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二

宗鉴法林卷三十二

集云堂 编

大鉴下十三世

隆兴府黄龙晦堂祖心禅师(黄龙南嗣)

因黄山谷乞指径截处。师曰。祇如仲尼道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如何理论。公拟对。师曰不是不是。一日山行次。时岩桂盛放。师曰闻木樨花香么。曰闻。师曰吾无隐乎尔。公释然。即拜之曰和尚得恁么老婆心。师曰祇要公到家耳。

渠侬家住白云乡。南北东西路渺茫。几度欲归归未得。忽闻岩桂送幽香。(石溪月)

学海波澜卷未乾。几烦仙履上林峦。天香吹落秋风老。不觉相携到广寒。(石林巩)

水边林下旧生涯。梦里还家未是家。昨夜月明归兴动。西风一阵木樨花。(雪机纲)

木樨花香吾无隐。一堆火后几曾藏。夜深不用挑灯火。尽有床前明月光。(竺庵成)

晦堂与夏倚公立谈肇论。至会万物为自己者及情与无情共一体处。时有狗子卧香桌下。师拈压尺击狗。又击香桌曰。狗有情即去。香桌无情自住。情与无情如何得成一体。公立不能对。师曰。才涉思惟便成剩法。何尝会万物为自己。

瑞岩愠云。黄龙老汉伤慈不少。公立如入宝山空手而回。诸人要会万法为自己情与无情共一体么。搥杀有情狗子。碎却无情香桌。尽情收拾将来。与他一团束缚。抛向东洋大海。自然洒洒落落。虽然。更须知有顶门一窍始得。拈拄杖击香桌云。阿喇喇阿喇喇。登山脚膝酸。吃水舌头滑。十字街头石敢当。对月临风吹尺八。 平阳忞云。抽钉拔楔即不无。瑞岩怎奈伤锋犯手。何如有情狗子仍教他守夜。无情香桌且留来使用。诸人要会万法为自己情与无情共一体么。且听拄杖子为你着力。击香桌一下。

晦堂室中竖拳示众曰。唤作拳头则触。不唤作拳头则背。未审唤作什么。

赤体更无藏隐处。黄龙未语先分付。若将见解上门来。他家自有通霄路。(道场林)

背触人难会。凭君仔细看。片云才出洞。遮却面前山。(雪巢一)

晦堂一日斋时闻版声。乃唤打版行者打五棒。须臾钟鸣。又唤打钟行者打十棒。却呵呵大笑。众才坐定。师乃入堂白槌曰。大众斋毕。便归方丈。

永宁鼎云。行者吃棒自是话行天下。要问黄龙老汉。还得饭吃也未。

隆兴府宝峰云庵真净克文禅师(黄龙南嗣)

参黄龙不契。见香城顺城问甚处来。师曰黄龙来。曰黄龙近日有何言句。师曰。黄龙近日州府委请。黄檗长老龙垂语曰。钟楼上念赞床。脚下种菜。有人下得语契。便请住持。胜首座曰猛虎当路坐。龙遂令去住。城曰。胜首座祇下得一转语便住。黄檗佛法未梦见在。师大悟。方知黄龙用处。

十字街头石敢当。离家日久却忘乡。鲈鱼毕竟江南美。蒪叶浮波橘正黄。(三宜盂)

宝峰因黄龙南曰适令侍者卷帘。问渠卷起时如何。渠曰照见天下。放下帘时如何。渠曰水泄不通。不卷不放时如何。渠无语。汝作么生。师曰和尚替侍者下涅盘堂始得。龙喝曰关西人果无头脑。乃顾视旁僧。师却指之曰祇者师僧也未梦见。龙大笑。

白岩符云。黄龙道渠无语汝作么生。若是今时学者。十个五双便向他不卷不放时着倒。是他宝峰却不恁么。宝峰道和尚替侍者下涅盘堂始得。若是如今师家。不是蛮骂便是瞎棒。是他黄龙却不恁么。且道他父子节文在甚么处。觌面当机雷电疾。还他家富产儿娇。虽然。总不禁旁僧冷笑。

宝峰示众。今朝九月一。夜来霜气寒。当知门外路。一一透长安。喝一喝。

瑞岩愠云。老真净向净洁地上撒屎撒溺。当时一众甚处去也。山僧敢将狗尾要续其貂。今朝九月一。山风吹面寒。知音千里外。白雁报平安。是则是。未见作家不见道。才有是非纷然失心。

宝峰自香城归见黄龙。龙问甚处来。师曰特来礼拜和尚。曰恰值老僧不在。师曰向甚处去。曰天台普请南岳游山。师曰恁么则学人得自在去也。曰脚下鞋甚处得来。师曰庐山七百五十文唱得。曰何尝得自在。师指鞋曰何尝不自在。龙颔之。

资福广云。黄龙攻其所不守。宝峰守其所不攻。冲车临埤火箭飘空。敌手相逢胜负难决。余艎蓦唤随声应。夺得荆蛮一个船。且道宾家分上主家分上。

宝峰上堂。衲僧门下无非过量境界自在禅定。喝一喝曰。岂不是过量境界。又謦欬一声。岂不是自在禅定。呵呵呵。将此深心奉尘剎。是则名为报佛恩。

云居庄云。径山则不然。拈拄杖云。得之於心事事无碍。应之於手法法圆成。靠拄杖云。它家自有通霄路。不向如来行处行。

宝峰因诸山聚会。佛印元禅师后至。问曰云居何来迟。印曰为着艹鞋从归宗肚里过所以迟。师曰却被归宗吞却了也。印曰争奈吐不出。师曰吐不出即屙出。

永宁鼎云。我若作宝峰。待云从归宗肚里过。遂搊住云且道盖胆毛有几茎。直饶佛印尽其伎俩也作手脚不及。

宝峰华严六颂。事事无碍颂曰。事事无碍如意自在。手把猪头口诵净戒。趁出淫房未还酒债。十字街头解开布袋。

一指海云。者里即不然。事事无碍如意自在。食不论顿睡懒解带。见恶不瞋见好亦爱。一生从来不会捏怪。且道山僧底是宝峰底是。

宝峰示众。头陀石被莓苔裹。掷笔峰遭萝薛缠。罗汉院里一年度三个行者。归宗寺里参退吃茶。

天童华因僧问此理如何。童云他是关西子爱说川僧话。

宝峰上堂。洞山门下要行便行要坐便坐。钵盂里屙矢净缾中吐唾。执法修行如驴曳磨。

镜堂清云。闻说关西子没头脑。原来祇在者里无端。将世尊三大阿僧祇劫所立禁戒一一灭裂殆尽。乃喝一喝。当时若有人下得者一喝。不惟表参学眼正。且使洞山向去做个本色宗师。不敢向净白地上胡屙乱唾。蓦拈拄杖。莫有为洞山抱不平者么。靠拄杖。比拟张麔兔亦不遇。

隆兴泐潭洪英禅师(黄龙南嗣)

僧参拜起便垂下袈裟角曰脱衣卸甲时如何。师曰。喜得狼烟息。弓弰壁上悬。僧却揽上袈裟曰重整衣甲时如何。师曰。不到乌江畔。知君不肯休。僧便喝。师曰惊杀我。僧拍一拍。师曰也是死中得活。僧礼拜。师曰。将谓是收燕破赵之才。元来是贩私盐汉。

瀛山誾云。将军节制屈杀偏裨。当时者僧何不道贼贼便出。 如庵彰云。者僧冲锋抗敌。不觉脑后着戈。泐潭虽能布长蛇大阵。怎奈无生擒活捉之机。顾左右云。者里还有不顾危亡单刀直入者么。如无。看山僧向饿虎口中夺食去也。拈拄杖一齐趁出。

破赵收燕主阃才。输机夺转胜筹来。通身是胆冲锋便。战出重围又被围。(雪关誾)

吉安龙庆庆闲禅师(黄龙南嗣)

因问讯次。龙曰。据汝知见。祇得上梢不得下梢。师曰某甲上梢亦得下梢亦得。龙曰如何是上梢。师曰风过树头摇。龙曰如何是下梢。师曰刀斫斧凿。龙曰老僧即不然。师曰如何是上梢。龙曰头鬅鬙耳卓朔。师曰如何是下梢。龙曰紧捎艹鞋。师曰谢师答话。龙便喝。

时人祇见芦花白。不见蓼花开又红。若问树头的的意。西风昨夜到梧桐。(铁机信)

龙庆因黄龙问得座披衣向后如何施设。师曰遇方即方遇圆即圆。龙曰你与么说话犹带唇齿在。师曰。某甲祇如是。和尚又作么生。龙曰近前来与汝仔细说。师抚掌曰三十年用底今日捉败。龙呵呵大笑曰一等是个精灵。

三昧真云。龙庆只知捉败黄龙。不知被黄龙捉败。三昧恁么也带唇齿。此便是三十年底施设。也请勘之。

福州玄沙合文明慧禅师(黄龙南嗣)

僧问如何是道。师曰私通车马。僧进一步。师曰官不容针。

酬机也祇看来机。善打围兮脱得围。拟骋骅骝千里步。金鞭被我掣将归。(六雪誾)

黄檗积翠永庵主(黄龙南嗣)

问僧审奇。汝久不见何所为。曰近见伟藏主有个安乐处。师曰试举似看。奇乃叙所得。师曰汝是伟未是。奇莫测。归以告伟。伟曰汝非永不非。奇愈疑。走积翠质之南公。公大笑之。师闻作偈曰。明暗相参杀活机。大人境界普贤知。同条生不同条死。笑倒庵中老古锥。

阳山顶云。三个老汉绵里有针泥中有刺。明赏暗罚则不无。若是衲僧巴鼻。天地悬隔。何故。不合说是说非。

福州长庆惠暹文慧禅师(浮山远下净因臻嗣)

僧问。离上座之宝剎。登延庆之道场。如何是不动尊。师曰孤舟载月明。曰忽遇橹棹俱停又作么生。师曰渔人偏爱宿芦花。

瀛山誾别云。或有问山僧如何是不动尊。祇向道烧香礼拜着。

大鉴下十四世

蕲州东山法演禅师(白云端嗣)

参白云遂。举僧问南泉摩尼珠话请问。云叱之。师领悟。献投机偈曰。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丁宁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云印可之。

妙喜杲云。山前一片闲田地。元来记得在。叉手丁宁问祖翁。祇为契劵不分明。几度卖来还自买。难为牙保人。为怜松竹引清风。喝一喝云。乞儿见小利。 文峰玉征云。卖来还自买即不问。诸人且道。毕竟唤什么作一片闲田地。直饶你道得分明。我更要问你讨契券在。

山前田地卖还买。松竹清风痛自怜。堪笑梦中夸富贵。觉来那值半文钱。(遁庵演)

忍死丁宁见白云。一杯鸩酒十分斟。若教不饮空归去。田地无由被陆沉。(竹屋简)

人情得富便称强。松竹清风不掩藏。何似羲皇北窗下。解衣高卧纳余凉。(理安问)

爱他风雪耐他寒。独自凄凄把钓竿。夜静云开孤月露。不堪看处也堪看。清风下载。月色将阑。抛纶假寐倚阑干。(天水广)

东山曰。老僧游方十余年。参数十员善知识。将谓了当。及到浮山圆鉴会下。更开口不得。后又到白云。因齩破一个铁酸馅。真是百味具足。且道馅子一句作么生道。花发鸡冠媚早秋。何人能染紫丝头。有时风动频相倚。似向阶前斗不休。

灵隐岳云。东山恁么说话犹欠悟在。

白云铁酸馅。衲僧难下口。忽然齩得破。大作狮子吼。(月庵果)

东山出队归示众。出队半个月。眼不见鼻孔。失却祖师禅。拾得个骨董。且道向甚处着。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佛塔。

峰顶[邱-丘+宗]云。山僧出队五个月。眼睛鼻孔无差别。有人问我祖师禅。劈头拄杖要见血。祇如遇释迦牟尼佛多宝佛塔又作么生。乃和南云。恭惟合山头首。久别众慈。万福万福 径山杲云。径山出队八十余日。鼻孔常与眼睛相见。亦无祖师禅可失。亦不曾拾得骨董。则无以奉释迦牟尼佛。亦无以奉多宝佛塔。毕竟得个甚么。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东山因僧问如何是佛。师曰口是祸门。

的的当阳句。明明箭后路。着靴人吃肉。赤脚人趁兔。(径山杲)

口是祸门。电掣雷奔。娑竭出海。震动乾坤。(鼓山珪)

东山因僧问。一大藏教是个切脚。未审切阿那个字。师曰钵啰娘。曰。学人祇问一字。为什么却答许多。师曰七字八字。

昭觉勤云。迅雷不及掩耳。 仰山钦举毕卓拄杖云。十卜千千。 甄峰承云。利似倚天长剑。钝如无孔铁锤。 天目律云。者僧问个切脚。东山乃恁么答。且道是什么义。红尘堆中。花街柳巷。僻谷穷山。白云澹荡。

唇上必并班豹剥。舌头当的帝都丁。自古上贤犹不识。造次凡流岂可明。(石庵玿)

一大藏教是切脚。东山切得钵啰娘。胸中愤气盘不得。忽作虹霓万丈长。(即庵觉)

谁家画阁露娇娘。满额梅花别样妆。着眼且须亲看破。莫闻声外唤檀郎。(夹山豫)

子晋庙前山月明。人闻往往夜吹笙。鸾吟凤唱听无拍。多少霓裳散序声。(铁容元)

东山示众。四五百担麦。二三千担稻。好个休粮方。耆婆不得妙。

灵隐岳云。东山老人好语。祇是探头太过。香山有个方便。也要诸人共知。透得金刚圈。细嚼铁酸馅。一饱忘百饥。始信不相赚。 伏龙长云。管取有钱常住。不无演祖。若是将无作有拔贫助富。还他无明老汉始得。米不蓄一粒。菜不栽一茎。任渠往来者。吃得饱膨脝。

东山因僧问如何是佛。师曰肥从口入。

老去眉须似雪霜。元来习气尚难忘。少年无限伤心事。一度思量一断肠。(佛鉴懃)

牙根烂嚼真弥勒。腹里横吞老释迦。大地虚空皆得饱。者回不到负檀家。(心闻贲)

东山示众。释迦弥勒犹是它奴。且道它是阿谁。便下座。

开圣觉因东山举问。答云胡张三黑李四。山然之。时圆悟为首座。乃云。好则好。恐未实。次日入室。山仍举前话。觉云昨日向和尚道了也。山云道什么。云胡张三黑李四。山云不是不是。云和尚为甚昨日道是。山云昨日是今日不是。觉大悟。 万峰蔚云。你还识他么。不离者个即者个。我是阿谁谁是我。不审不审。蹉过蹉过。 平阳忞云。大小东山将常住果子私自受用。天童则不然。释迦弥勒犹是他奴。且道他是阿谁。高声召云。大众。今晚小尽二十九。普请大众吃茶去。拈拄杖骤步下应供堂。 铁佛原云。诸人要知东山端的么。问取古庙里中央第一尊泥塑土地位下黑将军。 隐明纶云。大小祖师原来胆小道不得。何不问我。炭墼子。复云。炭墼子。莫泼水。拟抬头。千万里。

老年经节腊。乐事甚悠悠。不及儿童日。都来不解愁。(南堂静)

释迦弥勒是他奴。古今禅流知也无。好酒不须悬望子。酢酸何必挂葫芦。(野牛平)

孤峰高卧且忘身。那管亲王与重臣。自有一双青白眼。未曾轻视等闲人。(翠霞宁)

寂寂帘垂无影象。六街月锁不逢人。怪来九五尊严甚。祇为从来不对宾。(眉浪沧)

东山因僧问如何是临济下事。师曰忤逆闻雷。

从前忤逆怕闻雷。不似大虫看水磨。孤峰顶上要同行。十字街头还共坐。(鼓山珪)

者僧苦下打斧拳。霹雳声中宇宙昏。惊起无明金翅鸟。劈开沧海取龙吞。(东山空)

东山示众。我有一物。不属凡不属圣。不属邪不属正。万事临时。自然号令。

瑞岩愠云。大小五祖何异宋人以死鼠为璞。山僧则不然。世有一物。在凡属凡在圣属圣。在邪属邪在正属正。万事纷纷。何须号令。拈拄杖卓一下。 拙庵朴云。清溜溜。白滴滴。描不成。画不出。觑着则眼睛瞎。撞着则脑门裂。且道与演和尚道底是同是别。

东山问僧曰。倩女离魂。那个是真底。

二女合为一媳妇。机轮截断难回互。从来往返绝踪由。行人莫问来时路。(普融藏主)

祇是旧时行履处。等闲举着便誵讹。夜来一阵狂风起。吹落桃花知几多。(慈受深)

纵使百千劫。所作业不忘。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或庵体)

良宵爱月上危楼。几处笙歌几处愁。歌管未阑愁未歇。忽然天晓一时休。(且庵仁)

忆昔春风上苑行。烂窥红紫厌平生。如今再到曾行处。寂寂无人艹自青。(万庵柔)

南枝向暖北枝寒。何事春风作两般。凭仗高楼莫吹笛。大家留取倚阑看。(雪庵瑾)

数声羌笛最关情。去路遥遥恨不胜。彷佛暮云归未合。远山无限碧崚嶒。(惟庵然)

惯携书剑走江湖。白手成家事岂孤。曾忆当年作客处。也听人前唱鹧鸪。(济水洸)

初三初四月朦胧。不似金钩不似弓。谁把玉环敲两段。半沉沧海半悬空。(大咸咸)

无端凿壁暗偷光。春气纷纷意渺茫。蝴蝶空余魂梦冷。枝头狼藉不成香。(慧昱)

翩翻黄鸟叫关关。洞口云深艹木寒。一阵和风吹晓嶂。满庭花露泣阑干。(蟠溪广)

斗柄初回日渐长。罗浮春色十分香。一枝横亚清波上。引得游蜂上下忙。(慧鉴融)

与郎分袂侍郎行。一对鸳鸯画不成。枕上梦回春漏寂。透帘斜月照孤衾。(侣岩荷)

东山示众。前回底今日使不着。今日底后回使不着。使不着。重遭扑。自古至於今。谁错谁不错。忽有个汉出来道。白云不是今日错。自曰错。

保宁茂云。扶竖临济正宗。揭示杨岐奥旨。还他东山始得。虽然。也是泥里洗土块。山僧即不然。去年底今年用得着。今日底后日用得着。用得着。重拈却。一步阔一步。一着高一着。或有个汉出来道。长老与么说话也是无孔铁锤。祇向他道。若是无孔铁锤。正用得着。

东山垂语。路逢达道人。不将语默对。且将什么对。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诚哉是言也。弄物不知名。(月林观)

路逢达道人。不将语默对。拦腮劈面拳。直下会便会。(无门开)

东山示众。譬如水牯牛过窗棂。头角四蹄都过了。因甚尾巴过不得。

天童华云。者样说话多年在肚皮里。信知天下无人理会。所以密之三寸。今日拈出。敢问诸仁者。既是大底俱过了。为甚尾巴过不得。 狮林则云。者个是东山演祖不了事处。老汉参方三十年。也有两件不了底事。是那两件事。饥来要吃饭。困来要打眠。 虎丘森云。今为诸人说个譬喻。如蟭螟虫能向火焰上作窠。因甚阎浮大地无他栖泊处。良久云。一曲两曲无人会。雨过夜塘秋水深。 天花悦云。诸人还会也无。若也会得。未免白日见鬼。若也不会。亦未免白日见鬼。 大梅帜云。过得过不得则且置。毕竟唤什么作牛尾巴。良久云。遍界不藏全体露。丝毫有见事还差。喝一喝。

龟本真灵物。都缘不自知。一朝亲脱壳。直透九天飞。(如庵用)

浪静风恬意转殊。满天星斗月轮孤。时人休恋一湖水。来上扁舟泛五湖。(铁关枢)

功齐功化何曾了。已到家乡未彻头。直须翻转乾坤也。杨子江心水倒流。(瑞白雪)

髑髅谩说遇知音。天上人间亦浪寻。敲到第三双眼直。谁知枯木有龙吟。(豁堂岩)

玉人梦暖不知春。转棹芦洲雪月倾。耕破扶桑云万里。等闲换步丧通身。通身丧。绝伎俩。尾巴不在窗棂上。南山云起北山雨。平地滔天翻白浪。(宁远地)

神龙脱骨跃天飞。尚忆寒潭春水湄。霹雳一声魂胆落。九霄从此去无依。(隐含敷)

块雨条风三月天。暖风何处不陶然。途中多少寻芳客。误听黄鹂作杜鹃。(敏学圣)

贼贼。何故。窗棂过不得。曾遭毒手堕深坑。尾巴尖上酬恩德。报君知。重击节。鹞子不在新罗国。(卓灵常)

风敲月户扆同冷。雨打茅堂暑亦寒。高卧懒寻人事俗。诗肠仅比酒肠宽。(自闻宣)

陈年心事总消磨。老去光阴白发多。高阁凌烟名不挂。风前慵听太平歌。(莹章玠)

风雨无端妒落梅。纸窗竹榻乱声来。一场好梦都惊散。蓬户无人门自开。(绿雨蕉)

东山因僧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头上戴累垂。曰见后如何。师曰青布遮前。曰未见时因甚百鸟衔花献。师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曰见后为什么不衔花。师曰贫与贱是人之所恶。

径山杲云。师翁虽则善赴来机。怎奈语惊时听。径山今日有两语要与师翁相见。牛头未见四祖因甚百鸟衔花献。茅屋上安鸱吻。见后因甚不衔花献。佛殿里掘东司。 灵岩储云。径山固是别展旗枪。未免分作两处。国清亦有一语要与径山相见。牛头未见四祖因甚百鸟衔花献。不快漆桶。见后因甚不衔花献。不快漆桶。且道东山底是径山底是国清底是。一僧才出。清云。不快漆桶。

玉花金草满篱东。翠竹苍松趣更浓。杜宇一声清梦断。月明寂寂万山空。(大善[山*隽])

宗鉴法林卷三十二

猜你喜欢
  众经目录卷第四·法经
  卷第三十六·佚名
  佛说大乘稻秆经讲记·太虚
  卷之六·即非如一
  僧才训练班训词·太虚
  维摩经义疏卷第六·吉藏
  卷一百二十六·佚名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三下·道宣
  虔诚的心·佚名
  八佛名号经正文·佚名
  四分律卷第十九(初分之十九)·佚名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第十卷·蕴闻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第二卷·蕴闻
  南岳继起和尚语录卷之九·弘储
  佛说栴檀树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自序·刘若愚

    累臣若愚,死罪死罪,叩首叩首。洪惟我太祖老爷,奋兴淮甸,混一华夏,圣德神功,超轶万古,创交结近侍官员之律禁,扶同奏启之条。立法垂统,亦严且密矣。迨宣庙老爷建内书堂,则内官不许识字之禁不得不开。然而累臣今日敢曰立言也乎?顾名

  • 江西后篇第八·王闿运

    江、浙沦陷,寇聚于东。及曾、左用师,皖南多隆阿、曾国荃扬兵安、庐,寇无所聘,则泛溢西出;而领外群寇,阴受号召,聚党千数百人,出掠旁县,旬日数万,亦皆由江西达皖、浙,故江西为群寇孔道。自咸丰十年至同治三年,江宁复之先,寇凡三大至

  • 卷之二百八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江淹传·李延寿

    江淹字文通,济陽考城人,父亲江康之,作过南沙县令,很有才气。江淹从小丧父,家境贫寒,常仰慕司马相如、梁鸿的为人,不屑于从事经学训诂,而倾心于诗赋文章。早年被高平檀超赏识,常请他坐上席,厚加礼遇。初次作官为南徐州从事,又转任

  • 吕祖俭传·脱脱

    吕祖俭字子约,婺州金华人,是吕祖谦的弟弟,像学生一样受学于吕祖谦。监明州仓,将要上任,恰逢吕祖谦去世。按照吏部四选注授官员差遣的规定半年不上任的为逾限过犯,吕祖俭决心打算服满为期一年的丧期,朝廷同意了他的请求,诏官员

  • 卷九十五·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九十五明 俞汝楫 编旷典备考耕藉初举藉田议洪武元年十月癸亥上欲举行耕藉田礼谕廷臣曰古者天子藉田千亩所以供粢盛备馈饎自经丧乱其礼已废上无以教下无以劝

  • 吴祖耀·周诒春

    吴祖耀 字觉生。年二十九岁。生于天津。永久通信处。北京掌扇胡同二号。已婚。女一。初毕业于日本横滨圣约瑟学校。宣统元年。自费游美。入威斯康心大学。习化学。民国二年。得学士学位。民国三年。得硕士学位。为美

  • 名实论第六·公孙龙

    天地与其所产者,物也。物以物其所物而不过焉,实也。实以实其所实,不旷焉,位也。出其所位,非位;位其所位焉,正也。以其所正,正其所不正;疑其所正。其&ldquo;正&rdquo;者,正其所实也;正其所实者,正其名也。其&ldquo;名&rdquo;正,则唯

  • 卷十人物篇·杨时

    子曰:万物之始,气化而已。既形,气相禅,则形化长而气化消。子曰:人以累物为患,必以忘物为贤,其失一也。子曰:物固有是理,因而充长之,不俟乎造为。故曰:益长裕而不设,设则伪矣。子曰:观物理于察己之理明,则无往而不识矣。子曰:君子循理

  • 叙意论教乘·德清

    叙意西域诸祖造论以破外道之执、须善自他宗。此方从古经论诸师、未有不善自他宗者。吾宗末学、安于孤陋、昧于同体、视为异物。不能融通教观、难于利俗。其有初信之士、不能深穷教典。苦于名相支离、难于理会。至于酷

  • 卷三十八·李明复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集義卷三十八宋 李明復 撰襄公程頤曰襄公名午成公子簡王十四年即位襄諡也因事有功曰襄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仲孫蔑會晉欒黶宋華元衛甯殖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圍宋彭城謝湜曰楚以兵入魚石于彭城魚石以

  • 佛说护净经·佚名

    失译人今附东晋录往昔佛共阿难行。遇值一池。东西四十里。南北四十里。深四十里。池中有虫。其形似科蚪形黑如墨。佛语阿难。识此池中虫不。答言不识。佛语阿难。此池中虫者。十方世界大众僧。食不净食。堕此臭秽粪屎

  • 序·佚名

    嘉兴大藏经 盛京奉天般若古林禅师语录序古林禅师亦吾徒之特异者也浮屠之学非善幻多术之谓所贵了脱生死耳彼盖于去来之际为尤异何异乎异其生死自主焉可死即死欲未死即复生期死则又死乙亥仲冬既望跏趺坐逝一夕矣次旦

  • 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莎士比亚

    《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是一部悲剧,首次出版于1594年。该剧讲述一个如花似玉的名门闺秀拉维妮娅遭到令人发指的摧残,父亲泰特斯以牙还牙,于是有了令人同样心惊的人肉宴。该剧讲述

  • 续释常谈·龚颐正

    一卷。宋龚颐正撰。龚颐正字养正,本名敦颐,因避讳改。处州遂昌(今浙江遂昌县)人。光宗时为国史院检讨官。另著《芥隐笔记》一卷。是书为《释常谈》之续篇,辑录范围颇广泛,遍及经史子集、诗词及笔记小说等。文字较简洁

  • 琴议·刘籍

    一名《琴义》。琴论专著。北宋刘籍撰。1卷。籍自称“野人”,当为隐居未仕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与《宋史·艺文志》皆著录。宋何薳《春渚纪闻·杂书琴事》亦言及此书。收录于南宋嘉定间田芝翁所编《太古遗音》

  • 三指禅·周学霆

    脉学著作。三卷。清·周学霆撰于1827年。周氏信仰佛道,尝谓:“医理无穷,脉学难晓。会心人一旦豁然,全凭禅悟。”并认为:“全身脉症,于瞬息间尽归三指之下”,故名《三指禅》。又自神其说,谓其脉学曾经“异人”指点而不

  • 佛说目连问戒律中五百轻重事经·佚名

    西晋录失译人名,唯首品即犯戒罪轻重,并目连所问二经,下诸品,与五部律,及诸律论,俱多矛盾。曾于毗尼集要卷首稍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