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二五五 山西道监察御史戈源奏请将誊录计字议叙不拘年限折

二五五 山西道监察御史戈源奏请将誊录计字议叙不拘年限折

乾隆四十年四月初二日

山西道监察御史臣戈源谨奏,为敬陈管见,仰祈圣裁事。

恭惟我皇上稽古右文,爰命儒臣详考旧籍,纂为四库全书,除刊刻流布外,并令校写秘本,以昭垂万世。此诚古今未有之盛举,中外臣庶,无不乐睹其成。惟是卷帙浩繁,录写多手,其中勤惰,势所不齐,必须激劝有方,庶可速于蒇事。伏闻在馆诸生,每日限写千字,五年共限写一百八十万字。圣恩体恤,实为宽立课程。但臣留心访察,伊等日限之字,速者原可加倍,迟者亦绰有赢余,徒以月日尚宽,不肯及时多写。卽有情愿赶办者,又因年限已定,不能自异于人,亦未免徘徊观望。伏思誊录效力,原系计字程功,并非限年学习,与其统较日月之久近,致启因循,似不如专较字数之盈亏,激使奋勉。况在馆誊录,现已六百余名,若统扣五年一时议叙,非惟缺少人多,铨法壅滞,且恐续募誊录,退阻不前,馆务所关,似不可不加筹划。臣愚昧之见,请勅下总裁大臣,通传晓谕,凡誊录诸生,有能踊跃急公,顿时交足一百八十万字,实敷五年功课而又无潦草塞责之弊者,总裁官按月汇核奏明,卽与议叙;其字数不及一百八十万,虽已効力五年,仍不得滥邀录用。如此庶激劝分明,人思自奋,前者速竣,后者愿来,于趱办书籍之道,似不无少裨。

臣为巨典速成起见,是否有当,伏乞皇上睿鉴训示。臣谨奏。

乾隆四十年四月初二日奉旨,四库全书处总裁议奏。钦此。

(军机处录副奏折)

猜你喜欢
  卷二十六 天文志第六·班固
  卷六十九 魏紀一·司马光
  卷三十 五代下·王夫之
  ●卷十一·陈康祺
  卷之三百八十·佚名
  卷二十二·王当
  通志卷一百六十一·郑樵
  卷四·郭居仁
  御制读汉书·班固
  ·咨部请奖清单·丁曰健
  源雄传·魏徵
  建安王刘休仁传·李延寿
  秘书志卷第八·王士点
  再论中国文化传统中之士·钱穆
  五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五集卷三十·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三十古今体一百十四首【丁未四】驻跸盘山静寄山庄得诗二首乙己言旋意弗留今来又阅二年周陆游寓物山恒在【寓意於物而不留意於物陆游老学庵笔记语】杜甫恬心水任流

  • 卷二百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十二高适宋中遇林虑杨十七山人因而有别昔余涉漳水驱车行邺西遥见林虑山苍苍戞天倪邂逅逢尔曹说君彼岩栖萝径垂野蔓石房倚云梯秋韭何青青药苖数百畦栗林隘谷口栝树森回谿耕耘有山田纺绩有

  • 卷四百七十三 元祐七年(壬申,1992)·李焘

      起哲宗元祐七年五月盡其月   五月癸未朔。   甲申,象州防禦使、知府州折克行為西上閤門使,賞戰功也。   熙河蘭岷路築定遠城,凡二十四日畢功。經略使范育,副都總管王文郁,鈐轄、知蘭州种誼賜詔奨諭。(种誼墓誌云:

  • 卷之七百五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牡丹花下风流鬼·李定夷

    无锡邑马路上登丰旅馆内,日前晚间,有充地保之邹巧泉,偕一南门外某纱厂之女工至该旅馆住宿。不料至三时后,某女工忽至帐房,声称邹某腹痛,急须延医等语,即匆匆出门而去。有顷,茶房某甲,至邹某房内看视,见邹僵卧被中,业已气绝毙命。

  • 资治通鉴考异卷二十五·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唐纪十七中和三年二月韩简为部下所杀【旧传简攻河阳行及新郡为诸葛爽所败单骑奔回忧愤疽发背而卒时中和元年十一月也新传亦同今从实录】庄梦蝶为贼所败高仁厚代讨之【张耆旧传曰中和四年甲辰春三月峡

  • 第三二二结状道光二十年三月初三日一二二○一--二·佚名

    庄正黄绍坤退办具结:并无推卸情弊具结状人黄绍坤,今当大老爷台前,结得坤实系身沾疾废,并无推卸情弊。如有此情,惟坤是问。合具结状是实。计缴戳记一颗。〔批〕附卷。道光贰拾年三月初三月具结状人黄绍

  • 卷六十·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六十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三王世家第三十 大司马臣去病【索隐姓霍】昧死再拜上疏皇

  • 梁芳传·张廷玉

    梁芳,是宪宗朝的宦官。他为人贪婪,善于奉承谄媚。与韦兴相类似。为了巴结万贵妃,他每天进献美珠珍宝以取悦贵妃。他的党羽钱能、韦眷、王敬等人,争相借采办之名,出去监镇大镇。皇上因贵妃的缘故,对他们不闻不问。妖人李孜省

  • 四、孔子与南宫敬叔适周问礼老子辨·钱穆

    阎若璩《四书释地续》云:&ldquo;《孔子世家》载适周问礼于老子,在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年三十。《庄子》云:孔子年五十一,南见老聃,是为定公九年。《水经注》云:孔子年十七适周,是为昭公七年。《索隐》谓:孟僖子卒,南宫敬叔始事

  • 卷四十五·宋敏求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唐大诏令集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四十五宋 宋敏求 编大臣宰相命相二张说中书令王晙同三品制韩休平章事制裴耀卿张九龄平章事制裴耀卿侍中张九龄中书令李林甫同三品制陈希烈平章事制陈

  • 重刻宝王三昧念佛直指序·妙叶

      念佛三昧所以名为宝王者。如摩尼珠。普雨一切诸三昧宝。如转轮王。普统一切诸三昧王。盖是至圆至顿之法门也。始自华严终至法华。一代时教。无不赞扬此宝王三昧。始自文殊普贤乃至永明楚石。一切菩萨圣祖。无不修

  • 俱舍论颂疏论本卷第三十·圆晖

      从此第三置答益物分。先难后答。犊子部难。若补特伽罗即诸蕴者。世尊何不说命者即身。论主答云。观能问者阿世耶故(阿世耶此云意乐)谓由问者执一实我。名为命者。依此问佛。命者与身为一为异。故佛答。以我无体。

  • 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第五·明佺

    大唐天后敕佛授记寺沙门明佺等撰大乘重译经目卷之四(一百六十八部三百六十五卷)&middot;首楞严经一部二卷(初出)右汉灵帝中平三年支楼迦谶于洛阳译。出长房录。&middot;首楞严经一部二卷(第二译)右曹魏甘露年帛延于洛

  • 普贤菩萨行愿王经·佚名

    尽诸十方世界尊  普游三世人师子我身口意具清净  是故今当遍稽首以普贤行诸愿力  一切最胜相现前俯身量等刹土尘  虔心率礼于大圣一微尘上众尘佛  各于其中佛子绕是诸法界尽无边  如来皆遍当胜解是诸德海

  • 广州游览小志·王士祯

    地理杂志。 清王士祯(1634—1711)撰。一卷。士祯有《秦蜀驿程后记》已著录。康熙二十三年(1684)士祯奉命祭南海,于二十四年二月初十日至广州,四月初一日北归。其间游览广州名胜,撰成此书,载广州光建寺、六榕寺、五羊

  • 日本访书志补·杨守敬

    一卷。清杨守敬撰,近人王重民辑。杨氏出访日本期间,广收秘籍古本,编纂了《日本访书志》,但由于年老体弱,一些善本尚未整理、收录其中。王重民等人参考大量杨氏遗书、题跋,用数年时间,汇编成《日本访书志补》一卷,体例

  • 天元余义·蒋大鸿

    余既作《天元歌》五篇,授山阴吕子门人于鸿猷辈,为之章句,其余山龙、平原阴阳二宅之真义,既已大畅厥旨,无后遗义。然其为文,犹引而不发,世之览者,若已知真诀,则寻文会意,表里洞然;若未知真诀,徒推测于辞句之余,鲜不循涯而浩叹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