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博山雪關智誾禪師傳

閩中西峰居士曹學佺撰

師諱智誾,上饒傅氏子,八歲喪父,母鄭氏送依景德寺長老傳公為童子。傳公教令頂禮觀音大士,一夕夢大士手摩其頂,由是泛覽群書,奭然意解。一日見《壇經》「火燒海底」句,疑之,乃參禮博山來公,山令默究船子藏身公案,行住坐臥提撕不忘,偶入槽廠,行見磨鼻拽脫有省,有偈呈博山,曰:「直下相逄處,由來絕覆藏,舌頭元是肉,不用更商量。」博山喜曰:「子可參禪也。」後作五頌,請壽昌衲衣,山曰:「宗門語句,如滿口含冰,不曾道出水字,子風骨太露,更須死心一番始得。」師乃掩關謝客,兀坐返參凡六載,經幾重㓟剝,始徹源底,偶作雪關歌,山見稱善,乃為開關,有偈曰:「始行大事六年雪,頓入圓明一片冰,今日幸親無縫塔,掣開關鎖萬千層。」繼命首眾。一日領眾入室次,山垂問曰:「堂中首座,人天眼目。如何是人天眼目?」師曰:「頂門上山。」曰:「還假鑑炤也無?」師曰:「君不見。」山曰:「不虛參見作家來。」師掩耳而出。己巳受瀛山之請,瀛山古剎四壁蕭然,作破院歌以自樂,相國鄭公方水以詩慰之曰:「太甲之下是瀛山,依稀破屋兩三間,聞師支傘過天漏,譬似楊岐雪滿關。」居無何,博山和尚遷化,師奔喪。至喪事畢,眾推繼席,自是往來瀛、博之間,提示不倦,督學陳公懋德入山訪師,置二十五問,師應答如流,陳大服膺。壬申春,予同諸公以鼓山延師結制,於是演法鼓山,玉瑩珠迴、玄風遐播。期滿,還錫博山。丙子春,中丞余大成、司理黃端伯,以杭之虎跑請,師應之,大弘祖道,口唇纔動,輒滾滾不竭,環師而聽法者萬指。繼而妙行請師重建經營,二載大殿落成,師曰:「吾今可以謝喻彌陀矣。」丁丑秋示微恙,乃謝院事,鼓舟南邁,孟冬朔旦行抵瀛山,病體尪羸,群心洶洶,乃作遺書謝諸檀越。時壽昌闃公自博山來候,匡坐敘別悰,闃公問:「和尚安否?」師曰:「且道我生耶死耶?」闃公曰:「末後句也須分付。」師彈指一聲,遂微笑而逝。弟子弘恩、成許等迎歸博山,建塔蓮花峰之西原。師示生萬曆乙酉年九月初一日,示寂崇禎丁丑年十月十一日,坐三十一夏,享年五十有三,有語錄六卷。

猜你喜欢
  阅竟无居士近刊·太虚
  卷中·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四十九·唐慧琳
  第二 觉支相应·佚名
  卷第三十·居顶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四·澄观
  佛说帝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佚名
  音乐发悟品第十三·佚名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三十一·念常
  卷第八十八·霁仑超永
  卷第五十七·佚名
  卷三·佚名
  央掘魔罗经卷第二·佚名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四义疏下·智旭
  佛说无常三启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陈韦华·唐圭璋

      韦华字子华,号抑斋,侯官人。生于淳熙五年(1178)。开禧元年(1205)进士。历官至兵部尚书、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景定元年(1206)卒,年八十三。赠少师、谥忠肃。   兰陵王   角声切。何处梅梢弄雪。还乡梦,玉井楼前,千朵芙

  • ●补·陈诗

    辛巳仲春,冒鹤亭检箧得余己卯初春所作《转轴篇》,再和一首见赠云:“前年枉诗在怀袖,君今七八我六九。论交三世逾百年,少壮过从到白首。喜君著作盈缃缣,晚知倒蔗差味甜。小邦邾莒竞自大,辈行绝逸谁先髯。”余答和云

  • 钱霖·隋树森

    钱霖.字子云,世居松江(今属上海市)南城。博学,工文章,不为世用,遂为黄冠,更名抱素,号素庵。初营庵于松江东郭,建二斋曰“封云”、“可月”。后迁居湖州(今属浙江省)。晚居嘉兴(今属浙江省),筑室于鸳湖之上,名曰“

  • 11.陈子昂:感遇诗(下)·施蜇存

    笫三 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 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黄沙漠南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第十九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黎元。 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 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 奈何穷

  • 本纪第九 懿宗 僖宗·欧阳修

    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讳漼,宣宗长子也。母曰元昭皇太后晁氏。始封郓王。宣宗爱夔王滋,欲立为皇太子,而郓王长,故久不决。 大中十三年八月,宣宗疾大渐,以夔王属内枢密使王归长、马公儒、宣徽南院使王居方等。而左神策护军中尉

  • ●卷二·司马光

    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邪?”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之,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若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

  • 第十回 李老子释迦氏说法谈经·黄士衡

    诗曰:图利贪名满世间,不知破衲道人闲。笼鸡有食汤锅近,野鹤无粮天地宽。富贵百年难保守,轮回六道易循环。劝君早觅修行路,一失人身万劫难。却说自洪荒以来,已有男仙东王公,姓木,名倪,字君明;女仙西王母,姓杨,名回,字婉妗。男子得道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四 食货略三·纪昀

    食货略 【三】历代户口丁中钱币○历代户口丁中(臣)等谨案郑氏通志沿通典之例户口丁中列为两门而丁中仍杂以户口未能条分缕析今谨依马氏通考之例合户口丁中为一 门凡正史所载以及他书之可以援据者备为捃摭详列于左又按丁

  • 卷首·佚名

    乾隆四十六年十月二十七日内阁奉上谕历代名臣奏疏俱有流传选刻之本现在四库全书内经馆臣编次进呈其中危言谠论关系前代得失者固可援为金监至胜国去今尤近三百年中荩臣杰士风节伟着者亦不乏人迹其规陈治乱抗疏批鳞当亦

  • 71.霍光辅政·林汉达

    汉武帝为了打匈奴,通西域,再加上他的生活奢侈,喜欢讲排场,还迷信神仙,连年大兴土木,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许多年来,把文帝、景帝时候积累起来的钱财、粮食花得差不多了。为了弄钱,他重用残酷的官吏,加税加捐,甚至让有钱的人

  • 卷十一·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十一衍要道之义夫妇易咸【卦名】亨利贞取女吉程頥传曰天地万物之本夫妇人伦之始所以上经首乾坤下经首咸继以恒也咸感也以説爲主恒常也以正爲本而説之道自有正也

  • ●洛京荷泽神会大师语·神会

    洛京荷泽神会大师示众曰:&ldquo;夫学道者须达自源。四果,三贤,皆名调伏。辟支、罗汉,未断其疑。等、妙二觉,了达分明。觉有浅深,教有顿渐。其渐也,历僧只劫犹处轮回;其顿也,屈伸臂顷便登妙觉。若宿无道种,徒学多知。一切在心,邪

  • 慧圆居士集序·太虚

    因明、晚唐后久成绝学;比年重光于华土者,功莫慧圆居士若!居士初在沪、汉、京从余听受纲略,即湛心于是。取藏中关于因明诸经论,及遗在日本诸古疏暨近人新著,穷搜冥讨,融会贯通,遂慨然有发明斯学之志。旋应中国大学授论理学聘,乃

  • 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下·道宣

      诸大德是四波罗提提舍尼法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  一村中取非亲尼食戒 佛在舍卫。世俭谷贵饿死无限。莲华色尼着衣持钵入城乞食乃至三日。并与比丘遂饿在道。面掩泥卧。俗人讥嫌。比丘举过白佛。诃制此戒。  

  • 卷第一百一十八·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十八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业蕴第四中邪语纳息第二之三诸法由业得。彼法当言是善不善无记耶。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宗显己义故。谓犊子部。分别论者。欲令音

  • 急救广生集·程鹏程

    医书。又名《得生堂外治秘方》清·程鹏程抄录于1831年。本书为中医外治法专集。现存清道光十一年辛卯 (1831) 序刊本。

  • 炙膏肓腧穴法·庄绰

    又名《膏肓灸法》。针灸著作。宋庄绰编。不分卷。绰字季裕,清源(今山西清徐)人。建炎中官朝奉郎、前江南道都总管同干公事。兼通医学,尤善针灸。撰有《脉语要略》等。又考证医经异同,参酌诸家学说,于建炎元年(1128)辑

  • 梁公九谏·佚名

    宋代讲史话本。今存《梁公九谏》卷首有一篇佚名序文,略云: “世有《梁公九谏词》者,即赵歧所谓外书也。传述既久,旧本多谬,与本传互有异同,观者不能无惑。今三复参考,订其讹而补其缺。”据此,知今传本《梁公九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