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沙弥均提品第五十一

【古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舍利弗。昼夜三时。恒以天眼。观视世间。谁应度者。輙[輙:zhé 指立即。]往度之。

【白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当时尊者舍利弗昼三时夜三时,一直用天眼观察世间,看到哪个众生应当度化,立即前往救度。

【古文】

尔时有诸贾客。欲诣他国。其诸商人。共将一狗。至于中路。众贾顿息。伺人不看。闲静之时。狗便盗取众贾人肉。于时众人即怀嗔恚。便共打狗。而折其脚。弃置空野。舍之而去。

【白话】

那时候有一队商人要到别的国家做生意,这些商人带着一只狗同行。走到半路上,商客们稍作休息。那条狗趁人们不注意,大家休息的时候,偷吃了商人们带着的肉。商客们发现后十分愤怒,一起殴打它,把狗的腿打断了,将它扔在旷野中,弃之而去。

【古文】

时舍利弗。遥以天眼。见此狗身。挛躃[挛躃:luán bì 指手脚屈曲不能行动。]在地。饥饿困笃。悬命垂死。著衣持钵。入城乞食。得已持出。飞至狗所。慈心怜愍。以食施与。狗得其食。济活余命。心甚欢喜。倍加踊跃。

【白话】

当时舍利弗用天眼远远地看到这只狗,见它四支弯曲卧在地上,饥饿难忍,濒临死亡。舍利弗于是披上法衣持钵。入城乞食。得到食物后就拿着飞到狗的身边,慈心怜愍。将食物施与这只狗。狗吃完这些食物,才得以存活下来,心中十分欢喜,更加踊跃。

【古文】

时舍利弗。即为其狗。具足解说微妙之法。狗便命终。生舍卫国婆罗门家。时舍利弗。独行乞食。婆罗门见。而问之言。尊者独行。无沙弥耶。舍利弗言。我无沙弥。闻卿有子。当用见与。

【白话】

舍利弗就为这条狗详尽地解说微妙的佛法,狗听法后就死去了,转生在舍卫国一个婆罗门家中。当时舍利弗独自乞食,婆罗门见了就问他:“尊者一个人乞食,难道没有沙弥弟子吗?”舍利弗说:“我还没有沙弥。听说你有一个儿子,送给我当沙弥吧?”

【古文】

婆罗门言。我有一子字曰均提。年既孩幼。不任使令。比前长大。当用相与。时舍利弗。闻彼语已。即戢[戢:jí 指藏匿;怀藏。]在心。还至祇洹。至年七岁。后来求之。时婆罗门。即以其儿。付舍利弗。令使出家。时舍利弗。便受其儿。将至祇洹。听为沙弥。渐为具说种种妙法。心意开解。得阿罗汉。六通清彻。功德悉备。

【白话】

婆罗门答道:“我确实有一个儿子,名叫均提,但年纪尚小,还不能作事,等他长大了,我就把他交给您作沙弥。”舍利弗听了婆罗门的话,当即记在心里,返回了祇洹精舍。等到孩子七年时,舍利弗又到婆罗门家来要。婆罗门就把他的儿子交给舍利弗,让他出家。舍利弗接受了均提,带着他回到祇洹,让他做了沙弥,慢慢地为他演说各种微妙的佛法,沙弥均提心意开解,获得了阿罗汉果,六种神通通彻无碍,具足种种功德。

【古文】

时均提沙弥。始得道已。自以智力。观过去世。本造何行。来受此形。得遭圣师。而获果证。观见前身。作一饿狗。蒙我和尚舍利弗恩。今得人身。并获道果。欣心内发。而自念言。我蒙师恩。得脱诸苦。今当尽身供给所须。永作沙弥。不受大戒[大戒:即具足戒。僧尼所受戒律之称。]。

【白话】

均提沙弥刚刚得道后,自己凭神通智慧,观照自己过去世中造作了什么业,而得到此身,且能遇到圣人师父,证悟圣果。他看见自己前身是一只饿狗,承蒙师父舍利弗的恩德,现世得到了人身,并获得了道果。深生欣喜,心中想道:“我蒙受师恩,得以解脱众苦,现在应当全身心地侍奉恩师,满足他的需要,永远做沙弥,不受比丘大戒。”

【古文】

尔时阿难。而白佛言。不审此人。曩[曩:nǎnɡ 指先时;以前。]昔之时。兴何恶行。受此狗身。造何善根。而得解脱。佛告阿难。乃往过去迦叶佛时。有诸比丘。集在一处时年少比丘。音声清雅。善巧赞呗。人所乐听。

【白话】

于是阿难就请问世尊:“不知道他往昔做了什么恶业,转为狗身?而造作什么善行,而得到解脱?”佛对阿难说:“在以往迦叶佛的时候,有一群比丘聚在一起。有位年青的比丘声音清亮和雅,很善于唱诵念经,人们都乐意听。

【古文】

有一比丘。年高耆老。音声浊钝。不能经呗。每日出声。而自娱乐。其老比丘。已得罗汉。沙门功德。皆悉具足。

【白话】

另有一位比丘年高老迈,声音浑浊迟钝,不能好好地诵经,每日出声念经,只为自己娱乐。这个年老比丘已经得到阿罗汉果,沙门的功德已经圆满具足。

【古文】

于时年少妙音比丘。见老沙门音声钝浊。自恃好声。而呵之言。今汝长老。声如狗吠。轻呵已竟。时老比丘。便呼年少。汝识我不。年少答曰。我大识汝。汝是迦叶佛时比丘。上座答曰。我今已得阿罗汉道。沙门仪式。悉具足矣。

【白话】

那位年轻嗓音美妙的比丘听到老比丘音声钝浊难听,倚仗着自己的好嗓音而呵骂老比丘:‘你这位长老,发出的声音活像狗叫。’轻视呵骂完后,老比丘就叫年少比丘过去,问他:‘你可知道我是谁吗?’少年比丘回答:‘我太认识你了,你就是迦叶佛时的比丘嘛!’上座老比丘说:‘我如今已经得到阿罗汉果,沙门的种种功德都具足了。’

【古文】

时年少比丘。闻其所说。心惊毛竖。惶怖自责。即于其前。忏悔过咎。时老比丘。即听忏悔。由其恶言。五百世中。常受狗身。由其出家持净戒故。今得见我。蒙得解脱。尔时阿难。闻佛所说。欢喜信受。顶戴奉行。

【白话】

年少比丘听到老比丘这样说时,胆战心惊,毛发尽竖,心里感到惊惶害怕,深深地自责。他立即在老比丘面前,忏悔自己刚才犯下的过错,当时老比丘也接受了他的忏悔。因为他所说的恶语,使自己五百世中一直感受狗身,由于他出家学道修习清净戒行的缘故,现在能见到我,蒙受教化得到解脱。”当时阿难,听了佛的所说,欢喜信受,恭敬地奉行。

(注:藏文贤愚经没有后面的十八品)

猜你喜欢
  不空罥索陀罗尼自在王咒经卷中·佚名
  卷第二十六(弥沙塞)·佚名
  卷第三十二·霁仑超永
  卷第五十九·李通玄
  金刚顶瑜伽降三世成就极深密门一卷·佚名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十三·圆悟克勤
  卷七·佚名
  佛为年少比丘说正事经·佚名
  七佛父母姓字经·佚名
  卷第十八·佚名
  卷第十三(大乘录入藏目)·费长房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四十五·澄观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十五·欧阳竟无
  药师本愿经讲记序·太虚
  第六卷·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十六 秦楚之际月表第四·司马迁

    太史公读秦楚之际,曰:初作难,发于陈涉;虐戾灭秦,自项氏;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五年之间,号令三嬗。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昔虞、夏之兴,积善累功数十年,德洽百姓,摄行政事,考之于天,然后在位。汤、武之王

  • 卷四百六十六·列传第二百二十五·宦者一·脱脱

        ◎宦者一   ○窦神宝 王仁睿 王继恩 李神福 刘承规 阎承翰 秦翰周怀政 张崇贵 张继能 卫绍钦 石知颙 邓守恩   宋世待宦者甚严。太祖初定天下,掖庭给事不过五十人,宦寺中年方许养子为后。又诏臣僚家

  • 卷十 善谋下第十·刘向

    沛公与项籍,俱受令于楚怀王。曰:“先入咸阳者王之。”沛公将从武关入,至南阳守战,南阳守?保宛城,坚守不下,沛公引兵围宛三匝,南阳守欲自杀,其舍人陈恢止之曰:“死未晚也。”于是恢乃逾城见沛公曰:“臣闻足下约先入咸阳者王之,今

  •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佚名

    万历八年十月丁酉朔上御皇极殿钦天监进万历九年大统历○是日 上亲享 太庙○应天巡抚孙光祐请咨送朝鲜国飘流夷人梁成贵等二十余人给与沿途应付押还本国从之○戊戌 孝洁肃皇后忌辰遣宣城伯卫国本祭 永陵○是日免经

  • 第三十七册 天聪五年四月·佚名

    第三十七册 天聪五年四月初六日,孙杜棱,达拉海德叻克依纳玛西奇,土谢图额驸兄之子拉巴希喜、孔果尔老人之子穆寨达赖楚呼尔、达赖楚呼尔兄之子达西、海萨台吉、吉穆布木布楚呼尔、古鲁、哈坦巴图鲁等诸蒙古贝勒,及我汗诸

  • 儒林宗派卷三·万斯同

    鄞县万斯同撰东汉刘昆 刘轶【昆子】 景鸾【又传齐诗】右诸儒传施氏易洼丹 夏恭【又传韩诗】 袁良袁安【良孙】 袁京【安子】 袁敞【安子】袁彭【京子】 袁汤【京子】 鲑阳鸿梁竦 任安右诸儒传孟氏易范升 梁

  • 袁洪愈传·张廷玉

    袁洪愈,字抑之,吴县人。嘉靖二十五年(1546)获乡试第一。第二年考取进士,授职为中书舍人。升任礼科给事中。他弹劾检讨梁绍儒阿谀、攀附权贵,文选郎中白璧揽权卖官,尚书万镗、侍郎葛守礼不督察下属。世宗下诏痛责万镗、葛守

  • 第四节 开、天边事(三)·吕思勉

    武后末年,吐蕃因内乱寖弱,已见第四章第一节。此时中国实不必亟亟与和。乃中宗时,赞普祖母使来为其孙请昏,遽以所养雍王守礼女金城公主妻之。事在景龙四年(710年),即睿宗景云元年也。帝幸始平县送之。哀其孩幼,为之悲泣。为曲

  • 管子补注卷九·刘绩

      霸形第二十二【陈霸言之形容】     内言五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徃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

  • 卷十一·刘因

    <经部,四书类,四书集义精要钦定四库全书四书集义精要巻十一   元 刘因 撰论语七雍也上首章【雍也可使南面】或问仲弓之有人君之度何以知其然耶曰以前篇不佞之讥后章居敬行简之对而有以知其然也○程子去居敬则所

  • 卷十一·何楷

    <经部,诗类,诗经世本古义>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世本古义卷十一 明 何楷 撰 周康王之世诗五篇 采菽康王即位召公毕公爲东西二伯率诸侯来朝王锡命之【书康王之诰篇云王出在应门之内太保率西方诸侯入应门左毕公率东方诸

  • 庄公·庄公十七年·左丘明

    【经】十有七年春,齐人执郑詹。夏,齐人歼于遂。秋,郑詹自齐逃来。冬,多麋。【传】十七年春,齐人执郑詹,郑不朝也。夏,遂因氏,颌氏、工娄氏、须遂氏飨齐戍,醉而杀之,齐人歼焉。 译文 十七年春季,齐国人抓住郑詹,这是由于郑国不去朝

  • 卷之三十四·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三十四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三十五世 磬山天隐修禅师法嗣 镇江府竹林林皋本豫禅师 昆山陈氏子。丱岁礼尧峰湛川老宿出家。受具后。徧历诸方。参博山。山曰。未入金笼贮。谁

  • 序·佚名

    嘉兴大藏经 盛京奉天般若古林禅师语录序古林禅师亦吾徒之特异者也浮屠之学非善幻多术之谓所贵了脱生死耳彼盖于去来之际为尤异何异乎异其生死自主焉可死即死欲未死即复生期死则又死乙亥仲冬既望跏趺坐逝一夕矣次旦

  • 卷第五·佚名

    嘉兴大藏经 不会禅师语录不会禅师语录卷第五门人通吉通悟同编  小参邑侯沈公同绅衿追亲中元请小参僧问即今师说何法师云单单拈起无孔笛为君吹出太平歌进云一切宗亲在甚么处师云全身出宇宙何处不称尊进云未审县主得

  • 铁崖古乐府·杨维桢

    诗别集。元杨维桢(号铁 崖)著,门人吴复所编,每卷加以评识。十卷。杨以乐府擅名,此其全帙。元季乐府, 多效温庭筠体,柔媚旖旎,全类小词。维桢 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故其文采照映一时。今存《诵芬室丛刊》、《四部

  • 阿弥陀经疏·智圆

    宋智圆撰。一卷。是后秦鸠摩罗什译《佛说阿弥陀经》的注释书。为作者十部经疏之作的最后一部,作于宋天禧五年(1021)。释经文分为三部分:(1)从“如是”至“列众”为序分;(2)从“尔时”至“生彼国土”为正宗分;(3)从“

  • 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念诵仪轨经·佚名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佛住补陀洛山,观自在菩萨,与无量持明仙围绕,礼佛而坐,说自根本密言,次说澡浴焚香献华饮食等一切密言,又说修行仪轨,通莲华部一切念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