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延寿妙门陀罗尼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伽陀国成正觉地金刚座大灵塔处普光明殿大菩提道场。与大声闻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其名曰尊者舍利子。尊者大目乾连。尊者大迦旃延。尊者大迦叶。尊者阿难。尊者罗睺罗。尊者护国。尊者离婆多。尊者周利盘陀伽。尊者憍梵波提。尊者跋罗堕舍。尊者迦留陀夷。尊者阿泥噜驮。如是等尊者皆是大阿罗汉。复有无量无边大菩萨众。其名曰。

金刚幢菩萨摩诃萨。金刚藏菩萨摩诃萨。金刚手菩萨摩诃萨。金刚步菩萨摩诃萨。慈氏菩萨摩诃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皆是贤劫中大菩萨众。尔时金刚手菩萨摩诃萨。于大众中从座而起。诣世尊前合掌顶礼。而白佛言唯愿如来应正等觉。当为利益安乐一切众生故。宣说延寿妙门陀罗尼正法。此陀罗尼正法。乃与我及众生。作光明照。复为救护。使彼一切恶魔伺求便者及诸恶等。所谓恶心者嗔怒心者。极恶心者罪业心者。苦恼心者不慈心者。乃至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摩睺罗伽。罗刹部多毗舍遮必隶多鸠盘荼人及非人。如是等诸恶心者皆不能侵。又复刀兵毒药一切疾病亦不能为害。又复行住坐卧或语或默。于一切处救护安隐。愿为我等宣说延寿妙门陀罗尼。何以故此陀罗尼有大威力。承此威力我于如来。常深尊重承事供养。及救护一切众生。世尊我今为诸众生作大利益。是故劝请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求菩萨乘者。得此陀罗尼至心受持。是人当得如来覆护。或在战阵斗诤疾病中夭。如是等难皆不能侵害。

尔时世尊即受金刚手菩萨请已。赞言善哉善哉金刚手。甚善甚善金刚手。汝为利益一切众生至诚劝请。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延寿妙门陀罗尼正法。金刚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为受持读诵延寿妙门陀罗尼正法者。先须持诵如来灌顶陀罗尼。即说灌顶陀罗尼曰。

噜酤没酤(一)噜割罗末尼(一)满驮你(三)末里左末你(四)末虎末虎里哥(引)莎(引)贺(引五)

尔时世尊宣说如来灌顶陀罗尼已。告金刚手菩萨摩诃萨言。此如来灌顶陀罗尼。能令众生身器清净。然后持诵延寿妙门陀罗尼。得无障难功德成就。即说延寿妙门陀罗尼曰。

怛[寧*也](切身下同)他(引一)嚩日哩(二合)嚩日哩(二合)嚩日哩(二合二)嚩日啰(二合)达哩(三)嚩日啰(二合)嚩帝(四)嚩日啰(二合)嚩帝(五)嚩日啰(二合)嚩帝(六)作讫啰(二合)达哩(七)波哩提毗(八)你毗哩(九)母哩割哩(十)虎虎哩(十一)傍誐哩(十二)毗毗(十三)哩哩始(十四)噜噜(十五)拶哩拶哩(十六)祖哩(十七)半拏哩(引)莎(引)贺(引十八)怛[寧*也](切身)他曼抳你(十九)誐誐哩尼(二十)曼拏你(二十一)苏钵啰(二合)曼拏你(二十二)曳(引)计(引)唧摩摩播波哥(引)哩尼夜(二合引)悉帝(二合)钐那(引)设你钵啰(二合)那舍你莎(引)贺(引二十三)摩摩萨哩嚩(二合)播波钵啰(二合)那(引)设你(二十四)遏哥(引)罗没哩(二合)怛逾(二合)钵啰(二合)帝尸达你(二十五)萨哩嚩(二合)设咄噜(二合)你嚩(引)啰尼(二十六)萨哩嚩(二合)讷莎钵那(二合)钵啰(二合)底尸达你(二十七)怛[寧*也]他(引)曳(引)计(引)唧咄(半音)播(引)波哥(引)哩拏(二十八)悉帝(二合)钐那(引)设你(二十九)尾那(引)设你(三十)钵啰(一合)拏(引)设你(三十一)满驮你(三十二)亲那你(三十三)亲那亲那(三十四)尾哩(引)弥哩(三十五)喝怛你(引三十六)嚩哩(引)嚩哩(引三十七)毗(引)祢毗祢(三十八)毗哩毗哩(三十九)频祢频祢(四十)阿波哩娑啰尼(引四十一)左啰左啰尼(引四十二)左啰哥(引)拏曳(引四十三)没啰(二合)贺摩(二合)嚩(引)哩尼(四十四)印捺啰(三合)嚩帝(四十五)狄提(引)啰野尼(四十六)那谟(引)摩呬(引)说啰攞野你(四十七)哩始畔惹(仁左切下同)你(四十八)畔惹你(四十九)哥(引)罗嚩(引)你你(五十)部(引)多嚩(引)你你(五十一)萨爹嚩(引)你你(五十二)萨爹割替(引五十三)萨摩嚩帝(五十四)苏摩钵啰(二合)毗(引)莎(引)贺(引五十五)摩摩祢(引)哩伽(二合引)喻瑟哥(二合)跢(引)野(五十六)怛[寧*也]他(引五十七)诃啰诃啰呬(引)际(引)莎(引)贺(引五十八)摩摩设咄噜(二合)钵啰(二合)底尸(引)达那跢(引)野(五十九)怛[寧*也]他(引六十)誐底多(六十一)钵底多(六十二)阿曳那(六十三)阿哩昝(仁感切)鼻那(六十四)割哩(二合)割哩(二合)那你(六十五)没跢(引)拏你(六十六)摩(引)哩誐(二合引)毗噜喝你(六十七)虎沙嚩帝(六十八)补沙嚩帝(六十九)呬哩呬哩(七十)拽他阿屹你(二合七十一)拽他阿波兰唧(七十二)拽他阿婆野(七十三)拽他(引)纥哩(二合)那野(七十四)末谟(引)波哩讷瑟吒(二合七十五)萨哩嚩(二合)讷瑟吒(二合七十六)钵啰(二合)底尸达那跢(引)野(七十七)

尔时世尊说是延寿妙门陀罗尼已。告金刚手菩萨言。此延寿妙门陀罗尼。乃是过去诸佛正等正觉。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常当受持为人宣说。是过去诸佛互相随喜发诚实誓。我亦如是为欲利益一切众生故。说此陀罗尼正法。

尔时世尊说是语已。即于眉间放一大人相光。普照十方一切佛刹。而彼佛刹皆同一光。光所照处诸佛世尊各离本土。须臾之顷悉来至此娑婆世界。云集如来说法之处。是十方佛咸皆赞言。善哉善哉世尊释迦牟尼佛。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宣说延寿妙门陀罗尼正法。与诸众生作于明照。使令欢喜俾得记念。亦能除灭一切魔冤。此陀罗尼如佛所说我亦受持。

复次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至诚心常能受持此陀罗尼。于清旦时依法读诵者。是人获得二十种功德。若有爱药如是功德者。当勤精进依法读诵。如上功德决定获得。云何名为二十种功德。一者当持诸佛。二者承事供养诸佛。三者所有一切罪业悉皆消灭。四者深解妙法。五者获得长寿六者名称普闻七者获大富贵。八者获大势力。九者常得无病。十者具大精进。十一者诸天见重。十二者诸佛怜爱。十三者获得善行。十四者获得善利。十五者当作光明。十六者令得欢喜。十七者令得记念。十八者身具相好。十九者获无所畏。二十者具足一切善根。

复次佛告金刚手菩萨。言此即一切如来正等正觉最上秘密法陀罗尼章句。是陀罗尼故我宣说。善除一切魔冤。一切诸佛咸皆受持。

尔时金刚手菩萨发至诚心。向佛合掌白言世尊。我今承佛神力。欲为一切众生而作救护利益故。亦随喜宣说延寿妙门陀罗尼章句。世尊若复有人至心受持。于清旦时依法读诵。是人常得拥护。乃至诸魔伺求便者而不能侵。于一切处常得安乐。即说陀罗尼曰。

怛[寧*也]他(引一)始诘始诘(二)哩唧哩唧(三)左左左左(四)苾苾苾苾(五)婆婆婆婆(六)噜噜噜噜(七)啰啰啰啰(八)[口*爾][口*爾][口*爾][口*爾](九)惹(仁左切下同)惹惹惹(十)屹哩(二合)屹哩(二合)屹哩(二合)屹哩(二合十一)屹啰(二合)屹啰(二合)屹啰(二合)屹啰(二合十二)纥哩(二合)纥哩(二合)纥哩(二合)纥哩(二合十三)诃诃诃诃(十四)摩摩摩摩(十五)诃那诃那(十六)萨哩嚩(二合)钵啰(二合)爹哩体(二合)岗(引十七)捺诃捺诃(十八)萨哩嚩(二合)设咄噜(二合)嚩(十九)钵左钵左(二十)萨哩嚩(二合引)呬带室拏(引)莎(引)贺(引二十一)

尔时世尊赞金刚手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金刚手。此延寿妙门陀罗尼最上成就。当为利益安乐一切众生故。我亦受持。若复有人以此延寿妙门陀罗尼正法。于清旦时依法读诵及随喜者。是人常得拥护增长寿命。

尔时会中有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向佛合掌白佛言世尊。我亦承佛神力。随喜宣说延寿妙门陀罗尼正法。若复有人于清旦时。依法读诵受持者。我当于此善男子善女人。于一切处常当拥护令得安隐。即说陀罗尼曰。

怛[寧*也]他(引一)呬哩弥里唧里莎(引)贺(引二)没啰(二合)贺摩(二合)莎哩(引)莎(引)贺(引三)没啰(二合)贺摩(二合)鼻(引)莎(引)贺(引四)苏婆拟(引)莎(引)贺(引五)补瑟波(二合)散悉多(二引)哩(引)莎(引)贺(引六)

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陀罗尼者。所有一切恶魔及诸鬼神等伺求便者。使不得便。于一切处常当拥护。世尊我今为欲利益安乐诸众生故。复说陀罗尼曰。

怛[寧*也]他(引一)唧哩嚩啰尼(二)奈摩兰尼(引三)哩致致尔(四)慠哩巘驮(引)哩(五)萨哩(引)摩贺那挽多噜尼(六)入嚩(二合引)啰(引)摩(引)里你(七)作讫啰(二合)嚩(引)计(引八)设嚩哩(引)莎(引)贺(引九)

尔时会中有毗沙门天王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等。各各向佛顶礼而白佛言。世尊我等四王承佛神力。亦欲利益安乐诸善男子善女人等。随喜宣说延寿妙门陀啰尼。此陀罗尼若复有人于清旦时。发至诚心依法读诵。我等四王常当拥护。使无障碍令得安隐。即说陀罗尼曰。

怛[寧*也]他(一)补瑟闭(二合引)苏补瑟闭(二合引二)度摩波哩贺(引)哩(引三)阿哩也(二合)钵啰(二合)设悉帝(二合引四)扇(引)帝(引五)莽(引)誐罗也(二合)你目讫帝(二合引)窣睹(二合)帝(引)窣睹(二合)帝(引)莎(引)贺(引六)

尔时世尊即舒妙色右臂。摩大梵天王及护世四王顶。而作是言善哉善哉。汝大梵王及护世等。为欲利益安乐一切众生故。及为护持佛法。善说如是陀罗尼微妙章句。

复次佛告金刚手菩萨摩诃萨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至诚心。常于清旦。依法读诵。如是等延寿妙门陀罗尼。是人当得一切如来加持拥护。乃至一切天王龙王夜叉王阿修罗王迦楼罗王乾闼婆王紧那罗王摩睺罗伽王持明天王。乃至一切人非人等悉皆爱重。于一切处常当拥护获得安隐。

佛说是经已。金刚手菩萨摩诃萨及诸声闻。乃至大梵护世一切天人阿修罗乾闼婆人非人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说延寿妙门陀罗尼经

猜你喜欢
  卷二百六十三·佚名
  卷下(二)·道宣
  法华文句记卷第二·湛然
  序·佚名
  药师三昧行法序·天溪受登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卷第十·智旭
  卷上·佚名
  大宋国虚舟和尚语录·虚舟普度
  沙门日用卷上·弘赞
  构成佛教之要素·太虚
  卷第九(二诵之三)·佚名
  卷二百八十四·佚名
  普遍光明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经卷上·佚名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佚名
  入阿毗达磨论卷下·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四集卷三十九·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三十九古今体一百四十二首【丙申七】过河诣溥仁寺瞻礼穹碑一拱读【康熙癸巳恭遇  皇祖六旬万夀诸蒙古王公恳构梵刹祝厘  皇祖鉴其诚悃遂  允於山庄东建此寺额曰溥仁  御制文纪其事立

  • 曾觌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曾觌(1109-1180)字纯甫,号海野老农,汴(今河南开封)人。以父任补官。孝宗受禅,除权知阁门事兼傒办皇城司。又常侍宴应制,其应制诸词,见《乾淳起居注》。觌与知阁门事龙大渊怙宠依势,世号“曾龙”,为大臣所劾。乾道初,出为

  • 卷一百一十七·列传第四·宋濂

        别里古台   宗王别里古台者,烈祖之第五子,太祖之季弟也。天性纯厚,明敏多智略,不喜华饰,躯干魁伟,勇力绝人。幼从太祖平诸部落,掌从马。国法:常以腹心遇败则牵从马。其子孙最多,居处近太祖行在所,南接按只台营

  • 卷十七·谷应泰

      ○建文逊国建文四年夏六月乙丑,帝知金川门失守,长吁,东西走,欲自   杀。翰林院编修程济曰:“不如出亡。”少监王钺跪进曰:“昔高帝升遐时,有遗箧,曰:‘临大难,当发。’谨收藏奉先殿之左。”群臣齐言:“急出之!”俄而舁一红

  • ●卷九十九·徐梦莘

      靖康中帙七十四。   汴都记曰:十二月初边报知药师以常胜军叛斡离不(改作斡里雅布)直抵燕中左右近臣仓皇失色未及修备而斡离不(改作斡里雅布)师已渡河直至城下虏(改作敌)兵如入无人之境朝廷知贼(改作敌)锋逼近乃连遣使求

  • 卷之一百七十七·佚名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冬十月甲申朔享太庙遣皇太子允礽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暂安奉殿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  ○颁康熙三十六年时宪历上驻跸鄂罗音布拉克地方  ○谕尚书马齐大将军伯费扬古所

  • 中英禁烟条件·佚名

    按照三年前中英政府订定之办法自一千九百零八年正月一号起三年之内如中国一方面能将土药减种减销英国政府允将印药出口每年续行减运一成如是十年至一千九百十七年止今英国政府业经承认三年以内中国于减种一事立意诚笃

  • 卷一百二十六·赵汝愚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宋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二十六宋 赵汝愚 编方域门宫禁上仁宗论皇门禁    马 遵臣闻古者常刑宥过无大至臣子之於君父则义有所不容故舟船饮食之类有不如法皆不称误所

  • 邬志豪·佚名

    邬志豪先生小传邬先生志豪浙江奉化人世业商先生幼而颖悟有神童之目肄业于槐荫书院年十二即能博览经史性情慷慨尝谓大丈夫处世当致力于社会有所贡献于国家年十六尊人弃养力承先志以国内实业不振经济濒于危迫遂弃笔砚而

  • 總序·佚名

    睿宗襄悼大王實錄○睿宗襄悼欽文聖武懿仁昭孝大王,諱晄,字平甫,世祖惠莊大王第二子,母妃慈聖欽仁景德宣烈明順元淑徽愼惠懿太王太妃尹氏。以景泰元年庚午春正月丁丑,誕于邸,岐嶷穎異。初封海陽大君,娶上黨府院君韓明澮之女,卽

  • 书序·刘三吾

    汉孔安国曰古者伏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陆氏曰伏羲风姓以木德王即大皥也书契刻木而书其侧以约事也易系辞云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文文字也籍书籍也】音释序【孔安国字子国

  • 本议第一·桓宽

    【题解】本,基本;议,讨论。&ldquo;本议&rdquo;就是这次会议所讨论的中心议题,指有关盐铁、均输、酒榷等官营事业而言。惟始元六年,有诏书使丞相、御史与所举贤良、文学语。问民间所疾苦。【注释】惟,发语词。始元:汉昭帝刘弗

  •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佚名

    【原文】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①,涕泪悲泣,而白佛言:&ldquo;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往昔来,所得慧眼②,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稀有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

  •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佚名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佛国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耶离庵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二千。众所知识。大智本行皆悉成就。诸佛威神之所建立。为护法城受持正法。能师子吼名闻十方。众人不请友而安

  • 卷三十·性音

    宗鉴法林卷三十 集云堂 编 大鉴下十一世 滁州琅琊山慧觉禅师(汾阳昭嗣) 上堂。拈拄杖曰。盘山道。向上一路滑。南院道。壁立千仞险。临济道。石火电光钝。琅琊有定乾坤底句。各各高着眼。卓拄杖下座。 白岩符云。三

  • 天步真原·薛凤祚

    一卷。清薛凤祚译。薛凤祚字仪甫,淄川 (今山东淄博) 人。著有《圣学心传》、《两河清汇》、《历学会通》等。薛氏初从魏文魁习天文,主持旧学,后会穆尼阁,始改从西学。于南京协助穆尼阁编译,掌握了西方天文学计算方法。是书

  • 两都赋·班固

    班固著。见《班兰台集》,收于《文选》。作者在序文中说,长安父老,怨都洛邑,冀复都长安,故作此赋以明都洛邑之宜。赋中假设西都宾在东都主人前夸耀西都长安之形胜,建都后之繁华,四郊之富盛,宫室之壮观,特别夸耀昭阳殿

  • 十三经义疑·吴浩

    清吴浩考证《十三经》疑义的著作。十二卷。是书取诸经笺注,标其疑义,详加考证。考证周之军制与春秋列国军制多有变异,认爲周之军制一军爲一万人,而不是 《周礼》所记一军爲 一万两千五百人;其解《诗》所言“公车千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