九十劫中

常受人天身  快乐恒无畏

彼有余残业  受此最后身

生于高族家  唯有我一子

十月满已诞  心生大欢喜

父时给财物  数有二百万

我足有金毛  长短向四寸

微妙绝柔软  喻若兜罗绵

已经九十劫  足常不蹑地

以福因缘故  亲侍大导师

无上等正觉  得受人天乐

既证阿罗汉  去热得清凉

世尊已记我  精进中第一

诸漏并已尽  而获无垢处

我俱胝二十  对众耆宿前

说其宿业报  无热大池中

尔时耆宿声闻诸大苾刍。告具寿妙音曰。其具寿二十俱胝苾刍已说本业。次至二说。尔时具寿妙音以颂告曰。

我先种善业  经于九十劫

不堕三恶趣  而得天人身

我未识三宝  唯见是佛塔

佛名毗钵尸  而兴大供养

复以三金钱  用买涂香等

安于佛塔上  一心无退转

由斯福力故  多受人天乐

今获阿罗汉  去热得清凉

我于佛塔前  广发微妙愿

以斯少供养  受于无量果

大众今应知  等觉有大福

塔前呈少供  获果报无边

世尊受我记  于彼伽陀中

广宣妙辩才  多闻中第一

于斯大众前  并及诸耆宿

已说宿业事  无热大池中

尔时耆宿声闻诸大苾刍。告具寿宾头卢颇罗堕阇。而作是言。具寿妙音。已说本业。次至仁说。

尔时具寿宾头卢以颂告曰。

我昔生贵家  父母边自在

父令知库藏  侍卫于父母

心常为悭吝  于姊妹兄弟

及以奴婢类  不给于衣食

我母亦索食  悭吝而不与

口复出恶言  可食诸瓦石

由斯恶业力  堕于大地狱

大热及黑绳  于斯受众苦

地狱受苦已  方得生人间

由斯恶业力  我常食瓦石

若得饮食时  食常不知足

饥渴甚逼恼  由斯恒受苦

此是最后身  人中生出家

亲事大导师  无上等正觉

我以得出家  于释师子教

获得阿罗汉  去热得清凉

世尊为我记  烦恼漏已除

于师子吼中  最名为第一

今虽得神通  由常服瓦石

假令经百劫  所作业不亡

耆宿今应知  我念往恶业

已受种种苦  余业今应尽

我名宾头卢  今在大众前

说自宿业报  无热大池中

尔时耆宿声闻诸大苾刍。告具寿善来。作如是言。具寿宾头卢。已说宿业。次至仁说。作何业报。

尔时善来苾刍以颂告曰。

我念过去世  亲意大城中

生于贵族家  有无量仓库

王名随众意  诸臣亦复然

端严人乐见  色相好容仪

于时我乘辂  大众咸恭敬

同诣胜园林  共受五欲乐

于彼芳林见  沙门调六根

身披垢弊衣  寂然而宴坐

我既见斯人  心生大欢喜

虽见著弊服  而心不生厌

骂此出家人  恶想不乐见

身著大癞病  食时常变吐

由斯业报故  口出于恶言

于人命终后  生于地狱中

常为饥渴逼  恒受于众苦

厥名为远来  复名为众弃

身色甚大恶  受地狱苦已

方得生人闻  身著大癞病

食常为变吐  手抱人髑髅

竹叶为衣服  用草而为壁

常居此舍中  入聚落乞食

恒被他驱摈  或复被杖打

或不听入舍  常被他嫌贱

五百生中然  不顺诸人心

人天神所舍  于时我见佛

僧伽众围绕  欲于此众心

志诚当说悔  遥见大众已

便速奔驰走  即发如是言

常愿足饮食  我身并大众

佛前而听法  无人施我食

失望而欲去  牟尼大导师

慈悲为我说  众中遥命我

善来汝应坐  我闻心极喜

曲躬虔合掌  礼佛双足已

退坐于一面  世尊大慈悲

应怜愍我故  为我说妙法

闻法见真谛  啼泣泪交流

而即请出家  世尊许出家

我名为善来  亲事大导师

世尊受我记  处界中第一

我今大众前  自说宿业事

安坐莲华内  无热大池中

尔时诸大声闻耆宿苾刍。告具寿有喜曰。具寿善来。已说本业。次至仁说。昔作何业。尔时具寿有喜说伽陀曰。

昔于王舍城  身受大富贵

其时遭亢旱  我设仙人食

后有一仙来  容仪甚端正

此是缘觉性  漏尽心自在

为我心悭吝  遂起斯恶念

谁能于此人  七年供给食

以马尿煮饭  令彼仙人食

仙人既食已  由此命便终

为斯作恶业  久在地狱受

众合及大叫  焰热并大热

地狱受苦已  方始得人身

多病不自在  死受于剧苦

展转五百生  生生恒受苦

重病常不离  不免众苦迫

此是最后身  得生于人间

亲侍大导师  无上等正觉

我得出家已  释师子教中

证得阿罗汉  去热获清凉

我入耆宿位  获得通无漏

随顺众病人  皆令病消殄

我苾刍有喜  对诸耆宿前

自说昔业报  无热大池中

尔时诸大声闻耆宿苾刍。告具寿名称曰。具寿有喜苾刍。说本业已。次至仁说。尔时名称苾刍。于大众中。说伽他曰。

昔为隐士居兰若  为乞食故入村中

见一死女在道傍  青泡脓流并粪尿

我即如理善观察  对此跏趺正忆念

于时我观不净行  一心想念不散乱

我坐不久观斯事  然此死尸肚坼裂

当见肚裂流脓血  粪尿臭秽皆充满

遍体脓流肉坏烂  无量蝇蛆皆唼食

我时从定起  即诣空寂处

更不行乞食  亦不思餐啖

若入聚落时  但缘求饮食

诸女甚端正  观此不忍食

一切有情身  皆由四大合

满中多粪尿  臭秽血脓流

如是正观已  便得离欲想

住于四梵行  无量善观察

从彼命终后  生于大梵天

梵天中寿终  生波罗痆斯

最尊富贵族  长者家作子

一切皆具足  昼夜常受乐

夜内眠卧时  忽然惊觉见

诸彩美女等  脱去璎珞衣

身形皆裸露  更相架枕眠

我由昔业力  想彼旧寒林

念女皆不净  心便厌离欲

发声称苦哉  遍告无人应

即从高楼下  天众为开门

出此大城中  至一河南岸

见佛在北岸  高声而唤佛

我今被损害  圣者哀救护

大师闻我声  便以善言答

汝来施无畏  我闻速度河

遗一宝庄履  既至大悲所

正觉无上士  世尊知我渴

种种说妙法  闻法心开悟

剃发而出家  得见真谛理

世尊加被我  精进不放逸

后夜明星出  漏尽得清凉

我于耆宿前  名称说本业

安坐莲花内  无热大池中

尔时诸大声闻耆宿苾刍。告具寿财益曰。具寿苾刍名称。已说本业。次至仁说。尔时具寿财益即说业报。以颂答曰。

昔于波罗痆斯城  国王名曰吉基罗

迦叶世尊灭度已  为佛造立窣睹波

我为彼王之长子  其王名称遍诸方

于此宝塔我居先  建立殊胜妙伞盖

由作如是胜善业  人天常得最胜福

所生之处常富贵  为大施主多仓库

我于五百生  舍施无能数

诸来求乞者  沙门婆罗门

各各无违逆  悉令充满足

及诸缘觉等  离欲无漏者

有五百缘觉  清净心供养

由是善根力  得此最后身

而生富贵家  生已即能语

云我家中有仓库  今欲舍施诸贫士

施诸贫士无厌足  一切饮食并资具

诸贤善士今应知  为我速答此有无

诸人见我说斯语  各各惊怪皆逃走

汝为当是人  为天物药叉

汝当为我说  速答如斯事

母今听善说  我是慈母子

非药叉鬼神  但由宿命智

常为长者恒布施  母闻斯语甚欢喜

我之慈母说是言  爱子无畏常行施

母作是言已  亲眷养育我

诸人咸爱乐  见者生欢喜

始从生已来  常增益仓库

金银及仆从  由才生能言

众为立名字  因生增益财

立我名财益  彼时能施财

令求者充满  今侍等正觉

舍家而学道  我不为避难

而求于出家  已获六神通

清净求出离  诸王常供养

臣等并尊贵  为是丰衣食

我财益苾刍  对诸耆宿前

说昔业报事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第十六

猜你喜欢
  佛寺管理条例之建议·太虚
  旧杂譬喻经卷上·佚名
  卷第五十二·德清
  卷五百四十一·佚名
  金刚般若经旨赞卷上·昙旷
  成实论 第十六卷·佚名
  祝蒋委员长寿辰请全国各寺庵诵药师经启·太虚
  佛说出生一切如来法眼遍照大力明王经卷上·佚名
  卷第五·永觉元贤
  附刻原疏·朱时恩
  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经全文·佚名
  释门章服仪·道宣
  梵天火罗九曜·一行
  祖庭事苑卷第五·睦庵善卿
  福州玄沙备禅师·惠洪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古诗源卷十三·沈德潜

    ○梁诗  江淹  文通颇能修饬,而风骨未高。  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  广成爱神鼎,淮南好丹经。此山具鸾鹤,往来尽仙灵。瑶草正翕赩,玉树信葱青。绛气下萦薄,白云上杳冥。中坐瞰蜿虹,俛伏视流星。不寻遐怪极,则知耳

  • 离骚草木疏卷二·吴仁杰

    (宋)吴仁杰 撰荼故荼荠不同亩兮王逸注荼荠不同亩而俱生以言忠侫亦不同朝而俱用也尔雅荼苦菜邢昺疏菜味苦而可食者也本草苦菜一名荼菜一名选一名游冬生益州凌冬不死桐君録云三月生扶疎六月花从叶出茎真黄八月实黒实落根

  • 残叶之歌·戴望舒

    男子你看,湿了雨珠的残叶静静地停在枝头,(湿了泪珠的微心,轻轻地贴在你心头。)它踌躇着怕那微风吹它到缥缈的长空。

  • 卷四十三·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四十三 宋 陆游 撰 东园小饮 少年万里走尘埃归卧柴荆昼不开十事真成九败意一春知复几衔杯波清凭槛观鱼乐风紧鈎帘待燕回催唤比邻同晚酌旋烧筀笋摘青梅 又 入东又见几春风?屋芦籓寂寞中道业

  • 卷三百九十七·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九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三十一 倪岳 上巳会尚质宅雨雪交集得日字 四时有更谢逝者一已疾冉冉暮春至和风转阳律感子共寮寀欢会聨暇日宿雨朝未休途

  • 卷六百五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五十方干元日晨鸡两遍报更阑刁斗无声晓漏乾暖日映山调正气东风入树舞残寒轩车欲识人间感献岁须来帝里看才酌屠苏定年齿坐中惟笑鬓毛班别从兄郜展翅开帆秖待风吹嘘成事古今同已呼断雁归行

  • 列传第八十三·刘昫

    ○李晟 子愿 愬 听 宪凭 恕 ? 王佖附 李晟,字良器,陇右临洮人。祖思恭,父钦,代居陇右为裨将。晟生数岁而孤,事母孝谨,性雄烈,有才,善骑射。年十八从军,身长六尺,勇敢绝伦。时河西节度使王忠嗣击吐蕃,有骁将乘城拒斗,颇伤士

  • 卷三十七·毕沅

      ◎宋纪三十七 ∷起柔兆摄提格四月,尽屠维大荒落七月,凡三年有奇。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天圣四年辽太平六年   夏,四月,安德节度推官李佑,唐庄宗曾孙也,上书求便官以洒扫陵庙,因改授西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一·佚名

    万历十二年七月乙亥朔 上亲享 太庙○工科给事中王敬民等言浙江抚按奏陈织造之苦应听减省诏夺敬民俸三月○丁丑 上视朝以朝仪不肃谕令传示各衙门○直隶巡按苏酂议工役以节兵力兵得番休工无偏累议选练以实军伍就营中

  • 第三章 童年與青年·林语堂

    蘇東坡八歲到十歲之間,他父親晉京趕考。落第之後,到江淮一帶遊歷,母親在家管教孩子。這段期間內,家中發生一件事,宋史蘇東坡的傳記與蘇轍為他母親寫的長篇碑文裏,都有記載。母親那時正教孩子後漢書。書上記載後漢時朝政不修

  • 《周书》简介·令狐德棻

    《周书》唐·令狐德棻等 撰《周书》参加编写的还有岑文本和崔仁师等人。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共50卷,本纪8卷、列传42卷。本书记载了北周宇文氏建立的周朝(557—581)的纪传体史书。另外,清代有同名人物周书。  周书卷

  • 范仲淹传·脱脱

    范仲淹字希文,唐朝宰相范履冰的后代。他的祖先,原来是..州人。后来全家迁徙到江南定居,于是成为了苏州吴县人。范仲淹两岁时就失去了父亲,母亲改嫁到长山县一位姓朱的家里,他也就改姓朱,名说。他少时就有志气,奉行操守。长大

  • 食货五五·徐松

    务杂录水磨务【宋会要】水磨务,掌水硙磨麦,以供尚食及内外之用。东、西二务:东务在永顺坊,西务在嘉庆坊,开宝三年置。监官各二员,以三班内侍充,匠共二百伍人。又有大通门务,淳化元年置,监官一员。大中祥符二年,止以西内染院监官

  • 与 茗 山 书·太虚

    茗山:二月函报等均悉。前所通知训练班已暂停办,尔专心在湘省办佛教会,及邀明真法师等办佛学院为宜。余病躯专需休养,不能任繁剧也。全湘佛教系座下,谦忍集贤能,勉之!太虚。六、十五。(茗山存稿)

  • 俱舍论疏 第十四卷·法宝

    俱舍论疏 第十四卷沙门法宝撰分别业品第四之二论。傍论已了至表无表相。上来已明二.三.五业及傍论了。自此已下。大文第二明律仪等三。先总标三别。后依章别释。此半颂第一总标三也论曰至非不律仪。列三名也论。

  • 吴子兵法·吴起

    兵书。亦称“吴子”。中国古代著名兵书, 《武经七书》之一。相传战国吴起著。故又称“吴起兵法”。《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吴起》 48篇,后大都散佚。今本《吴子》仅存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士6篇,近5000字

  •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中国古代本草学著作。陶弘景约撰于南北朝南齐永元二年 (500) 前后。本书是南北朝时期全面整理注释《神农本草经》的著作,历代无刊本,现仅存隋唐时期写本残卷2种,其一出土于敦煌,存卷一 “序例”部分,曾于1915年题名

  • 三楚新录·周羽翀

    宋初周羽翀撰。周羽翀籍贯不详,自署称“儒林郎、试秘书省校书郎、前桂州修仁 令”。全书三卷,分别记叙长沙马殷、武陵周竹逢、江 陵高季兴事迹,因三家皆据楚地称王,故称“三楚”。书 中所述兴废始末,与欧阳修《新五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