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三)

《近思录》卷十三辨异端之学,凡十四条。明道言:“杨墨之害,甚于申韩。佛老之害,甚于杨墨。杨氏为我疑于仁(一作义),墨氏兼爱疑于义(一作仁)。申韩浅陋易见,故孟子只辟杨墨,为其惑世之甚也。佛老其言近理,又非杨墨之比,此所以为害尤甚。杨墨之害,亦经孟子辟之,所以廓如也。”今按:个人自由近于杨,集体极权近于墨,所谓杨墨之言盈天下,不之杨则之墨,天下分裂而为二。亦有中立国,乃彼此依违,偷图苟存,非真能有第三路线之出现。则孟子在当时,辟之廓如,其功大矣。汉代以下独尊儒,而佛老起与抗衡,佛老亦同本心性来探讨人生大道。所谓弥近理而大乱真,较之杨墨,仅在外面事物上作主张,超出远矣。宋明理学以辨佛老为宗旨,其事难于孟子。然注意在精微处,高明处,而忽略了广大中庸处。于修齐方面多发明,于治平方面少创建,遂与汉唐儒若相歧趋。清初黄顾诸儒出,庶欲复挽二者而为一。而异族政权镇压于上,此一路线终难发展。及清政衰于上,而西力东渐,传统儒学,孔孟程朱,迄未获一完整之开展。斯亦近代学术史上一大问题所在也。

伊川言:“儒者潜心正道,不容有差。其始甚微,其终则不可救。如师也过,商也不及,于圣人中道,师只是过于厚些,商只是不及些。然而厚则渐至于兼爱,不及则渐至于为我,其过不及,同出于儒者,其末遂至于杨墨。至如杨墨,亦未至于无父无君。孟子推之,便至于此,盖其差必至于是也。”今按:伊川此条,语更和平。故持论贵得其中,贵免于差,所谓是非仅在此。今日世界亦贵寻出一中道来,若必欲灭彼存此,恐无其理。

明道又曰:“佛氏不识阴阳昼夜,死生古今,安得形而上者与圣人同乎。”今按:中国人主和合。但亦必先知分别,乃始知和合。形而上必有形而下与之作分别,形而下则必有形而上与之为和合。阴阳昼夜,死生古今,乃形而下之分别,而形而上之和合即存其中。司马迁所袋谓:“明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是矣。佛家忽视了一切形而下,则亦无形而上可得。

又一条:“问神仙之说有诸。明道言,若说白日飞升之类,则无。若言居山林间,保形链气,以延年益寿,则有之。譬如一垆火,置之风中则易过,置之密室则难过,有此理也。又问扬子言圣人不师仙,厥术异也。圣人能为此等事否。曰,此是天地间一贼。若非窃造化之机,安能延年,使圣人肯为,周孔为之矣。”今按:孟子辨不为与不能。近代发明核子武器,若依中国人道理,则虽能之,决不为。故有此理,仍必合此道,穷理仍贵于明道。知有此理能为而不为,此亦司马迁所谓天人之际也。今人则只问能不能,却轻视了为不为。凡能则为之,斯必限之以法,否则出于争,而至有核子战争。是则人类纵能战胜自然,但不能自胜,禁止核子武器,以求归于和平。故中国人言道,但贵和,不贵争。中则能和。佛老亦决不争,但终有差,不能中,斯亦不能和矣。今日世界人类如何能免于争,而归于和,则成了一大问题。

猜你喜欢
  迩言卷十一·刘炎
  张子抄释原序·吕柟
  大学章句大全【大旧音泰今读如字】·胡广
  提要·朱公迁
  此木轩四书説卷三·焦袁熹
  卷二十·山井鼎
  卷十一·林之奇
  周书·冏命·佚名
  没有勇气不行·梁漱溟
  生死品法句经第三十七(十有八章)·佚名
  十、清税孤贫·慧开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二·智旭
  佛说苦阴经·佚名
  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太虚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后记·唐圭璋

      清人周济、刘熙载、陈延焯、谭献、冯煦、况周颐、王国维、陈洵等论唐宋人词,语多精当。惟所论概属总评,非对一词作具体之阐述。近人选词,既先陈作者之经历,复考证词中用典之出处,并注明词中字句之音义,诚有益于读者。至

  • 歳时杂咏巻十三·蒲积中

    宋 蒲积中 编寒食【今诗】作诗寄王晋卿忽忆前年寒食北城之游走笔为此诗 蘓 轼北城寒食烟火防落花蝴蝶作团飞王孙出游乐忘归前门騘马紫金勒吹笙帐底烟霏霏行人举动谁敢睎扣门狂客君不麾更遣倾城出翠帏书生老眼省见

  • 卷六百二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二十六陆龟蒙早秋吴体寄袭美荒庭古树只独倚败蝉残蛩苦相仍虽然诗胆大如【一作於】斗争奈愁肠牵似绳短烛初添蕙幌影微风渐折蕉衣棱安得弯弓似明月快箭拂下西飞鹏病中秋怀寄袭美病容愁思苦

  • 本纪第三 太宗下·刘昫

    四年春正月乙亥,定襄道行军总管李靖大破突厥,获隋皇后萧氏及炀帝之孙正道,送至京师。癸巳,武德殿北院火。二月己亥 ,幸温汤。甲辰,李靖又破突厥于阴山,颉利可汗轻骑远遁。丙午,至自温汤。甲寅,大赦,赐酺五日。民部尚书戴胄以本

  • 卷十一 本纪十一·赵尔巽

      ◎高宗本纪二   十一年春正月庚午,以纪年开帙,命减刑。癸未,命庆复进剿瞻对,为李质粹声援。辛卯,赈江苏铜山、安徽宿州等州县饥。甲午,朝鲜入贡。李质粹进攻灵达,班滚之母赴营乞命,仍纵归。上饬其失机。谕庆复督兵前进

  • 宋史全文卷二十下·佚名

    宋高宗十二已未绍兴九年春正月乙酉,新监昭州盐仓胡铨签书威武军节度判官听公事。宰相秦桧、参知政事孙近言:『铨昨上书,专诋臣等。若不陈乞,稍加甄叙,则是臣等身为辅弼,区区与小官校曲直,失大臣体。』故有是命。丙戌,以金人来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八·佚名

    弘治十二年三月庚申朔升狭西按察司佥事冯允中为江西副使整饬会昌兵备○命府军卫指挥同知张文渊守备德州并河间等处以都指挥体统行事○辛酉升湖广按察司按察使吴雄为应天府府尹○初鲁王阳铸以罪革禄弘治初已复三之二至

  • 卷之九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今献备遗卷四十二·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李梦阳李梦阳字献吉陜西庆阳人年十八举乡试第一明年弘治癸丑举进士授户部主事倡为古文辞时外戚张氏怙宠骄恣声焰熏灼莫敢问梦阳上疏论之语极切直下锦衣卫狱掠问辞气慷慨无所挠孝庙召见大学士刘健李东阳谢

  • 第十二册 崇德元年五月·佚名

    第十二册 崇德元年五月十四日,宽温仁圣汗谕都察院诸臣曰:“尔等既职司谏诤,我身有遇,或奢侈无度,靡费财货,或杀黜功臣,或逸乐游畋,不理政务,或耽於酒色,不勤国事,或废弃忠良,信任奸?,或陟有罪,黜有功,凡此种种,一经闻知,即当直谏

  • 唐纪四十一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中之下大历九年(甲寅、774)·司马光

    唐纪四十一 唐代宗大历九年(甲寅,公元774年) [1]春,正月,壬寅,田神功薨于京师。 [1]春季,正月壬寅(初三),田神功在京师去世。 [2]澧朗镇遏使杨猷自澧州沿江而下,擅出境至鄂州,诏听入朝。猷遂溯汉江而上,复州、郢州皆闭城自守,山南东

  • 卷三十五·陆宗楷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五生徒【臣】等谨案周礼乡学教庶人国学教国子及庶人之俊乡学秀者之升曰选士国学秀者之升曰进士自汉设博士弟子唐则六馆生徒宋之三舍生元明之陪堂伴读官民监生虽铨综代异而损益因时载在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 洪武二十年春正月壬子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 癸丑,命宋国公冯胜为征虏大将军,颍国公傅友德为左副将军,永昌侯蓝玉为右副将军,南雄侯赵庸、定远侯王弼为左参将,东川侯胡海、武定侯郭

  • 卷第一·太安万侣

    神代上古天地未剖,陰陽不分,渾沌如雞子,溟涬而含牙。及其清陽者薄靡而爲天,重濁者淹滯而爲地,精妙之合搏易,重濁之凝竭難。故天先成而地後定。然後神聖生其中焉。故曰:開闢之初,洲壤浮漂,譬猶游魚之浮水上也。于時,天地之中生一

  • 卷十四·易祓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总义卷十四     宋 易袚 撰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舞有小大大舞见于大司乐云门大卷大咸大防大夏大大武是已此乐师所教止于小舞小舞小学也古者国

  • 现代青年与佛教之关系·太虚

    ──在日本佛教青年会讲──一、过去到现在的人间,是由精神而进到物质的。总观全球,觉过去时代之人类心理,如中国、日本暨欧西各民族,其视为最可宝贵尊重者,则是道德文化。故西洋在中世纪,则以基督教为共主,而中、日则以周、

  • 易数钩隐图·刘牧

    经学注释。宋刘牧著。三卷。曾经注《周易》十一卷,今已佚。只有此书三卷及《遗论九事》一卷尚存。取“河图”、“洛书”参以道教思想。采摭天地奇偶之数,自太极生两仪以下,至于复卦,共五十五位,点之成图,图下阐释其义

  • 太上三洞传授道德经紫虚箓拜表仪·杜光庭

    太上三洞传授道德经紫虚录拜表仪。唐末杜光庭编集。官传授太玄部经戒法录之仪式。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述授经传法拜表科仪,包括通玄赞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