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再版序

予之此稿,初非有意撰述,乃由孔孟学会主持人亲来敞舍恳请撰述孔孟两传。其意若谓,为孔孟两圣作小传,俾可广大流行,作为通俗宣传之用。余意则谓,中国乃一史学民族,两千五百年前古代大圣如孔子,有关其言论行事,自司马迁《史记 孔子世家》以后,尚不断有后人撰述。今再为作传,岂能尽弃不顾,而仅供通俗流行之用。抑且为古圣人作传,非仅传其人传其事,最要当传其心传其道。则其事艰难。上古大圣,其心其道,岂能浅说?岂能广布?遂辞不愿。而请求者坚恳不已。终不获辞,遂勉允之。

先为孔子作传,搜集有关资料,凡费四月工夫,然后再始下笔。惟终以《论语》各篇为取舍之本源。故写法亦于他书有不同。非患材料之少,乃苦材料之多。求为短篇小书,其事大不易。非患于多取,乃患于多舍。抑且斟酌群言,求其一归于正,义理之外,尚需考证,其事实有大不易者。

余此书虽仅短短十章,而所附疑辨已达二十五条之多,虽如《史记 孔子世家》,亦有疑辨处。此非敢妄自尊大,轻薄古人。但遇多说相异处,终期其归于一是。所取愈简,而所择愈艰。此如《易传》非孔子作,其议始自宋代之欧阳修。欧阳修自谓上距孔子已千年,某始发此辨,世人疑之。然更历千年,焉知不再有如某其人者出。则更历千年,当得如某者三人。三人为众,而至是某说可谓已得众人之公论。则居今又何患一世之共非之。但欧阳所疑,不久而迭有信者。迄今千年,欧阳所疑殆已成为定论。余亦采欧说入传中,定《易传》非孔子作。此乃是孔子死后千余年来始兴之一项大问题大理论,余为孔子作传,岂能弃置不列?又此有关学术思想之深义,岂能仅供通俗而弃置不论?

书稿既定,送孔孟学会,不谓学会内部别有审议会,审查余稿,谓不得认《易传》非孔子作,嘱改写。然余之抱此疑,已详数十年前旧稿《先秦诸子系年》中。余持此论数十年未变,又撰有《易学三书》一著作,其中之一即辨此事。但因其中有关《易经》哲理一项,尚待随时改修,遂迟未付印。对日抗战国难时,余居四川成都北郊之赖家园,此稿藏书架中,不谓为蠢虫所蛀,仅存每页之前半,后半全已蚀尽,补写为艰。吴江有沈生,曾传抄余书。余胜利还乡,匆促中未访其人,而又南下至广州香港。今不知此稿尚留人间否。

学会命余改写,余拒不能从,而此稿遂搁置不付印。因乞还,另自付印,则距今亦逾十三年之久失。今原出版处改变经营计划,不再出版学术专著,故取回再版付印。略为补述其成书之缘起如上。至孟子传,则并未续写,此亦生平一憾事矣。余生平有已成书而未付印者,如上述之《易学三书》。又有已成书,而其稿为出版处在抗日胜利还都时坠落长江中,别无抄本,如《清儒学案》。今因此稿再版,不禁心中联想及之。而《清儒学案》一稿,则尤为余所惋惜不已者。兹亦无可详陈矣。

1987年4月钱穆补序时年九十有三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 邵惠公颢·令狐德棻
  卷二十五·本纪第二十五·脱脱
  第三章 衰微时代·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九十四·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佚名
  ●二二、宫中的典礼·秦翰才
  ●卷八·夏仁虎
  五一五 山西巡抚巴延三奏查获《六柳堂集》并汇缴违碍书籍折(附清单一)·佚名
  後記·汪越
  一二三 卯字号的名人三·周作人
  读例存疑卷二·薛允升
  平准书第八·司马迁
  王纯传·张廷玉
  卷二十上·沈枢
  卷四十七、俄订爱珲天津北京诸条约·黄鸿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十六·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十六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洺水小集程珌字怀古休寜人都使澐十五世孙甫十岁有咏冰诗云莫言此物浑无用曾向滹沱渡汉兵识者奇之绍兴四年擢进士授昌化簿应博学宏词科除建康教授宁宗

  • 卷三百四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四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六十五 胡广【字光大庐陵人】 赠别 驱车出郭门迢迢欲何之驾言向关陇指日西北驰朝登黄河壖暮投洛与伊历览有古迹凭高多旷辞由来贤达人壮志在西陲焉能

  • 元风雅姓氏前集目录·孙存吾

    钦定四库全书元风雅姓氏前集目录卷一刘静脩【因】巴延丞相郝天挺史紫微卢踈斋【挚】贯酸斋【云石】许鲁斋【衡】张仲畴【易】李道复【孟】虞伯生【集】卷二张野夫【野】元明善鲜于伯机【枢】赵子昂【孟頫】程雪楼【钜

  •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续编》序 ·张次溪

    序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续编》自序 题燕京梨园续史 题词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续编》序 昔者东京既覆,元老録《梦华》之篇;南都云亡,澹心作《板桥》之记。秦淮剧品,潘子托其感吁;秦云小録,冬有撷其芳郁。虽复语涉狎比,事邻琐

  • 少帝纪四·薛居正

    开运二年夏五月丙申朔,帝御崇元殿受朝,大赦天下。丁酉,以右卫上将军马万为左金吾上将军致仕。戊戌,陕州节度使宋彦筠移镇邓州,澶州节度使何建移镇河阳。以左神武统军潘环为澶州节度使,以宣徽北院使李彦韬遥领寿州节度使兼侍

  • 卷四【五则】·岳珂

    <子部,杂家类,杂说之属,愧郯录> 钦定四库全书 愧郯録卷四【五则】     宋 岳珂 撰 先庙後郊 珂前辨南北郊妄意以礼之大者与常礼异折衷古今以俟博识及考元丰六年十月庚辰太常丞吕升卿所奏

  • 麻贵传·张廷玉

    麻贵,山西大同右卫人。父亲麻禄,嘉靖年间担任大同参将,跟着镇帅刘汉袭击塞外敌人居屋,大获全胜。俺答包围右卫,麻禄与副将尚表固守,乘间隙杀死了敌人的部长,敌人这才撤退。辛爱进犯京城东境,麻禄以宣府副总兵的身份入京护卫,和

  • 钦定南巡盛典卷一百·高晋

    目录奏议 钦定南巡盛典卷一百奏议乾隆四十八年十一月十四日仓场縂督书麟蒋赐棨奏言恭查乾隆三十年圣驾南巡因河道粮艘应湏沿途催攅经前任仓埸侍郎温福蒋炳奏请钦一人随往奉防着派温福钦此又乾隆四十五年南巡前任仓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九·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九 洪武二十八年六月癸亥朔夜,天鸣。 乙丑,肃王楧始就国甘肃。 丙寅,遣前军都督府都督谢彦、通政使宋徵奉金册、冕服,持节诣陕西册秦世子尚炳为秦王。册曰:“朕惟君天下者,必封建王国,使其子

  • 卷第七·董仲舒

    考功名第二十一考绩之法,考其所积也。天道积聚众精以为光;圣人积聚众善以为功;故日月之明,非一精之光也;圣人致太平,非一善之功也。明所从生,不可为源,善所从出,不可为端,量势立权,因事制义。故圣人之为天下兴利也,其犹春气之生草

  • 第十五章 22·辜鸿铭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辜讲孔子说:“聪明人绝不会因为别人能说会道而举荐他,也不会因为不喜欢对方的性格而厌弃他所讲的话。”辜解近有英人名濮兰德者,曾充上海工部局书记官后至北京为银公司代表,著一书曰

  • 答王静山问·太虚

    问:物欲所蔽,气禀所拘,如何能改善?答:气禀所拘各自不同,如孔子言颜子之不迁怒,怒之起在自己未觉察时,则无法自制;待觉察后,则可以反观一下,究其自何而起,明其皆因缘和合而起,则可冰消瓦解。若未觉察,则不能用其功。若当不知不觉突然

  • 阿弥陀经义述·慧净

    慧净述阿弥陀经(此云无量寿后秦罗什师元译小无量寿元求那跋陀法师重译)。窃以。法身无像像。因有像之机。净土无方。方因有方之感。虽复至理凝寂道绝名言。大悲善巧随□□□□□□□□□□□□□□□□三转醍醐尘沙出

  • 序·佚名

    嘉兴大藏经 神鼎云外泽禅师语录神鼎云外泽禅师语录序余己卯庚辰间闻云大师名籍甚及读金正希先生语录序推崇不遗余力心尤慕之浚师往匡庐抵蕲州南届长沙距吴会三千里竟不得一见越十年师入灭又十六年惺寐禅师以其语录

  • 苏门六君子文粹·佚名

    宋代散文总集。70卷。不著编者姓名。卷首原有凡例,称或传为陈亮所辑。苏门六君子,指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陈师道、李廌。书中所选散文皆从各自文集中选录。卷1至卷22为《宛丘文粹》,选自张耒的《宛丘集》;卷23

  • 鸡肋编·庄绰

    宋代笔记。3卷。庄绰著。“鸡肋”之名,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之意。但此书所记先世旧闻或当代史实,有的可补正史之不足,如绍兴初元兵马钱粮之数,即为他书所不载。所记各地风俗节物,有资于民俗学研究。关于文字音义的杂考

  • 百花历·程羽文

    百花历,也有称花月令,即将一年四季中,一些主要花卉的开花、生长状况,以诗歌或者经文的形式记录下来,读之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利于花事农事。历史上的花月令,有几种,最早的始于夏代,但多数与今天已不甚合辙。

  • 双节堂庸训·汪辉祖

    清朝名幕汪辉祖为教育其子第而撰写的家训名篇,总结人世沧桑,糅合圣贤之道,以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内容去训导子孙如何适应社会,经受种种风浪、立身作人的。其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囊括了修身律己、读书治学、 处事之道、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