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续指月录序

续指月录序

魏公子无忌矫窃兵符。椎杀晋鄙。夺其兵救赵。李光弼为大将。御史崔众犯军法。勒兵欲斩之。适中丞之命至。光弼曰。为御史则斩御史。为中丞则斩中丞。竟斩之。而后以闻。有如此胆力。方可以辨纲宗之绝续也。韩信在汉。为治粟都尉。道亡。萧何追之。言之。汉王。拜为大将。一军皆惊。韩琦驻延安。有刺客入帐行刺。琦起坐。问曰。谁遣汝来携吾首去。有如此识度。方可定纲宗之品位也。苻坚率兵百万次於淮肥。谢玄入请。谢安了无惧容。曰。已别有旨。及玄破坚。安亦无喜色。曰。小儿辈遂已破贼。澶渊之役。宼准劝真宗渡河。真宗使人觇准何为。方闭门纵僮仆饮博歌呼。契丹惧而请盟。有如此襟器。方可分纲宗之语句也。呜呼。岂不难哉。近世魔外盛行。宗风衰落。盲棒瞎喝。予圣自雄。究其所学。下者目不识丁。高者不过携指月录一部而已。以此诳人。实以自诳。以此欺人。实以自欺。惟诳与欺。不可以为人。而可以学道乎。不可以学道。而可以踞法王座。秉金刚剑。称西来之嫡子。提如来之正印乎。故吾尝以谓习儒者。不读四库七略之书。不睹经史典籍之大全。止以通鉴集要史断史钞为博古。遂自命曰通儒。犹之习禅者。不读一大藏契经。不睹经论撰述之大全。止以指月录一部为谈柄。遂自命曰善知识。皆自诳自欺者也。故使从上纲宗源远流长如水归壑者。固瞿子之功。使盲棒瞎喝一知半解如萤窃火者。亦瞿子之过也。或者曰。然则聂子之续是录也。功乎过乎。余应之曰。若聂子则有功而无过者也。何以言之。前录迄南宋隆兴而止。隆兴以后。三十八世之宗派。上下五百年之慧灯。茫然无所知也。若无续录以续佛慧命。则绝续不辨。品位不定。语句不分。习禅之人。如瞽无相。安能如猓国狼[月*荒]。暗中嗅金哉。故曰聂子有功而无过。且聂子竭三十年血力。手胼足胝而为此书。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范金铸鼎而御魑魅。如鹅王择乳无有遗余。如波斯识宝无有漏失。本隐以之显。事半而功倍。吾故曰聂子有功而无过也。或又曰。聂子儒者也。而强与宗门之事。岂得为无过欤。余应之曰。是则聂子之过也。夫聂子固儒者也。乃不辞呵斥。不顾诟厉。犯众怒。婴大难。手胼足胝而为此书。譬程婴公孙杵臼之立孤。南霁云雷万春之捍贼。但欲使隆兴以后。三十八世之宗派。上下五百年之慧灯。瞭然明白。即遭明眼之呵斥。诸方之诟厉。亦怡然受之矣。况瞿子亦以为叔夜之锻。遥集之屐。婆娑跌宕於垆鞴火蜡之间。而自嗤其僻。聂子亦犹是耳。使是录也。广布丛林。流行法界。不识有如盘山所云心月孤悬光吞万象者乎。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呜呼。岂不难哉。

广霞居士莆阳余怀撰於吴门之研山草堂。

猜你喜欢
  所行藏经·佚名
  卷第四十六·志磐
  明觉禅师语录卷第二·重显
  妙法蓮華經卷第三·欧阳竟无
  高僧傳卷第九·慧皎
  玄沙语录卷之上·玄沙师备
  秽迹金刚禁百变法经一卷·佚名
  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第一·圆照
  卷第三十二·智旭
  蒋山元禅师·惠洪
  究竟一乘宝性论 第一卷·佚名
  善见律毗婆沙卷第三·佚名
  卷中四·道宣
  法智遗编观心二百问·知礼
  抉 伪 披 真·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百四十九·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四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六十九 胡俨【字若思南昌人】 述古 图书出河洛羲禹阐幽玄列圣继有作人文日昭宣仲尼感凤鸟至理寓微言自从秦汉来但见枝叶繁寥寥千载後濓洛探其源紫阳

  • 梦观集卷二·大圭

    (元)释大圭 撰○七言古诗哀阮信道诗幷序余欲作哀阮信道诗久矣竟不复能作而仲昭蒲君乃能作诗哀之且言其母老子幼而丧在殡者四年于兹是可哀者夫以阮之材枉于时而穷穷且死死不能葬而其母子又如君所言者虽行道之人亦哀之况

  • 卷三百一十六·列传第七十五·脱脱

        包拯 吴奎 赵抃唐介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裴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

  • 论开诚之道·陈亮

    臣尝观自古大有为之君,慷慨果敢而示之以必为之意,明白洞达而开之以无隐之诚。故天下雄伟英豪之士,声从响应,云蒸雾集,争以其所长自效,而不敢萌欺罔之心,截然各职其职,而不敢生不满之念。故所欲而获,所为而成,而卓乎其不可及也。

  • 三九八 湖北巡抚陈辉祖奏遵旨查交《华严经》武则天序文折·佚名

    三九八 湖北巡抚陈辉祖奏遵旨查交《华严经》武则天序文折乾隆四十二年七月初二日*臣陈祖辉跪奏:本年二月二十三日,准礼部咨,大学士于敏中奉旨:《华严经》内有武则天制序,着删去。所有颁发过藏经之处,查明俱着撤出销毁,并将

  • 卷四十四·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四十四 唐 张守节 撰 魏世家第十四      史记四十四 魏之先毕公高之後也毕公高与周同姓武王之伐纣而高封于毕【括地志云毕原在雍州万年县西南二十八里】于是为毕姓其後絶封为庶人或

  • 熊克传·脱脱

    熊克字子复,建宁建阳人,是御史大夫熊博的后代。熊克出生时,曾有翠鸟飞临室内。熊克年幼时,显出天资俊秀,长大后,喜爱学习且善做文章,郡博士胡宪很器重他,说:“只要你坚持学习,将来必能以文章扬名。”熊克于绍兴年间(1131~1161)考

  • 卷十五·徐一夔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十五 吉礼十五 祀旗纛 总叙 旗谓牙旗黄帝出军诀曰牙旗者将军之精一军之形候凡始竪牙必祭以刚日祭牙之日吉气来应大胜之徵纛谓旗头也太白隂经曰大将军中营建之天

  • 第十一章 后汉乱亡·吕思勉

    第一节 何进之败灵帝崇信宦官。士大夫如蔡邕,邕以灾异被诏问,对言乳母赵娆、永乐门史霍玉及程大人等,为曹节所窃见,事遂漏露。初,邕与司徒刘郃素不相平,叔父卫尉质又与将作大匠杨球有隙,球即中常侍程璜女夫也,璜遂使人飞章言

  • 八年·佚名

    (癸丑)八年大明嘉靖三十二年春正月1月1日○戊寅朔,日暈,兩珥。○日有食之。〈史臣曰:「日食之變,陰脅陽,臣侵君之象也。賊衡動搖慈殿,以乙巳之說,人有異己,卽成大獄,脅制君上,多行己意,少不如意,輒訴慈殿,使誚責加於主上,天之示警,其或

  • 言与不言的利和弊·孔子

    【原文】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译文】 孔子说:“可以和他谈却不和他谈,就会失去有用的人;不可以和他谈却和他谈,就会说出不该说的话。聪明人既不失去有用的人,也不

  • 第四篇 力量的源泉 第三十八章 堕落·林语堂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 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

  • 卷四·梁寅

    钦定四库全书 诗演义卷四 明 梁寅 撰 王国风 周平王徙居东都王城而王室遂卑与诸侯无异故其诗不为雅而为风其王号未替故不曰周而曰王 黍离 周既东迁大夫行役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故赋之 彼黍

  • 卷四·佚名

    阿差末菩萨谓舍利弗言:菩萨习智入於诸法。故无所著是名曰慧。有十六事不与慧合。何谓十六。用无明故而起阴阳。从生老死皆不与慧同。诸所作为亦不同尘。亦复不与六十二见而杂错也。不自贡高亦不卑己。有利无利若誉若谤

  • 第三卷·僧祐

    释迦降生释种成佛缘谱第四之三(出因果经)尔时太子既出宫已。至于天晓。耶输陀罗及诸婇女从眠而觉。不见太子悲号啼泣。即便往启摩诃波阇波提。今旦忽失太子莫知所在。摩诃波阇波提闻是语已迷闷躄地。如是展转乃至达王。

  • 古穰集·李贤

    诗文别集。明李贤(1408—1466)撰。三十卷。贤字原德。邓州(今河南邓县) 人。宣德进士。曾官文选郎中、吏部侍郎、翰林学士、华盖殿大学士。宪孝之世,名臣相望,多为贤所识拔。卒谥文达。尝奉勅编《明一统志》。有《古

  • 梁谿漫志·费衮

    宋代笔记。费衮著。全书共有一百六十余篇,分为十卷。每篇皆有标题目录。其排列次序大致以类相从。此书前5卷主要记载朝廷典章制度、士林轶事,关于苏轼的记载尤多。其间贬斥蔡京父子,同情元祐党人,于苏轼则推崇备至,显

  • 集一切福德三昧经·佚名

    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佛三月后,当入涅盘。千世界主那罗延菩萨请问护菩萨法,佛为说三昧名。时有净威力士怀慢而来,佛以父母生力示之,发菩提心。那罗延重请三昧之义,佛以发无上心答之。次明修此三昧应成布施、持戒、多闻,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