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一

  方外

  上升歌  吴含灵

  《郡阁雅谈》云:“吴含灵,江西人也,为道士,居南岳六七年,俗呼为吴猱。好睡,经旬不饮食,常言曰:‘人若要闲,即须懒;如勤,则不闲也。’素不攻文,偶作《上升歌》,甚奇绝。云云。清泰年羽化,后有客人乾祐中在嵩山见之。”

  玉皇有诏登仙职,龙吐云兮凤着力。眼前蓦地见楼台,异草奇花不可识。我向大罗观世界,世界只如指掌大。当时不为上升忙,一时持向瀛洲卖。

  题郑处士隐居  唐求

  《古今诗话》云:“唐末,蜀州有唐求,放旷疏逸,方外人也。吟诗有所得,即将稿捻为丸,投大瓢中。后卧病,投瓢于江曰:‘兹文苟不沈没,得之者方知吾苦心耳。’瓢至新渠江,有识者曰:‘此唐山人诗瓢也。’接得,十才二三。《题郑处士隐居》云云,《赠如上人》云云。”

  不信最清旷,及来愁已空。数点石泉雨,一溪霜叶风。业在有山处,道成无事中。酌尽一杯酒,老夫颜亦红。

  赠如上人

  不知名利苦,念佛老岷峨。补衲云千片,焚香篆一窠。恋山人事少,怜客道心多。日日斋钟罢,高悬滤水罗。

  题范贤观

  《茅亭客话》云:“求性至纯悫,笃雅好道,放旷疏逸,几乎方外之士也。每入市,骑一青牛,至暮醺酣而归,非其类不与之交。或吟或咏,其赠寄别之诗,布于人口。又《题青城山范贤观》云云,《赠僧》云云。”

  数里缘山不厌难,为寻真诀问黄冠。苔铺翠点仙桥滑,松织香梢古道寒。昼傍绿畦锄嫩玉,夜开红灶捻新丹。钟声已断泉声在,风动瑶花月满坛。

  赠僧

  曾闻半偈雪山中,具叶翻时理尽通。般若常添持戒力,药义谁算念经功。云开晓月应难染,海上孤舟自任风。长说满庭花色好,一枝红是一枝空。

  许真君诗

  《续仙传》云:“许宣平,新安歙人。自唐景云中,隐于城阳山南坞,结庵以居。不知其饵,但见不食。颜若四十许人,行如奔马。时或负薪以卖,薪檐尝挂一枝花瓠及曲竹枝。每醉,腾腾以归,独吟云云。尔来三十余年,或施人财物,或救人疾苦。城市多访之不见,但觉其庵殿题诗云云,好事者多咏其诗。有抵长安者,于驿路洛阳同华间传舍是处题之。天宝中,李白自翰林出东游,传舍览诗,吟之嗟叹曰:‘此仙中诗人也。’”

  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若问家何处,穿云入翠微。

  题庵殿

  隐居三十载,筑室南山颠。静夜玩明月,闲朝饮碧泉。樵人歌垄上,谷鸟戏岩前。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

  绝句

  《西清诗话》云:“近有人游罗浮,越大小石楼,将归,迫暮,留宿岩谷间。中夜,风薄月素,见一人身无衣,而绀毛覆体。因念山空夜寂,此必仙也,乃再拜问道。异人了不顾,长啸数声,声振林谷,又歌一诗而去,云云。读之使人翛然有绝俗念,不知身在尘盍中。”

  云来万岭动,云去天一色。长啸两三声,空山秋月白。

  绝句

  《玉堂闲话》云:“秦川城北绝顶之上,有隗嚣宫,宫颇宏敞壮丽,今为寿山寺,寺有三门,门限琢青石为之,莹彻如琉璃色。余尝待月纳凉,夕处朝游,不离于是。尔后入蜀,蜀有道士谓余曰:‘隗宫石门限下诗记之乎?’余曰:‘余为孩童迨乎壮年,游处于此,未尝见有诗。’道士微哂曰:‘子若复游,但于石门限下土际求之。’丙戌岁,蜀破还秦,至则访求之,果得一绝云云。详观此篇,飘飘然有神仙体裁。远近词人,竞来讽味,那知道士非控鲤驾鹤之流乎?奇哉!奇哉!”

  清溪道士人不识,上天下天鹤一只。洞门深锁玉窗闲,滴露研朱点《周易》。

  空门

  临平道中作  道潜

  《冷斋夜话》云:“吴僧道潜有标置,常自姑苏归西湖,临平道中,作诗云云。东坡赴官钱塘,过而见之,大称赏。”

  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

  题寺壁  惠诠

  《冷斋夜话》云:“东吴僧惠诠,佯狂垢污,而诗语清婉。尝书湖上一山寺壁云云,东坡一见,为和其后,竟以此诗知名。”《竹坡诗话》云:“余观东坡和诠诗,所谓‘但闻烟外钟,不见烟中寺。幽人行未已,草露湿芒屦。惟应山头月,夜夜照来去’,未尝不喜,其清绝过人远甚。晚游钱塘,始得诠诗云云,乃知其幽深清远,自有林下一种风流。东坡老人虽欲回三峡倒流之澜,与溪壑争流,终不近也。”

  落日寒蝉鸣,独归林下寺。柴扉夜未掩,片月随行屦。惟闻犬吠声,更入青萝去。

  十竹诗  清顺

  《冷斋夜话》云:“西湖僧清顺,颐然清淡。尝赋《十竹诗》云云,《林下》云云,荆公游湖上,爱之,乃称其名。坡晚年亦与游,甚多酬唱。”

  城中寸土如寸金,幽轩种竹只十个。春风慎勿长儿孙,穿我阶前绿苔破。

  林下

  久服林下游,颇识林下趣。从渠绿阴繁,不碍清风度。闲行石上眠,落叶不知数。一鸟忽飞来,啼破幽绝处。

  送僧  可士

  《西清诗话》云:“东坡言僧诗要无蔬笋气,固诗人龟鉴。今时误解,便作世网中语,殊不知本分家风,水边林下气象,盖不可无。若尽洗去清拔之韵,使与俗同科,又何足尚?齐己云‘春深游寺客,花落闭门僧’,惠崇云‘晓风飘磬远,暮雪入廊深’之句,华实相副,顾非佳句耶?天圣间,闽僧可士有《送僧》诗云云,亦非食肉者能到也。”

  一钵即生涯,随缘度岁华。是山皆有寺,何处不为家。笠重吴天雪,鞋香楚地花。他年访禅室,宁惮路岐赊。

  竹里  显忠

  《洪驹父诗话》云:“王荆公书一绝句于壁间云云,盖诗僧显忠诗也。”

  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闲眠尽日无人到,自有清风为扫门。

  绝句  窦黁

  东坡云:“余谪黄州,休马于逆旅祈宗祥家,见壁上有幅纸题诗云云,其后题云‘滏水僧窦黁’。宗祥谓余:‘此光黄间狂僧也,年百三十,死于熙宁十年。既死,人有见之者。’”

  满院秋光浓欲滴,老僧倚杖青松侧。只怪高声问不应,嗔余踏破苍苔色。

  独行溪上  洪觉范

  《冷斋夜话》云:“余自并州还故里,馆延福寺,寺前有小溪,风物类斜川,余儿童时戏剧之地也。尝春深独行溪上,作小诗云云。鲁直曰:‘观君诗说烟波漂渺处,如陆忠州论国政,字字坦夷。前身非篙师,沙户种类耶!’”

  小溪倚春涨,攘我夜月湾。新晴为不平,约束晚见还。银梭时拨剌,破碎波中山。整钓背落日,一叶嫩红间。

  初退黄龙院  心禅师

  《许彦周诗话》云:“晦堂心禅师《初退黄龙院》诗云云,此诗深静平实,道眼所了,非世间文士诗僧所能仿佛也。”

  不住唐朝寺,闲为宋地僧。生涯三事衲,故旧一枝藤。乞食随缘过,逢山任意登。相逢莫相笑,不是岭南能。

  呈江都令  史宗

  《冷斋夜话》云:“有僧史宗,着麻衣,加衲其上,号麻衣道士,坐广陵白士埭,讴歌自适。江都令檀祇与语,多无畔岸。索纸赋诗云云,檀祗异之。陶渊明记白土埭逢三异比丘,此其一也。观其诗句,脱去畛封,有超然自得之气,非寻常介夫所能作。”

  有欲苦不足,无欲即无忧。未若清虚者,带索披玄裘。浮游一州间,泛若不系舟。要当毕尘虑,栖息老山丘。

  西湖僧舍  清顺

  《竹坡诗话》云:“东坡游西湖僧舍,壁间见小诗云云,问谁所作,或告以钱塘僧清顺者。即日求得之,一见甚喜,自是而顺之名出矣。余留钱塘七八年,间有能诵清顺诗者,往往不逮前篇,政以所见之未多耳。然而使其止于此,亦足传也。”

  竹暗不通日,泉声落如雨。春风自有期,桃李乱深坞。

  题烟蓬  法具

  《夷坚巳志》云:“吴中僧多有能诗者。法具,字圆复,《题人烟蓬》云云,又绝句云云二首;蕴常,字不轻,《咏石菖蒲》云云,《咏兰》云云;法平,字元衡,《登北固楼》云云,《绝句》云云。三人皆胜流,甚有唐人风致也。”

  曹植波澜阔,曾为若士游。江湖流满眼,天地入扁舟。散发邀明月,停杯问白鸥。他年归紫禁,梦亦绕沧洲。

  绝句

  鹤鸣九皋秋夜永,纸帐芙蕖卧灯影。九州之外更九州,谁解摩心发深省。

  又

  看了青灯梦不成,东风卷雪落寒声。半生客里无穷恨,告诉梅花说到明。

  石菖蒲  蕴常

  细水围苍石,纤纤手自移。几年离雁荡,万里到天池。浮玉春风后,小姑烟雨时。他年怀胜绝,魂梦亦清奇。

  兰

  目断山河恨莫裁,拆芳犹记小徘徊。细看叶底春风面,疑自幽篁影下来。

  登北固楼  法平

  不负南徐眼,来看北固云。金焦两山小,吴楚一江分。雨气生苍壁,秋声起夕曛。半生流落恨,此日重殷勤。

  绝句

  春风吹枕小屏寒,客舍无聊梦不安。花叶暗时人已去,夕阳光满旧栏干。

  绝句  有规

  《却扫编》云:“往岁吴中多诗僧,其名往往见于前辈文集中。予渡江之初,犹见有规者,颇以诗知名,时年七十余,谈论潇洒可喜。临终前数日,有诗云云,叶左丞大爱之。”

  读书已觉眉棱重,就枕方欣骨节和。睡起不知天早晚,西窗残日已无多。  

猜你喜欢
  赵鼎臣·唐圭璋
  ◆录事昂吉(启文集)·顾嗣立
  第二折·佚名
  第一折·尚仲贤
  第三折·王实甫
  四集卷六十七·乾隆
  卷第十九·陈与义
  卷一百四十四·陈思
  卷十八 茕斋歌诗四十九首·李白
  文山诗补钞·吴之振
  卷三百四十四·佚名
  第四回 武宗爷过山遭渴难 云魔女送水动君心·蒲松龄
  06、邂逅·蒲松龄
  绍兴太学生词作鉴赏·佚名
  韩偓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孛罗御史·隋树森

    孛罗御史,蒙古族,先为山北辽阳等路蒙古军万户。延祐三年(一三一六)为周王和世王束称帝于和宁之北,封孛罗为御史大夫,授开府仪同三司典四番宿卫。不久和世王束至大都暴卒,孛罗被迫辞官。其曲作《辞官》

  • 列传第十 谢弘微·李延寿

    弘微年十岁,继从叔峻,名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峻司空琰子也,于弘微本服缌,亲戚中表,素不相识,率意承接,皆合礼衷。义熙初,袭爵

  • 卷第二十八·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列传第二十一瞿式耜(徐高)瞿式耜(徐高)瞿式耜字起田,常熟人;礼部侍郎景醇孙、湖广参议汝说子也。举万历丙辰(一六一六)进士,授永丰知县;有政声。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调江

  • 卷之四·佚名

    丙申春二月壬子朔张士诚陷平江○丙子 上率常遇春等击蛮子海牙于采石时敌舟联络江上势甚盛乃命遇春设疑兵以分敌势而以大兵薄之及战遇春率舟师冲其中敌舟分为二我师左右纵击飞礟中敌舟輙糜碎自辰至午战益急敌大败俘获

  • 六三 五年间的回顾·周作人

    在南京的学堂里五年,到底学到了什么呢?除了一点普通科学知识以外,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但是也有些好处,第一是学了一种外国语,第二是把国文弄通了,可以随便写点东西,也开始做起旧诗来。这些可以笼统的说一句,都是浪漫的思想,有

  • 中秋夜感·陆小曼

    并不是我一提笔就离不开志摩,就是手里的笔也不等我想就先抢着往下溜了;尤其是在这秋夜!窗外秋风卷着落叶,沙沙的幽声打入我的耳朵,更使我忘不了月夜的回忆,眼前的寂寥。本来是他带我认识了笔的神秘,使我感觉到这一支笔的确是

  • 张果传·欧阳修

    张果,不让人知道他是何方人氏而显示自己神异。隐居在中条山,往来汾、晋之间,世人传说他是几百岁的人。武后时,派使臣召他,他当即死去,后来有人又看见他住在恒州的山里。开元二十一年(733),刺史韦济把他的事报告皇帝。玄宗命

  • 卷十·徐一夔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十 吉礼十 王国社稷 总叙 周制诸侯为百姓立社曰国社自为立社曰侯社国社在公宫之右侯社在籍田又周礼凡封其国设其社稷之壝令社稷之职小司徒凡建邦国立其社稷其坛制半於天子广二丈五尺受土各以其

  • 第五节 风 俗·吕思勉

    《汉》《隋》两书《地理志》,皆详述当时各地风俗,而唐以后之史阙焉。杜氏《通典》,本《禹贡》九州,益以南越之地,各言其风俗,其辞甚略,然与《汉》《隋》两书校其同异,亦足见风俗变迁之迹也。今录其说如下:雍州曰:“雍州之地,厥田

  • 春秋经解六韵·孙觉

    御制题孙觉春秋经解六韵注疏春秋充栋伙髙邮作解费研磨学从安定居名第书出临川罢制科【周麟之跋云初王荆公欲释春秋以行于天下而莘老之传已出一见而有惎心自知不复能出其右遂诋圣经而废之曰此断烂朝报也不列于学宫不用

  • 达生第十九·刘文典

    〔释文〕以义名篇。全生之道也。如此之类,世有之矣。 〔释文〕无离力智反,下同。大甚音泰。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 〔注〕非我所制,则无为有怀于其间。 〔疏〕生死去来,委之造物,妙

  • 道院集要卷一·晁迥

    (宋)晁迥撰止用无生一切之事心能忍可令其不生斯最简要空无生中谁是烦恼谁是能治但以无生一方徧治一切又圆顿止观万事来千便视为空何用对治之法色即是空非色灭空事即是空非事过空临机对境常作此观勿以事干虑执以为实使窒

  • 卷第一百一十四·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十四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业蕴第四中恶行纳息第一之三三业。谓身语意业。四业。谓黑黑异熟业。白白异熟业。黑白黑白异熟业。非黑非白无异熟业。能尽诸业。为三摄四。四

  • 卷第三十·佚名

    嘉兴大藏经 百痴禅师语录 百痴禅师语录卷第三十 嗣法门人超宣等编 杂咏 挽海盐徐长善令室朱节烈孺人 节义须眉若个知况复香闺簪珥儿居恒无事见犹少况值干戈骚动时乙酉之年秋八月孺人避难丰山窟忽然旗鼓疾喧天士女丰

  • 卷第四·智旭

    灵峰藕益大师选定净土十要卷第四 述曰。列次净土十要。以教经居初。以行经居次二次三。皆尊经以明道也。若夫作论通经阐扬净土。则当以天台智者大师十疑论奉为頍弁。厥义有三。一。智者乃释迦后身人。是大圣故。二。

  • 诸家神品丹法·佚名

    诸家神品丹法,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为唐宋间道士编集。六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此书辑录数种外丹黄白方术而成。前五卷主要摘录《抱朴子•黄白篇》、《金丹篇》、《孙真人丹经》、《葛仙翁紫霄丹经》等诸家丹

  • 夜哨线·叶紫

    队伍停驻在这接近敌人区的小市镇上,已经三天了,明天,听说又要开上前线去。 赵得胜的心里非常难过,满脸急得通红的。两只眼睛着,嘴巴瘪得有点象刚刚出水的鲇鱼;涎沫均匀地从两边嘴巴上流下来,一线一线地掉落在地上。

  • 乐府雅词·曾慥

    词选。宋曾慥辑。慥,字端伯,号至游子,泉州(今属福建)人。钦宗靖康二年(1127),为仓部郎官。建炎间,曾任江西转运判官。绍兴九年(1139),以右朝散大夫行户部员外郎,总领应办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司大军钱粮。十年,为太府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