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列传第二十七 李宝

李宝,字怀素,小字衍孙,陇西狄道人,私署凉王皓之孙也。父翻,字士举,小字武强,私署骁骑将军,祁连、酒泉、晋昌三郡太守。宝沉雅有度量,骁勇善抚接。伯父歆为沮渠蒙逊所灭,宝徙于姑臧。岁馀,随舅唐契北奔伊吾,臣于蠕蠕。其遗民归附者稍至二千。宝倾身礼接,甚得其心,众皆乐为用,每希报雪。属世祖遣将讨沮渠无讳于敦煌,无讳捐城遁走。宝自伊吾南归敦煌,遂修缮城府,规复先业。遣弟怀达奉表归诚。世祖嘉其忠款,拜怀达散骑常侍、敦煌太守,则遣使授宝使持节、侍中、都督西垂诸军事、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领护西戒校尉、沙州牧、敦煌公,仍镇敦煌,四品以下听承制假授。真君五年,因入朝,遂留京师,拜外都大官。转镇南将军、并州刺史。还,除内都大官。高宗初,代司马文思镇怀荒,改授镇北将军。太安五年薨,年五十三。诏赐命服一袭,赠以本官,谥曰宣。有六子:承、茂、辅、佐、公业、冲。公业早卒,冲别有《传》。

承,字伯业,少有策略。初,宝欲谋归款,民僚多有异议,承时年十三,劝宝速定大计,于是遂决。仍令承随表入质。世祖深相器异,礼遇甚优,赐爵姑臧。后遭父忧,居丧以孝闻。承应传先封,以自有爵,乃让弟茂,时论多之。承方裕有鉴裁,为时所重。高宗末,以姑臧侯出为龙骧将军、荥阳太守。为政严明,甚着声称。延兴五年卒,时年四十五。赠使持节、本将军,雍州刺史,谥曰穆。

长子韶,字元伯,学涉,有器量。与弟彦、虔、蕤并为高祖赐名焉。韶又为季父冲所知重。延兴中,补中书学生。袭爵姑臧侯,除仪曹令。时修改车服及羽仪制度,皆令韶典焉。迁给事黄门侍郎。后例降侯为伯。兼大鸿胪卿,黄门如故。

斑祖将创迁都之计,诏引侍臣访以古事。韶对:“洛阳九鼎旧所,七百攸基,地则土中,实均朝贡,惟王建国,莫尚于此。”高祖称善。迁太子右詹事。寻罢左右,仍为詹事、秦州大中正。出为安东将军、衮州刺史。高祖自邺还洛,韶朝于路,言及庶人恂事。高祖曰:“卿若不出东宫,或未至此。”

世宗初,徵拜侍中,领七兵尚书。寻除抚军将军、并州刺史。以从弟伯尚同元禧之逆,在州禁止,徵还京师。虽不知谋,犹坐功亲免除官爵。久之,起兼将作大匠,敕参定朝仪、律令。

吕苟儿反于秦州,除抚军将军、西道都督、行秦州事,与右卫将军元丽率众讨之。事平,即真。玺书劳勉,复其先爵。时陇右新经师旅之后,百姓多不安业,韶善抚纳,甚得夷夏之心。徵还,行定州事。寻转相州刺史,将军如故。

肃宗初,入为殿中尚书,行雍州事。后除中军大将军、吏部尚书,加散骑常侍。韶在选曹,不能平心守正,通容而已,议者贬之。出为冀州刺史。清简爱民,甚收名誉,政绩之美,声冠当时。肃宗嘉之,就加散骑常侍。迁车骑大将军,赐剑佩、貂蝉各一具,骅骝马一匹,并衣服寝具。韶以年及悬车,抗表逊位。优旨不许。转定州刺史,常侍如故。及赴中山,冀州父老皆送出西境,相聚而泣。二州境既连接,百姓素闻风德,州内大治。正光五年四月,卒于官,年七十二。诏赠帛七百匹,赠侍中、持节、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司空公、雍州刺史,谥曰文恭。既葬之后,有冀州兵千馀人戍于荆州,还经韶墓,相率培冢,数日方归。其遗爱如此。初,韶克定秦陇,永安中追封安城县开国伯,邑四百户。

长子玙,字道璠,袭。武定中,骠骑大将军、东徐州刺史。

玙弟瑾,字道瑜。美容貌,颇有才学,特为韶所钟爱。清河王怿知赏之,怿为司徒,辟参军。转着作佐郎,加龙骧将军。稍迁通直散骑侍郎,与给事黄门侍郎王遵业、尚书郎卢观典领仪注。临淮王彧谓瑾等曰:“卿等三俊,共掌帝仪,可谓舅甥之国。”王、卢即瑾之外兄也。肃宗崩,上谥策文,瑾所制也。庄帝初,于河阴遇害,年四十九。赠冠军将军、齐州刺史。

长子产之,字孙侨。容貌短陋,而抚训诸弟,爱友笃至,年四十九,亡。产之弟茜之,武定末,司空主簿。瑾弟瓒,字道璋,少有风尚。辟司徒参军事。神龟中卒。赠汉阳太守。子修年,大将军开府士曹参军。早亡。

韶弟彦,字次仲。颇有学业。高祖初,举司州秀才,除中书博士。转谏议大夫。后因考课,降为元士。寻行主客曹事,徙郊庙下大夫。时朝仪典章咸未周备,彦留心考定,号为称职。

斑祖南伐,彦以蕞尔江闽,不足亲劳銮驾,频有表谏。虽不从纳,然亦嘉其至诚。及六军次于淮南,徵为广陵王羽长史,加恢武将军、西翼副将军。还,除冀州赵郡王干长史。转青州广陵王羽长史,带齐郡太守。徵为龙骧将军、司徒右长史,转左长史、秦州大中正。出行扬州事。寻徵拜河南尹。还至汝阴,复敕行徐州事。转平北将军、平州刺史。还,平东将军、徐州刺史。延昌二年夏,大霖雨,川渎皆溢。彦相水陆形势,随便疏通,得无淹渍之害。朝廷嘉之,频诏劳勉。入为河南尹。迁金紫光禄大夫、光禄勋卿,转度支尚书。出为抚军将军、秦州刺史。

是时,破落汗拔陵等反于北镇,二夏、豳、凉所在蜂起。而彦刑政过猛,为下所怨。城民薛珍、刘庆、杜超等因四方离叛,遂潜结逆谋。正光五年六月,突入州门,擒彦于内斋,囚于西府。推其党莫折大提为帅,遂害彦。永安中,追赠侍中、骠骑大将军、司徒公、雍州刺史,谥曰孝贞。

子燮,字德谐,少有风望。解褐司徒参军。着作佐郎、司徒祭酒,转主簿。卒,赠辅国将军、太常少卿。

燮弟德广,终于中散大夫。德广弟德显,太尉行参军,稍迁散骑侍郎。卒。赠征虏将军、东秦州刺史。德显弟德明,秘书郎。彦弟虔,字叔恭。太和初,为中书学生。迁秘书中散,转冀州骠骑府长史、太子中舍人。世宗初,迁太尉从事中郎。出为清河太守,属京兆王愉反,虔弃郡奔阙。世宗闻虔至,谓左右曰:“李虔在冀州日久,思信着物,今拔难而来,众情自解矣。”乃授虔别领军前慰劳事。事平,转长乐太守。延昌初,冀州大乘贼起,令虔以本官为别将,与都督元遥讨平之。迁后将军、燕州刺史。还为光禄大夫,加平西将军,兼大司农卿。出为散骑常侍、安东将军、衮州刺史。追论平冀州之功,赐爵高平男。还京,除河南邑中正,迁镇军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孝庄初,授特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加散骑常侍。又进号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永安三年冬薨,年七十四。赠侍中、都督冀定瀛三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太尉公、冀州刺史,男如故,谥曰宣景。

长子暖,字仁明。解褐司空行参军,稍迁尚书左外兵郎。孝庄初,于河阴遇害,年四十。赠安东将军、度支尚书、青州刺史。

子褒,武定中,太师法曹参军。

明弟昞,字仁曜。起家高阳王雍常侍,员外散骑侍郎、太尉录事参军。孝庄初,与兄暧同时遇害,年四十八。赠散骑常侍、左将军、衮州刺史。

子为,武定中,司空长流参军。昞弟昭,字仁照。卒于散骑侍郎。赠征虏将军、凉州刺史。子士元、操,武定中,并仪同开府参军事。昭弟晓,字仁略。武定末,太尉谘议参军。虔弟蕤,字延宾。历步兵校尉、东郡太守、怀农少卿。卒,赠龙骧将军、豫州刺史。长子咏,字义兴,有干局。起家太学博士。领殿中侍御史,稍迁东郡太守。庄帝初,迁安东将军、济州刺史。转广州刺史,加散骑常侍。前废帝时,与第三弟通直散骑常侍义真、第七弟中书侍郎、太常少卿义邕,同时为尔朱仲远所害。义邕,庄帝居蕃之日,以外亲甚见亲昵,及有天下,特蒙信任。尔朱荣之诛,义邕与其事,由是并及于祸。出帝初,赠咏侍中、骁骑将军、吏部尚书、冀州刺史,义真赠前将军、齐州刺史,义邕赠安东将军、青州刺史。

咏次弟义慎,司空属。第四弟义远,国子博士。庄帝初,并于河阴遇害。义慎赠散骑常侍、征东将军、雍州刺史。

承弟茂,字仲宗。高宗末,袭父爵,镇西将军、敦煌公。高祖初,除长安镇都将。转西衮州刺史,将军如故。入为光禄大夫,例降为侯。茂性谦慎,以弟冲宠盛,慎于盈,遂托以老疾,固请逊位。高祖不夺其志,听食大夫禄,还私弟,因居定州之中山。自是优游里舍,不入京师。景明年卒,时年七十一。谥曰恭侯。

子静,字绍安,袭。解褐太尉参军事,定州别驾、东平原太守。神龟三年卒,年五十五。

子遐,字智远,有几案才。起家司空行参军,袭爵。稍迁右将军、尚书驾部郎中。出为河内太守。尔朱荣称兵向洛,次其郡境,庄帝潜济河北相会。遐既间荣推奉庄帝,遂开门谒侯,仍从驾南渡。及河阴,为乱兵所害,时年四十二。事宁,追赠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尚书右仆射、秦州刺史。以侯驾之功,封卢乡县开国怕,邑三百户。

子孝儒,袭。齐受禅,爵例降。

静弟孚,字仲安,恭顺笃厚。起家镇北府功曹参军。定州别驾,汝阳、汝南、中山三郡太守。孝庄初,以外亲超授抚军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出除镇东将军、沧州刺史,加散骑常侍。普泰元年卒,年六十二。有五子。

长子惠昭,太傅开府城局参军

惠昭弟惠谌,武定中,齐州别驾。

孚弟敬安,奉朝请。早亡。

敬安弟季安,粗涉书史。解褐彭城王行参军。稍迁宁朔将军、步兵校尉。出为徐州北海王颢抚军府长史。正光末,颢为关西都督,复引为长史,委以戎政。寻加骁骑将军。孝昌三年,卒于军,时年五十三。赠征虏将军、凉州刺史。

子处默,少清惠。起家青州彭城王府主簿。稍迁通直散骑常侍、安东将军、光禄大夫、抚军将军、广州开府长史。天平初卒,年三十九。

茂弟辅,字督真,亦有人望。解褐中书博士,迁司徒议曹掾。太和初,高祖为咸阳王禧纳其女为妃,除镇远将军、颍川太守,带长社戍。辅绥怀招集,甚得边和。六年,卒于郡,年四十七。赠征虏将军、秦州刺史、襄武侯,谥曰惠。

长子伯尚,少有重名。弱冠除秘书郎。高祖每云:“此李氏之千里驹。”稍迁通直散骑侍郎,敕撰《太和起居注》。寻迁秘书丞。世宗初,兼给事黄门侍郎。景明二年,坐与咸阳王禧谋反诛。时年二十九。

伯尚弟仲尚,仪貌甚美。少以文学知名。二十着《前汉功臣序赞》及季父《司空冲诔》。时兼侍中高聪、尚书邢峦见而叹曰:“后生可畏,非虚言也。”起家京兆王愉行参军。景明中,坐兄事赐死,年二十五。

仲尚弟季凯,沉敏有识量。坐兄事,与母弟俱徙边。久之,会赦免,遂寓居于晋阳,沉废积年。孝昌中,解褐太尉参军事,加威远将军。寻除并州安北府长史。肃宗崩,尔朱荣阴图义举,季凯豫谋。庄帝践阼,徵拜给事黄门侍郎,封博平县开国侯,邑七百户。寻加散骑常侍、平东将军。转秘书监,进号中军将军。普泰元年七月,尔朱世隆以荣之死,谓季凯通知,于是见害,年五十五。出帝初,追赠侍中、骠骑将军、吏部尚书、定州刺史。

子统,字基伯,袭。武定末,太尉刑狱参军。齐受禅,爵例降。

季凯弟延庆,孝昌中,解褐定州镇北城局参军。稍迁奉车都尉、陈留太守。迁镇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永熙二年卒,年五十二。赠本将军、雍州刺史。

子惠矩,武定中,仪同开府参军事。

延庆弟延度,武定中,卫将军、安德太守。

皑弟佐,字季翼,有文武才干。高祖初,兼散骑常侍,衔命使高丽。以奉使称旨,还,拜常山太守,赐爵真定子。迁冠军将军、怀州刺史,赐爵山阳侯。寻加安南将军、河内公。转安东将军、相州刺史。所在有称绩。

车驾南讨,拜安南将军,副大司马,咸阳王禧为殿中将军。寻被敕与征南将军、城阳王鸾、安南将军卢渊等军攻赭阳。各不相节度,诸军皆坐甲城下,欲以不战降贼。佐独勒所部,晨夜攻击。属萧鸾遣其太子右卫率坦历生率众来援,咸以势弱不敌,规欲班师。佐乃简骑二千逆贼,为贼所败。坐徙瀛州为民。车驾征宛邓,复起佐,假平远将军、统军。萧鸾新野太守刘忌凭城固守,佐率所领攻拔之。以功封泾阳县开国子,邑三百户。沔北既平,广阳王嘉为荆州刺史,仍以佐为嘉镇南府长史,加辅国将军。别镇新野。及大军凯旋,高祖执佐手曰:“沔北,洛阳南门,卿既为朕平之,亦当为朕善守。”

斑祖崩,遣敕以佐行荆州刺事,仍本将军。佐在州,威信大行,边民悦附,前后归之者二万许家。寻正刺史。世宗初,徵兼都官尚书。景明二年卒,年七十一。赠征虏将军、秦州刺史,谥曰庄。子遵袭。

遵,爽俊有父风。历相州治中,转别驾、冀州征北府长史、司空司马。卒,赠龙骧将军、洛州刺史。孝庄初,以外戚超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定州刺史。

子果,袭。司空谘议参军。武定中,坐通西贼伏诛。

遵弟柬,字休贤。郡辟功曹。以父忧去职,遂终身不食酒肉,因屏居乡里。肃宗初,司空、任城王澄嘉其操尚,以为参军事。寻转司徒外兵参军。历任城、济北二郡太守。孝庄初,迁镇远将军、济州刺史。卒,赠安北将军、殿中尚书、相州刺史。

子经,司徒谘议参军、行豫州事。兴和初,坐妖言赐死。

柬弟神俊,小名提。少以才学知名,为太常刘芳所赏。释褐奉朝请,转司徒祭酒、从事中郎。顷之,拜骁骑将军、中书侍郎、太常少卿。出为前将军、荆州刺史。

时四方多事,所在连兵。萧衍遣将曹敬宗来寇,攻围积时,又引水灌城,城不没者数版。神俊循抚兵民,戮力固守。诏遣都督崔暹、别将王罴、裴衍等赴援,敬宗退走。时寇贼之后,城外多有露骸,神俊教令收葬之。徵拜大司农卿。肃宗末,除镇军将军、行相州事。于时葛荣南逼,神俊忧惧,乃故坠马伤脚,仍停汲郡,有诏追还。庄帝纂统,以神俊外戚之望,拜散骑常侍、殿中尚书。追论固守荆州之功,封千乘县开国侯,邑一千户。转中书监、吏部尚书。

神俊意尚风流,情在推引人物,而不能守正奉公,无多声誉。有钜鹿人李炎上书言神俊之失。天柱将军尔朱荣曾补人为曲阳县令,神俊以阶县不用。荣闻大怒,谓神俊自树亲党,排抑勋人。神俊惧,启求解官。乃除卫将军、右光禄大夫。寻属尔朱兆入京,乘舆幽执,神俊遂逃窜民间。出帝初,始来归阙,拜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孝静初,行并州事。寻除骠骑大将军、肆州刺史。入为侍中。兴和二年薨,年六十四。赠都督雍秦泾三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尚书左仆射、司徒公、雍州刺史,侍中、开国公如故。

神俊风韵秀举,博学多闻,朝廷旧章及人伦氏族,多所谙记。笃好文雅,老而不辍,凡所交游,皆一时名士。汲引后生,为其光价,四方才子,咸宗附之。而性通率,不持检度,至于少年之徒,皆与亵狎,不能清正方重,识者以此为讥。神俊丧二妻,又欲娶郑严祖妹,神俊之从甥也。卢元明亦将为婚,遂至纷竞,二家阋于严祖之门。郑卒,归元明,神俊惆怅不已,时人谓神俊凤德之衰。神俊无子,从弟延度以第三子容儿后之。

韶从弟元珍,小名大墨。起家奉朝请、太尉录事参军,卒于步兵校尉。

元珍弟仲遵,有业尚,彭城王勰为定州,请为开府参军。累转员外散骑常侍、游击将军、太中大夫。出为京兆内史。大将军、京兆王继西伐,请为谘议参军。寻除左将军、营州刺史。时四方州镇谋逆,叛乱相续,营州城内,咸有异心。仲遵单车赴州,既至,与大使卢同以恩信怀诱,率皆怡悦。后肃宗又诏卢同为行台,北出慰劳。同疑彼人情难信,聚兵将往。城民刘安定等先有异志,谓欲图己,还相恐动,遂执仲遵。二子清石、陈罕,寻亦见杀。唯兄子徽仁得免。

韶从叔思穆,字叔仁。父抗,自凉州渡江左,仕刘骏,历晋寿、安东、东莱三郡太守。思穆有度量,善谈论,工草隶,为当时所称。太和十七年,携家累自汉中归国,除步兵校尉。遭母忧解任。起为都水使者。及车驾南伐,以本官兼直阁将军,从平南阳,以功赐爵为伯。寻除司徒司马。彭城王勰为定州,请为司马,带钜鹿太守。勰徙镇扬州,仍请为司马。府解,除征虏将军、太中大夫。出为京兆内史,在郡八年,颇有政绩。徵拜光禄大夫。肃宗初,除平北将军、中山太守,未拜,迁安北将军、营州刺史。卒于位,时年六十一。赠安西将军、华州刺史。永安中,子奖为庄帝所亲待,复超赠思穆卫将军、中书监、左光禄大夫。谥曰宣惠。有子十四人。

嫡子斌,袭。官至散骑侍郎,早卒。

斌兄奖,武定末,司徒左长史。

李氏自初入魏,人位兼举,因冲宠遇,遂为当世盛门。而仁义吉凶,情礼浅薄,期功之服,殆无惨容,相视窘乏,不加拯济。识者以此贬之。

史臣曰:李宝家难流离,晚获归正,大享名器,世业不殒。诸子承基,俱有位望。韶清身履度,声绩洽美矣。神俊才尚风流,殆民望也,贞粹之地,君子或未许焉。

猜你喜欢
  列传六·薛居正
  卷之二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九·佚名
  ◎蒙藏院·费行简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八 忠义传一·纪昀
  通志卷一百六十六·郑樵
  序·温达
  ●卷三·习凿齿
  范泰传·沈约
  李晟传·欧阳修
  郑岳传·张廷玉
  卷二十一·杨士奇
  永宪录卷二(上)·萧奭龄
  巻四·努尔哈赤
  四、东北一百五十年的安宁·蒋廷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十八·彭定求

        卷58_1 【中宗降诞日长宁公主满月侍宴应制】李峤   神龙见像日,仙凤养雏年。大火乘天正,明珠对月圆。   作新金箧里,歌奏玉筐前。今日宜孙庆,还参祝寿篇。   卷58_2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李峤  

  • 前言·佚名

    诗人名录魏 征 李世民 李百药 王 绩 王梵志 寒 山 上官仪 李 贤 骆宾王 卢照邻崔 液 王 勃 杨 炯 李 峤 刘希夷 沈佺期 乔知之 韦承庆 宋之问 苏味道杜审言 贺知章 张若虚 陈子昂 张 

  • 卷之七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卷之一百五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瓴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十六 艺文略一·纪昀

    艺文略 【一】(臣)等谨按郑志艺文略有十二类类各分门门各标目自叙以为经籍之散亡由于编次之无纪易虽一书而学有十六种诗虽一书 而学有十二种非可浑为一家说诚韪矣顾其所标细目失之太繁且如图谱既有专略又见于艺文略中重

  • 一○二三 军机大臣奏遵查发下《四库全书提要》填写年月缘由片·佚名

    一○二三 军机大臣奏遵查发下《四库全书提要》填写年月缘由片【真按:四库全书书前提要末后注明日期的缘由.】乾隆四十九年五月初六日遵查发下《四库全书提要》末行有本年闰三月恭校上者。查向来缮校各书,所写年分均系

  • 申屠致远传·宋濂

    申屠致远字大用,祖籍汴京。金末随父亲申屠义迁居东平之寿张。致远曾在府学学习,与李谦、孟祺等人齐名。世祖南征时,驻兵于小濮,荆湖经略使乞萛力台荐举致远为经略司知事,参与军机。班师至随州,致远把蒙军所俘男女全都释放。

  • 卷一百八十九上·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八十九上 朱批张广泗奏摺 雍正六年二月二十五日贵州按察使【臣】张广泗谨 奏为恭请 圣训事窃【臣】至愚极贱由贵州黎平府知府荷蒙圣恩逾

  • 提要·佚名

    臣等谨案土官底簿二卷原本不题撰人姓名朱彛尊跋但云抄之海盐郑氏亦不言作者为何人凡明正德以前云贵诸省土司爵氏因袭皆载焉观其命名与缮写之式疑当时案牍之文而好事者録存之也所载云南百五十一家广西百六十七家四川二

  • 卷一 一之一·孔颖达

    ◎周南关雎诂训传第一陆德明《音义》曰:《周南》,周者,代名,其地在《禹贡》雍州之域,岐山之阳,于汉属扶风美阳县;南者,言周之德化自岐阳而先被南方,故《序》云“化自北而南也”。《汉广序》又云“文王之道,被于南国”是也。○《

  • 卷五二·邱濬

    ▲家乡之礼(中) 《曲礼》曰: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 臣按:古者宗庙,大夫三、士二、庶人祭于寝,然今世大夫、士无世官不得立庙,宜如《家礼》立为祠堂。凡家造,祭器为先。郑玄曰:“家造,谓大夫始造家事也。”

  • 礼记析疑卷四·方苞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檀弓下公之丧诸达官之长杖疏谓不达于君者府史胥徒但服齐衰三月非也曰官则非庶人在官者明矣盖乡遂之官族师鄙师酂长之类乡大夫所辟除其名尚未达于君者是也曰达官之长则惟宫正宫伯膳夫内宰内府外府司

  • 卷一·史浩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讲义卷一      宋 史浩 撰虞书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尧典此书序也班固谓先圣孔子作凡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必有史氏纪其所作之由孔子取史语裁为法度之言以信后世虽谓之孔子

  • 八  尚贤上·墨子

    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是其故何也?”子墨子言曰:“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

  • 重刊金刚经集注序·朱棣

      金刚经者,说自释迦,来从舍卫,鸠摩翻译,得语言文字之详;象教宏敷,统纲领源流之正。洵禅门之宝炬,觉路之金绳也。惟是微言响绝,诵之者莫测其端,奥旨渊深,解之者莫窥其际;苟非钻研旧注,萃会诸家,参考乎得失之林,折衷于异同之旨,则虽

  • 中国禅学之发展·胡适

      本校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十二月邀请北大文学院长胡适之先生来校作学术讲演,讲演题为《中国禅学的发展》。讲演计分四次:【一】《印度禅》,【二】《中国禅宗的起来》,【三】《中国禅宗的发展和演变》,【四】《中国禅

  • 佛说大迦叶本经·佚名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灵鹫山。尔时城中有势富梵志。名曰尼拘类(晋曰无恚)财富无数。金银七宝。田宅牛马。不可称计。梵志有子。名曰毕拨学志。舍六十佉梨金宝好物及千具犁牛。捐仁贤妻天下第一光颜

  • 御选语录卷十四·雍正

      御制序朕既选刻僧肇等禅师语录。长夏几暇。欲全览历代古德之所激扬。而录其真切为人者。柰华藏浩瀚。目不暇给。臣工中与禅衲辈。具能辨别淄渑目力者。不得其人。莫可使分任翻阅。呈朕总览者。无巳。乃就妙喜所辑