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三年

壬寅

春正月

1月1日

○乙亥朔,淸國改元康熙。

○夜木星入氐星。

1月2日

○丙子,太白晝見。

○以吳竣爲判義禁,兪棨爲吏曹參議,鄭繼冑爲司諫,李延年爲執義。

○江原監司馳啓:「杆城郡守權坽別備二千餘石之穀,用以賑饑。」命加嘉善階,筵臣論其過濫而改正。

○黃海監司馳啓,本道饑饉之狀,請除留京運米一萬一千石中一半,以爲賑救之資,啓下備局。備局以爲:「本道元穀及管餉之穀通共二十七萬餘石,今年雖未能盡捧還糴,亦足以推移賑救。上納萬餘石之米,至欲留半,事甚未妥。」防啓不許。

1月4日

○戊寅,領議政鄭太和上箚以爲:「飢疫死亡之餘,變怪層出,明日朝參時,不當擧樂。」上從之。

○湖南潭陽寶國寺金佛三軀,自然出汗,監司李泰淵馳啓以聞,又啓本道饑饉之狀,請蕩減被災尤甚邑田稅,稍實邑田稅,則量宜捧留本道,以爲前頭賑救之資。啓下備局,備局以爲:「收租案未及上來,而先請本道之用,殊甚不當,一邊催案上送,姑以募得之穀,分賑飢民。」從之。

1月5日

○己卯,上御興政堂,引見大臣及備局諸臣。行判中樞鄭維城曰:「兵判洪命夏出城外已久,都目大政,不可一向遲延,姑遞命夏似可。」右相元斗杓曰:「命夏其才其忠可取,故不欲輕遞耳。」大司諫閔鼎重曰:「洪命夏今若輕遞,事涉未安矣。且李行逸之事,多有外言,至有二三其供辭之說,不宜此時輕遞兵判,以起人疑也。」上曰:「大臣意則何如?」太和曰:「臣見與鼎重同。所以不敢輕請遞也。」鼎重曰:「行逸不過掇拾傳聞,以爲之說,而其輕妄無狀之罪則甚矣。曾在先朝,李松齡、鄭善興以做出無根之言,屛黜門外,使不得出入城內,行逸亦依此處之似當。」太和曰:「李一相事未結末,而洪命夏之事又出,其爲朝廷之羞,可勝道哉?」上曰:「依先朝已行之例處之。」閔鼎重曰:「外方富民,或欲收養遺棄兒,作爲婢僕,而未有朝家事目,故恐有日後之患,而不敢云。今日之計,救死爲急,請令該廳,作爲事目,急速頒布。」上曰:「斯速分付。」李翊曰:「近來贓法不嚴,自先朝流竄,使之終死配所者,亦得蒙放,事極不當。」上曰:「謂誰?」太和曰:「此指沈棇而言,曾在先朝,有是敎矣。」上曰:「先朝受敎如此,沈棇還送配所。」鄭維城曰:「節損之道,莫如儉約。伏聞國婚時,有眞珠扇,其價費白金千兩云。此事雖有前例,當此大饑之歲,宜有變革矣。」沈之源曰:「此甚可驚。旣往雖不可追,此後則可以革弊也。」斗杓曰:「一扇千金,不可仍置不論。臣意則還收其扇,以畀戶曹似當。」上曰:「若是創爲之事,則革此何難。而係是自先朝流來之事,似難輕議。」李敏叙曰:「諸處鹽盆漁箭,大爲民間痼弊,盡爲革罷,以爲窮民一分之助,甚幸。」上曰:「此事流來已久,似不可卒罷矣。」

○穩城府使柳時禎爲會寧開市差員。有都監官嚴復起者,慣胡語多氣習,極力相爭,不無周旋之效。而時禎恐逢彼怒責而黜之,使狼貪益肆。北兵使鄭傅賢具報監司,監司馳啓,乃命拿問。時會寧府使柳汝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三十一 外戚·欧阳修
  卷二十七 志二·赵尔巽
  大事记续编卷五十九·王祎
  名山藏卷之五十六·何乔远
  帝王经世图谱卷十五·唐仲友
  卷之二百六十六·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一·佚名
  一四五二 军机大臣奏商拟增补《诗经乐谱》凡例情形片(附增补凡例)·佚名
  卷二十五·司马迁
  萧鮞传·令狐德棻
  北洋海军章程第十二·佚名
  铨政例·佚名
  礼四○·徐松
  卷二十七·王溥
  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三十六·彭定求

        卷736_1 【从蜀后主幸秦川上梓潼山】王仁裕   彩仗拂寒烟,鸣驺在半天。黄云生马足,白日下松巅。   盛德安疲俗,仁风扇极边。前程问成纪,此去尚三千。   卷736_2 【和蜀后主题剑门】王仁裕   孟阳曾有语

  • 十八家诗抄·卷九·曾国藩

      韩昌黎五古一百四十二首  南山诗  吾闻京城南,兹维群山囿。东西两际海,巨细难悉究。山经及地志,茫昧非受授。  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欲休谅不能,粗叙所经觏。尝升崇丘望,戢戢见相凑。  晴明出稜角,缕脉碎分绣

  • 卷一百八十三·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八十三李白越中秋怀越水遶碧山周回数千里乃是天镜中分明画相似【一本首四句作蹈海思仲连游山慕康乐攀云穷千峰弄水涉万壑】爱此从冥搜永怀临湍游【一作幽】一为

  • 志第十 天文上·范晔

    王莽三 光武十二《易》曰:「天垂象,圣人则之。庖牺氏之王天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象于天,谓日月星辰。观法于地,谓水土州分。形成于下,象见于上。故曰天者北辰星,合元垂耀建帝形,运机授度张百精。三阶九列,二十七

  • 卷二百六十一 列传四十八·赵尔巽

      杨捷石调声 万正色 吴英 蓝理 黄梧子芳度、从子芳、世芳泰穆赫林段应举   杨捷,字元凯,义州人,先世居宝应,明初,以军功授后屯卫指挥使,世袭,遂家焉。捷初为明裨将,顺治元年来降,授山西抚标中军游击。岚县土寇高九英等聚

  • 第八十三回 大吃醋两魏争风 真奇冤数妃毕命·蔡东藩

      却说道士作歌都市,有“委鬼当头立,茄花满地红”二语,委鬼二字相拼,便是魏字,茄花究属何指,据明史上说及,茄字拆开,便是客字。此语未免牵强。小子愚昧,一时未能明析,只好照史謄录,看官不要贻笑。闲文少叙,原来熹宗有一乳母,叫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四十二·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十七·佚名

    万历二十二年九月丙子朔以庶吉士杨继礼陈懿典韩爌授翰林院编修王象莭沈<氵隺>高克正刘生中李腾芳传新德授翰林院简讨张同德姚文蔚陈维春授给事中何熊祥赵之翰马文卿授御史○升湖广参政王泮为河南按察使○升江西参议张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二 列传一百六十二·纪昀

    列传宋 【六十六】○宋六十六郝质 贾逵 窦舜卿刘昌祚卢政 燕达姚兕【麟 雄古】杨燧 刘舜卿宋守约【球】 苗授【履】王君万【赡】张守约王文郁周永清刘绍能 王光祖李浩和斌 刘仲武曲珍刘閴 郭成 贾嵓张

  • 平定金川方略卷二十二·来保

    正月癸亥上谕内阁曰陜省为入川要路其武功以西栈道绵亘较川省尤长大兵经过地方一切供亿虽丝毫不扰闾阎而夫马支应未免有资民力前曾降防将川省己巳年地丁钱粮再行缓徴其陜省入栈毗连川境之州县应与川省一体加恩着该督抚

  • 牙忽都传·宋濂

    牙忽都,祖名拨绰,睿宗之妃所生。拨绰之母名马一实,姓乃马真氏。拨绰骁勇善骑射,宪宗任命他为大将军,因北征钦察有功,赐号拨都。宪宗七年(1257)分土地与诸王侯,赐蠡州三千三百四十户与他。拨绰娶察浑灭儿乞氏,生薛必烈杰儿。薛

  • 卷二·胡士行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二     宋 胡士行 撰大禹谟第三         虞书臯陶矢【陈】厥谟【九德之谋】禹成厥功【六府三事之功】帝舜申之【发暴白之使功与谟申而不屈于此见舜得君道焉林云申重也陶谟矣

  • 卷三十三·王道焜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杜林合注卷三十三 明 王道焜赵如源 同编襄公九经【戊午】三十年春王正月楚子使防罢来聘【林郏敖书楚子防罢书名氏俨然无异于中国矣○罢音皮】○夏四月蔡世子般弑其君固【按景公弑灵公般立○般音班

  • 卷五·佚名

    善男子,复有十法。名菩萨具旃衣。何等为十。不随染欲名为旃衣。不随瞋故名为旃衣。不随痴故名为旃衣。不随恼害故名为旃衣。不随贪嫉故名为旃衣。不随憍慢吾我故名为旃衣。不为人知故名为旃衣。不为名闻利养故名为旃衣

  • 佛入涅槃密迹金刚力士哀恋经全文·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牟尼世尊在拘尸那城娑罗林间。北首而卧。初入涅槃时。密迹金刚力士。见佛灭度悲懊恼。作如是言:世尊成就最胜无上十力。云何於今乃为羸弊无常气势微劣之所摧败。如舍我入于寂灭。我从今日无归无依无覆

  • 慈悲道场忏法 第三卷·佚名

    慈悲道场忏法 第三卷显果报第一 出地狱第二 解怨释结第三 发愿第四显果报第一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前已具述罪恶过患。以过患故乖于胜业。以不善业。所以坠堕三途备历恶趣。及生人间受诸苦报。皆由过去宿对因

  • 大般涅槃经疏 第三十一卷·灌顶

    大般涅槃经疏 第三十一卷隋章安顶法师撰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迦叶品之四迦叶白下。第二明异虚空义。又两番问答。此初番问者。正言佛性涅槃虚空等并非三世。虚空非三世而名为无。涅槃非三世而名为常。同无三世何

  • 说无垢称经疏·窥基

    凡六卷或十二卷。唐代窥基(632~682)撰于咸亨三年至五年( 672~674)。又称说无垢称经赞、说无垢称经赞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八册。本书系玄奘所译说无垢称经(与鸠摩罗什所译之维摩诘所说经为同本异译)之注释书。书中基于法相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