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七十六則 丹霞喫飯還具眼麼

第七十六則丹霞喫飯還具眼麼

舉:丹霞禪師問僧甚處來?僧云:山下來。霞云:喫飯了也未?僧云:喫飯了。霞云:將飯來與汝喫的人還具眼麼?僧無語。長慶問保福:將飯與人喫,報恩有分,為什麼不具眼?福云:施者受者兩俱瞎漢。長慶云:盡其機來。還成瞎否?保福云:道我瞎得麼?

齋僧不分真僧俗僧,結交不分好人壞人,這與識人不識人是另一回事。人家將飯布施於來門前托缽之僧,他不知這是真僧俗僧,僧也不知這布施老是好人是壞人,旅者受者,都不看看對方,這是兩皆瞎漢麼?

阿難至貧里乞食,不至富里,維摩詰就責他不該,告以應平等行乞。一個人對人對事物,是有見識與情意的分別,見識是曉得對方,而情意則與對方共此世,春風陌上,對於不識的人亦皆是好意。伍子胥自楚國逃往吳國途中,憩於河邊,有浣紗女子見其饑而分便當給他,為敬重對方是個士,是個王孫,那是有的,但對方是這樣的大英雄則不見得曉得,歷史上的事,便是天亦不能預先曉得,然而這知之未盡,亦已夠是歷史上絕對的知己了。此外哪裏還有像長慶說的「盡其機來,還成瞎否?」長慶的是蛇足之談。

雪竇禪師頌云:

盡機不成瞎,按牛頭喫草。

四七二三諸祖師,寶器持來成過咎。

過咎深,無處尋,天上人間同陸沉。

丹霞禪師問「將飯來與汝喫的人還具眼否?」不是說有過咎無過咎,倒是叫僧去發見那好。保福說「旅者受者兩皆瞎漢」,亦是一種感興讚歎。惟有長慶不解。雪竇的頌是笑長慶的笨,而讚諸佛祖師有過咎得好,可惜無人識,世間未免寂寞。

數年前,辛亥元月二日試筆,我寫了一句:

世緣深處仙緣新

家裏人還取笑我。但是後來回想想,幾位於我一生有關的好人,當初都是瞎交交的朋友所介紹的。

猜你喜欢
  卷第十九·佚名
  《阴骘文广义》原序·周梦颜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佚名
  佛学之人生道德·太虚
  大般涅槃经疏 第十一卷·灌顶
  中日佛法之异点·太虚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八·佚名
  佛说福力太子因缘经卷第四·佚名
  卷十二·佚名
  杂阿含经卷第十三·佚名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念常
  卷第六·李遵勖
  开元释教录略出卷第二(上)·智升
  大乘义章 第三卷·慧远
  刊行法眼禅师十规论叙·文益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御选明诗卷六十九·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六十九七言律诗二杨基寄杨铁崖先生不见云间杨铁史寮中七客近如何老来诗句疎狂甚乱后文章感慨多长笛参差吹海凤小璚杨柳舞天魔春明且尽嬉游乐莫解梁鸿五噫歌郡斋养疴呈醉樵内史江云倐忽暝还收五

  • 伏戎纪事·高拱

    隆庆庚午秋九月十九日北虏把汉那吉来降惟时宣大总督臣为王鉴川大同抚臣为方金湖胥遣官伻具揭帖飞报予曰今有虏酋俺荅亲孙把汉那吉率妻奴八人来降称是伊祖夺其新妇以此抱愤而逃投向中国译审是的议当如何处者且即言易赵

  • ●卷三·陈康祺

    ◎翁文端祀灶诗翁文端公年二十四时,犹一贫诸生也。其祀灶诗有云:“微禄但能邀主簿,浊醪何惜请比邻。”士当困厄无聊,易作短气语,当公为此诗,岂自料两朝宰相,再世帝师,三子公卿,四世翰苑,功名福泽为本朝希有人物哉?◎顺

  • 卷之一千三百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六百二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二十三·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二十三      宋 苏辙 撰田敬仲世家第十六田敬仲完者陈厉公跃之子也厉公之弟二人长曰桓公林次曰宣公杵臼厉公之后再立弟故厉公子不得立宣公二十一年杀其太子御防敬仲善于御防惧而奔齐实齐桓

  • 第十七册 天命五年九月至六年闰二月·佚名

    第十七册 天命五年九月至六年闰二月进兵奉集堡时,绰豁洛、阿布泰、胡希布等三牛录下各有一人,擅自离队,私掠财物。该三人,至班师后三日始归,遂以离队罪,尽杀之。又有於格根地方巡哨之布来牛录下一人其自奉集堡城北岗,汗驻跸

  • 秦纕传·张廷玉

    秦..,字世缨,山东单县人。景泰二年(1451)考中进士,授南京御史职务。弹劾处理内官傅锁儿的罪行,进谏停止江南采翠色羽毛和香草等差遣,权贵很忌恨他,以流言蜚语攻击他,正好碰上考察官吏,他因此被贬职任湖广驿丞。天顺初年,经御史

  • 卷二百三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三十四人物志一百十四忠义传二十六【驻防八旗三乾隆年中共一百十人】穆金保穆金保索伦镶黄旗人姓敖拉氏世居打牲地方由骁骑校署防御乾隆十九年出征伊犁二十一年二月初一日随参赞大臣富

  • 乙卯入国奏请(并别录)·沈括

    二月二十六日,奏乞宣谕馆伴等俱晓分水岭本末事云:臣等窃闻昨夜萧禧在驿,与馆伴将元执到白劄子商量王吉地、义儿铺、黄嵬大山、石长城、瓦窑坞等处已定,只是尚执分水岭未肯了当。臣等今有所见,虽不知是否,或恐有助对答折难之

  • 摩诃般若钞经卷第五·佚名

    秦天竺沙门昙摩蜱共竺佛念译守空品第十须菩提白佛言:“云何为空所作不贪?云何守空即是三昧?”佛语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者,观色空,观痛痒思想生死识空。作是观者为一心。如所观,于法亦为无所见,于

  • 集一切福德三昧经卷下·佚名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尔时那罗延菩萨即白佛言。希有世尊。希有善逝。诸法如是性常寂灭。菩萨摩诃萨能听是法。能知是法。能信是法。不中涅槃。佛告那罗延。菩萨方便力能如是。若菩萨成就善方便者。于念念中能得四法

  • 唯识二十论述记卷下·窥基

    翻经沙门基撰论。复云何知佛依如是密意趣说有色等处。述曰。第一段中。自下第四。返破他宗外境非实有。证知唯有识。于中有三。初小乘等。因前起问。次举颂下。论主正破。后已辨极微非一实下。结归唯识。此即初也。先

  • 卷第十九·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十九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智纳息第二之十一欲界见苦集所断邪见。能缘三界苦集而非一时。谓异刹那缘欲界。异刹那缘色无色界。问何故不一刹那顷顿缘三界。若苦若集耶

  • 诸葛亮集·诸葛亮

    一名《诸葛忠武侯集》、《诸葛丞相集》。诗文集。三国蜀诸葛亮撰。亮字孔明,瑯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代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避隐隆中,躬耕自给。后佐刘备,联吴拒曹,西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拜为丞相。六次北

  • 名卿绩纪·王世贞

    万历四十五年完成,此书被编入四库全书,史部-传记,明万历丁巳(四十五年)江西巡按陈于廷刊本。收入《明代传记丛刊》第42 册

  • 劝孝歌·王中书

    《中华传世名著经典丛书》中的《孝经》后附印的一篇名作。其作者是清代王中书。作品一开头就提到“孝为百行首”,接着劝人尽孝,歌道: “若不尽孝道,何以分人畜”,“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

  • 劝发菩提心文·省庵

    不肖愚下凡夫僧实贤,泣血稽颡,哀告现前大众,及当世净信男女等,唯愿慈悲,少加听察。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