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目录

续藏经   隆兴编年通论

宋 祖琇撰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目录

隆兴府石室沙门 祖琇 撰

第一卷

东汉孝明皇帝  沙门迦叶摩滕竺法兰  论  沙门安世高  沙门支娄迦谶竺佛朔  孝桓帝  优婆塞安玄严佛调  牟子自叙  牟子理惑二十篇  论  范晔东汉西域传  论

第二卷

曹魏  沙门昙柯罗康僧铠帛延  沙门昙无德昙译支疆黎接  陈思王曹子建  吴主孙权  沙门维祇难竺律炎  优婆塞支谦支亮  三藏康僧会  太傅阚泽  吴主孙皓  西晋  论  沙门竺法护  优婆塞聂承远  沙门耆域  沙门佛图澄  论  东晋叙  沙门吉友  丞相庾氷建议沙门致拜王者  尚书令何充等议不应拜  庾氷再议致拜  何充等再议不应拜  庾氷三议必欲致拜  何充等三议驳不应拜  尚书令何充  法师竺法潜  法师支道  临海太守郗超

第三卷

法师道安  论  高士孙绰  逸士许询  法师慧远  嵩明教题法师影堂  论  遗民刘裎之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  论  法师道? 道融  法师道相 道标  法师僧肇  论  尊者弗多罗  尊者佛陀耶舍

第四卷

远法师沙门不敬王者论五篇  论  尊者佛陀跋陀  法师法显  凉国三藏昙无谶  法师道生  沙门僧群  论  魏托跋焘叙  魏书佛老志  论  魏太宗封沙门法果  魏光禄崔浩  道士寇谦之  司马温公通鉴论  禅师玄高

第五卷

神僧杯渡  三藏求那跋陀罗  宋文帝设大会  三藏求那跋摩  宋文帝与何尚之羊玄保议佛教  康乐侯谢灵运  沙门慧观 慧琳  论  法师法瑗 灵澈  魏太子晃  禅师玄高慧崇遇害  魏太武帝废教  将军王玄谟  魏崔浩族诛  论  高僧昙始  魏高宗复教亲为师贤落发  论  宋武帝访求那跋陀罗  法师道猷 宝亮  司谏上章欲沙门致拜王者  朱灵期  大士宝公  异僧邵硕  法主僧瑾  名士周颙  法师僧锺  论  魏显宗护位  沙门昙兰

第六卷

齐法师僧远  法师法献玄畅  论  大士宝公事迹  沙门净度 普恒  沙门法道 慧嵬  中书何点 何胤  沙门慧安 昙超  隐士刘虬  逸士顾欢二教夷夏论  司徒袁粲二教难  常侍何镇之折顾欢书  常侍朱昭之朱广之难夷夏论  高僧慧通绍正驳夷夏论  道士孟景翼正一论  司徒张融二教门律周颙征辩  论  南齐叙  三藏僧伽跋陀罗  梁武帝与宝公问答  本朝太宗赐谥号诏  论  武帝妃郗氏

第七卷

武帝废道教  武帝诏何点胤  法师法云  魏主自讲维摩经  法师僧旻  武帝涅盘经疏序  沈约中食论设会论  论  魏胡太后造塔  法师慧皎  沙门僧朗 道英  武帝命慧约法师授归戒  禅师慧达 道仙  法师智藏  论  魏孝明帝会僧道论教  魏书佛老志  论  初祖达磨大师(大乘八道四行)  论

第八卷

双林大士傅翕(心王铭)  论  隐士阮孝绪七录  法师慧约  梁照明太子  舍人刘勰舍俗  逆贼侯景破京城  梁高祖武皇帝崩(史官魏征论)  论  三藏真谛  居士陆法和  北齐叙  禅师僧稠  名臣杜弼  道陆士修静与法师昙显试道术  论  法师法上  齐书王劭叙佛教  陈叙  禅师慧闻  法师宝琼 洪偃

第九卷

后周叙  道士张宾与法知炫辩二教  法师道安二教论  周武帝废二教  法师静蔼  周武帝焚经像  周武帝废齐地二教法师慧远杭辩  周宣帝复教  沙门法藏 任道林  论  隋叙  法师昙延 尼智仙  律师灵藏 昙询  隐士李士谦  论  二祖可大师  天台智者大师(智顗)  文中子王通  东皋子王绩  论  隋文帝建舍利塔  论

第十卷

禅师智舜  法师昙迁  法师明瞻对炀帝辩僧不拜王者  三祖璨大师(信心铭)  论  法师慧净与道士余永通论义  神僧法喜  论  唐叙  法师慧乘与道士刘进喜论义  傅弈上废释教表  唐高祖诏问佛教利害宰相萧瑀廷辩  法师慧乘等着破邪论  典仪李师政内德论  论

第十一卷

高祖沙汰二教诏  论  太宗问治魏征对  太宗诫傅奕毁佛  太宗吞蝗虫  诏所在战场并创建佛寺  论  天下断死罪二十九人  四祖信大师为融禅师说法  三藏玄奘辞游西域  法师充琬  诏天下州府量定度僧尼数  论  张士衡答皇太子问  律师慧[仁-二+才]  诏老子在释氏之上  法师智实辩争不允  论  尚书虞世南  法师慧净与道士蔡子晃论义  法师慧琳  太原僧道请帝临幸  论  诏禁贩鬻佛像  相国萧瑀  太宗幸弘福寺施绢  法师法顺  奘法师入祇罗等国  原州献瑞石文  论

第十二卷

法师玄奘至自西域见帝于东都  奘法师进新译经论请帝为序  太宗降勑不允  奘法师再请制序表  法师慧棱  方士李淳风  太宗命奘法师罢道辅政奘力辞获免  诏写新译经论宣赐九疏通  太宗三藏圣教序  奘法师谢表  皇太子菩萨藏经后序  诏赐奘法师磨衲  诏天下寺院各放度僧五人  诏禁中创传法院留奘法师谈道  皇太子创大慈恩寺  太宗崩(本纪赞)  论  四祖信大师

第十三卷

高宗赐内宫亡人衣物助奘法师建塔  天竺国遣使致奘法师书  奘法师复天竺法主慧天书  法师窥基  法师慧立上于志宁书  尚药吕才见奘法师悔过  奘法师乞差译经润文官  高宗御制慈恩寺碑  奘法师谢表  京城迎大慈恩寺碑  诏除僧尼同俗刑  道士李荣与法师义褒论义  奘法师辞入嵩山制不允  道士黄寿与法师会隐论义  三藏法师玄奘示寂  论  律师道宣  香山妙善缘起  论

第十四卷

僧道定夺化胡经  论  五祖忍大师  旧唐史达磨事迹  论  尊者佛陀波利  法师窥基 玄晖  十沙门上则天大云经  论  则天遣使于阗取华严梵本  法师法藏  国师慧安  三藏义净至自西域  宰相狄仁杰谏铸像表  论  御史张廷珪谏铸像表  诏贤首法藏讲新华严经  纳言李峤谏铸像表  中宗复位  诏六祖能大师  中书令张说国师神秀碑  国师慧安示寂  实叉难提再至京师

第十五卷

禅师法仪  律师道岸  睿宗即位  普度僧尼道士  三藏菩提流志  神僧万回  论  大士僧伽  诏禅师一行辞不赴  六祖能大师  旧唐书六祖事迹  论  永嘉玄觉禅师  玄宗诏禅师一行至阙  禅师元珪为岳神授戒  论  三藏无畏召龙致雨  宰相宋璟入曹溪礼塔  诏禅师一行撰大衍历  沙门智升  禅师一行进黄道仪  沙门牛云  日本国僧荣睿  菩提流志示寂  禅师破灶隋  禅师一行示寂  论

第十六卷

大师张说般若心经序(二法堂赞)  三藏金刚智  论  禅师义福  方士张果  三藏无畏  论  三藏不空游西域传教  沙门法秀  论  长者李通玄  论  青原行思禅师  禅师普寂  太子詹事严挺  禅师本净入内说法  张正甫怀让禅师碑  贺知章乞度为道士  道士吴筠  三藏不空至自田域  李华玄素禅师碑  三藏不空致天神降见

第十七卷

左溪禅师玄朗  梁肃天台法门议  鲁山令元德秀  论  逆贼安禄山陷长安  玄宗幸蜀  肃宗即位千灵武  论  立内道场  新罗僧无漏  诏南阳慧忠禅师  颜鲁公天下放生池碑  左丞王摩诘  尼真如进天帝十三宝  论  代宗诏诸寺讲仁王经  法师良贲仁王经疏序  禁中作盂兰盆会  宰相杜鸿渐请禅师无住说法  论  国师慧忠与太白山人问答  径山道钦禅师  牛头慧忠禅师  西域大耳三藏  论

第十八卷

严郢不空三藏碑  梁肃律师昙一碑  独孤及三祖大师赐谥碑  颜鲁公抚州戒坛碑  论  护国三藏崇慧  论  沙门圆泽隐士李源  国师慧忠示寂  论  宰相王缙  禅师崇慧  华严疏主澄  相国李泌  南岳明瓒禅师(懒瓒敬)

第十九卷

荆溪禅师湛然  梁肃天台止观统例  论  马祖道一禅师  德宗诏法师澄观译经  石头希迁禅师(参同契)  高僧皎然 灵澈  权相国送澈上人序  权相国送玄禅师序  律师僧标  诏法师澄观入内升座赐号清凉国师  论  许尧佐律师熙怡碑  刘轲黄石岩高僧记

第二十卷

柳子厚律师法证碑  隐士陆羽 王休  僧智崇  白乐天哭凝禅师八渐颂  盘山宝积禅师  柳子厚送浚上人序  柳子厚般舟和尚碑  太尉韦皋鹦鹉记  顺宗帝与如满禅师问答  清凉国师答顺宗心要  宪宗诏鹅湖大义禅师  寒山子 拾得  论  丰干禅师  柳子厚禅师如海碑  柳子厚送浩初上人序  论  宰相权德舆  草衣禅师宴坐记

第二十一卷

清凉国师答宪宗华严旨要  孟简萧俛监护译经  论  禅者无着入五台山见文殊  太尉吕惠乡见衣蒲童子  禅师怀恽  居士庞蕴(百灵则川松山石林齐峰灵照)  柳子厚弥陀和尚牌  柳子厚净土院记  法师智辩禅师道树  百丈怀海禅师(禅苑清规)  论  柳子厚大明律师(碑阴)  柳子厚六祖赐谥碑  苏东坡题跋  论

第二十二卷

台山隐峰禅师  归宗智常禅师  供奉吴元卿舍俗  权相国章敬禅师碑  论  [阿-可+来]右马郎妇  白乐天律师上弘碑  刘梦得灵澈诗集序  柳子厚悼灵澈诗  柳子厚复大云寺记  柳子厚无姓和尚(碑阴)  禅师元浩  论  宪宗迎佛骨  侍郎韩愈佛骨表

第二十三卷

韩退之见大颠外传论  禅师大颠  刺史柳宗元  论  送文畅上人序琛上人序元暠师序  送方及师序玄举师序  论  白乐天见鸟窠禅师  穆宗诏无业禅师(无业法语)  论

第二十四卷

元微之石壁法华经记 中书王智兴请普度僧尼  古灵禅师  沈传师请普度僧尼不允  论  唐伸药山禅师碑  尚书李翱复性书三篇  论  白乐天石壁经记  丹霞天然禅师(玩珠吟)  凌行婆

第二十五卷

文宗诏惟政禅师  李训请罢内道场沙汰僧尼  论  南泉普愿禅师  裴相国法师端甫碑  僧统清凉国师示寂  裴相国清凉国师碑铭  文宗皇帝国师画像赞  论  圭峰宗密禅师  论  武宗立九仙玄坛授法箓  武宗议罢释教  论  制捡括天下寺院僧尼数  废释氏诏  武宗崩(旧唐史赞)  论  宣宗即位诏复释教

第二十六卷

尚书白乐易(画弥陀佛记)论  裴相国平章释教问答  贬李德裕崖州司户诏  论  华林善觉禅师  黄檗希运禅师  宣宗召宏辩禅师入内问法  论  崔黯复东林寺记  沩山灵佑禅师  相国郑愚灵佑禅师碑  论  李节送沙门疏言序

第二十七卷

诏罗浮隐士轩辕集  宣宗崩(旧史赞通鉴赞)  论  德山宣鉴禅师  临济义玄禅师  论  长沙景岑禅师  洞山良价禅师  懿宗赐玄法师沉香座  法师知玄  论  禅源诸诠序  相国裴休(禅源诸诠序)  论  迎凤翔佛骨舍利  新唐史赞  论

第二十八卷

岩头全豁禅师  论  仰山慧寂禅师  论  赵州从谂禅师  云居道膺禅师  论  五代序  雪峰义存禅师  玄沙师备禅  论  云门文偃禅师  论  清凉文益禅师  论

第二十九卷

圣朝御制(附)  太宗皇帝圣教序  真宗皇帝述圣教序  仁宗皇帝广灯录  徽宗皇帝续灯序  论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目录终  编目  十五

刊头法眼宗应助雕此目录一卷并御制七纸

 

猜你喜欢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十二·佚名
  ●参天台五台山记卷第七·成寻
  佛说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卷上·佚名
  卷第九·费隐通容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二·玄奘
  金刚般若论会释卷中·窥基
  北山录卷第二·神清
  神足行章第六·佚名
  卷十五·赜藏主
  人死何往的回答·太虚
  卷二十四·佚名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二十四·佚名
  二十五、三座说法·慧开
  菩萨的人生观与公民道德·太虚
  卷第四十四·霁仑超永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六·赵翼

      ○陆放翁诗  古来作诗之多,莫过於放翁,今就其子子ね所编八十五卷计之,已九千二百二十首。然放翁六十三岁在严州刻诗,已将旧稿痛加删汰。六十六岁家居,又删订诗稿,自跋云:"此予丙戌以前诗十之一也,在严州再编,又去十之九

  • 卷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卷十一春归【赵曰题云春归言归当春时也○广德二年成都作】苔径临江竹茅檐覆地花别来频甲子归到忽春华倚杖看孤石倾壶就浅沙远鸥浮水静轻鷰受风斜【有态】世路虽多梗吾生亦有涯此身醒复

  • 卷三百五十三·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五十三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东斋吟藁陈岘字夀南温州平阳人淳熙十四年中博学宏词科赐进士出身官中书舎人直学士院饮翁常之宅分韵得友字杖屦随春风邂逅得良友行行西域道触目尽花

  • 卷七十七·陈焯

    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七十七兵部主事陈焯编揭傒斯【字曼硕龙兴富州人父来成宋乡贡进士傒斯幼贫读书尤刻苦昼夜不懈繇是贯通百氏大悳间游湘汉程钜夫卢摰先後为湖南宪长咸器重之钜夫因妻以从妹延佑间程卢列荐於朝特授

  • 提要·宋伯仁

    (臣)等谨案西塍集一巻宋宋伯仁撰伯仁字噐之湖州人嘉熈时为盐运司属官其集一名雪岩吟草乃嘉熈戊戌己亥两岁所作因寓居杭州之西马塍故以西塍为名厉鹗宋诗纪事乃分雪岩马塍为二集又误西字为马字均为失实陈起作江湖小集曽収

  • 大事记续编卷二十六·王祎

    晋孝惠皇帝元康元年春正月乙酉朔改元永平【以本纪修】解题曰宋庠纪年通谱永平汉明帝年号二月癸酉楚王玮淮南王允来朝三月辛卯皇后遣殿中兵杀杨骏兄弟其党皆夷三族解题曰晋二衞始制前驱由基强弩为三部司马二衞各五部督

  • 第三二三谕道光二十年五月初九日一二二○一--三·佚名

    淡水分府刘,谕总理:协同庄副、庄耆等选举庄正特授淡水分府刘为谕饬佥举顶充事。本年三月初三日,据乌树林、石岗仔庄庄正黄绍坤呈称:「伊充该庄庄正,上年忽沾疯疾,至今手足病废,又兼年老,恳准退办,另饬举充

  • 一四四六 热河总管福克精额等奏文津阁书籍校竣已照式归架折·佚名

    一四四六 热河总管福克精额等奏文津阁书籍校竣已照式归架折乾隆五十七年闰四月二十七日奴才福克精额、佛保谨奏,为书籍校竣,现已照式归架,恭折奏闻事。前经纪昀遵旨带领看书人等恭赴文津阁下,校阅各书。此内舛错无多者,卽

  • 三六七 谕内阁梁国治着充四库全书处副总裁·佚名

    三六七 谕内阁梁国治着充四库全书处副总裁乾隆四十二年二月初八日乾隆四十二年二月初八日内阁奉上谕:梁国治着充四库全书处副总裁。欲此。(军机处上谕档)

  • 卷二十四下·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二十四下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琊县开国子颜师古注 食货志第四下 凡货金钱布帛之用夏殷以前其详靡记云太公为周立九府圜法【李奇曰圜即钱也圜一寸而重九

  • 卷三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三十三都邑略【二】畅春园在京城西直门外十二里地名海淀圣祖仁皇帝以万几之暇驻跸於此酌泉而甘因明武清侯李伟故园址改建周方十余里筑宫设籞赐名畅春园时奉孝庄文皇后孝惠章皇后憩焉政事几务即

  • 明初的学校·吴晗

    一专制独裁的君主,用以维持和巩固统治权的法宝,是军队、法庭、监狱、特务和官僚机构,用武力镇压,用公文办事。明太祖朱元璋原来是红军大帅郭子兴的亲兵,一步步升官,做到韩宋的丞相国公,龙凤十年(1364,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做吴王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九·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九 洪武二十八年六月癸亥朔夜,天鸣。 乙丑,肃王楧始就国甘肃。 丙寅,遣前军都督府都督谢彦、通政使宋徵奉金册、冕服,持节诣陕西册秦世子尚炳为秦王。册曰:“朕惟君天下者,必封建王国,使其子

  • 慈悲道场忏法 第八卷·佚名

    慈悲道场忏法 第八卷奉为阿修罗道一切善神礼佛第四今日道场同业大众。重复至诚五体投地。奉为十方尽虚空界一切阿修罗王。一切阿修罗。各及眷属。又奉为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聪明。正直天地虚空主善罚恶守护持咒。

  • 序·如卺

    明 如卺集句读修订禅宗正脉序有大圣人中天印度。曰能仁氏。乃往古昔然灯所记。贤劫次补。四十九年开示演化。接物利生。悲济无量。仁慈普覆。声教所被。微尘剎海。而双林息照。布瑟波印於饮光。少室单传。摩诃衍基於

  • 凡例·佚名

    径山滴乳集凡例 是书乃东林先师所汇集者。缘诸方灯录。於临济正宗。断桥下诸祖。或隐或现。多有仅存传法偈而法语机缘阙如者。因是博考祖录。参以传记。合成全书。集未竣。而先师辞世。存稿[(林/月)*支]失过半。(云)

  • 李云英风送梧桐叶·李唐宾

    明初杂剧剧本。简名《梧桐叶》。李唐宾撰。旦本。剧谓唐时蜀人任继图参赞哥舒翰军事。值“安史之乱”,妻子李云英被掳,转辗被尚书牛僧孺收为义女,与牛的女儿金哥姐妹相称。“安史之乱”平定后,任继图回京游览大慈寺,因思念

  • 大乘方等要慧经·佚名

    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即《大宝积经》第四十一弥勒菩萨问八法会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