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第二卷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第二卷

尊婆须蜜造

符秦罽宾三藏僧伽跋澄等译

偈品首(聚揵度之五)

又世尊言。四事摄人。摄人者其义云何。或作是说。众生性坏。如彼洿沙。彼以此四事更相共摄。故曰其义。如彼沙为水所浸。各相粘着。亦复如是。或作是说。众生性自坏。以此四事相摄各成办。是故摄人。犹是作盖升。升摄诸子此亦如是。或作是说。集聚法众生方便故曰摄人。以何等故共义谓之摄人。或作是说。俱有戒行。或作是说。俱同境界。或作是说。俱同所见。复次劝助义谓之摄人。又世尊言。无常是无常法。云何无常云何无常法。或作是说。过去行无常。未来现在行是无常法。亦当求法亦当次住。或作是说。过去未来现在行无常。未来行是无常法。亦当往求彼法。或作是说。过去现在行无常。未来生法不生法是无常法。彼亦与法相应。或作是说。一切诸行亦是无常。亦是无常法。如所说如因是无常。如果是无常法。问因亦缘余果。果亦缘余因。岂彼不是无常无常法耶。答曰。惟因缘余果。果缘余因。如因是无常。如果是无常法。问如今因非无常。如今果非无常法。是故彼即无常即无常法。复次诸行回转彼无常。是法是无常法

又世尊言。诸有尘垢是尘垢法。云何名尘垢。云何名尘垢法。或作是说。尘垢展转相缘。是谓尘垢法。或作是说。彼尘垢相应法。谓之尘垢法也。或作是说。尘垢杂尘垢。彼回转法。是谓尘垢法也。或作是说。尘垢杂尘垢。彼所起身行口行。是谓尘垢法。或作是说。一切有漏行尘垢是尘垢法。如其因是尘垢。如其果是尘垢法。尊作是说。众生不坏造五阴行众恼见逼。是谓尘垢法

又世尊言。汝今比丘生老病死。终更受形。生更受形。逝死有何差别。或作是说。中阴诸形此是生。更转阴往生此是生。中阴坏败谓之逝。初死阴坏败此是死。或作是说。出母胞胎此是生。始入母胎此是更生。形展转增此是逝。初死阴坏败此是死。或作是说。卵[革*莫]合会生。此事云何。此诸根渐渐熟。受生化生合会。彼诸根不渐渐熟(软生赖成)。化生者。若彼命终时。不见其身卵[革*莫]合会。死已见其身。或作是说。无有差别。当说须臾顷。复次趣往生时。最初受阴生造阴住超越。超越造阴受生处所。是谓尔时命终。住超越造阴受生处所。阴更移转。是谓终命断绝。诸阴散落是谓死

又世尊言。诸比丘结常随从。彼时有死。诸有死是故有数。说是语时此义云何。或作是说。爱随从彼命终时习行。彼谓死受诸有。欲爱欲受欲阴。色爱色受。无色爱无色受无色阴。已得彼阴。是谓有数。若欲界色无色界。故曰彼有数。或作是说。使所缠诸使缠。受阴受诸有。已得此有。是谓有数。故曰彼有数。或作是说。一切结所使若力胜者。当命终时便自忆彼谓死。故曰彼有数染怒愚。或作是说。软色因缘起诸垢。垢色所使中色起。缘色所使起增上结。故曰有数。或作是说。色着色所使。色着色死。为色所持因生色。故曰有数。或作是说。诸欲有所须。为彼所使。方便求索已得竟。是故有数。如是诸有所须便求索。已得彼物彼便死。彼便有数。泥黎中若。余恶趣。或作是说。爱所使造有。持往生老病死。彼有数。或作是说。垢所使结起行。持往有悔意恶趣中。彼有数。若死时不悔便生天上。或作是说。敷演四谛世尊说法。若比丘使所使。是谓死为现习谛。彼有数。为现苦谛。于是比丘不使所使。则不死。为现道谛。彼有数。为现尽谛。尊作是说。五盛阴非使。唯无明有爱。彼相应五阴缠裹。已缠裹则有数。泥黎若余恶趣

一切诸爱使软色自缠裹

若复有余爱行谛后有五

又世尊言。于是比丘色无常过去未来。况复现在。以何等故世尊说。况复现在。或作是说。过去色坏败。未来色未生。现在色生不坏。彼名无常。若坏若生及未生。况复生法有坏败。故曰况复现在。或作是说。过去未来色无处所。现在有处所。故曰无常。如其无处所无常。况无处所。故曰况复现在。或作是说。过去未来色不可坏。现在可坏。彼名无常。能使坏者可坏。况复能坏。故曰况复现在。或作是说。未来色未来久远住。过去色过去久远住。现在色现在久远一时住。故曰无常。若久远住者。若当久远住。况复一时住。故曰况复现在。或作是说。寿欲终时。世尊故说。过去久远人寿命长寿八十四千岁。亦有阿僧祇岁者。未来久远人亦当寿极长寿八十四千岁。亦有阿僧祇岁。如今寿者。极寿百岁。出百岁者少少。故曰况复现在。或作是说。此世尊教戒语。况复众生现在色。言是我所意染着。过去未来未必染着。于中淫意偏多。现无常故。曰况复现在。尊作是说。现在暂现。过去未来不常住展转往来。按契经句说。又世尊言。比丘当取冢间五纳衣。少易得人无贪爱。云何冢间衣易得。云何少。云何易得。云何不贪爱。或作是说。人著者少故曰少。处处易得故曰易得。是佛所许。人无贪者。价数甚少故曰少。不从人求亦复无主

又世尊言。比丘行道甚苦。比丘乞求苦。共居苦。彼云何行道。云何乞求。云何共居。或作是说。五盛阴是行道爱身是乞求。结使是共居。尊作是说。如向者语比丘行道苦乞求苦共居苦。众生于彼流转生死苦。于此义故说行道苦。于三苦甚苦。身苦行苦变易苦。希望他乐亦是苦。是苦一切乞求。无方便共居苦

处无常法界生诸着尘垢

使况复现在补纳衣甚苦

第五偈品竟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偈品首(聚揵度之六)

又世尊言。如彼偈所说。不可食彼食。以何等故。佛世尊说偈不可食。或作是说。世尊不以食故往。但欲教化彼婆罗门。是故不受。问不以偈故说不可食。食非其义故曰不可食。或作是说。彼婆罗门(耕田净意)悭贪嫉妒。受彼食时。彼便作是念。沙门瞿昙以食故而说法。如采合诗颂以钱财故叹誉乞者。如彼良医叹誉药草无病不疗。或作是说。欲现神足变化彼婆罗门。佛为现三变化而教戒之。尊作是说以二事故。佛世尊说偈不受取。自现其义。现众生应受化故。使起护心

又世尊言。断栅断堑而住门阃。门阃者义云何。或作是说。于此慢怠依彼门阃。吾我所造。如婆嵯种说。如是瞿昙沙门于法化中无有枝叶茎节皮牙雹净。牢固不可移动。云何于法化中枝叶茎节皮牙雹净。言牢固者。其义云何。或作是说。戒于此法化中枝叶茎。利养是皮。三昧是雹。解脱是牢固。问云何于法化中无有戒。无有业。无有利养。无有三昧。或作是说。戒牢固。是故枝叶茎利养。利养是牢固。皮雹者三昧。现其少相。解脱牢固。或作是说。有诸邪见。于此经中枝叶茎皮雹作是说。如是现其义。此非瞿昙世尊法化见牢固解脱牢固。或作是说。戒成就叶茎现其相类。三昧成就皮雹现其相类。智慧成就现其堑。如是瞿昙世尊非以是故修梵行。余解脱牢固神通之德也

猜你喜欢
  注大乘入楞伽经 第一卷·佚名
  卷第五十一·霁仑超永
  过去现在因果经卷第一·佚名
  卷五十八·道世
  观察诸法行经卷第二·佚名
  弥勒经游意·吉藏
  卷八十二·道世
  卷第十六·佚名
  大乘四法经(地婆诃罗译)·佚名
  锡类法檀序·元来
  法苑成立日说法·太虚
  游维耶离品第二十三·马鸣
  论 文·太虚
  俱舍论疏 第十七卷·法宝
  四明尊者教行录卷第五·宗晓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六十七·彭定求

        卷167_1 【秋浦歌十七首】李白   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清溪非陇水,

  • 第二章 定兴开燕·屠隆

    【满庭芳】〔生扮木淸泰旦扮卫德棻贴扮郭倩香小旦扮贾凌波生冕服上〕胡马南来。翠华西幸。衣冠尽染腥膻。手提一剑。长啸靖烽烟。赢得金书铁券。玉■〈王灵〉珑冠珥貂蝉。陈歌舞。钿钗绣袄。行乐且当年。灵武銮舆入帝

  • 卷254 ·佚名

    梅尧臣 莫登楼 莫登楼,脚力虽健劳双眸, 下见纷纷马与牛。马矜鞍辔牛服輈, 露台歌吹声不休。腰鼓百面红臂韝, 先打六幺後梁州。棚帘夹道多夭柔, 鲜衣壮仆狞髭虬。宝挝呵叱倚王侯, 夸妍斗艳目已

  • 英译李太白诗·闻一多

    《李白诗集》the works of li po, the chinese poet.小畑薰良译done into english verse by shigeyoshi obata, e. p. dutton&co, new york city.1922.小畑薰良先生到了北京,更激动了我们对于他译的《李白诗集》的兴趣。这

  • 卷一百七十九·列传第六十七·张廷玉

        罗伦 章懋 黄仲昭 庄昶邹智 舒芬   罗伦,字彝正,吉安永丰人。五岁尝随母入园,果落,众竞取,伦独赐而后受。家贫樵牧,挟书诵不辍。及为诸生,志圣贤学,尝曰:“举业非能坏人,人自坏之耳。”知府张瑄悯其贫,周之粟,谢

  • ●崇禎長編卷之四十·汪楫

      崇禎三年十一月   ○崇禎三年十一月   三年庚午十一月丙子朔予故吏部尚書周嘉謨祭九壇造墳安葬妻蕭氏祭一壇祔葬廕其孫方慶入監讀書   山東堂邑縣舉人張宿奏陳其父原任工部尚書張鳳翔城守有功以率属無狀

  • ●卷第二十三·胡三省

    【汉纪十五】起旃蒙协洽,尽柔兆敦牂,凡十二年。孝昭皇帝上〔讳弗陵,武帝少子也。张晏曰:后以二名难讳,但名弗。荀悦曰:讳“弗”之字曰“不”。应劭曰:礼谥法:圣闻周达曰昭。〕始元元年(乙未,公元前八六年)①

  • 胡村月令:白蛇娘娘·胡兰成

    胡 村月令:白蛇娘娘我乡下不晓得屈原,只知端午节是与白蛇娘娘的事。白蛇为许仙,真是宛转蛾眉马前死,都只为人世的恩情。她又是个烈性女子。而她盗取官库,且偷了天上的仙草,对白鹤童子及法海和尚都是舍了性命去斗,这样叛逆,也

  • 忙哥撒儿传·宋濂

    忙哥撒儿,姓察哈札剌儿氏。曾祖名赤老温恺赤,祖名搠阿,父那海,均侍奉烈祖(也速该)。搠阿年幼时就受太祖宠爱。因精于骑射,太祖称他为“默尔杰”,意思是最善射的人。随从太祖征乃蛮、蔑里吉等部。忙哥撒儿在睿宗时曾随大军攻

  • 近思録集注卷十·江永

    【朱子曰此卷处事之方】伊川先生上疏曰夫钟怒而撃之则武悲而击之则哀诚意之感而入也告于人亦如是古人所以斋戒而告君也臣前后两得进讲未尝敢不宿斋预戒潜思存诚觊感动于上心若使营营于职事纷纷其思虑待至上前然后善其

  • 提要·敖继公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仪礼集説      礼类二【仪礼之属】提要【臣】等谨按仪礼集説十七卷元敖继公撰继公字君善长乐人家于呉兴赵孟頫尝从受业后以江浙平章高彦敬荐授信州教授是书成于大德辛丑前有自序称郑

  •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十三·佚名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复次海意。云何是金刚句。谓即自身是金刚句。自性无分别故。海意。此金刚句于诸见中决择而转无明。是金刚句。入诸明故。此金刚句。于所缘事中遍知而转五

  •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卷第一·智圆

    宋钱唐沙门释智圆述请观音经四字是疏之别名。疏即通名。以解释诸经通名疏故。以别简之。略标四字。疏者疏也。决也。疏理经文。决择义趣也。然智者。释经解题称玄义。解文称文句。玄文合成一部者。则题为疏。今即合者

  • 卷第一百八十九·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八十九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见蕴第八中念住纳息第一之三若入正性离生苦集现观各四心顷。道现观三心顷。法念住现在修未来修四一行相。现在修未来修四同分修非不同分。灭现

  • 卷第一百九十·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九十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见蕴第八中念住纳息第一之四受乐身受苦身受不苦不乐身受。及苦心受时如实知。此一智谓世俗一切身受及苦心受唯有漏故。起世俗智则如实知受乐心受

  • 卷第二十一(秋字号)·朱时恩

    佛祖纲目卷第二十一(秋字号) 甲子(汉安帝延光三年起)丙寅(顺帝永建元年)壬申(改阳嘉)丙子(改永和)壬午(改汉安)甲申(改建庸)乙酉(冲帝永嘉元年)丙戌(质帝本初元年)丁亥(桓帝建和元年)庚寅(改和平)辛卯(改元嘉)癸巳(

  • 卷第一·佚名

    禅林类聚卷第一 帝王 宰臣 儒士 帝王 阿育王内宫饭三万大阿罗汉。王躬自行香。见第一座无人。王问此座何故无人。一尊者云。此是宾头卢尊者位。此人曾见佛来。王云此人今在何处。者云且待须臾。言讫宾头卢从空而下

  • 亨利五世·莎士比亚

    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 (1564—1616) 于1599年写成的一出历史剧。剧情紧接《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登基后,为取得法国王位的继承权,打算御驾亲征。他询问坎特伯雷主教,这次亲征是否师出有名。主教发表长篇大论,充分论证“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