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净居天请洗浴缘品第五十九

【古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首陀会天。下阎浮 提。至世尊所。请佛及僧。洗浴供养。世尊默然。已为许可。即设饮食。并办洗具。温室暖水。调和适体。酥油浣草。皆悉备有。施设已办。白世尊曰。食具已讫。唯圣知时。

【白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这时遍入天下到阎 浮提世尊面前,请佛和僧众,洗浴供养。世尊默然答应。天人随即准备 饮食,并备好洗浴之具。温室暖水,调和至恰到好处,酥油、浣草都准 备齐全。一切准备好后,对世尊说:“饮食洗具均已备好,恳请世尊及 时应供。”

【古文】 于是世尊。及诸比丘。纳受其供。尽共洗浴。并享饮食。其食甘美。世所希有。食竟澡漱。各还本坐。是时阿难。长跪合掌。白世尊曰。此 天往昔作何功德。形体殊妙。威相奇特。光明显赫。如大宝山。唯愿世 尊。敷演其事。

【白话】 于是世尊和众比丘接受他的供养,都作了沐浴,并享用饮食。所供 饮食甘美无比,世间稀有。食用后漱口洗手,各自回到自己的座位。这 时阿难长跪合掌对世尊说:“这位天人过去积下什么功德,感得形体妙 好,相貌威严,光明显赫,如大宝山。恳请世尊为我们宣说此事。”

【古文】 佛告阿难。谛听善持。吾当解说。乃往过去。毗婆尸佛时。此天彼 世。为贫家子。恒行佣作。以供身口。闻毗婆尸佛说浴僧之德。情中欣 然。思设供养。佛告诉阿难:“谛听,善加忆持,我会为你们宣说。在过去毗婆尸 佛时,此天人在那一世是个穷人家的孩子,常作佣人以养家糊口。听闻 毗婆尸佛宣说浴僧的功德后,心里非常欢喜,便想要作供养。

【古文】 便勤作务。得少钱谷。用施洗具。并及饮食。请佛众僧。而以尽奉。由此福行。寿终之后。生首陀会天。有此光相。佛告阿难。而此天者。非但今日请佛及僧。尸弃佛时亦来世间。供养世尊及于众僧。乃至迦叶 佛时。亦复如是。

【白话】 于是便努力干活,挣得少许钱财谷物,便用来置办洗浴之具,以及 饮食,迎请佛和僧众而尽心地供养奉侍。以此功德,命终后转生遍入天,身体具有这样的光明。”佛告诉阿难:“这位天人,不但今天请佛及僧 众,尸弃佛时,也曾来到世间,供养世尊和僧众,乃至迦叶佛时,也是 这样。”

【古文】 佛告阿难。此天非但承供七佛。于当来世贤劫之中。千佛兴出。亦 当一一洗佛及僧。犹如今日无有差别。尔时世尊。因授天记。于未来世。满阿僧祇一百劫之中。当得作佛。号曰净身。十号具足。所化众生。乃 可限量。

【白话】 佛告诉阿难:“此天人不仅承事供养七佛,在将来贤劫中的千佛出 世时,也会一一请佛及僧众沐浴,就像今天一样,没有差别。”这时世 尊因此为天人授记:“在未来经过一个阿僧祇并一百劫后,将会成佛,佛号净身,具足十种名号,所教化的众生不可限量。”

【古文】 尔时阿难。及诸四众。闻佛所说。欢喜无量。咸作是言。如来出世。所利益大。如是少施。获报弥多。佛告阿难。善哉善哉。如汝所言。因 为众会。广说妙法。其闻法者。有得道迹。往来。不还。逮应真者。发 大道意。各各欢喜。顶受奉行。

【白话】 此时阿难及与会大众,闻佛所说,欢喜无量,都说道:“如来出世,利益广大,以这样少的供养,竟能获得如此大的果报。”佛告诉阿难: “善哉善哉,正如你们所说。”便为与会大众,广说妙法。那些闻法者,有的获得见道、二果、三果、有的证得阿罗汉果,有的发起无上道心。各各欢喜,恭敬地受持奉行。

猜你喜欢
  卷第六十一·李通玄
  问出衍品第二十二·佚名
  三 禅宗的传法授衣·正果法师
  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卷第三·佚名
  第一 大分别·佚名
  什 么 是 物·太虚
  卷五百六十九·佚名
  顯揚聖教論卷第十三·欧阳竟无
  卷第三十二·宝唱
  佛国禅师文殊指南图赞·惟白
  三峰藏和尚语录卷第二·三峰法藏
  卷之六·铁壁慧机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二十八卷·宝亮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十三·法藏
  致国民政府函·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王绍·唐圭璋

      菩萨蛮   侄寿伯   天正朔旦开新历。吾家伯父长生日。兰玉傍庭阶。称觞特地来。   后年逢七十。今岁瞻南极。南极寿星宫。分明矍铄翁。

  • 卷五十六·志第八·历五·宋濂

        ◎历五   ○庚午元历上   演纪上元庚午,距太祖庚辰岁,积年二千二十七万五千二百七十算外,上考往古,每年减一算,下验将来,每年加一算。   步气朔术   日法,五千二百三十。   岁实,一百九十一万二百二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三·佚名

    隆庆五年十一月己未朔升狭西布政使司右参政侯东莱为按察司按察使直隶镇江府知府王惟善为副使户部河南司郎中沈奎为佥事东莱河南惟善狭西奎浙江○调四川按察司副使宋仪望于福建提调学校○发南京司设监右监丞田孜充边卫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十六·佚名

    隆庆二年正月辛亥朔 上行拜天礼于宫中谒 奉天殿 世宗皇帝几筵 弘孝 神霄二殿毕出御皇极殿文武群臣及朝 觐官四夷贡使行庆 贺礼免宣表免命妇朝 贺免百官宴赐节钱钞○直隶巡按御史顾廷对条陈六事一治贪墨言近来贪墨有司

  • 五三八 寄谕两江总督高晋不能早为查出徐述夔逆书着卽速明白回奏·佚名

    五三八 寄谕两江总督高晋不能早为查出徐述夔逆书着卽速明白回奏乾隆四十三年九月十三日大学士于<敏中>字寄大学士 管两江总督高<晋>,乾隆四十三年九月十三日奉上谕:今日萨载覆奏查办逆犯殷宝山、徐述夔悖逆诗词一折,据

  • 卷之一百六  瀛涯勝覽(明)馬歡 撰·邓士龙

    (瀛涯勝覽,一卷,明馬歡撰。馬歡,浙江會稽人。永樂中隨鄭和通使西洋,即其見聞著成此書。) 諸番國名 占城國 爪哇國 舊港國 暹邏國 滿剌加國 啞魯國(小邦) 蘇門答剌國并那孤兒黎代(皆小邦) 南浡里國 錫蘭并裸形國 小葛蘭

  • 崇礼第三十七·桓宽

    大夫曰:“饰几杖,修樽俎,为宾,非为主也。炫耀奇怪,所以陈四夷,非为民也。夫家人有客,尚有倡优奇变之乐,而况县官乎?故列羽旄,陈戎马,所以示威武,奇虫珍怪,所以示怀广远、明盛德,远国莫不至也。”贤良曰:“王者崇礼施德,上仁义而贱怪力

  • 卷上·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城次第乞食。至兜你野子输迦长者舍。在门外立。是时输迦长者家有一犬名曰商佉。常在门首。於是长者常用铜器盛以美饭。与商佉食。犬见世尊瞋恚而

  • 分别功德论卷第四·佚名

    失译人名附后汉录  如来所以广为四部各各说第一者。乃为将来末世遗法之中。或有四姓外学梵志。及四部弟子。共相是非。自称为尊。余人为卑。如是之辈不可称计。故豫防于未然。故开自足之路耳。今称拘邻为第一者。以

  •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一·佚名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 诏译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大庄严重阁。与菩萨摩诃萨五千人俱。普贤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其名曰智慧胜智菩萨

  • 七佛赞呗伽陀·佚名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国那烂陀寺传教大师三藏赐紫沙门臣法天奉 诏译  毗婆尸佛赞  惹(仁拶反)誐捺麌(二合)龙勇(二合反)秫啰曩啰路(引)迦布(引)[口*爾]镫(一句)讫哩(二合)播(引)钵吒用(二合反)跛啰呬怛谟(引

  • 卷第二十·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二十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十行品第二十一之下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无着行。佛子。此菩萨以无着心。於念念中能入阿

  • 中山传信录·徐葆光

    六卷。徐葆光撰。徐葆光,字澄。吴江(今江苏)人。康熙五十一年(1712)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帝册封琉球国世子尚贞为国王。诏命正使臣翰林院检讨海宝,副使臣翰林院编修徐葆光至其邦行封中山王礼。此书

  • 西游记·吴承恩

    明代中期长篇章回体小说,是我国神魔小说的典范性作品。二十卷,一百回。作者吴承恩。《西游记》是以历史上的玄奘取经故事为题材,经过长期的民间流传,最后由文人作家创作而成的。是在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和有关话本

  • 玉川子诗集·卢仝

    诗别集。二卷。唐卢仝撰。宋代韩盈于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作《玉川子诗外集序》云:“歌诗百篇,镂板已行于世,……近友人李生于道士崔怀玉处又得集外一十五首……以编附旧本。”是在北宋时,已有诗集行世。又《永乐大典

  • 珠江名花小传·缪艮

    名流和者数十辈。玉珊生制《珠江纪事》序,余又为记,以传其事云。 

  • 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佚名

    凡二十卷。宋代法护于景德元年至嘉祐三年之间(1004 ~1058)译出。又作如来秘密大乘经、秘密大乘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一册。全经分为二十五品,内容阐明菩萨以身密清净,故法身无相,得以示现一切普处,化益众生;语密清净,故随时可闻

  • 众许摩诃帝经·佚名

    梵名Maha^sammata -ra^ja 。凡十三卷。宋代法贤译。又称众许摩诃帝释经。收于大正藏第三册。为佛陀之传记,叙述释种之由来、释尊之一生,以至乌波梨归佛之事迹。经题‘众许’为劫初王三摩达多(梵Sammata )之意译,摩诃帝(梵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