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海幢阿字无禅师行状

海幢阿字无禅师行状

书记古云敬述

广州海幢寺阿字禅师讳今无得法天然是和尚曹洞三十五世博山下三世番禺万氏子状貌过人引舌覆鼻父诸生贫不能自活师自童年每出奇赡薪水无缺一日父以株连坐系为禁卒拒弗使进饮食师咍卒书百金券得再饱俟尹出遮道大哭尹愕然怜师稚小乃问状判牒命吏取释师曰迟则必毙尹喻意乃立出之禁卒叹曰吾遂为孺子卖年十六抵雷峰依天老人得度知有向上事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汗下觉世界如擘走见峰峰曰夜半至此何为曰不思善不思恶止道得一半峰曰那一半聻师作猫声而出嗣后当机脱颖无滞师初以贫废学侍峰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峰入匡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勉师出世师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从此思如泉涌贯通三教信笔注三祖信心铭诸耆宿皆逊之峰住栖贤命监院事时百废未举师拓钵诛茆戮力艰难中犹入室叩击无虚日日臻玄奥至价祖过水偈洞悉五位之旨尝杖策孤征所至少留机辩逸格有英邵武之风年二十二奉师命出山海关千山可和尚一见深器之每罢参与语自春徂秋顿忘筌蹄三年归渡辽海舟胶潮不至估客大恐师持观世音名号忽涌潮丈余乘风夜行至狭港复为冰凌夹舟得疾风一跃而出及都门为内监留供连年获交朝贵投欢惟恐后一衲翛然殊无介意归广州年二十八矣明年游奇甸遘兵变有欲假渠魁以中师者其党忽就擒计师从塞北涉琼南艰阻备尝而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日晚课豁然见大愚为云峰作用如镜中像从前功候至此皆释有偈呈云手画高旻枉自痴可怜积劫滞须眉今年竞渡过三日晚课随人瞌睡迟峰印之命首众壬寅住海幢当省会百务鳞集师智炳几先方圆并用接待毋倦容一念甫形衲子争为效力与王公大人抗言高论声出垣外皆惬意酬机赋词博弈比物风生怕夜语达旦然丛林事无纤巨咸亲至晓谕开豁明济毋毛苛人以此益服料事如兔起鹘落知则必发发则必中虽法门艰钜挺然临之能以道自信至建置规模弘远崇丽深固庄严妙天下自佛殿僧堂楼阁诸宝像以次成多金辉玉映翠簇珠圆阖省王臣协勷厥盛抠衣入室拥舆入社之人跄跄络绎钵盂坐食动数千指师之汗血日积月耗至鸡栖抖搜无宁晷法交之盛等于晦堂大慧如总督彝初周公方伯浩存徐公总戎葵轩张公焕之刘公指不胜屈四方贤豪游南粤如张舍人百庵辈尤津津受法味而去江西辽东诸祖刹事必咨焉嘱同门诸昆弟谓十方师僧到即如归一宿两餐贫亦勿失若担拄杖留须发举措涉疑借名传法此今日魔风虽勿交何损其荷法如此住海幢十二年未尝发化主所有经营皆躬自规画癸丑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甲寅还金陵授方学士太夫人戒江以南闻师名应酬益广妙阐徽猷往往为缙绅折服道风益播乙卯回海幢建持福堂祀大护法刘中丞持平公丙辰讲圆觉经二月遭乱杜门半载明年雷峰天老人返匡庐师尽礼津遣无缺此后僧徒益聚铸千人锅给乏解赠怕倾囊无吝色戊午始发诸衲募藏阁观察仲锡王公力为鼎诺师虽殚心荷法而厌尘俗每好游自罗浮金山西樵虎门常舣舟只笠与王公为莫逆交晚构不落亭每过从游戏笔墨所著光宣台集大概可见其法语偈赞禅宗白眉师之文壮丽整秀诗尤俊拔至手疏楞严辑四分律藏大全尤出古法师右近年众多食繁擘画度支劳瘁更剧辛酉元旦示众有收拾丝纶返十洲句并寄萧翰林介石陈乡绅梅臣隐隐作别语七月以省栖贤附王观察舟到梅关宿痢并作九月还山语侍者云丛林一切事照旧无可再说至二十二日丑时曰我过三时去矣辰时即告寂全身柔暖如生顶相红润典闱高公等各致悼章道俗哀恋如失所恃师平时说法如孙吴之用兵苏张之辩舌无愧妙喜尝有上天老人帖谓自非识藏明白不见古人婆心赤骨如僧问曹山三身中那身不堕众数山云要头便斫去此等句语如锥画沙决非学解可到深得此机乃许拈弄今无不敢谓捉败古人但如周颠仙入竹影普化在后园吃生菜作驴鸣且道吃甚死急故师临驭衲子堂堂密密不必铁棒风驰能使人向声色堆埋头没脑死尽偷心然谦退不肯开堂谓当阳正位永绝跻扳岂容以奴隶阑入慨智灯滥续宁遭点额犹不失博山三十年缜密家风师化后当有绍起何莫非生平所煆炼耶广州刺史缄木汪公称师朗如秋月温如春风高渺如华岳削成云表而肆应旁达如决万斛泉随地付形无不毕鬯澹归和尚亦曰雷峰门下固多才其所至皆卓然有成若气格雄杰思理波澜入境都尽出路愈伙势欲断而仍连义将显而更隐立功立言首推阿兄计师二十八得法三十住院领众二十年世寿四十有九僧腊三十鹅湖河源广州诸处说法凡六会开戒一十三年所度缁白徒众一千七百余人约可掇拾暂录行状诸微言细行别载年谱以备采拓敬述。

猜你喜欢
  卷二十二·赜藏主
  除诸业障一切智金刚仪轨分第十八·佚名
  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下·佚名
  目次·晦翁悟明
  佛教僧寺财产权之确定·太虚
  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佚名
  如来示教胜军王经·佚名
  中国之佛教·太虚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佚名
  评无乐器之音乐·太虚
  佛顶放无垢光明入普门观察一切如来心陀罗尼经卷下·佚名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二·欧阳竟无
  佛说大乘大方广佛冠经卷下·佚名
  佛说善生经讲录序·太虚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六·宗喀巴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提要·吕本中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四东莱诗集       别集类三【宋】提要【臣】等谨案东莱诗集二十卷宋吕本中撰本中字居仁尚书右丞好问长子绍兴中尝以排和议忤秦桧见摈于朝官至中书舍人故宋人称为吕紫薇又称东莱先生

  • 卷六十一·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六十一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区大相【四十八首】大相字用孺高明人万厯己丑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厯赞善中允有海目先生集【静志居诗话海目持律既严铸词必链其五言近体上自初唐四杰下至大厯十子无所不仿

  • 卷二百五十六·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五十六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二十六 朱德润 次方叔渊先生自赵屯归城中韵 晨发赵屯路郊务曷胜纪扁舟转重滩棹急浪还汜村深鸟竞鸣时见出农耜枫林宿霭收茅屋

  • 岁时杂咏巻二十六 ·蒲积中

    宋 蒲积中 编七夕和李公七夕谢惠连体 任希古落日照髙牖凉风起庭树悠悠天宇平昭昭月华度开轩巻绡幕延首晞云路层汉有灵妃仙居无与晤履化悲流易临川怨迟暮昔从九春徂方此三秋遇瑶驾越星河羽葢凝珠露便姸耀井色窈窕凌

  • 12.王梵志诗·施蜇存

    王维诗集中有两首五言排律,题目是《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题下有一个注:“二首,梵志体。”这两首诗的内容是宣扬佛教无生无有思想的。既说它们是梵志体,可知梵志也是一个禅理诗人。 与王维同时而稍后的和尚皎然,

  • 列传第七 王敬则陈显达·萧子显

    王敬则,晋陵南沙人也。母为女巫,生敬则而胞衣紫色,谓人曰:“此儿有鼓角相。”敬则年长,两腋下生乳各长数寸。梦骑五色师子。年二十余,善拍张。补刀戟左右。景和使敬则跳刀,高与白虎幢等,如此五六,接无不中。补侠毂队主,领细铠左

  • 卷五 鲁语下·左丘明

    1叔孙穆子聘于晋,晋悼公飨之,乐及《鹿鸣》之三,而后拜乐三。晋侯使行人问焉,曰:“子以君命镇抚弊邑,不腆先君之礼,以辱从者,不腆之乐以节之。吾子舍其大而加礼于其细,敢问何礼也?”对曰:“寡君使豹来继先君之好,君以诸侯之故,贶使

  • 皇王大纪卷四十四·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襄王二十四年楚鬬章请平于晋晋阳处父报之晋楚始通二月己丑郑伯捷薨諡曰文公子兰嗣狄有乱卫人侵狄狄请平焉卫人许之冬十月己卯晋侯重耳薨諡曰文公子讙嗣卫侯不朝于晋使孔达侵郑伐緜訾及匡子使告于秦

  • 筹办夷务始末选辑补编二·佚名

    英国档选录道光三十年六月十四日两江总督陆建瀛等片(欲攘外必先安内)七月二十五日闽浙总督刘韵珂等片(查办英人租赁神光寺及禁阻英船购买台煤情形)上谕(命刘韵珂等妥办英人租赁神光寺案件)二十六日两广总督徐广缙等片(英国女

  • 卷十八·沈廷芳

    <经部,五经总义类,十三经注疏正字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十八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毛诗大雅文王之什诂训传第二十三○音义下武至文王有声二篇是武王之大雅【至衍字】序疏受命至周邦○受命谓受殷王嗣位之命【

  • 安危·韩非

    安术有七,危道有六。安术:一曰,赏罚随是非;二曰,祸福随善恶;三曰,死生随法度;四曰,有贤不肖而无爱恶;五曰,有愚智而无非誉;六曰,有尺寸而无意度;七曰,有信而无诈。危道:一曰,断削于绳之内;二曰,断割于法之外;三曰,利人之所害;四曰,乐人之所祸

  • 殊路第二十一·桓宽

    【题解】&ldquo;殊路&rdquo;就是不同道路的意思。这个词又见后《杂论篇》、《史记&middot;礼书》、《汉书&middot;武帝纪》元朔六年及元狩六年诏文等篇,乃当时习用语。此篇就孔子弟子在维护奴隶主贵族政权、反对新兴地

  • 卷五十(玄奘译)·佚名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十六静虑波罗蜜品第十之二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修行静虑波罗蜜多故。获得如是无退神通。善能建立智所作业。舍利子,当知菩萨摩诃萨。得是通智。由清净心。鲜白心。明洁心。无浊心。离随烦恼心。善

  • 卷四·赞宁

    ◎义解篇第二之一(正传二十人附见七人)○唐京兆大慈恩寺窥基传释窥基,字洪道,姓尉迟氏,京兆长安人也。尉迟之先与后魏同起,号尉迟部,如中华之诸侯国,入华则以部为姓也。魏平东将军说六代孙孟都生罗迦,为隋代州西镇将,乃基祖焉。

  • 卷第二十八·李遵勖

    天圣广灯录卷第二十八   [宋碑]杭州灵隐山玄本禅师上堂。僧问。蚌含未剖时如何 师云。光从何来。僧问。临济入门便喝。德山入门便棒。未审此意如何 师云。天晴不肯去。问。如何是灵山境 师云

  • 从奈良说到佛法之本源·太虚

    ──十四年十一月在日本奈良兴福寺讲──奈良、为日本古文化之中心点,而在座诸君,都系各宗长老,以太虚之浅学,何敢在诸君前饶舌?盖奈良为日本佛化之发祥地,吾人借境生情,而推征原始佛教之思想勃生。盖诸佛为何而说经欤?菩萨以

  • 卷第八·佚名

    律苑事规卷第八 四明演忠律寺住持嗣祖比丘省悟编述 咸 住持 毗尼戒藏佛法寿命诸祖传持延洪教观轨范三界拯拔四生明出世事转大法轮解行兼济名实相当如说而行师承有据开发上根提诱中上成就胜缘权衡纵夺致若行道说法之

  • 问花楼词话·陆蓥

    词论。清人陆鎣撰。一卷。此编成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收论词札记十六条。“原始”条论词之源流,“命题”论词之立意、主旨,“寄调”论选取词牌。又论换头、小令、长调、南北曲、古今韵等。广涉词史、词调、词韵及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