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則 宗智生死不道
第五十五則宗智生死不道
舉:潭州道吾山宗智禪師與弟子漸源至一家弔喪。漸源拍棺云:生邪死邪?師云:生也不道,死也不道。漸源云:為什麼不道?師云:不道不道。同至中路,漸源云:和尚快與某甲道,若不道,打和尚去也。師云:打即任打,道是不道。漸源便打。後師遷化,漸源到石霜山慶諸禪師處,舉似前話,石霜云:不道不道。漸源於言下有省。漸源一日將鍬子於法堂上從東過西,從西過東。石霜云:作什麼?漸源云:覓先師靈骨。石霜云:洪波浩渺,白浪滔天,覓什麼先師靈骨。(雪竇禪師著語云:蒼天蒼天!)漸源云:正好著力。
(太原孚上座云:先師靈骨尚在。)
生死的問題在印度佛教裏是已悟徹了的問題,禪宗何以還要問生邪死邪?因為禪宗有個根本想法與印度佛教的不同。禪宗的是,死生問題生出思想來,而不能以思想去處理死生問題,若沒有死生,則亦沒有了思想。思想是言語邊事,死生卻不是言語邊事。故曰:「不道不道。」
死生邊上事是惟有以死生來了。後半洪波浩渺一段,是一首壯闊的詩。凡好詩必有好思想,但非以理論來寫,而是以詩來寫。可是說明詩,卻要以理論。而宗智禪師遷化後,是不但在言語邊上事之外,亦更在死生邊上事之外了,漸源又何處可求先師靈骨?雪竇頌曰:可比達摩的「隻履西歸曾失卻」。而圜悟於此作了有力的一翻。曰:隻履留在這裏。所以禪宗又肯定現實。
猜你喜欢 南岳继起和尚语录卷之四·弘储 卷第三十四·白岩净符 第三十六章 十三王章·佚名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六·智旭 佛说师子素驮娑王断肉经·佚名 中国宗教徒联谊会赞辞·太虚 大般涅槃经 第十三卷·佚名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一·佚名 最无比经·佚名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三·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四十二卷·佚名 菩萨受斋经·佚名 释氏稽古略卷四·觉岸 护心品第三十一·佚名 大宗地玄文本论 第十卷·马鸣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