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皇朝通典卷三十六

職官十四

○職官十四

盛京將軍等官

各處駐防

△盛京將軍等官

盛京將軍一人 【 駐 盛京城】 掌鎮撫留都安輯旗民董率文武凡軍師卒戌田莊糧糈之籍疆域之廣輪關梁之要隘咸周知其數以時簡稽而修飭之 副都統三人 【 一駐 盛京一駐錦州府一駐熊岳城】 各守分地以贊其治初順治元年世祖章皇帝定都燕京以內大臣一員副都統二員及每旗駐防章京留守盛京三年改駐防大臣為按班章京給鎮守總管印康熙元年改為鎮守遼東等處將軍四年改鎮守奉天等處將軍乾隆十二年改奉天將軍為鎮守盛京等處將軍其副都統二員雍正五年以一員移駐錦州府又增置熊岳副都統一員盛京等處駐防城守尉十人協領十人佐領一百二十四人防禦九十二人驍騎校二百有四人凡盛京駐防之地自將軍所治外其所屬各城曰興京曰撫順曰遼陽曰海城曰葢州曰開元曰鐵嶺曰復州曰寧海曰旅順水師營曰岫巖城曰鳳凰城曰錦州城曰熊岳曰小凌河曰寧遠曰中前所曰中後所曰廣寧曰巨流河曰白旗堡曰小黑山曰閭陽驛曰義州邊門十六曰威遠堡曰英峨門曰鹻廠曰旺清曰靉河曰鳳凰城 【 右俱屬 盛京兵部而將軍兼統之】 曰法庫曰松嶺子曰新臺曰梨樹溝曰白石嘴曰明水塘曰彰武臺曰清河曰白土廠曰九關臺 【 右俱將軍所屬】 皆設兵駐守置城守尉協領佐領防禦等官各視兵數多寡定額有差以掌巡防譏察之事又有委官一百人皆以七品冠帶食領催前鋒錢糧乾隆二十七年置盛京將軍衙門主事一人筆帖式十有一人各處駐防衙門筆帖式十有三人倉官六人分掌行遣案牘及糧儲出納之事吉林將軍一人 【 駐吉林城】 掌鎮守吉林鳥拉等處地方繕固鎮戌綏和軍民秩祀山川輯寧邊境 副都統五人 【 一駐吉林一丑寧古塔一駐伯都訥一駐三姓地方一駐阿勒楚喀】 各守分地以贊其治初順治十年始設按班章京于寧古塔以鎮其地康熙九年改按班章京為鎮守寧古塔等處將軍十五年以寧古塔將軍移駐吉林乾隆二十二年改為吉林將軍吉林副都統康熙十五年置三十一年移駐伯都訥雍正三年復置寧古塔副都統順治十年置伯都訥副都統康熙三十一年自吉林移駐三姓副都統雍正十年置阿勒楚喀副都統乾隆二十一年置又初置有拉林副都統一員乾隆二十四年省 吉林等處駐防總管一人協領二十有五人參領一人佐領一百十九人防禦八十有一人驍騎校一百十六人管水手四品官二人五品官二人六品官二人凡吉林駐防之地自將軍所治外其所屬各處曰寧古塔曰伯都訥曰三姓曰阿勒楚哈曰拉林曰打牲烏拉曰伊屯曰額木赫索囉邊門四曰巴延鄂佛囉曰伊屯曰克爾素曰布爾圓庫蘇巴爾漢皆設兵駐守置總管協領參領佐領防禦等員各視兵數多寡定額有差職掌與盛京各駐防同 吉林理事同知一人獄官一人吉林將軍衙門主事一人筆帖式十有二人伯都訥副都統衙門委署主事一人各處駐防衙門筆帖式二十有八人管臺站筆帖氏十有八人管倉筆帖式十有二人倉官七人助教十人同知掌旗民獄訟之事主事等官分掌文案郵傳倉儲教習之事初雍正四年設永吉州于吉林長寧縣于伯都訥置知州知縣吏目典史等官俱屬奉天府乾隆元年省長寧縣併入永吉州十二年罷永吉州改設吉林理事同知隸於吉林將軍焉黑龍江將軍一人 【 駐齊齊哈爾城】 掌鎮守黑龍江等處地方均齊政刑修舉武備綏徠部族控制東陲 副都統三人 【 一駐齊齊哈爾一駐墨爾根一駐黑龍江】  各守分地以贊其治初康熙二十二年始置黑龍江將軍及副都統二十九年移黑龍江將軍駐墨爾根三十八年復移駐齊齊哈爾城齊齊哈爾副都統康熙三十七年自墨爾根移置墨爾根副都統康熙四十九年置黑龍江副都統康熙二十二年置 黑龍江等處駐防副都統銜總管一人城守尉一人協領十有六人總管七人參領一人副總管二十有六人佐領二百三十八人防禦二十有四人驍騎校二百三十一人護軍校二人管水手四品官四人五品官二人六品官四人管造船四品官一人五品官一人六品官一人凡黑龍江駐防之地自將軍所治齊齊哈爾外其所屬各處曰墨爾根與黑龍江齊齊哈爾各置水師營曰呼倫貝爾曰呼蘭城曰布特哈曰博爾多皆設兵駐守沿邊卡倫四十有六皆遣官率兵防戌置城守尉總管副總管協領參領佐領防禦等官各視兵數多寡定額有差職掌與盛京各駐防同 黑龍江將軍衙門主事一人理刑主事一人銀庫主事一人筆帖式十有二人各處駐防衙門筆帖式二十人管臺站筆帖式三十有三人六品官二人臺站官二人管倉筆帖式六人管官屯七品官四人分掌刑名賦餉郵驛倉儲之事雍正四年于黑龍江置泰寧縣知縣七年省凡旗軍獄訟之事改設理刑主事治之

△各處駐防【將軍 副都統 協領 城守尉 佐領 防禦 驍騎校】

直隸保定府城守尉一人防禦四人驍騎校四人 滄州城守尉一人防禦四人驍騎校四人 寶坻縣防守尉一人防禦二人驍騎校一人 東安縣防守尉一人防禦二人驍騎校一人 采育防守尉一人防禦二人驍騎校一人 霸州防守尉一人防禦二人驍騎校一人 雄縣防守尉一人防禦二人驍騎校一人 良鄉縣防守尉一人防禦二人驍騎校一人 【 謹案以上俱稽察九處駐防旗務大臣所屬故列於熱河密雲山海關三處副都統之前】

熱河副都統一人協領兼佐領五人佐領十五人防禦二十人驍騎校二十人 密雲縣副都統一人協領四人佐領十六人防禦十六人驍騎校十六人 分駐古北口防守尉一人防禦二人驍騎校四人 昌平州防守尉一人防禦二人驍騎校一人 山海關副都統一人協領兼佐領二人佐領六人防禦八人驍騎校八人 分駐喜峯口防守尉一人防禦二人驍騎校四人 泠口防守尉一人防禦二人驍騎校三人 玉田縣防守尉一八防禦二人驍騎校二人 三河縣防守尉一人防禦二人驍騎校二人 順義縣防守尉一人防禦二人驍騎校一人 永平府防守尉一人防禦二人驍騎校二人 羅文峪防禦一人驍騎校二人 【 謹案以上三處副都統皆自率所屬專鎮一方別無將軍都統以節制之其張家口都統惟轄察哈爾八旗別見各處辦事大臣篇中茲不復載】

陝西西安將軍一人副都統二人協領兼佐領八人佐領三十二人防禦四十人驍騎校四十人

甘肅寧夏將軍一人副都統一人協領兼佐領五人佐領十九人防禦二十四人步營防禦二人驍騎校二十四人

凉州副都統一人協領兼佐領二人佐領六人防禦八人驍騎校八人莊浪城守尉一人佐領四人防禦四人驍騎校四人 【 謹案各省副都統皆統於將惟涼州副都統不屬寧夏將軍節制】

江蘇江寧將軍一人副都統一人協領兼佐領八人佐領三十二人防禦四十人驍騎校四十人分駐京口副都統一人協領兼佐領二人佐領十四人防禦十六人驍騎校十六人

浙江杭州將軍一人副都統一人協領兼佐領九人佐領二十三人防禦二十人驍騎校三十二人分駐乍浦副都統一人協領兼佐領五人佐領十一人防禦八人驍騎校十六人

湖北荊州將軍一人副都統二人協領兼佐領十人佐領四十六人防禦五十六人驍騎校五十六人

廣東廣州將軍一人副都統二人協領兼佐領八人佐領八人防禦三十二人驍騎校三十二人水師營協領一人佐領二人防禦二人驍騎校六人

福建福州將軍一人副都統一人協領兼佐領八人佐領八人防禦八人驍騎校十六人水師營協領一人佐領二人防禦二人驍騎校六人

四川成都將軍一人副都統一人協領兼佐領五人佐領十九人防禦二十四人驍騎校二十四人

山東青州副都統一人協領兼佐領四人佐領十二人防禦十六人驍騎校十六人兼轄分駐德州城守尉一人防禦四人驍騎校四人 【 謹按山東駐防未設將軍惟以副都統管領與熱河密雲山海關諸處同例】

山西太原城守尉一人防禦四人驍騎校四人 【 謹案山西城守尉乾隆二十五年定歸巡撫節制】

河南河南城守尉一人佐領十人防禦十人驍騎校十人 【 謹案河南城守尉乾隆二十五年定歸巡撫節制】

各處駐劄大臣

喀爾喀軍營定邊左副將軍一人烏里雅蘇台參贊大臣一人科布多參贊大臣一人掌喀爾喀四部之軍政凡四部會盟參贊大臣間歲分駐會覈稽其邊防軍實之事總聽左副將軍裁決具疏以聞

阿勒台烏里洋海散秩大臣二人副都統一人總管四人佐領二十七人驍騎校二十七人

庫掄辦事大臣一人掌俄羅斯之往來明其禁令 司員一人掌庫掄貿易諸務稽察奸宄平其爭訟 【 謹按乾隆四十九年正月奉

旨增派大臣二人同辦庫掄事務係出

特簡不在定制之內故不列為額缺】  分駐恰克圖辦事司員一人掌俄羅斯貿易諸務聽節制於庫掄大臣

綏遠□將軍一人協領五人佐領二十人防禦二十人驍騎校二十人兼管歸化城土默特 歸化城土默特副都統一人參領十人佐領四十九人掌歸化城土默特之軍政以時巡閱邊方編審戶冊 石衛城守尉一人防禦四人驍騎校四人

游牧察哈爾都統一人副都統一人八旗游牧滿洲理事官八人八旗蒙古理事官九人護理都統關防筆帖式二人護理軍站印務筆帖式一人八旗總管八人參領三人佐領一百一十一人驍騎校一百一十七人護軍校一百一十七人捕盜六品官三人掌察哈爾之軍政東西各分四旗西四旗在山西多倫諾爾境東四旗則熱河道所屬境也

西寧辦事大臣一人司員一人筆帖式三人掌西寧之軍政凡青海三十六旗之會盟一如喀爾喀四部之制間歲舉行聽簡命大臣裁決具疏以聞西藏辦事大臣二人司員一人筆帖式一人掌西藏之政令凡噶卜倫代賁第巴堪布皆屬焉有事則與達賴喇定其賞罰由特旨簡派三年更代

皇朝通典卷三十六

猜你喜欢
  卷第二百五十二 唐紀六十八·司马光
  ●崇禎長編卷之十八·汪楫
  卷九 献帝·王夫之
  卷第四十六·胡三省
  ●卷十四。规制二·梁章钜
  卷第十·徐鼒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一·佚名
  卷之三百十五·佚名
  ●绎史恤谥考卷二·温睿临
  元景山传·魏徵
  卷七·佚名
  卷八十、民军起事及下诏辞位·黄鸿寿
  卷六十五 孙子吴起列传第五·司马迁
  卷一百八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十五出 泛湖·梁辰鱼

    〔净丑扮渔翁唱渔歌上〕我两人都是太湖中的渔翁。昨日范老爷分付要几个渔船。泊在胥口。想要到湖上去耍子。怎么这时候还不见到来。只得在此伺候。〔生上〕功成不受上将军。一艇归来笠泽云。载去西施岂无意。恐留倾

  • 卷十·汤右曾

    钦定四库全书怀清堂集卷十吏部侍郎汤右曾撰和新城先生早春三咏花下游丝白日春昼余亭亭脉脉花枝疎不妨靓好如静女冶叶倡条空笑渠春日忆樊川旧游南山苍翠去天低铃驮秋风记旧题【谓公奉使蜀道】今日樊川重囘首落花残雨灞

  • 卷355 ·佚名

    苏辙 次韵王巩上元见寄三首 繁灯厌倦作闲游,行到僧居院院留。 月影随人深有意,车音争陌去如流。 酒消凿落宁论斗,鱼照琉璃定几头。 过眼繁华真一梦,终宵寂寞未应愁。 苏辙 次韵王巩上元见寄三首

  • 卷二十九·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二十九    明 冯惟讷 撰 魏第九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司空记室瑀之子容貌瓌杰志气宏放初辟太尉掾进散骑常侍大将军司马昭欲为其子炎求婚籍乃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後引为从事中郎籍闻步兵

  • 卷八十六·陈起

    <集部,总集类,江湖小集>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八十六    宋 陈起 编乐雷发雪矶丛稿 律诗 谒李梅亭 力拔鲸牙气贯虹玉堂归只守文穷世无真魏扶吾道人以乾淳望此翁大地精灵藏笔下国家命脉寄山中緼袍羸驷崇仁路

  • 卷二十三·陈衍

    ●元诗纪事卷二十三侯官陈衍辑袁介王祯张端俞俊高志道陈干富陈孔彦周棐察级陵希惠施坦熊不易朱得先师晦文胡晋何致中汪士深刘得之梅德明吴锳缪思恭唐朝林彦华程

  • 淳熙稿卷三·赵蕃

    <集部,别集类,南宋建炎至德佑,乾道稿__淳熙稿>   钦定四库全书 淳熙稿卷三 宋 赵蕃 撰 五言古诗 天箒竹 自离竹隐居借宅亦多种周旋虽不乏潇洒常入梦猗欤此窻緑辍自口腹奉别之亦几年似困鸟雀閧兹晨蹔来归溉扫何妨

  • ●鱼儿佛·沈泰

    (古越湛然禅师原本吴中袁凫公批点寓山居士重编西湖沈林宗参评) 正名观自在解脱狮子铃, 金渔翁证果鱼儿佛。 △第一出 (〔生上〕六月炉边铁匠,十二月江上渔翁。非是不知冷暖,只因业在其中。小子是这会稽人氏,姓金,名婴,娶了钟氏

  • 列传卷第八 高丽史九十五·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崔 [*(崔)惟善*(崔)思齐*(崔) *(崔)允仪]。○崔 字浩然海州大宁郡人风姿 伟性操坚贞少好学善属文穆宗八年擢甲科第一显宗时累历拾遗补阙

  • 下经夬传卷五·孔颖达

    乾下兑上。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夬与剥反者也。剥以柔变刚,至于刚几尽。夬以刚决柔,如剥之消刚。刚陨则君子道消,柔消则小人道陨。君子道消,则刚正之德不可得直道而用,刑罚之威不可得坦然而行。

  • 卷二十五·佚名

    <经部,四书类,日讲四书解义> 钦定四库全书 日讲四书解义卷二十五 孟子【下之七】 尽心章句上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夀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此一章书是孟子发明心性之

  • 卷二十九·佚名

    △沙门品第三十三比丘乞求,以得无积。天人所誉,生净无秽。比丘乞求以得无积者,乞食比丘恒作是念。我今所求索者自足而已,不留遗馀计为财货。设有遗馀寻施与人不留遗长。如佛律禁所说,父母年迈老病着床。及同学比丘久抱重患

  • 应注意蒙藏文化和国防·太虚

    ──二十三年十月在上海某某学院讲──说到蒙、藏,本来是五族之两族,不过因交通不便,遂由疏远至于隔阂。现在如外蒙之求自治,西藏之趋附于英,这都是不好的现象。如果要使国基巩固,必首先谋民族团结,时刻都要与他们亲近才行。

  • 普曜经卷第五·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异学三部品第十四  于是菩萨。游在山间。往至尼连水边。乐于闲居心意寂然。慈念十方欲益天人。佛告诸比丘。菩萨遥见郁头蓝弗。为诸弟子所见奉敬。达知图谶算术天地灾变。为众最师。菩萨心

  • 卷第七十五·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七十五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佛不思议法品第三十三之余 【经】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无二行自在法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悉能

  • 五宗原序·法藏

    岁乙丑。结夏圣恩禅寺之万峰关。侍关中者四上座。敏致证彻也。居一日。俱整衣作礼而请曰。尝闻诸方尊宿。欲抹杀五家宗旨。单传释迦拈花一事。谓之直提向上。然不知五宗之立。果为谬妄者否。愿赐一言。以通其难。於密

  • 三只瞎老鼠·阿加莎·克里斯蒂

    阿加莎·克里斯蒂推理小说。讲述了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日子,帕丁顿卡尔弗大街七十四号发生了一起谋杀案。凶手在死者身上留下了画着三只老鼠以及一小段《三只瞎老鼠》乐谱的信纸。在逃离现场时,凶手不小心从兜里掉出了一个

  • 针灸问对·汪机

    明代汪机著,成书于1530年。汪氏取《黄帝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及诸家针灸之书,条析其说,设为问答,以阐发其义。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从内容可以看出,本书推崇《内经》、《难经》,在84对问答中,完全引录《黄帝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