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九目录

钦定四库全书

御览经史讲义卷二十九目録

宋太祖坐寝殿令洞开重门皆端直轩豁无有壅蔽谓左右曰此如我心稍有邪曲人皆见之

监察御史【臣】冯秉仁

宋太祖开宝三年徴防士王昭素为国子博士昭素酸枣人有学行宋主召见便殿年已七十余问以治世飬身之术对曰治世莫若爱民飬身莫若寡欲宋主爱其言书于屏几

监察御史【臣】舒赫德

宋太平兴国二年赐吕防正等及第

侍讲学士【臣】于 振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春二月赐礼部进士吕蒙正等及第

监察御史【臣】孙 灏

宋太宗观灯于乾元楼语近臣曰五代之际生灵凋丧当时谓无复太平之日朕躬览庶政万事粗理每念上天之贶致此繁盛乃知理乱在人吕防正避席曰乘舆所在士庶走集故繁盛如此臣尝见都城外不数里饥寒而死者甚众愿陛下亲近以及逺苍生之幸也

监察御史【臣】陈 仁

宋太平兴国八年上谓吕防正曰古所谓君臣道合者情无间耳凡士未达见当世之务戾于理者则怏怏于心及列于位得以献可替否当尽其所蕴言虽未必尽中亦当佥议而更之俾协于道朕固不以崇高自恃使人不敢言也

检讨【臣】胡 定

宋太宗雍熙元年春正月求遗书时三馆所贮遗帙尚多乃诏募中外有以书来上及三百卷当议甄録酬奬余第卷帙之数等级优赐不愿送官者借其本写之由是四方之书间出矣

右庶子【臣】彭启丰

夏四月江南饥遣使赈之

编修【臣】王觉莲

帝谓秘书监李至曰人君当淡然无欲勿使嗜好形见于外则奸佞无自入朕无他好但喜读书多见古今成败善者从之不善者改之如斯而已矣

賛善【臣】宋 楠

检讨【臣】周孔从

给事中【臣】马宏

帝尝以李沆无密奏谓之曰人皆有密启卿独无何也对曰臣待罪宰相公事则公言之何用密启人臣有密启者非谗即佞臣常恶之岂可效尤

监察御史【臣】张惟寅

王曽尝以大臣执政不当收恩避怨曰恩欲归已怨使谁当闻者叹服

侍读学士【臣】张若霭

富弼知青州河北京东大水民流就食青州弼劝所部民出粟益以官廪得公私庐舍十余万区散处其人以便薪水又山林川泽之利可资以生者听民擅取凡活五十余万人

检讨【臣】蒋允焄

以胡瑗为国子监直讲瑗既居太学其徒至不能容取旁官舍处之礼部所得士瑗弟子十常居四五随材高下喜自修饬衣服容止徃徃相类人遇之不问可知为瑗弟子也

编修【臣】徐以烜

宋仁宗嘉祐元年十二月以包拯知开封府拯立朝严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惮之以其笑比黄河清童穉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

编修【臣】杨述曽

仁宗嘉祐二年以翰林学士欧阳修知贡举

编修【臣】沈德潜

宋孝宗言难得办事之臣右文殿修撰张栻对曰陛下当求晓事之臣不当求办事之臣若但求办事之臣则他日败陛下事者未必非此人也

监察御史【臣】熊学鹏

冬十二月下朱熹社仓法于诸路

监察御史【臣】刘方蔼

宋真德秀奏议云惟学可以明此心惟敬可以存此心惟亲君子可以维此心

【箴】      监察御史【臣】钱 

明宣宗宣德七年揭豳风图于殿壁

少詹事【臣】裘曰修

猜你喜欢
  卷五一·邱濬
  卷六·严虞惇
  尚书稗疏卷二·王夫之
  卷四·惠士奇
  知实篇第七九·王充
  卷四·刘敞
  卷一·李钟伦
  卷一百七十四·佚名
  卷五十三·道世
  卷第六·道宣
  弘明集卷第十·僧祐
  听讲五教仪拾零·太虚
  佛法原理与做人·太虚
  第六十五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四十六卷·宝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赵翼

      ○苏东坡诗  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今试平心读之,大概才思横溢,触处生春,胸中书卷繁富,又足以供其左旋右抽,无不如志。其尤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

  • ●卷五·冒广生

    ○林纾补柳词闽县林琴南学博[纾],喜译欧西小说,其纪巴黎马克遗事,万口传诵。严幼陵诗所谓“可怜一部茶花女,销尽支那荡子魂”者也。顾其为文,深得力於龙门、昌黎、震川,世或不知,知者亦或不尽。[余与琴南在五城学校共

  • 提要·周伯琦

    (臣)等谨案近光集三卷扈从诗一卷元周伯琦撰伯琦字伯温饶州人官至兵部侍郎所著有六书正讹别着録顺帝时伯琦以文章受知遇出入禁廷因裒録所作为此二集近光集起后至元八年庚辰由国史院编修擢翰林修撰同知制诰至正元年辛巳为

  • 卷四十七·本纪第四十七·脱脱

        瀛国公二王附   瀛国公名,度宗皇帝子也,母曰全皇后,咸淳七年九月己丑,生于临安府之大内。九年十一月授左卫上将军,封嘉国公。十年七月癸未,度宗崩,奉遗诏即皇帝位于柩前,年四岁,谢太后临朝称诏。甲申,兄昰保

  • 卷二百六 表四十六·赵尔巽

      ◎疆臣年表十各边将军都统大臣   表略

  • 卷之一千七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通志卷六十六·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艺文略第四地理【地理 都城宫苑 郡邑 图经 方物川渎 名山洞府 朝聘 行役 蛮夷】地理书一百五十卷【陆澄撰】地记二百五十二卷【梁任昉增陆澄之书曰地记】隋诸州图经集

  • 一○三八 军机大臣等奏定限后纂办各书完竣情形开单进呈片(附清单)·佚名

    一○三八 军机大臣等奏定限后纂办各书完竣情形开单进呈片(附清单)乾隆四十九年七月二十日臣等遵旨将定限后纂办各书,交查各馆。兹据查明,已经完竣者,《满洲源流考》、《日下旧闻考》、《契丹国志》、《明唐桂二王本末》、

  • 辛彦之传·魏徵

    辛彦之是陇西狄道人。 祖父辛世叙,西魏凉州刺史。 父亲辛灵辅,北周渭州刺史。 辛彦之九岁时父亲去世,他不与不三不四的人交往,广泛涉猎经史之书,与天水的牛弘志同道合,爱好学习。 后进入关内,在京兆定居。 周太祖器重他,召引

  • 卷十四·乾隆

    大淸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圣训卷十四恤臣下康熙六十一年壬寅十二月戊午上谕吏部兵部王大臣等验看革退人员内其武职官曽在军旅効力身经受伤虽年齿衰迈仍畱职衔文职官除年老庸劣外若由进

  • 秦献记原文·章太炎

    秦博士七十人,掌通古今。(《百官公卿表》)识于《太史公书》者,叔孙通、伏生最著。仆射周青臣用面谀显,淳于越相与底物,衅成,而秦燔书。其他,《说苑》有鲍白令之斥始皇行桀纣之道,乃欲为禅让,比于五帝,(《至公篇》)其骨梗次淳于。《

  • 十八年·佚名

    (戊戌)十八年大明永樂十六年春正月1月1日○壬子朔,上率百官,遙賀帝正。○遣谷山君延嗣宗、同知摠制李愉如京師,謝恩也。授苧麻布百匹于嗣宗之行,蓋欲買段羅,以製朝服也。○宴使臣于勤政殿。上如太平館,請迎使臣於景福宮,贈以鞍

  • 卷六十九·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六十九钱塘程川撰礼十仪礼二尧乡问绖带之制曰首绖大一搤只是拇指与第二指一围腰绖较小绞带又小于腰绖腰绖象大带两头长垂下绞带象革带一头有扣子以一头串于中而束之总如今之髻巾括髪是束髪

  • 辨唯識法相·欧阳竟无

    前辨二諦三性文,明二諦空宗為文殊學,三性非空非不空宗為彌勒學,而于彌勒學之內容未能剖判,今故繼述此文。 蓋彌勒學者,發揮法相與唯識二事也。初但法相,後創唯識。彌勒《瑜伽》中詮法相于〈本事分〉,而詮唯識于〈抉擇分〉。

  • 法华玄论卷第九·吉藏

    宝塔品密开本迹义河西道朗云。上来开三显一明法华体竟。从此去辨果门。谓法身常住理非存没。注解云道非存亡古今一揆。然则裂地诵塔以表双林非灭。交莚接向微显丈六非真。生公意亦同矣。印法师云。上来明三乘之教为权

  • 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卷第二·智圆

    钱唐沙门释智圆述四的出化主二。初来意。九十六种者准九十六道经彼经二卷委明相状。于中一道是正。即佛道也。九十五皆邪。华严大论或曰。九十六皆邪者以大斥小也。故百论云。顺声闻道者悉皆是邪。无师大觉者瑞应曰。

  • 成实论 第十六卷·佚名

    成实论 第十六卷诃梨跋摩造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圣行品第一百九十二有二行。空行无我行。于五阴中不见众生是名空行。见五阴亦无。是无我行。何以知之。经中说。见色无体性。见受想行识无体性。又经中说。因无性

  • 江西舆地图说·赵秉忠

    地理图说。明赵秉忠撰。一卷。秉忠字季卿。万历状元,官翰林、礼部尚书。此为《纪录汇编》卷二百八之单编图说并存。分载五道、十三郡、七十七邑、十四卫所,略述其地理沿革、位置、经济状况、设防情况,标明其繁荣、险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