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九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九

洪武二十八年六月癸亥朔夜,天鸣。

乙丑,肃王楧始就国甘肃。

丙寅,遣前军都督府都督谢彦、通政使宋徵奉金册、冕服,持节诣陕西册秦世子尚炳为秦王。册曰:“朕惟君天下者,必封建王国,使其子孙世世相传,以蕃屏帝室,此古昔圣王不易之大法也。朕自即位之初,法遵前圣,分王诸子,命尔父樉首王于秦,已有年矣。近以疾薨逝,今尔世子尚炳年已长成,特命尔袭封为秦王。尔其恪勤忠孝,亲贤爱民,永为藩辅。钦哉!”

丁卯,太阴犯轩辕。

辛未,以户部员外郎莫礼为本部右侍郎,兵部员外郎夏恕为大理寺右寺丞。

壬申,户部知印张永清言:“云南、四川诸处边夷之地民皆罗罗,朝廷与以世袭土官,于三纲五常之道懵焉莫知,宜设学校,以教其子弟。”上然之,谕礼部曰:“边夷土官皆世袭其职,鲜知礼义,治之则激,纵之则玩,不预教之,何由能化?其云南、四川边夷土官,皆设儒学,选其子孙弟侄之俊秀者以教之,使之知君臣父子之义而无悖礼争斗之事,亦安边之道也。”

癸酉,太白犯毕宿。

辛巳,总兵官都指挥使周兴等率师至开元,闻西阳哈在黑松林,使指挥庄德领舟师顺脑温江下忽剌温戳卢口。时步军亦进,至忽剌江分为三道,宋晟率指挥钱忠、张玉、卢震军由西北同河至阿阳哈寨,刘真率指挥房宽军由松花江北岸东南戳卢口至蒙古山寨,指挥景诚、朱胜军由中道忽剌温江东北出铜佛寨、者迷河、黑松林等处。获野人,询之,云西阳哈已于二月河冻时过松花江。真等率兵由斡朵里追至甫答迷旧城,适天雨昼晦,不及而还,获女真镇抚管三并男女六百五十余人、马四百余匹,遣人入奏。

甲申,羽林卫军张山妻李氏一产三男。事闻,循例给赐米钞。

乙酉,改甘州中中卫复为甘州左卫指挥使司。初,陕西甘州置左、右、中、前、后并中中六卫,后改左卫为肃州卫。至是,以都指挥使陈晖奏,遂改中中卫为左卫。

丁亥,敕曹国公李景隆整饬陕西属卫士马,惟陕西行都司甘州五卫及肃州、山甘、永昌、西宁、凉州诸卫从肃王理之,庆阳、宁夏、延安、绥德诸卫从庆王理之,其余卫所除屯种外,马步军士悉令训练,以俟征调。

己丑,上御奉天门,敕谕文武群臣曰:“朕自起兵至今四十余年,亲理天下庶务,人情善恶真伪,无不涉历,其中奸顽刁诈之徒,情犯深重、灼然无疑者,特令法外加刑,意在使人知所警惧,不敢轻易犯法。然此特权时处置,顿挫奸顽,非守成之君所用常法,以后嗣君统理天下止守律与大诰,并不许用黥、剌、剕、劓、阉割之刑。盖嗣君宫生内长,人情善恶未能周知,恐一时所施不当,误伤善良。臣下敢有奏用此刑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又曰:“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又曰:“皇亲国戚有犯在,嗣君自决,惟谋逆不赦,余犯轻者与在京诸亲会议,重者与在外诸王及在京诸亲会议,皆取自上裁。其所犯之家,止许法同举奏,并不许擅自逮问合议。亲戚如皇后家、皇妃家、东宫妃家、王妃家、郡王妃家、驸马家、仪宾家、魏国公、曹国公、信国公、西平侯、武定侯之家,朕皆已著之祖训。尔五府、六部等衙门,以朕言刊梓,揭于官署,永为遵守。”

普定西堡土官阿傍诱集蛮民二千余人叛入山箐,时出剽掠,命贵州都指挥同知顾成等领兵讨之。

庚寅夜,有星大如椀,青白色,光明烛地,自天囷东南行至近浊没。

辛卯,上谓侍臣曰:“论礼乐者必原于德,此至论也。盖德盛者礼乐明备,否德则礼乐不兴,三代之德盛,故礼乐达于天下,后世德不如古,礼乐有其名而无其实。王通云:‘如有王者出,三十年而后,礼乐可称。’此本孔子必世而后仁之说。朕居位已三十年矣,礼乐之文粗备而政治不能如古,揆德凉薄故也。”侍臣对曰:“陛下武定祸乱,文致太平,天下翕然同风,咸蒙至化,所谓‘十年平之,十年富之,十年和之’,真有奇效矣。而圣德谦冲,不有其有,此其跨越于前代也。”

秋七月壬辰朔,享太庙。

癸巳,命翰林院编修马京署通政使司事。

甲午,置会川卫军民指挥使司巴松、大龙、黎溪、会川四驿。

广西都指挥使韩观率兵捕获宜山等县蛮寇二千八百余人,斩伪大王韦召、伪万户赵成秀、韦公旺等,传首诣京师。时岭南盛暑,官军多病瘴,上命观班师,观还军广西。

昏刻,有星如杯大,青白色,有先起自库楼,南行至近浊没。

乙未,山东布政使杨镛奏:“青、兖、登、莱、济南五府民五丁以上及小民无田可耕者,起赴东昌编籍屯种,凡一千五十一户四千六百六十六口。”

戊戌七夕,宴百官于奉天殿。

河南汝宁府确山县野蚕成茧,群臣表贺。上曰:“人君以天下为家,使野蚕成茧,足以衣被天下之人,朕当受贺。一邑之内,偶然有之,何用贺为?”

庚子,增设刑部所属十二部主事各二人,以国子生历事者为之。

诏:“凡亡故征伤武官子弟袭职,如比试弓马不中,仍令还卫署事,与半俸,二年后复比试,不中者降为军。”

丙午,太白犯井宿。

己酉,太白出井宿,犯东扇三星。

辛亥,山东宁海州文登县耆民王子春等言:“比年水旱,田禾不收,民间乏食,乞以预备粮储贷之。”上可其奏。

命刑官审录囚徒,惟军士屡逃者依律,余论死者皆免为军,从征广西。

旌表饶州府余干县民刘温妻祝氏贞节。

甲寅,上谕兵部臣曰:“近在外卫所,遇有寇盗,卒起守御,指挥、千户不亲率兵剿捕,但遣百户、旗手领之,是以失机误事。自今各卫所地方设有寇三四十人即调官军一二百人,寇有数百人即调数千人,刻期捕获,毋令滋蔓。如指挥、千户不躬率士卒及调兵失律误事者,罪之。”于是兵部榜示天下。

乙卯,贵州宣慰使安的贡马赐白金三百两、钞二百五十锭、夏衣二袭。

丙辰,置河源守御千户所。

工科给事中陈洽等奏:“凡大臣犯重罪,虽蒙恩宥,不宜仍列本班,必少加降抑,以示劝惩。”上从之,诏礼部:“凡大臣犯重罪得免者,叙列八品、九品班后。”

丁巳,辽东卫镇抚张能言:“辽东三万卫所部高丽、女直归附者,常假出猎为患。”上命武定侯郭英徙其众于广宁西屯种,辽海军出调在外者悉令还卫。

戊午,册都督盛庸女为周郡王有燻妃。

诏国子生曰:“孔子作春秋,明三纲,叙九法,为百王轨范,修身立政,备在其中,未有舍是而能处大事、决大疑者。近诸生专治他经者众,至于春秋,鲜有明之。继今宜习读,以求圣人大经、大法,他日为政临民,庶乎有本。”

有道士以道书献,上却之。侍臣请留观之,或有可取。上曰:“彼所献书非存神固气之道,即炼丹烧药之说,朕乌用此?朕所用者圣贤之道,所需者治术,将跻天下生民于寿域,岂独一己之长生久视哉?苟一受其献,迂诞怪妄之士必争来矣,故斥之,毋为所惑。”

是月,撒马儿罕遣回回迭力必失等贡马二百一十二匹,诏赐钞有差。

猜你喜欢
  人物第三十·浦起龙
  第二十七回 战湖口李司令得胜 弃江宁程都督逃生·蔡东藩
  跋三·沈云
  卷之一千四百八十八·佚名
  双槐岁钞卷第八·黄瑜
  ●卷九·夏仁虎
  第四四五谕光绪十一年十二月十八日一二二二七--四·佚名
  一八一 先母事略·周作人
  庾荜传·姚思廉
  李观传·欧阳修
  王崇古传·张廷玉
  卷二百五·杨士奇
  卷二百二十七·佚名
  歴代建元考卷十·钟渊映
  卷77·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四·郭则沄

    熙朝科目取士,沿朱明之旧。然国初制艺尚理法,中叶乃尚墨卷,已非先辈风矩。同光以降,国势寝衰,论者始归咎于八股取士之失。慈圣惩庚子之变,谋以新政收人望,乃于行在设政务处,通筹因革。自光绪壬寅乡试,始改试策

  • 卷二百九十五·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九十五木槿花类五言古咏槿          【唐】李 白园花笑芳年池草艳春色犹不如槿花婵娟玉堦侧芬荣何夭促零落在瞬息岂若琼树枝终嵗长翕赩木槿          【元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七·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七十三·佚名

    万历三十年六月辛卯朔从总督三边尚书李汶甘肃巡抚徐三畏之请将甘肃镇二十九年分将领等官克修马政与保马无法者分别赏罚达云柴国柱孙銮纪录刘衍祚何希闵潘国振董时清阮承祖王国均杨国相奖赏冯时等三十六员住俸朱明翰等

  • ●崇祯记闻录卷四·佚名

    三月,偶阅邸报,见广昌伯刘□揭,为两朝彝伦攸系,一时真伪宜详,沥血再陈,上全皇仁事。前童氏自河南至,来历已具前疏,不敢复赘。羁留寿州十余日,爵细为究询,但言皇上藩邸事,未言及周王一字。如系周王的妃,即不能复正王妃,犹得生全自保

  • 卷之十五  壬午功臣爵賞錄(壬午功賞別錄)(明)都穆 撰·邓士龙

    壬午功臣爵賞錄(壬午功賞別錄) (壬午功臣爵賞錄,一卷,後附壬午功賞別錄。明都穆撰。穆字元敬,吳縣人。弘治十二年進士,官至禮部主客司郎中,加太僕寺少卿。壬午即建文四年,革除後稱洪武三十五年。是年燕王登極,封賞靖難功臣,藏其

  • 魏纪六 烈祖明皇帝下景初二年(戊午、238)·司马光

    魏纪六 魏明帝景初二年(戊午,公元238年) [1]春,正月,帝召司马懿于长安,使将兵四万讨辽东。议臣或以为四万兵多,役费难供。帝曰:“四千里征伐,虽云用奇,亦当任力,不当稍计役费也。”帝谓懿曰:“公孙渊将何计以待君?”对曰:“渊弃城豫

  • 卷四十·陆宗楷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国子监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四十生徒六甄用各途贡监生在监贡监生肄业三年期满有经明行修者得应荐举留监三年奏请考试引见以知县擢用其余满洲防古恩防副贡生咨部以七品笔帖式用例免

  • 總序·佚名

    ○大王諱祘,字亨運。英宗大王之孫、莊獻世子之子,母惠嬪洪氏。〈籍豐山領議政鳳漢女。〉以英宗命爲眞宗大王之子,母妃孝純王后趙氏。〈籍豐壤左議政豐陵府院君文命女。

  • 第三章 18·辜鸿铭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辜讲孔子说:“人们现在把本应向国君的进贡,都看做是奴颜婢膝的事情了。 ”

  • 卷一百三十三·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三十三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二十一存旧礼运第九礼记七郑氏注【古本】礼记卷第七礼运第九礼记郑氏注【足利本】礼运第九考异宋板疏以曽子问篇之类既烦杂【一叶右六行】作以

  • 劝祛疑生信·印光

    ●净土法门, 若信得及, 何善如之。若己智有不了, 即当仰信诸佛诸祖诚言, 断不可有一念疑心。疑则与佛相背, 临终定难感通矣。古人谓:净土法门, 唯佛与佛乃能究尽。登地菩萨, 不能知其少分。夫登地大士, 尚

  • 卷第十七·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十七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第四门第五子摄颂曰。旃荼苏陀夷  大衣暂时用师谟婆苏达  取钵己物想阿市多护月  贼想取自衣此颂与广释盗戒不异。故更不出寻彼可知。第四门第六子摄颂曰

  • 卷四十六·性音

    宗鉴法林卷四十六 集云堂 编 大鉴下七世 漳州保福从展禅师(雪峰存嗣) 因僧问。雪峰平生有何言句。得似羚羊挂角时。师曰我不可作雪峰弟子不得。 翠峰显云。一千五百个布衲。保福较些子。 昭觉勤云。翡翠羽毛。麒麟

  • 后窗·伍尔里奇

    短篇小说,伍尔里奇著。摄影记者杰弗瑞由于意外摔断一条腿,爱周游世界的他如今不得不在轮椅上度过百聊赖地过日子。时值纽约盛夏,周围邻居日夜都窗户大敞,闲来事的杰弗瑞总爱透过后窗观察周围的邻居们——一位体态迷人的舞

  • 小儿痘疹方论·陈文中

    儿科著作。一卷。宋·陈文中约撰于13世纪中期。书中首论痘疹的病原,认为五脏六腑秽液或皮膜筋之秽液皆为发痘疹之毒。次论辨证和治法,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表里俱实者,身壮热、大便黄稠,其疮必

  • 黄箓九阳梵炁灯仪·佚名

    《黄箓九阳梵炁灯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宋元时。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此篇为道教灯仪之一,用于超度亡灵。行道者设斋燃灯,供奉太乙救苦天尊、九天生神上帝、九阳梵气天君、九州神君、九幽地狱冥官等神灵。

  • 诸师圣诞冲举酌献仪·佚名

    诸师圣诞冲举酌献仪,原不署撰人。从内容文字看,盖为明成祖时武当山道士编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书中纂集五种酌献科仪和献文。即:正月初九日玉皇大帝圣诞酌献仪、正月十五日祖天师张陵诞辰酌献仪、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