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婆菩萨破楞伽经中外道小乘四宗论

提波菩萨造

后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译

问曰。外道所立四宗法非佛法者何者是。答曰。谓一异俱不俱。问曰。云何言一异俱不俱。答曰。有诸外道言。一切法一。有诸外道言。一切法异。有诸外道言。一切法俱。有诸外道言。一切法不俱。是诸外道于虚妄法中各各执著。以为实有物故。问曰。何等外道说一切法一。答曰。言一切法一者。外道僧佉论师说。言一切法异者。外道毗世师论师说。言一切法俱者。外道尼犍子论师说言一切法不俱者。外道若提子论师说。问曰。云何僧佉人说一切法一。答曰。僧佉外道言。我觉二法是一。何以故。二相差别不可得故。问曰。云何二相差别不可得。答曰。如牛马异法。二相差别可见可取。言此是牛此是马。而我离觉我不可得。离我觉不可得。如我经中说。我觉体相如火与热。二法差别不可得。问曰。云何差别不可得。答曰。彼法不可说异故。譬如白叠不可说言此是白此是叠。二法差别如白叠。一切法因果亦如是。问曰。云何毗世师外道说一切法异。答曰。所言异者。我与觉异。何以故。以说异法。问曰。云何名说异法。答曰。如说此是白此是叠。此是天德。此是天德叠。我与觉异亦如是。此是我此是智故。问曰。有何差别彼法不可说一。答曰。譬如白叠此是白此是叠。如是一切因果各异。不可说一故。问曰。云何尼乾子说一切法俱。答曰。言一切法俱者。如我与觉不可说一不可说异。复有异义可说一可说异故。问曰。云何不一不异亦一亦异。答曰。如我与命用相有异方便异故言。如贪嗔痴等得言有异。譬如灯明得说言一得说言异。以有此有彼无此无彼。得言一。灯异处明异处。故得言异。如灯明因果白叠一切法亦如是。亦得说一亦得说异。故言俱也。问曰。云何若提子外道说一切法不俱。答曰。不俱者。谓一切法不可说一不可说异。以二边见过故。以说一异俱论师等皆有过失故。智者不立如是三法。问曰。云何过失。答曰。若离白别无叠者。白灭叠亦应灭。若异白更有叠者。应有叠非白有白非叠。是故一异俱等法我俱不立。虽然一异俱等一切法不可得言无。答曰。此诸外道虚妄分别。是邪见相非是智相。皆是不善。此义云何。又一等法虚妄分别。以不得言即彼法。彼法一不得言瓶。瓶一以瓶即是瓶故亦不得异法。异法一以不得言瓶共。叠一以瓶相异叠相异以异法离异法。异法不得一不得异。以异法不成异法。以异法不得言异法。若二法说一说异。彼二法应说一应说异。若不说一不说异者。此是虚妄分别。若彼二法是一者。不得言彼法是异。若无二者云何言一。以彼法相待成故依世谛虚妄分别。第一义谛中无彼外道虚妄分别戏论过故。此是总答四种外道邪见之相。

自此已下别答四义。如是一一观察迦毗罗忧楼佉等外道虚妄分别义不成就。此义云何。言一切法一者。此义不然。以灭应灭。不灭不应灭。俱灭俱不灭此义云何。汝向说我与觉相差别不可得如白叠。我破此义。何以故。以此义不与诸经论相应故。汝说诸法差别不可得者。此义不然。如手爪彼法二相差别不可得故。此明何义。如爪指掌名之为手。若异此法手不可得。如是白叠一不可得。何以故。无异法故。我觉一不可得。如是白叠一不可得。如手与指掌。若此灭者彼亦应灭。此义云何。若白灭者叠应灭故。如截手即截指掌。汝意若谓白灭叠不灭者。此义不然。若叠不灭白亦不应灭。如截于手指掌应在如截指掌手亦应在故。汝意若谓青黄赤等唯灭白色不灭叠者。云何言一。若不尔者青黄赤等色不应灭。不尔叠不灭者青黄白等色亦不应灭。

问曰。我青黄赤等覆白色而不灭白。此义云何。答曰。叠亦如是覆叠而不灭叠。又此义不然。洗叠已还见白色故。叠亦如是。覆叠不灭叠。是故白即是叠。叠即是白。若叠灭者青黄赤白等色云何见。若汝意谓白灭覆非灭叠应灭覆叠不应灭白。若尔有法灭覆有法不灭不覆。云何言一。是故一义不成。已答外道僧佉论师一切法一竟。

问曰。迦那陀外道论师言一切法异者。我与觉异。以说异法故。此是我此是觉。如白叠此是白此是叠故。答曰。此义不然。以无譬喻故。如人说言。此是手此是指掌。彼人虽说此语不能说异法。是故不得言我觉异。如白叠以见世间有二种差别故。一者相二者处。相差别者。色香味触不异相有异相故。处差别者。如谷豆等有白叠不异相有差别。如彼色香味触。若不尔者有四种过。此义云何。白灭叠亦灭。如彼色香味触。譬如火和合烧瓶成赤色已又为青色。香味亦尔。若不尔者色香味触亦不应灭。如彼白叠异不可得。若白灭者叠亦应灭。叠不灭者白亦不应灭。

问曰。此义不然。依彼法有此法。譬如画壁依壁有画。壁灭画亦灭。画灭壁不灭。我白灭叠不灭义亦如是。答曰。汝此譬喻事不相似。壁是先有画是后作。而彼白叠起无前后。不可得言此白先有叠是后作。已答外道卫世师论师一切法异义竟。

问曰。尼揵子外道论师言一切法俱。迦毗罗等论师皆有过失。以说一异故。是故我说俱而不俱。譬如灯明。有此有彼。有彼有此。无此无彼。无彼无此。如有灯有明有明有灯。无灯无明无明无灯。异者能照所照。以灯异处明异处。是故说异。如我觉白叠等。亦得说一亦得说异。譬如白于叠中别处不可得言此是白此是叠。如世间此是牛此是马等。白叠不尔。是故我不说异亦不说一。若一者白灭叠应灭。又若一者亦不应说赤叠黑叠等。是故我言得说一得说异。此义云何。答曰。此义不然。如向说僧佉毗世师等过失。与此无异。以何等义僧佉一如向说。以何等义毗世师异如向说。云何向说。如向说言。灯明一者灯即是明。明即是灯。此唯有别数而无别义。若尔灯亦应明。明亦应灯。若此二法。一者云何异处。如手与指掌无差别。脚手有差别。手指掌无差别。若一者云何言异。是故不得言一言异。此一异义不成。已答外道尼犍子论师一切法俱竟。

问曰。若提子论师言。僧佉等论师说一切法一异俱皆有过失。我若提子不说一切法一异俱。如我论中不许此义。唯许不俱。是故我无僧佉等过失。虽然不得说言无不俱。此义云何。答曰。此义不然。以无譬喻故。以无譬喻者我说。世谛有如是法。第一义谛中无如是相。是故此成我所说义。此明何义。以无彼法即无此法无彼法体亦无此法体。以此法不成彼法。彼法不成此法。以此法毕竟非彼法。彼法亦毕竟非此法。以白非叠以叠非白。以灭不应灭。以一者即白是叠叠即是白。不尔者灭是灭。不灭者不灭。若尔云何虚妄分别。彼法是一异俱不俱。若尔叠亦应非叠非不叠。白亦应非白非不白。以叠即是叠白即是白。是故叠非叠白非白。是故非白不得白。如是一异俱不俱皆是虚妄分别。唯有言说无有实义。如是我觉因果等义亦如是故。已答外道若提子论师一切法不俱竟。

提婆菩萨破楞伽经中外道小乘四宗论

猜你喜欢
  卷第三·佚名
  淑世宝鉴序·太虚
  法华义记卷第八·法云
  缁门崇行录叙·祩宏
  观经序分义卷第二·善导
  卷一·佚名
  论世界史纲·太虚
  卷三十八·道世
  卷九十六·佚名
  卷二十二·佚名
  存心与择法·太虚
  第十五卷·佚名
  卷五十·彭绍升
  如意轮陀罗尼经(此经出大莲华金刚三昧耶加持秘密无障碍经)·佚名
  因明正理门论本·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梁安世·唐圭璋

      安世字次张,括苍人。绍兴六年(1136)生,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淳熙中,官广南西路转运判官。   西江月   淳熙庚子重九,梁次张拉韩廷玉、但能   之、陈颖叔同游临桂楼霞洞,赋西江月词。   南国秋光过二,宾鸿未带初

  • 卷一百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唐一百二 拾遗【二】 宋璟【字广平邢州人】 奉和圣制同二相已下羣官乐游园宴 侍饮终酺会承恩续胜游戴天惟庆幸选地即殊尤北向只双阙南临赏一丘曲江新溜暖上苑杂

  • 前集卷五·孙存吾

    钦定四库全书元风雅前集卷五     元 傅习 编安竹斋送白云平章舟人停棹酒停斟试听筵前送客吟离恨早知如此苦交情不合恁为深白云境界三更梦红叶园林两地心从此草茅亭上客抱琴何处遇知音明普彦题商山四皓图刘氏何

  • 武帝纪第一·陈寿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曹瞒传曰〕:太祖一名吉利,小字阿瞒。王沈魏书曰:其先出于黄帝。当高阳世,陆终之子曰安,是为曹姓。周武王克殷,存先世之后,封曹侠于邾。春秋之世,与于盟会,逮至战国,为楚所灭

  • 序·王世贞

    不佞生晚,当累洽之季,而又家世从缨绂后,窃有志慕说古公卿将相之盛。屈指西京以还,若功臣之族,鲜通籍者。计独有外戚王、马、梁、窦之属,虽鼎贵,不足道。而丞相彻侯父子相继,仅绛、条、韦、平两三氏而已。东京尚行谊,薄华腴,玄

  • 卷之三百二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第一三七札光绪十二年八月九日一一三一八—一·佚名

    台北知府层奉吏部咨,札饬新竹县:厉行缉官揭参札新竹县署理台北府、候补府正堂、军功随带加二级、纪录五次雷为札饬事。本年七月二十四日,蒙本道宪陈札开:「本年七月初九日,奉爵抚宪刘宪案:『光绪十二年

  • 七 猫·周作人

    这三间补树书屋的内部情形且来说明一下吧。中间照例是风门,对面靠墙一顶画桌,外边一顶八仙桌,是吃饭的地方,桌子都极破旧,大概是会馆的东西。南偏一室原是鲁迅住的,我到北京的时候他让了出来,自己移到北头那一间里去了。那些

  • 长寿·周绍良

    №长寿001【盖】无。【志文】砖。阴刻。上柱国张君墓志君讳富琳,字仁礼,西州高昌县人也。其先出自白水,分枝中夏。子系相继,播业前庭。祖父连辉,皆为国戚。祖仁,伪任广武将军,允文允武,乃智乃仁。父降,伪任武贲将

  • 文宣皇后李氏传·李延寿

    文宣皇后李氏名祖娥,是赵郡李希宗的女儿。她容貌、德行都十分美好。原来封为太原公夫人。文宣帝准备册封皇后时,高隆之、高德正向文帝进言,说汉家妇人不可以成为天下之母,应当另外选择美好的配偶。但杨..坚决请求文宣帝依

  • 史弘肇传·欧阳修

    史弘肇字化元,郑州荥泽人。为人骁勇,能追得上奔跑的马。梁末,七户农民出一兵,弘肇当兵,隶属开道指挥,被选为禁军,弘肇为军校。后来汉高祖镇守太原,派他当武节左右指挥,兼雷州刺史。高祖在太原称帝,代州王晖不听从命令,弘肇攻破代

  • 卷一·郭琇

    钦定四库全书 华野疏稿卷一     湖广总督郭琇撰特参河臣疏 题为河臣蠧 国累民幕宾冒滥名器仰祈 睿鉴谴斥事臣一介?儒七年外吏蒙 皇上隆恩破格拔置言路臣感激 高深无可仰报惟是不避嫌怨庶可稍尽臣职万一窃 见海

  • 第二十一节 南北意大利之合并·梁启超

    时玛志尼方在加里波的军中,参预百事,见大功之既就也,而加里波的自称摄政官无独立之意也。乃诘之曰:“何不布共和政?”加将军固爱共和者。虽然,其爱共和也,不如其爱意大利。将军之意,以为无统一则无意大利,苟应以共和而得统一者

  • 卷一百五十五·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五十五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防第四十三凡弁绖其衰侈袂【杂记下】考异古本注弁绖服者吊服也无服者二字 三尺三寸下有也字疏此等三衰而袂半而益一【一叶右九行】宋板而作其姑姊

  • 卷十八·湛若水

    <經部,春秋類,春秋正傳欽定四庫全書春秋正傳卷十八    明 湛若水 撰文公【頃王元年】九年【晉靈三年齊昭十五年衛成十七年蔡莊二十八年鄭穆十年曹共三十五年卒陳共十四年杞桓十九年宋昭二年秦康三年楚穆八年】

  • 卷九·佚名

    △拥护品之馀唯置作五逆者诽谤正法者谤无贤圣者,身口意业所作之恶业及果报一切皆灭。若此法门乃至经卷。若但书持置於宅中。彼等所有诸业烦恼能为障碍量等须弥皆悉消灭。一切善根悉得增长。一切善分皆悉满足。意所悕望

  • 百论疏卷中·吉藏

    百论疏卷中之余释吉藏撰破一品第三破邪门有二。一破神品明众生空此文已竟。今是第二七品破法明于法空。若利根者既知无人即悟无法。所以然者。人本法末。本无故末即无。二人法相待无人可待。即知无法。但钝根未悟。虽

  • 昭覺丈雪醉禪師語錄卷第一·丈雪通醉

    嗣法門人徹綱等編住成都府白牛山雪居寺三門,云:「者箇所在,多少人忽略過了,山僧今日到來,雖則挨身直入,要且拄杖頭放伊不過。」敲門限三下便入。上堂,拈香云:「此瓣香自從觸碎,今古歷然,爇向爐中,供養本師釋迦文佛,及西天此土歷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