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禪是一枝花自序

禪是一枝花自序

胡適寫中古中國哲學史,著重在禪,這是他的過人的見識。胡適不懂得禪的公案,但他對禪僧的歷史的考證,則極是有益。我讀禪宗的書,直覺地知道禪非創自達摩,禪自是中國的思想,非印度所有。慧可斷臂立雪,我亦不喜,還是被賊斫臂可信。及讀胡適的考證,非常高興。胡適對中國的舊學有兩大功績:一是紅樓夢作者考證,又一即是關於禪的考證。胡適的紅樓夢考證與張愛玲的「紅樓夢魘」,使我們更明白了紅樓夢的好;張比胡適更直接懂得紅樓夢的文學。胡適的關於禪的考證則是使我們更明白了禪的好。

我們不可因為禪的典故有些不實,就來貶低禪的思想,張愛玲的「紅樓夢魘」指證了紅樓夢是創造,不是自傳。其實亦還是依於自傳,而把有些事實來改造了罷。但紅樓夢的文學價值決不因此貶損。不但文學,便是哲學、乃至如科學,亦可不因其所據事實的不實而影響其思想與理論的價值。例如Faraday的電磁場法則是依於以太來研究作成的,以太的存在後來曾發生了疑問,但是那電磁場法則至今準確無疑。又如印度論師每引月中有兔為喻,其後知道了月中無兔,亦未可因此貶低其論旨。

蓋技術的構想不可不依照事實,但如文學與原理上的思想則只是借事實做個因頭來興起。歷史觀可以比歷史的事實更真,如圖畫比照相更真。所以連有些是捏造的,亦不可一概論為作偽,如曹雪芹的改動自傳,倒是創造。禪宗所傳靈山會上撚花微笑,是與莊子裏所說黃帝的事,堯與許由的事一般,這裏沒有真不真的問題,只有好不好的問題,如同年青人的說假話。年青人愛向人捏造理想的事實,若要說真,亦可說是沒有比這更真。近世日本的大學者折口信夫說奈良朝時代萬葉集裏女人的返歌多是說的假話,所以好。我哥哥每惱七姐說謊,及讀了折口信夫此言,纔更喜歡她起來。

我也這樣的喜愛禪宗的有些地方說假話,如撚花微笑的故事及慧能傳衣的故事。宜蕙說小孩兒有時說謊話,是為了想說更真的話。但像慧可斷臂及永嘉的證道歌,則假造得很不好,應當除外。胡適與鈴木大拙的論爭,胡適執於考證的史實,而鈴木則以為禪可以超越歷史云云,皆不如我的這說的好。

卻說中國自隋唐至明,千餘年間,思想的活潑在禪。禪的思想是一個機字,蓋承自易經卦爻之動,與莊子之齊物論,非印度佛教所有。機在於陰陽變化生生之先端,印度佛教言因緣而不知陰陽,故不識機。西洋的是物質的有的宇宙,不知無,不知生,當然亦不識機。西洋人惟說條件。條件是因果性的,而機則是飛躍的,超因果性的。所以禪的思想纔真是創造性的,理論倒是其後的事。

中國文明是動的,所以有像周秦漢唐的強大。中國的制度文章與器物的造形,皆是一派生動變化之機。孫子兵法亦是說的兵機。歷史的氣運,山川草木的節氣,皆見於其始動之機。

老子曰:「反者道之動。」儒者知道之成而不知道之動。黃老知機,儒者雖不知機,但識得禮制,漢唐之士以儒為術,以黃老為用,所以能開創新朝。宋以後士專於儒,儒專於理學,科舉專於八股,他們皆成了無用之人。惟禪僧在士之外,還出來得豪傑,如元朝佐成吉思汗與忽必烈的耶律楚材,與明朝勸燕王舉兵的姚廣孝。前此宋亡後祖元禪師到日本,他一言而使當時行將軍事的北條時宗決了意,進擊來犯的蒙古兵。

禪僧是經歷了北魏爾朱榮的殺戮破壞洛陽,唐朝的黃朝之亂五代石敬瑭的蠻族肆虐,與後來金兵蒙古兵的所過皆成赤地,不聞雞犬人煙,眼見繁華建設之無功德,平時一大堆理論知識之到頭皆成無用,偏是佛門之人有志氣,他們變得激烈響亮,而質實淡遠,如馬祖禪師、臨濟禪師、圜悟禪師、祖元禪師。

馬祖道一、六祖許他「馬駒踏殺天下人」,我愛此語,與李義山句,因作有一詩,詩曰:

馬駒踏殺天下人

蛾眉一笑國便傾

禪語不仁詩語險

日月長新花長生

耶律楚材是學於禪師,他隨成吉思汗出陣,看著蒙古兵殺人如草,眼也不貶;而相機對忽必略一言,使其對華夏止殺學禮。耶律楚材是詩人,他平視蒙古軍之殘忍,亦不傷其對一花之和寂。姚廣孝則原是禪僧,他勸燕王舉兵反建文帝,燕王曰:「人心在彼,奈何?」姚答以:「臣知天道,遑論民心。」他佐燕王得天下,而他自己仍能無意於功名。

禪宗不像印度佛教說的浮世無常。禪宗肯定天地萬物的成毀之機,像老子說的「天地不仁」,接引強者,不接引弱者。禪僧不說「善哉善哉」,卻連釋迦亦可以一棒打殺。

禪宗是立於行動與造形之先,其末梢的表現,尚出得來牧谿、石濤與八大山人的畫。牧谿、石濤、八大山人的畫,在畫中是千古風流獨絕。

但雖禪宗,亦還是要與士相接觸才好,像江邊柵中的水與柵外的水。唐朝如宰相斐休,北宋如歐陽修蘇東坡皆禮敬禪師。及至明清,士既萎陋,禪亦遂與黃老同其孤寂,而潛化溶解於民間諸藝之中,如平劇的機智活潑處,即是黃老的與禪宗的。在日本,是禪意與禪機見於劍道與茶道與造庭園。但這些畢竟只是玩意兒,黃老與禪今日還是必要重新與士相結,見於政治的行動,纔可出來打得江山,平得匪亂。

碧巖錄至今在日本被奉為禪宗第一書。此書是北宋時奉化雪竇寺重顯禪師的頌公案百則,晚他一輩的圜悟禪師加上垂示、著語、評唱。圜悟住河北靈泉碧巖室,因以為書名。碧巖錄自彼時以來八百五十年,未有能全解者。近年臺灣的中國文壇忽流行言禪,雖初緣疏淺,亦是一機一會,我所以寫此碧巖錄新語,於百則公案皆與以解明,庶幾發昔人之智光,為今時思想方法之解放。

禪是亂世志士的智慧修行。說起歷史上的多少家國興亡事,我表哥有一首贈人詩,我很喜愛,詩曰:

人事歷然天道疑

英雄無賴有真姿

女子關係天下計

漁樵閒話是史詩

我希望我此書寫禪的思想,亦有一種風日灑然。

民國六十五年八月廿一日李磬

猜你喜欢
  虚舟省禅师语录卷之四·虚舟普度
  知五阴慧章第二·佚名
  卷第四·佚名
  卷第四·道世
  卷第七·佚名
  为国家与佛教著想应努力实行菩萨行·太虚
  卷二十八·道世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十一·澄观
  第三十一章 舍利奉安·佚名
  卷第二·本谧
  佛说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卷上·佚名
  卷一·佚名
  旧杂譬喻经·佚名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五·欧阳竟无
  记阅书遣闲·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杨元亨·唐圭璋

      沁园春   无为灯夕上陆史君   一棹横江,问讯盟鸥,太守谓谁。道皇华使者,光风洒落。元宵三五,乐与民俱。宝榼金鞯,玉梅钗燕,鬥鸭阑干花影嬉。人迎笑,似玉京春浅,长是灯时。   风流不减人知。算岳牧词人谁似之。把南

  • 何蓑衣道人·唐圭璋

      道人,淮阳朐山(今江苏省东海县)人。避乱渡江,举进士不第。居平江。考宗时,赐号通神先生。庆元六年(1200)卒。   临江仙   在世为仙须有分,不须素食持斋。寸丝不著挂形骸。蓑衣为伴侣,箬笠作家怀。   行满三千上界,奉

  • 编订说明·唐圭璋

      旧版《全宋词》在一九三一年着手编纂,至一九三七年初稿竣事,商务印书馆曾予排印,一九四○年抗战时期在长沙出版。这部书的印数无多,流传不广,而且存在着很多缺点。最严重的,就是由于条件和时代的限制,在材料上有许多书不

  • 竹洲集补钞·管庭芬

    竹洲集补钞吴儆寓郡城客舍热不可寐与程彦举坐语达旦淡月微云对倚楼,无声河汉自西流。高城忽起梅花弄,散作晴空万里秋。

  • ●卷一百三十二·徐梦莘

      炎兴下帙三十二。   起建炎三年八月十四日庚寅,尽十月二十三日戊戌。   李成遣人诣行在受招安未回复反。   李成在泗州声言愿归朝廷因会刦杜充老小於汴河杀二万馀人皆尽不敢赴行在朝廷闻之遣人斋文字往招安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三十九·杨仲良

      徽宗皇帝   收复湟州   崇宁二年正月丁未,东上閤门副使、新知岢岚军王厚权发遣河州,兼洮西沿边安抚司公事。   此据王厚奏议。正月二十八日状云:『二十七日,奉敕授前件着遣。』今用之。去年十二月八日迁閤副。

  • 卷之二百五十五·佚名

      康熙五十二年癸巳五月丁丑朔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戊寅刑部尚书胡会恩乞假迁葬允之  ○己卯仁孝皇后忌辰遣官祭陵  ○大学士等奏从前奉上□日收贮审拟喇嘛巴汉格隆等咒厌废皇太子允礽一案查案内除喇嘛巴汉

  • 闽游月记卷二·华廷献

    华廷献撰嗣后,下午必打粮,黎明必犯城。或掘地道,则御以矢炮;或从水门,则御以火石。如是者三昼夜。至十二日,而士气懈矣;张公厉声曰:『今晚男子困乏,须妇女上城!吾老妾、幼婢,尚堪鞍马;何论绅衿!有下城者,共砍之』!于是复奋。予谓非信

  • 汉纪二十二 孝成皇帝上之上建始元年(己丑、前32)·司马光

    汉纪二十二 汉成帝建始元年(己丑,公元前32年) [1]春,正月,乙丑,悼考庙灾。 [1]春季,正月,乙丑(初一),史皇孙刘进的祭庙发生火灾。 [2]石显迁长信中太仆,秩中二千石,显既失倚,离权,于是丞相、御史条奏显旧恶;及其党牢梁、陈顺皆免官,显

  • 谢短篇第三十六·王充

    《程材》、《量知》,言儒生、文吏之材不能相过;以儒生修大道,以文吏晓簿书,道胜于事,故谓儒生颇愈文吏也。此职业外相程相量也,其内各有所以为短,未实谢也。夫儒生能说一经,自谓通大道,以骄文吏;文吏晓簿书,自谓文无害,以戏儒生。

  • 卷五十五·沈廷芳

    <经部,五经总义类,十三经注疏正字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防正字卷五十五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祭法第二十三祭法节注稍用其姓代之【代误氏】郊祭一帝【一监本误二】疏禘郊至杀也○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下也字衍】昌意

  • 卷九十二·佚名

    △发胜志乐会第二十五之二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初业菩萨既出家已,未得慧力而欲得者,当舍何法。当修何法。未生慧力能令出生已生慧力能令增长。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初业菩萨既出家已,欲令慧力而得增长。当於利

  • 邪魔惑世·印光

    现今之世,乃魔王外道出世之时,若宿世中未种真实善根,有信心者,尽入魔罥(ju&agrave;n网)。以彼等群魔,皆有最希奇怪异之法子,惑动人故也。江神童,乃鬼神附体之能力,非真系生知之神童。前年友人张之铭,以江神童息战书见寄,命光看。

  • 介庵进禅师语录卷五·介庵悟进

    嗣法门人真璨真智仁旭真照编拈古举迦叶初祖一日踏泥次有一沙弥见乃问尊者何得自为祖云我若不为谁为我为法眼益云我当时若见拽来踏泥五祖戒云迦叶与沙弥说得道理好洞山价云莫要茶吃么保宁勇云虽然如是傍观者哂。师云这

  • 读史方舆纪要·顾祖禹

    全国总志。清顾祖禹(1631—1692)撰。一百三十卷。祖禹字景范,自号宛溪子,人称宛溪先生,江苏无锡廊下人。聪敏好学,尤功地理。受父嘱考历代著述, “掇拾遗言,网罗旧典,发舒志意”。至二十九岁(1659)以复明意愿始撰是书

  • 为治一得编·何耿绳

    余自壬午释褐后先后为宰者十馀年凡有关于吏治诸书公馀之暇常时披览藉资考镜每就知交丐其所著如禀牍示谕各条不拘一格但有裨于出洽确为良法简而易行者即择录存弆行箧往往通变见诸施行日久裒集成帙因刊刻以公同好末附旧

  • 义盗记·吴趼人

    短篇小说。吴趼人著。载《月月小说》第三号,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十一月出版。此篇颇类似乎一则文言笔记,记山东一个被捕的盗贼,直供求死,拒绝反正充当引线出卖“兄弟”,说是“卖兄弟,不仁;贪功以偷生,不义;伪为投诚而无可破

  • 金刚经讲义·江味农

    江味农著。本书中江味农居士不仅对金刚经的字词、文意、精髓做了详细的讲解,而且兼及佛教各派的教义主张和佛教的历史,是一本佛教的百科全书。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对佛教有较全面的理解,也会对金刚经有较深入的认识。本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