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梦观集卷二

(元)释大圭 撰

○七言古诗

哀阮信道诗幷序

余欲作哀阮信道诗久矣竟不复能作而仲昭蒲君乃能作诗哀之且言其母老子幼而丧在殡者四年于兹是可哀者夫以阮之材枉于时而穷穷且死死不能葬而其母子又如君所言者虽行道之人亦哀之况同志乎然余以为徒哀之无益必使其存殁有所济可也今君以其哀之者示诸人人使入其言阮其得所济矣则是哀岂无益哉余遂亦作哀阮诗次君韵

少微星堕南天寒先生何之魂魄单平生穷涂已屡哭身后浅土谁当看青天梦梦诉无处人间顚倒施冠屦雕虫场屋亦偶然屠龙海国还归去斯人己逺令人思向来相识惊暮迟取泉雨后茗同煮对竹云深诗旋为百年未半成朝露地下秪今能怨慕孤儿拜客不胜衣老母啼看呕心句眼前寂莫安足论贞曜名香看刻文仁人义士万金产得不为尔摧心魂

和詹生春雨寒歌

十日春九日雨空屋贮寒寒色苦晓雪都城陌上泥暮云不见城东树所思今何处相去纔几许独将寸心寄短琴琴老无弦暗尘土东风吹落锦一幅文章字字成金玉中有苦寒词调古声更悲赓歌我不忍上诉苍苍知俗眼瞳人久生脂竞收琐尾遗瑰竒野禽乘轩士徒歩黄土被绣人无衣天公有意回春燠千林一夜生红绿长年呻唫卧掩门人生不解同草木君勿歌春雨寒我有两耳愁心百盘炉空叶已灰屋漏苔生椽檐声夜夜春水悬人间惟我与子同此味鬓髪未白书如山春雨寒歌一阕穷逹在天愁不得当时短衣夜半悲饭牛何如学取商颂声金石

出无车

出门便有路路与天长尽何处今日出门去不去去时吃苦不得住茧生脚背汗雨流草鞋穿破脚不羞大砂小刺踏入肉疼痛连心眉总蹙前村落日起孤烟客子苦饥还问宿归来资用无一存大悔三月不出门白面年少命运好连镳结驷隘衢道肯信无车一生老

宝公新堂歌

寳公之堂天下竒十日不到思见之暗泉流来不知处尽作宝公堂下池朝朝坐客笑谭里黄金鲫鱼三百尾风波不动人影闲一片青天在寒水丹梯百尺新楼开六月面面清风来青山有眼爱人好隔云飞舞相徘徊从来山水心所向池上高歌复楼上我亦结茅归作堂歳晚置身山水乡

贺太守雨

金乌翅热碧海红天南旱火蒸虫虫眼前枯槁百物同榖价腾涌田苖空清源太守清河公爱民一念天与通黎明乞水龙王宫桑莲华开瞻大雄神物効职毫光中奔走屏翳驱丰隆瓢翻甘霔来苍穹余波近逺流无穷欢謡载路歌年丰再拜民牧眞吾翁下车三月恩已蒙三年惠我期有终世家阀阅开国功归朝缓驾无忩忩紫云席荫羣衲藂作诗拟待观民风八荒霖雨功益崇修名万古齐华嵩

日者刘代

更生之孙清而腴渊源千载天禄书放怀自托日者学萧然野服来通都支干生胜一出口谁从清镜逃妍丑逹官连骑塞里闾市人怀糈争奔走列星布置胸中天下帘一笑收百钱淫巫瞽史语神怪独谈性命非同年譊譊终朝劳颊舌旁人为君长叹息黄金台上方急贤白首天南尚为客坦然坦然地行僊有暇与我相聨翩春风桐江呼酒船兴酣梦入三神山下观尘世磨蚁旋归来门前客如雨穷通身外初忘言

寿母歌

詹先贫能养亲声闻闾阎其亲高年康强今八十矣乡之士荣其有寿母也咸歌之余与之方外友亦歌以为子母庆

清源西郭先生庐先生食贫身校书先生有母年八十彩衣白日来庭除天朝旰食求秀孝人偕计吏趋公交车堂堂此士固殊众浮湛不去将何如白头偏亲要菽水青云有路迟吹嘘尧天自乐足甘旨安仁时赋行版舆吾知忠臣出孝子有道不独鸣州闾金花鸾诰指日至丹枫雨露无时踈先生先生勉终初功名一笑真绪余高堂蚤夜承起居病起加餐厌寒葅来兹逾八还望九盘中好致春江鱼

夜闻水车

旱火秋蒸土山热新苖立死田寸裂西风何处送呜呜一夜水车啼不歇水车身作水中龙赤脚蹋龙怜老翁白水田头月未落千畦万畦云雨同流苏醉卧谁家子有耳不闻汝啼苦水龙水龙汝勿苦及物无功得如汝

次韵王观明烂柯引

汝诚王君观棋有得遂舍所玩作歌以见志余喜而次韵和之

入闗争先取秦鹿逡廵失路行孤竹相持坚壁久未出脱兔无人追逸足两豪角立成敌国一决雌雄看终局西探虎穴归不归先声万里天南飞机行九地布重围的卢一跃先逝骓眼中鹭起长江晓羣乌飞去斜阳了王家瓜葛英儁郎晚悟名教眞乐乡文楸忍涴春汗香人间日短僊日长湿萤入囊当寒雪清光不尽膧胧月

南山食笋

苍龙起蛰破玄壤昻昻势欲干云上一夜风雷无处寻君家玉盘荐萧爽诗豪搜搅冰雪肠倐忽骊珠光在掌渭川无谢千戸封金铉空闻太牢飨主人主人好培养篱下龙孙看新长他时拄杖来叩门万玉排檐戛清响

次韵陈隲民惜春

金尊泻酒胡琴语白日长看华在树东方一夜来戏人老红飞尽江南雨劝君莫苦爱流芳红颜百歳终黄土山人眼底不见春古桧阴阴翠虬舞

筑城曲

筑城筑城胡为哉使君日夜忧贼来贼来犹隔三百里长驱南下无一跬吏胥督役星火催万杵哀哀亘云起贼来不来城且成城下人语连哭声官言有钱雇汝筑钱出自我无聊生收取人心养民力万一犹能当盗贼不然共守城者谁解体一朝救何得吾闻金汤生旤枢为国不在城有无君不见泉州闭门不纳宋天子当时有城乃如此

僧兵守城行

驱僧为兵守城郭不知此谋谁所作但言官以为盗防盗在深山啸藂薄朝朝上城候点兵羣操长竿立枪槊相看摩头一惊笑竹作兠鍪殊不恶平生独抱我家法不杀为律以自缚那知今日堕卒伍使守使攻受官约谓僧非僧兵非兵未闻官以兵为谑一临仓卒将如何盗不来时犹绰绰敌人日夜徂我城示以假兵无乃弱我官自有兵与民愿放诸僧卧云壑

梦观集卷二

猜你喜欢
  李清照·唐圭璋
  学山诗话三·夏敬观
  巧对录卷之八·梁章钜
  第五出·李开先
  白云集原序·释英
  ●白石道人歌曲卷五·姜夔
  卷二十一·唐圭璋
  四集卷八·乾隆
  卷492 ·佚名
  卷三百九十三·曹学佺
  鸣盛集巻二·林鸿
  卷三百一·陈廷敬
  卷三百十三·佚名
  鹦鹉洲卷上·陈与郊
  提要·刘辰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周征士权(此山集)·顾嗣立

    权字衡之,别号此山,处州人。磊落负隽才,不得志,一旦束书走京师,见袁伯长,伯长大异之,谓其诗意度简远,而议论雄深,可以选预馆职,力荐诸朝,弗就。乃益肆力于词章,欧阳原功亦盛称之。陈众仲复为选其最佳者,题曰《周此山诗集》。原功见

  • 巻九·史简

    钦定四库全书鄱阳五家集卷九鄱阳史简编元叶兰寓庵诗集一叶楚庭名兰鄱阳人父懋字德新有才识善词章官至大中大夫嘉兴路总管多政迹楚庭仕太常寺礼仪院奉礼从父于浙以诗名犹善歌赋清润古雅不作今人语太祖受命周伯琦应召楚

  • 卷六·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六天象明河赋          【唐】谢 偃月初囘于夕阳日夜没于天纲步庭砌以游衍觉云霄之杳茫气象万殊缅星河而尽列光辉一道罗银汉之灵长徒观其粲兮如磋洁兮如磨明月照而不失其素飘风

  • 卷一百五十三·列传第五十·柯劭忞

      田嗣叔 子成 孟德 义 郑义 江 巩彦晖 信 刘恩 石高山 隋世昌 贺祉 楚鼎 张均 王昔剌 宁 李天祐   田嗣叔,字起宗。其先平阳赵城人,后徙中山。有至性,侍母疾四十余日,衣不解带。岁饥,以粟贷贫民,不能偿即取券焚之。

  • 卷三十 志五·赵尔巽

      表略

  • 昌国君乐毅·佚名

    【提要】 “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尽管乐毅立下不世功业之后反遭新主的抛弃,但他对新主的怨言说得非常的委婉,对新主的愚蠢的责备也非常隐蔽,这些都完全建立在他高尚的人格和宽宏的涵养上。 【原文

  • 目录·王士点

     秘书监准监丞王道奉议关文  卷一 职制   立监    升正三品    设官    设幕府    设属官    设吏属    司徒府    为革罢司徒府事    位序    兼领

  • 九年·佚名

    (丙子)九年大明萬曆四年春正月1月2日○丙申,上行仁順王后練祭。百官脫衰,上練服,仍用白帽帶,視事。自上白帽視事之後,舊臣皆以改《五禮儀》,懷不平,上亦厭士類所爲,頗悔輕變舊制。於是,禮官徇流俗之論,請更議大臣,上從之。前議政權

  • 卷八·孙瑴

    钦定四库全书古防书卷八明 孙防 编春秋演孔图此耑为血书鸟图而述也故以演孔立名而旁及帝王正气为帝间气为臣宫商为姓秀气为人天子皆五帝之精寳各有题序以次运相据起必有神灵符纪诸神扶助使开阶立遂是以王者常置图箓

  • 第二章 中国人之德性·林语堂

    中国人的忍耐虽属举世无双,可是他的“无可无不可”,享盛名尤为久远。这种品性,吾深信又是产生于社会环境。下面有一个对照的例子,故事虽非曲折,却是意味深长,堪为思维……一、圆熟德性“Character”是一个纯粹英国典

  • 卷三·王与之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订义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三     宋 王与之 以九两系【音计】国之民郑康成曰两犹耦也所以恊耦万民系连缀也【○贾氏曰谓王者于国之中立法使诸侯与民相合耦而聨缀不使解散也】

  • 第十三节 论合群·梁启超

    自地球初有生物以迄今日,其间孳乳蕃殖,蠕者、泳者、飞者、走者、有觉者、无觉者、有情者、无情者、有魂者、无魂者,其种类、其数量何啻京垓亿兆。问今存者几何矣?自地球初有人类以迄今日,其间孳乳蕃殖,黄者、白者、黑者、棕

  • 大射仪·佚名

    大射的礼仪:国君发布命令:准备射箭。冢宰告诉百官将有射箭的事。射人告诉各公卿大夫准备射箭的事;司士告诉士人和辅佐的人准备射箭的事。射箭前三天,宰夫告诉宰和司马。射人在射箭前一天查看射箭工具、器皿洗涤和场地扫除

  • 墓畔回忆录·夏多布里昂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作者死前两年完成的这部巨著,确是道出了他内心的真实。这真实的主题就是伤逝,叹人生短暂,哀时光易逝,用文字与手中的笔挣扎着反抗时间。把往昔留住,把现在留住,把未来留住,在追忆逝水年华中

  • 刘随州集·刘长卿

    诗文别集。十一卷,其中诗十卷。唐刘长卿撰。《刘随州集》在宋代有两个版本系统:一为十卷,一为十一卷。《直斋书录解题》云:“诗九卷,末一卷杂著数篇而已。”又云:“建昌本十卷,别一卷为杂著。”宋椠十卷本,后世少见,

  • 鄱阳集·洪皓

    四卷。宋洪皓(1088—1155)撰。洪皓字光弼,鄱阳 (今江西波阳县) 人。政和五年(1115)进士。宣和中,为秀州司录。累擢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为大金通问使,被金扣留。副使龚投归刘豫,而洪皓独不屈节,遂流窜冷山,居雪窖中

  • 乘轺录·路振

    地理杂志。北宋路振 (957—1014)撰。一卷。路振字子发,永州祁阳(今湖南祁阳西)人(一作湘潭人)。淳化进士,官州通判、知州、太常丞。大中祥符元年(1008)十二月,知制诰路振充契丹国主生辰国信使,率团使辽,次年正月返宋,

  • 八闽通志·黄仲昭

    福建地方志。明陈道修、黄仲昭纂。八十七卷。仲昭,名潜,字以行,人称未轩先生,福建莆田人。成化进士。授编修,官至江西提学佥事。后乞归专事著述。有《未轩集》、 《兴化府志》、 《延平府志》等。八闽,为福建省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