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原序

长安二年,余以着作佐郎兼修国史,寻迁左史,于门下撰起居注。会转中书舍人,暂停史任,俄兼领其职。今上即位,除着作郎、太子中允、率更令,其兼。修史皆如故。又属大驾还京,以留后在东都。无几,驿征入京,专知史事,仍迁秘书少监。自惟历事二主,从宦两京,遍居司籍之曹,久处载言之职。昔马融三入东观,汉代称荣;张华再典史官,晋朝称美。嗟予小子,兼而有之。是用职思。其忧,不遑启处。尝以载削余暇,商榷史篇,下笔不休,遂盈筐箧。于是区分类聚,编而次之。

昔汉世诸儒,集论经传,定之于白虎阁,因名曰《白虎通》。予既在史馆而成此书,故便以《史通》为目。且汉求司马迁后,封为史通子,是知史之称通,其来自久。博采众议,爰定兹名。凡为廿卷,列之如左,合若干言。于时岁次庚戌,景龙四年仲春之月也。

大驾还京注详集终《忤时》篇。

马融三入东观《后汉书》本传:永初四年,应召,拜为校书郎中,诣东观典校秘书。忤太后旨,禁锢。安帝亲政,召还郎署,后在讲部拜议郎。桓帝时,忤大将军梁冀,免官。得赦还,复拜议郎,重在东观着述。

张华再典史官《晋书》本传:华学业优博,朗赡多通。虚钦言之于文帝,除着作佐郎。惠帝即位,以华为太子少传。数年,代下邳王晃为司空,领着作。

白虎通《后汉》《章帝纪》:建初四年,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会白虎观,讲议《五经》异同,作《白虎议奏》。《班固传》:天子会诸儒讲论《五经》,作《白虎通德论》,今固撰集其事。

《隋经籍志》:《白虎通》六卷。《唐艺文志》"通"字下有"义"字。

史通子《汉书》司马迁传:太史公仍父子相继其职,作本纪、表、书、世家、列传,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宣帝时,迁外孙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至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七 谢灵运·沈约
  ●崇禎長編卷之二十七·汪楫
  第四十三回 审食其遇救谢恩人 吕娥姁挟权立少帝·蔡东藩
  ●卷二·王栐
  卷之一百六十·佚名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九·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八十一·佚名
  陈清端公续传·丁宗洛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六 列传三十六·纪昀
  西魏文帝文皇后乙弗氏传·李延寿
  蔡时鼎传·张廷玉
  ●皇朝通典卷二·佚名
  卷十·佚名
  第七节 从荣、从厚败亡·吕思勉
  第四节 开、天边事(三)·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折·佚名

    (正末引侯兴、旦儿、俫儿上,云)过日月好疾也呵。自从两个兄弟去了,可早二十年光景,撇下两个孩儿定奴,汤哥,老夫与他婚配成家,所生一子,立春日生,就唤名受春。两个兄弟不知几时回来?则被这汤哥孩儿逐日饮酒非为,不依公道,兀的不害

  • 寒山诗集原序·寒山

    朝议大夫使持节台州诸军事守刺史上柱国赐绯鱼袋闾丘撰详夫寒山子者不知何许人也自古老见之皆谓贫人风狂之士隠居天台唐兴县西七十里号为寒岩每于兹地时还国清寺寺有拾得知食堂寻常收贮余残菜滓于竹筒内寒山若来即负

  • 卷四十一·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清代,敬业堂诗集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四十一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待放集【起癸巳正月尽六月】移疾经年迟迟去国恭遇圣天子万寿之期既随班朝贺复申前请又三阅月始蒙恩允归古人以道去国者待放于郊得玦乃

  • 卷首·梅鼎祚

    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卷首明 梅鼎祚 编古歌辞【昔葛天八阕爰乃皇时黄帝云门理不空绮尧有大唐之咏舜造南风之诗大禹成功九叙惟歌太康败德五子咸怨其来久矣逮夫汉武崇礼乐府始兴自後郊庙燕射悉着篇章诸调杂舞多被丝莞虽

  • 卷七·本纪第七·成祖三·张廷玉

        ◎成祖三   十二年春正月庚寅,思州苗平。辛丑,发山东、山西、河南及凤阳、淮安、徐、邳民十五万,运粮赴宣府。二月己酉,大阅。庚戌,亲征瓦剌,安远侯柳升领大营,武安侯郑亨领中军,宁阳侯陈懋、丰城侯李彬领左

  • 卷三百七十八 列传一百六十五·赵尔巽

      黄爵滋 金应麟 陈庆镛 苏廷魁 朱琦   黄爵滋,字树斋,江西宜黄人。道光三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以直谏负时望,遇事锋发,无所回避,言屡被采纳。十五年,特擢鸿胪寺卿。诏以爵滋及科道中冯赞勋、金应麟、

  • 卷之一 南都甲乙纪·计六奇

      福王本末  福嗣王讳由崧,神宗之孙、光宗之侄、思宗之兄也;建号宏光。乙酉,南都陷,北奔。浙东鲁藩监国,谥为赧皇帝;及闽中唐王立,遥上尊号为圣安皇帝;永明王立,谥为安宗简皇帝。而我朝则削其年号,止称福藩而已。王之父讳常

  • 卷三十八·五代(梁、唐、晋、汉、周)·蒋一葵

    【陈抟】 〔字图南。亳州真源人,与老子同乡里,自号扶摇子。唐僖宗封清虚处士。历五代乱离,游行四方,后隐居华阴山,周世宗赐号白云先生。宋太祖赐号希夷。〕 陈希夷尝举唐长兴中进士不第,遂不复干禄,乃

  • 法军侵台档(八)·佚名

    光绪十二年(一八八六)台湾巡抚刘铭传咨报台北府淡水县属英教堂被匪抢毁查明偿给南洋大臣曾国荃咨报暂派「靖远」轮船赴台运兵闽浙总督杨昌浚咨报署福建台湾道陈鸣志收到中法滇粤边界陆路通商章程兵部片行闽抚请奖洋教习

  • 三藩纪事本末卷四·杨陆荣

    青浦杨陆荣采南氏编永明入缅檄缅取王蜀乱郑成功之乱杂乱永明入缅顺治十六年(己亥)正月,王自云南赴永昌,警报日至。二月十五日,李定国令总兵靳统武率兵四千人,自永昌启行。十八日,抵腾越。时,李国泰、马吉翔辎重甚厚,恐遭劫夺,促

  • 卷之二百九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三十七 内务府等衙门奏曹寅李煦捐修行宫议给京堂兼衔摺·佚名

    康熙四十四年闰四月初五日 总管内务府等衙门谨奏:为钦遵上谕事。 康熙四十四年闰四月初三日,乾清门侍卫马武、御前侍卫五十,传谕大学士、内务府总管、吏部:前经降旨:命盐商修建宝塔湾之塔,后立即建成。而并未降旨命建朕住宫

  • 卷十二·毛应龙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集传卷十二    元 毛应龙 撰司仪掌九仪之賔客摈相之礼以诏仪容辞令揖让之节郑锷曰摈在门外主接賔也相在庙中辅行礼也人道之交贵乎有礼行礼之际贵乎有仪仪者俯仰揖逊周旋进退之容也保氏教国子以

  • 三守·韩非

    人主有三守。三守完,则国安身荣;三守不完,则国危身殆。何谓三守?人臣有议当途之失,用事之过,举臣之情,人主不心藏而漏之近习能人,使人臣之欲有言者,不敢不下适近习能人之心,而乃上以闻人主,然则端言直道之人不得见,而忠直日疏。爱

  • 阿毗達磨品類足論卷第十二·欧阳竟无

      尊者世友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辯千問品第七之三   [一]四念住者.謂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身念住云何.謂[二]緣身善有漏無漏慧。受念   住云何.謂緣受善有漏無漏慧。心念住云何.謂緣心善

  •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八·道宣

      感通篇下 正传四十五 附见二人。   隋京师大兴善寺释道密传一。   隋京师经藏寺释智隐传二。   隋中天竺国沙门阇提斯那传三。   隋京师胜光寺释明诞传四。   隋京师大兴善寺释明璨传五。   隋京师

  • 刻支那福州鼓山为霖禅师还山录后序·为霖道霈

    鼓山为霖大师被柔忍衣。入寂慈室。坐法空座。开堂说法三十余岁。座下常随众五千指。循循善诱。如老婆怜儿孙。谦谦度生如津梁。大师诚天下之至柔乎。及室中提宗印。辨魔拣异。则壁立万仞。七十四岁垂死而未肯许可一人

  • 铁庐集·潘天成

    三卷。《外集》二卷。《后录》一卷。清潘天成 (1654—1727)撰。潘天成,字锡畴,江苏溧阳人。后移居安徽桐城,为安庆府学生。据《溧阳志》载,其幼与父母避仇相失。年十五,乞食行求,遇于江西界,百计迎归。佣贩以养,备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