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

尔时铁围山内有无量鬼王。与阎罗天子俱诣忉利来到佛所。所谓恶毒鬼王、多恶鬼王、大诤鬼王、白虎鬼王、血虎鬼王、赤虎鬼王散殃鬼王、飞身鬼王、电光鬼王、狼牙鬼王、千眼鬼王、啖兽鬼王、负石鬼王、主耗鬼王、主祸鬼王、主食鬼王、主财鬼王、主畜鬼王、主禽鬼王、主兽鬼王、主魅鬼王、主产鬼王、主命鬼王、主疾鬼王、主险鬼王、三目鬼王、四目鬼王、五目鬼王、祁利失王、大祁利失王、祁利叉王、大祁利叉王、阿那吒王、大阿那吒王、如是等大鬼王。各各与百千诸小鬼王。尽居阎浮提。各有所执各有所主。是诸鬼王与阎罗天子。承佛威神及地藏菩萨摩诃萨力。俱诣忉利在一面立。尔时阎罗天子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与诸鬼王承佛威神及地藏菩萨摩诃萨力。方得诣此忉利大会。亦是我等获善利故。我今有小疑事敢问世尊,唯愿世尊慈悲宣说。佛告阎罗天子恣汝所问吾为汝说。是时阎罗天子瞻礼世尊,及回视地藏菩萨而白佛言:世尊我观地藏菩萨。在六道中百千方便而度罪苦众生不辞疲倦。是大菩萨有如是不可思议神通之事。然诸众生脱获罪报。未久之间又堕恶道。世尊,是地藏菩萨既有如是不可思议神力。云何众生而不依止善道永取解脱。唯愿世尊为我解说。佛告阎罗天子。南阎浮提众生。其性刚彊难调难伏。是大菩萨於百千劫头头救拔如是众生早令解脱。是罪报人乃至堕大恶趣。菩萨以方便力拔出根本业缘。而遣悟宿世之事。自是阎浮众生结恶习重。旋出旋入劳斯菩萨。久经劫数而作度脱。譬如有人迷失本家误入险道。其险道中多诸夜叉及虎狼师子蚖蛇蝮蝎。如是迷人在险道中。须臾之间即遭诸毒。有一知识多解大术。善禁是毒乃及夜叉诸恶毒等。忽逢迷人欲进险道。而语之言:咄哉男子。为何事故而入此路。有何异术能制诸毒。是迷路人忽闻是语。方知险道。即便退步求出此路。是善知识提携接手引出险道。免诸恶毒至于好道。令得安乐而语之言:咄哉迷人自今已後勿履是道。此路入者卒难得出复损性命。是迷路人亦生感重。临别之时,知识又言:若见亲知及诸路人若男若女。言於此路多诸毒恶丧失性命。无令是众自取其死。是故地藏菩萨具大慈悲救拔罪苦众生。生天人中令受妙乐。是诸罪众知业道苦。脱得出离永不再历。如迷路人误入险道。遇善知识引接令出。永不复入。逢见他人复劝莫入。自言因是迷故。得解脱竟更不复入。若再履践犹尚迷误。不觉旧曾所落险道。或致失命如堕恶趣。地藏菩萨方便力故使令解脱。生人天中旋又再入。若业结重永处地狱无解脱时。尔时恶毒鬼王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等诸鬼王。其数无量在阎浮提。或利益人或损害人各各不同。然是业报使我眷属游行世界。多恶少善过人家庭。或城邑聚落庄园房舍。或有男子女人修毛发善事。乃至悬一幡一盖少香少华。供养佛像及菩萨像。或转读尊经烧香供养一句一偈。我等鬼王敬礼是人。如过去现在未来诸佛。敕诸小鬼各有大力。及土地分便令卫护。不令恶事横事恶病横玻乃至不如意事。近於此舍等处。何况入门。佛赞鬼王善哉善哉汝等及与阎罗。能如是拥护善男女等。吾亦告梵王帝释令卫护汝。说是语时。会中有一鬼王名曰主命。白佛言:世尊,我本业缘主阎浮人命。生时死时我皆主之。在我本愿甚欲利益。自是众生不会我意。致令生死俱不得安。何以故?是阎浮提人初生之时不问男女。或欲生时但作善事增益舍宅。自今土地无量欢喜拥护子母。得大安乐利益眷属。或已生下慎勿杀害。取诸鲜味供给产母及广聚眷属。饮酒食肉歌乐弦管。能令子母不得安乐。何以故?是产难时有无数恶鬼及魍魉精魅欲食腥血。是我早令舍宅土地灵祇荷护子母。使令安乐而得利益。如是之人见安乐故。便合设福答诸土地。翻为杀害集聚眷属。以是之故。犯殃自受子母俱损。又阎浮提临命终人不问善恶。我欲令是命终之人不落恶道。何况自修善根。增我力故。是阎浮提行善之人。临命终时。亦有百千恶道鬼神。或变作父母乃至诸眷属。引接亡人令落恶道。何况本造恶者,世尊,如是阎浮提男子女人临命终时。神识惛昧不辩善恶。乃至眼耳更无见闻。是诸眷属当须设大供养。转读尊经念佛菩萨名号。如是善缘能令亡者离诸恶道。诸魔鬼神悉皆退散。世尊,一切众生临命终时。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或大乘经典一句一偈。我观如是辈人除五无间杀害之罪。小小恶业合堕恶趣者寻即解脱。佛告主命鬼王。汝大慈故能发如是大愿。於生死中护诸众生。若未来世中有男子女人至生死时。汝莫退是愿。总令解脱永得安乐。鬼王白佛言:愿不有虑。我毕是形念念拥护阎浮众生。生时死时俱得安乐。但愿诸众生於生死时。信受我语无不解脱获大利益。尔时佛告地藏菩萨。是大鬼王主命者,已曾经百千生作大鬼王。於生死中拥护众生。是大士慈悲愿故。现大鬼身实非鬼也。卻後过一百七十劫。当得成佛号曰无相如来。劫名安乐世界名净。住其佛寿命不可计劫。地藏。是大鬼王其事如是不可思议。所度天人亦不可限量。

猜你喜欢
  第十 入出息相应·佚名
  建设人间净土论·太虚
  佛说柰女耆婆经·佚名
  天请问经·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十九·佚名
  四分律卷第三十七(二分之十六)·佚名
  成唯識論卷第十·欧阳竟无
  第四持次第瑜伽處發正等菩提心品第二十八·欧阳竟无
  卷三十七(玄奘译)·佚名
  佛说摩利支天菩萨陀罗尼经·佚名
  佛遗教经论疏节要·净源
  修行道地经卷第三·佚名
  黔南会灯录卷第六·善一如纯
  卷第二十四·德清
  过去现在因果经卷第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七十五·彭定求

        卷575_1 【鸡鸣埭曲】温庭筠   南朝天子射雉时,银河耿耿星参差。铜壶漏断梦初觉,   宝马尘高人未知。鱼跃莲东荡宫沼,濛濛御柳悬栖鸟。   红妆万户镜中春,碧树一声天下晓。盘踞势穷三百年,   朱方杀气成

  • 卷四百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十二元稹雪後宿同轨店上法护寺钟楼望月满山残雪满山风野寺无门院院空烟火渐稀孤店静月明深夜古楼中陪韦尚书丈归履信宅因赠韦氏兄弟紫垣驺骑入华居公子文衣护锦舆眠阁书生复何事也骑羸马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五·佚名

    正统三年八月癸丑朔改贵州金筑安抚司并镇宁州永宁州安顺州俱隶贵州布政司上马桥等十二长官司并平坝驿俱隶贵州宣慰司木瓜等四长官司隶金筑安抚司十二营康佐二长官司在城税课司安庄驿隶镇宁州慕役顶营二长官司盘江巡检

  • 卷之三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绎史恤谥考卷六·温睿临

    吴郡李瑶子玉氏辑入祠职官睦明永华亭教谕丹阳人。松江城破,题诗明伦堂,自缢死(「勘本」作「眭」)。龚用圆秀水教谕嘉定人。与里人守城,赴水死。过俊民临安训导无锡人。乙酉城破,缢死勋臣山。成启湖口主簿应天人。左兵至,被执

  • 二百一十二 署内务府总管马齐奏请补放茶房总领摺·佚名

    康熙五十五年闰三月十七日 为茶房总领福寿病故,请补放其缺事。 茶上人索住,当差共三十二年,原任员外郎李散之子,满洲。 茶上人关保,当差共三十二年,原任畅春园总管姚扬之子,满洲。 茶上人巴勒岱,当差共二十七年,原任副都统郎吉

  • 五七六 陕西巡抚毕沅奏遵旨查办《圣讳实录》及《九十九筹》等书折·佚名

    五七六 陕西巡抚毕沅奏遵旨查办《圣讳实录》及《九十九筹》等书折乾隆四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三日陕西巡抚臣毕沅跪奏,为遵旨查办具奏事。窃臣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大学士于敏中字寄,乾隆四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奉上谕:郑大

  • 卷之二十五·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二十五传第九土默特部总传土默特部在喜峯口外至京师千里东西距四百六十里南北距三百有十里东界阳什穆牧塲西界喀喇沁南界盛京边墙北界喀尔喀左翼及敖汉土默特分左右翼异姓同

  • 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卷九·允秘

    传七【贝勒】和硕贝勒阿敏传阿敏显祖宣皇帝孙追封庄亲王舒尔哈齐第二子初授台吉嵗戊申三月太祖命同长子禇英征乌拉宜罕山城克之斩千人获甲三百俘其众以归癸丑正月从上征乌拉布占泰以三万众迎拒诸将欲战上止之阿敏偕贝

  • 杨鹤传·张廷玉

    杨鹤,字修龄,武陵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初任雒南知县,后调往长安。四十年(1612),杨鹤升任御史,上书请太子在东宫里接受教学,并且说:“近来,皇上的爱女被宫中的奴才欺负,驸马爷在街市上受人毒打,到宫中告状告不进去,上书也

  • 钦定南巡盛典卷二十八·高晋

    恩纶乾隆二十八年十二月十七日上谕内阁曰两江总督尹继善等合词具奏请于乾隆乙酉年再举南巡之典以慰臣民颙望一折朕惟江浙地广民殷一切吏治农功均闗要计且襟江带河濵河近海之区筹防泽国田庐无一不重萦宵旰前以壬午嵗恭

  • 竟山乐录卷三·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九声本管子】歌声曲调器色凡以九声为度者管子尝言之如云凡将起五音先主一而三之四开以合九九夫一而三之即四也又以是四开而合之五音即九也则是五声合四清自古有之其曰九九则因之以生黄钟之数所云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二分衆德相品第七十六之三   復次善現.八十隨好者.謂如來指爪狹長薄潤光潔鮮淨如華赤銅是爲第一.如來手   足指圓纖長[月*庸]直柔輭節骨不現是爲第二.如來手足各等無差於諸指閒悉

  • 犬窝谜话·吴克岐

    五卷,辑录了其所作灯谜之精萃。除吴氏自制谜作外,在第一卷中还介绍了薛凤昌的《邃汉斋谜话》、周效璘的《慧观室谜话》、张起南的《橐园春灯话》、孔剑秋的《心向往斋谜话》、《两般秋雨盦随笔》、陈应禧的《正心书斋谜

  • 文子缵义·杜道坚

    对《文子》加以注释讲解的道家著作。《四部备要》本,12卷。另有《道藏》本。南宋杜道坚撰。坚字南谷,当涂(今属安徽)人,武康(今浙江德清)计筹山升玄观道士。据清纪昀、陆锡熊、任大椿校书序言考证,道坚为南宋理宗时(1225

  • 小山词·晏几道

    又名《乐府补亡》。词别集。北宋晏几道撰。一卷。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晏殊第七子。虽生名门,家父显赫,而仕途不坦,仅做过颖昌府许田镇监。《碧鸡漫志》卷二载:晏叔原歌词,初号《乐府补亡》,

  • 乾道稿淳熈稿章泉稿·赵蕃

    诗别集。宋赵蕃著。南宋乾道、淳熙间曾刊其诗,十册,赵汝腾为之序(见方回《桐江集》卷四《跋赵章泉诗》)。然世久不传。《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依旧题厘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佚名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八卷。唐·般若译。略称《本生心地观经》、《心地观经》。收在《大正藏》第三册。内容叙述佛陀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为文殊等诸大菩萨开示出家住阿兰若者,如何观心地、灭妄想,而成佛道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